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心態,搖搖欲墜了
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作者:劍西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秦楓點頭笑道:“我打算在本縣開設官學,到時候毛兄也可以把孩子送過來。我倒是覺得,女孩也應當讀點書,讀書可以明心見性,受益終生,而不是把女子無才便是德奉為圭臬。”
“啊,大人言之有理。”毛驤看了一眼朱元璋,連忙說道。
開學校,這事情之前毛驤已經聽了一耳朵。
好像,秦大人跟大明長公主朱鏡媺,正在談的,就是這件事。
他還沒來得及跟陛下匯報呢。
這倒是個好事,符合陛下曾經說過的“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基本政策,而且以秦楓的才華,說不定這個淳化縣的縣學,很有點不一樣的地方。
但……為什麽陛下又被氣成這個樣子?
毛驤都快見怪不怪了,好像這位大明皇帝陛下,到了秦楓這裏,莫名其妙就會崩了心態,但卻不知道什麽原因。
開學校?
朱元璋手捂著胸口,呼哧呼哧喘著氣,暗想我大明朝都要沒了,還開什麽學校!
不過,話題既然到了這裏,心聲的內容也就不再跟攤役入畝有關。
朱元璋支撐著搖搖欲墜的心態,又聽了幾句,秦楓的心聲裏,都是些關於如何兒童啟蒙,如何設置學科的思維碎片,根本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再要重新引導話題,又怕話說多了讓秦楓懷疑。
下次吧!
帶著滿肚子的鬱悶,再加上一頭霧水,朱元璋待秦楓一走,迫不及待地出門“遛彎”了。
他在毛家的時候,隻是個身體虛弱的瞎眼老爹。
遛彎回到皇城,卻重新變回言出法隨的九五至尊。
兩個時辰後,戶部尚書楊思義,被人從床上強行喚醒,再次叫到皇帝跟前。
可憐的楊老大人,一臉的虛弱,卻不得不振奮精神,聽皇帝訓話。
之前那個攤役入畝的政策,他折騰了幾日幾夜,這才剛剛合眼,又……
唉!
這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或許,也該考慮致仕的事情了。
“楊思義!”朱元璋連愛卿也不叫了,直接點名,點得這位戶部尚書渾身一哆嗦。
“你搞出來的這個攤役入畝,是否考慮到,糧食運輸到應天官倉,路途中的損耗問題?”朱元璋直接問道。
秦楓的心聲中,語焉不詳。但朱元璋畢竟也不是那種“何不食肉糜”的腦殘皇帝,這一路上反複思忖,覺得秦楓說的那個“損耗”的問題,可能真的是十分嚴重,但是具體的數據詳細,他就沒法計算得太清楚,隻好把楊思義叫過來,興師問罪。
“啟稟陛下。”楊思義連忙叩首道:“臣並沒有忽視此事。我大明的主要糧食產地,在湖廣,在關中,在川蜀……雖然路途遙遠,糧食運來京師,的確是損耗大半,可是曆朝曆代,也都是這樣的法子……”
“那我問你!”朱元璋根本沒耐心聽,直接打斷道:“按照這攤役入畝上的計算,考慮路途損耗,老百姓手裏,還能剩下幾粒糧食?”
幾粒?
我瘋了也不敢給剩幾粒啊!
楊思義呆了一下,似乎醒悟到為什麽皇帝又翻了臉,連忙奏道:“陛下明鑒!以臣的計算,就算是距離京師最遠的產糧區,按照最壞情況的損耗,也隻是征收畝產量的一半而已……”
一半?
朱元璋眉頭擰了起來!
太多了!
要知道,這才是洪武三年啊!
遙想剛剛滅掉陳友諒,橫掃張士誠,建立這大明朝的時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天下初定,曾經飽受賦稅之苦的朱元璋,就定下了“三十稅一”的國策,想著現在自己做了皇帝,絕不能跟以前那個官逼民反的朝廷一樣,一定要輕徭薄賦,與民生息……
但現在,才隻是過了不到三年!
