第六百六十二章 主動請纓
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作者:劍西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是我去吧!】
【你看這單老頭,都年紀一大把了,還要遠赴江西……別說處理賑災,調查疑案了,能不能平安活到江西,都是個問題!】
【江西,我正想去呢。那個叫杜成康的,就來自江西,就在前天,已經死在刑部大牢,行刺的案子從此成了無頭案,再也沒有任何線索。】
【但我總覺得,這裏麵有些不為人知的情況,因為從杜成康後來在刑部大牢裏的情況來看,並不像是發了癔症。】
【既然不是發了癔症,他那天行刺說的話,就十分奇怪。】
【既然杜成康已死,要查明真相,唯有去往他所在的原籍,或許還能有點可能。】
【剛好,此次遭災的撫州府,跟杜成康所在的吉安府,算是毗鄰著。】
【不查清此事,總覺得心裏別扭。】
【還有就是,這次千金陂決堤,洪水肆虐,整個撫州府已經淹沒,災情很重,待洪水退去,勢必發生極為嚴重的土地兼並現象,若是賑災不夠及時不夠到位,會讓這種現象進一步加劇。】
【剛好,也可以借此機會,去探一探民間的情況,從而找出士紳一體納糧的具體辦法,在大明操作的可能性。】
【還有,老單同誌還管著造船那件大事,若是有個什麽閃失,也會影響未來的國之大計……】
呼!
朱元璋神色凝重。
自從能偷聽心聲以來,似乎很少聽到秦楓的心聲裏,如此鄭重其事。
通常來說,這心聲裏都是嬉笑怒罵,無法無天,甚至表麵上口稱英明神武,心聲裏卻連自己這個大明皇帝都不當回事,聽著十分刺耳。
可是這一次,秦楓的心聲條分縷析,飽含了為國為民的情緒,令朱元璋也不禁動容。
朱元璋將目光再次落向工部尚書單安仁。
這位一路跟隨自己打天下的老臣,如今已經七十高齡,看著雖然也還算是精神矍鑠,然而從京城去往江西,路途難行,又有無數的艱難險阻,甚至是明槍暗箭等著,或許還真如秦楓所說,能不能活著抵達,都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單安仁心中慚愧,垂首不敢與聖上對視。
同時,心中對秦楓的感激,自然是到達了頂點。
這次千金陂決堤,不管有一千一萬個理由,歸根到底都是工部修河不力!
要錢給錢,要政策給政策,這種情況下,派往江西督促修河的工部官員,竟然修出個千金陂決堤來,不管從哪個角度,那都說不過去。
因此單安仁雖然知道自己的身體搖搖欲墜,卻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這次欽差。
隻是沒想到,這個時候秦楓竟然站了出來,憑借他在聖上心中超然的位置,竟然要搶這個差事。
要知道,這可不是什麽好差事啊!!
單安仁人老成精,雖然已經有些遠離民間疾苦,卻是深諳官場詭譎。
千金陂決堤,首先是天災,但背後隱藏的人禍,才是其中關鍵。
是那位派去江西的工部官員中飽私囊,還是當地的官府衙門沆瀣一氣,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首先這肯定是掉腦袋的事情!!
別說什麽工部官員,什麽江西地方官了,以今日聖上的震怒,若不是還要留著自己查案,就連他這個工部尚書,都可能當堂斬了!
既然是掉腦袋的事情,那還有什麽幹不出來的?
為了掩蓋罪行真相,不論是誰去做這個欽差,其實處境都會極為危險。
狗急了會跳牆,兔子急了會咬人。
性命攸關之下,一切皆有可能。
而這,隻是這趟差事諸多麻煩的第一步!
就算平安抵達,就算躲過了各種明槍暗箭,也查明了事故的真相源頭,將始作俑者全部正法,但接下來還有賑災呢?
賑災麵對的是老百姓,是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的江西民眾!
朝廷能有多少賑災的錢糧?