朝廷要征收田地裏一半的收成?這會不會有點……太過分了?
“陛下。”楊思義連忙解釋道:“雖然田稅增加了,但所有的徭役,乃至兵役,全都計算在內,老百姓沒了別的負擔,可以一門心思種田,若是官府有徭役攤派,也會給予稻穀糧食的補貼。這樣算下來,留下一半的收成,也夠老百姓吃飽穿暖了……”
唔。
朱元璋眉頭深鎖,隨意哼了一聲,不置可否。
如果這麽算,好像還真的不過分。
可是秦楓今天的心聲裏,不是這麽說的呀!
秦楓說的是:一粒糧食都沒給老百姓留下!
這怎麽會?
啊對了!
他當時是說,後來京城搬去了北邊,所以才會讓局麵更加崩壞。
“楊思義!”朱元璋對計算數據不在行,直接問道:“朕來問你!倘若朕遷都向北,嗯……假設說到幽州那邊……”
啊?
楊思義懵了。
好端端的,怎麽又說到遷都了?
“這……”七十高齡的楊老尚書,開動腦筋,一頓瘋狂計算,駭然道:“陛下,萬萬不可啊!倘若京師北遷,各糧食產區運往京師的路途更加遙遠,甚至可以達到數倍的消耗!那樣一來……後果不堪設想!”
嗯!
朱元璋重重點頭,其實不用具體的計算結果,也知道這其中大大不妥。
可是好端端的,我遷都做什麽?
別說去幽州那個偏僻苦寒的地方,就算是遷都濠州老家,都被秦楓叫停了……
秦楓憑什麽言之鑿鑿,認為大明未來會遷都向北?
莫非……是標兒對那裏,有什麽別樣的情懷?
沒聽說啊!
朱元璋自然不知道,秦楓心聲中的遷都,不是朱標幹的,是他家老四朱棣幹的。
現在在朱元璋心中的偏僻苦寒的那個幽州,未來卻有個響亮的名字,這個名字甚至比大明朝的生命力,還要頑強得多。
它叫北京。
“行了,你先下去吧!”朱元璋心中煩躁,打發了戰戰兢兢的楊思義,自己獨自一人,在深宮中來回踱著步子,反複思忖。
遷都,是不可能遷都的!
明天就下一道旨意,寫入祖訓,讓標兒之後的子子孫孫,都不許遷都向北,更不許再胡亂加稅!
一半……
唉!
可是一半的收成,都拿來交稅,還是太多了啊!
攤役入畝本來是好事,其實就算把徭役之類的雜稅都加到田稅上,也絕不可能達到一半之巨。
按照剛才跟楊思義分析的,主要的消耗,是在運輸、儲存,這些環節。
好端端的三十稅一,到了老百姓那裏,已經翻了六七倍,甚至十幾倍。
現在攤役入畝,不可能繼續維持三十稅一的數字,所以折算下來,竟然要收掉老百姓一半的收成。
這個數字,已經讓朱元璋難以接受了。
他知道一半的收成都要交給官府,意味著什麽。
吃飽肚子,那都得依賴豐年!
可是,怎麽辦呢?
“啊,大人言之有理。”毛驤看了一眼朱元璋,連忙說道。
開學校,這事情之前毛驤已經聽了一耳朵。
好像,秦大人跟大明長公主朱鏡媺,正在談的,就是這件事。
他還沒來得及跟陛下匯報呢。
這倒是個好事,符合陛下曾經說過的“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基本政策,而且以秦楓的才華,說不定這個淳化縣的縣學,很有點不一樣的地方。
但……為什麽陛下又被氣成這個樣子?
毛驤都快見怪不怪了,好像這位大明皇帝陛下,到了秦楓這裏,莫名其妙就會崩了心態,但卻不知道什麽原因。
開學校?
朱元璋手捂著胸口,呼哧呼哧喘著氣,暗想我大明朝都要沒了,還開什麽學校!