這個問題,昨天在秦府,單安仁已經跟秦楓和黃鐸交流過了,如今國庫雖然不能算是空空如也,但也絕不富裕,能拿出來用作賑災的錢糧,也極為有限。
更何況,從京城運送糧食過去,那份損耗也是無法承擔的。
比較妥善的方案,應該是打開當地的官倉,放糧救民,同時就近尋找一些富戶,購買糧食,用作賑災。
但這其中又牽涉到無窮無盡的複雜細節,光是想一想就讓人頭大如鬥。
單安仁幾乎可以確定,如果是自己來做這個欽差,那麽他還能活著回來京城的概率,絕不會超過兩成!
雖然身為工部尚書,責無旁貸,但要是真的領了聖旨,那單安仁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跟家人生死訣別……
但是現在,秦楓主動站了出來,要替自己來做這個欽差。
這簡直就是救命之恩啊!
從昨天到今天,單安仁對秦楓的感激真是無以複加,就差在家裏給秦楓立一座活人牌位,早晚上香了!
“秦愛卿,你的身體,也才剛剛恢複。”
朱元璋將目光從單安仁身上收回,知道這位老臣去江西恐怕是沒命回來,的確不能勉強,但看著秦楓,也有幾分不忍心,畢竟遇刺的事情才過去幾個月,說不定傷勢還沒完全痊愈呢。
“微臣不要緊。”秦楓微笑躬身道:“身為大明臣子,理應為君分憂。”
好好好!
朱元璋龍顏大悅,假裝聽不到秦楓心聲裏的那些不恭不敬的吐槽。
尤其是,心聲中關於“士紳一體納糧”的說法,讓朱元璋真正動了心思。
這幾年來,全國都是風調雨順,但戶部收取上來的賦稅,卻並沒有預想之多。
關於此事,戶部尚書黃鐸專門上過奏折,其中詳細分析了緣由,趨勢,以及未來的重大影響。
但是,動士紳的利益,那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就算是朱元璋也要小心謹慎,不能操之過急。
難得秦楓也記得此事,要借助此次洪災,去江西民間探一探,嚐試找出穩妥周正的改革方案。
“傳旨!”
朱元璋微微吸一口氣,威嚴的聲音,在全新落成的金鑾殿內,清晰回蕩。
文武百官,皆是神色凜然,躬身聽旨意。
【你看這單老頭,都年紀一大把了,還要遠赴江西……別說處理賑災,調查疑案了,能不能平安活到江西,都是個問題!】
【江西,我正想去呢。那個叫杜成康的,就來自江西,就在前天,已經死在刑部大牢,行刺的案子從此成了無頭案,再也沒有任何線索。】
【但我總覺得,這裏麵有些不為人知的情況,因為從杜成康後來在刑部大牢裏的情況來看,並不像是發了癔症。】
【既然不是發了癔症,他那天行刺說的話,就十分奇怪。】
【既然杜成康已死,要查明真相,唯有去往他所在的原籍,或許還能有點可能。】
【剛好,此次遭災的撫州府,跟杜成康所在的吉安府,算是毗鄰著。】
【不查清此事,總覺得心裏別扭。】
【還有就是,這次千金陂決堤,洪水肆虐,整個撫州府已經淹沒,災情很重,待洪水退去,勢必發生極為嚴重的土地兼並現象,若是賑災不夠及時不夠到位,會讓這種現象進一步加劇。】
【剛好,也可以借此機會,去探一探民間的情況,從而找出士紳一體納糧的具體辦法,在大明操作的可能性。】
【還有,老單同誌還管著造船那件大事,若是有個什麽閃失,也會影響未來的國之大計……】
呼!
朱元璋神色凝重。
自從能偷聽心聲以來,似乎很少聽到秦楓的心聲裏,如此鄭重其事。
通常來說,這心聲裏都是嬉笑怒罵,無法無天,甚至表麵上口稱英明神武,心聲裏卻連自己這個大明皇帝都不當回事,聽著十分刺耳。
可是這一次,秦楓的心聲條分縷析,飽含了為國為民的情緒,令朱元璋也不禁動容。
朱元璋將目光再次落向工部尚書單安仁。
這位一路跟隨自己打天下的老臣,如今已經七十高齡,看著雖然也還算是精神矍鑠,然而從京城去往江西,路途難行,又有無數的艱難險阻,甚至是明槍暗箭等著,或許還真如秦楓所說,能不能活著抵達,都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單安仁心中慚愧,垂首不敢與聖上對視。
同時,心中對秦楓的感激,自然是到達了頂點。
這次千金陂決堤,不管有一千一萬個理由,歸根到底都是工部修河不力!
要錢給錢,要政策給政策,這種情況下,派往江西督促修河的工部官員,竟然修出個千金陂決堤來,不管從哪個角度,那都說不過去。
因此單安仁雖然知道自己的身體搖搖欲墜,卻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這次欽差。
隻是沒想到,這個時候秦楓竟然站了出來,憑借他在聖上心中超然的位置,竟然要搶這個差事。
要知道,這可不是什麽好差事啊!!
單安仁人老成精,雖然已經有些遠離民間疾苦,卻是深諳官場詭譎。
千金陂決堤,首先是天災,但背後隱藏的人禍,才是其中關鍵。
是那位派去江西的工部官員中飽私囊,還是當地的官府衙門沆瀣一氣,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首先這肯定是掉腦袋的事情!!
別說什麽工部官員,什麽江西地方官了,以今日聖上的震怒,若不是還要留著自己查案,就連他這個工部尚書,都可能當堂斬了!
既然是掉腦袋的事情,那還有什麽幹不出來的?
為了掩蓋罪行真相,不論是誰去做這個欽差,其實處境都會極為危險。
狗急了會跳牆,兔子急了會咬人。
性命攸關之下,一切皆有可能。
而這,隻是這趟差事諸多麻煩的第一步!
就算平安抵達,就算躲過了各種明槍暗箭,也查明了事故的真相源頭,將始作俑者全部正法,但接下來還有賑災呢?
賑災麵對的是老百姓,是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的江西民眾!
朝廷能有多少賑災的錢糧?
這個問題,昨天在秦府,單安仁已經跟秦楓和黃鐸交流過了,如今國庫雖然不能算是空空如也,但也絕不富裕,能拿出來用作賑災的錢糧,也極為有限。
更何況,從京城運送糧食過去,那份損耗也是無法承擔的。
比較妥善的方案,應該是打開當地的官倉,放糧救民,同時就近尋找一些富戶,購買糧食,用作賑災。
但這其中又牽涉到無窮無盡的複雜細節,光是想一想就讓人頭大如鬥。
單安仁幾乎可以確定,如果是自己來做這個欽差,那麽他還能活著回來京城的概率,絕不會超過兩成!
雖然身為工部尚書,責無旁貸,但要是真的領了聖旨,那單安仁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跟家人生死訣別……
但是現在,秦楓主動站了出來,要替自己來做這個欽差。
這簡直就是救命之恩啊!
從昨天到今天,單安仁對秦楓的感激真是無以複加,就差在家裏給秦楓立一座活人牌位,早晚上香了!
“秦愛卿,你的身體,也才剛剛恢複。”
朱元璋將目光從單安仁身上收回,知道這位老臣去江西恐怕是沒命回來,的確不能勉強,但看著秦楓,也有幾分不忍心,畢竟遇刺的事情才過去幾個月,說不定傷勢還沒完全痊愈呢。
“微臣不要緊。”秦楓微笑躬身道:“身為大明臣子,理應為君分憂。”
好好好!
朱元璋龍顏大悅,假裝聽不到秦楓心聲裏的那些不恭不敬的吐槽。
尤其是,心聲中關於“士紳一體納糧”的說法,讓朱元璋真正動了心思。
這幾年來,全國都是風調雨順,但戶部收取上來的賦稅,卻並沒有預想之多。
關於此事,戶部尚書黃鐸專門上過奏折,其中詳細分析了緣由,趨勢,以及未來的重大影響。
但是,動士紳的利益,那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就算是朱元璋也要小心謹慎,不能操之過急。
難得秦楓也記得此事,要借助此次洪災,去江西民間探一探,嚐試找出穩妥周正的改革方案。
“傳旨!”
朱元璋微微吸一口氣,威嚴的聲音,在全新落成的金鑾殿內,清晰回蕩。
文武百官,皆是神色凜然,躬身聽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