不過,話題既然到了這裏,心聲的內容也就不再跟攤役入畝有關。
朱元璋支撐著搖搖欲墜的心態,又聽了幾句,秦楓的心聲裏,都是些關於如何兒童啟蒙,如何設置學科的思維碎片,根本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再要重新引導話題,又怕話說多了讓秦楓懷疑。
下次吧!
帶著滿肚子的鬱悶,再加上一頭霧水,朱元璋待秦楓一走,迫不及待地出門“遛彎”了。
他在毛家的時候,隻是個身體虛弱的瞎眼老爹。
遛彎回到皇城,卻重新變回言出法隨的九五至尊。
兩個時辰後,戶部尚書楊思義,被人從床上強行喚醒,再次叫到皇帝跟前。
可憐的楊老大人,一臉的虛弱,卻不得不振奮精神,聽皇帝訓話。
之前那個攤役入畝的政策,他折騰了幾日幾夜,這才剛剛合眼,又……
唉!
這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或許,也該考慮致仕的事情了。
“楊思義!”朱元璋連愛卿也不叫了,直接點名,點得這位戶部尚書渾身一哆嗦。
“你搞出來的這個攤役入畝,是否考慮到,糧食運輸到應天官倉,路途中的損耗問題?”朱元璋直接問道。
秦楓的心聲中,語焉不詳。但朱元璋畢竟也不是那種“何不食肉糜”的腦殘皇帝,這一路上反複思忖,覺得秦楓說的那個“損耗”的問題,可能真的是十分嚴重,但是具體的數據詳細,他就沒法計算得太清楚,隻好把楊思義叫過來,興師問罪。
“啟稟陛下。”楊思義連忙叩首道:“臣並沒有忽視此事。我大明的主要糧食產地,在湖廣,在關中,在川蜀……雖然路途遙遠,糧食運來京師,的確是損耗大半,可是曆朝曆代,也都是這樣的法子……”
“那我問你!”朱元璋根本沒耐心聽,直接打斷道:“按照這攤役入畝上的計算,考慮路途損耗,老百姓手裏,還能剩下幾粒糧食?”
幾粒?
我瘋了也不敢給剩幾粒啊!
楊思義呆了一下,似乎醒悟到為什麽皇帝又翻了臉,連忙奏道:“陛下明鑒!以臣的計算,就算是距離京師最遠的產糧區,按照最壞情況的損耗,也隻是征收畝產量的一半而已……”
一半?
朱元璋眉頭擰了起來!
太多了!
要知道,這才是洪武三年啊!
遙想剛剛滅掉陳友諒,橫掃張士誠,建立這大明朝的時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天下初定,曾經飽受賦稅之苦的朱元璋,就定下了“三十稅一”的國策,想著現在自己做了皇帝,絕不能跟以前那個官逼民反的朝廷一樣,一定要輕徭薄賦,與民生息……
但現在,才隻是過了不到三年!
朝廷要征收田地裏一半的收成?這會不會有點……太過分了?
“陛下。”楊思義連忙解釋道:“雖然田稅增加了,但所有的徭役,乃至兵役,全都計算在內,老百姓沒了別的負擔,可以一門心思種田,若是官府有徭役攤派,也會給予稻穀糧食的補貼。這樣算下來,留下一半的收成,也夠老百姓吃飽穿暖了……”
唔。
朱元璋眉頭深鎖,隨意哼了一聲,不置可否。
如果這麽算,好像還真的不過分。
可是秦楓今天的心聲裏,不是這麽說的呀!
秦楓說的是:一粒糧食都沒給老百姓留下!
這怎麽會?
啊對了!
他當時是說,後來京城搬去了北邊,所以才會讓局麵更加崩壞。
“楊思義!”朱元璋對計算數據不在行,直接問道:“朕來問你!倘若朕遷都向北,嗯……假設說到幽州那邊……”
啊?
楊思義懵了。
好端端的,怎麽又說到遷都了?
“這……”七十高齡的楊老尚書,開動腦筋,一頓瘋狂計算,駭然道:“陛下,萬萬不可啊!倘若京師北遷,各糧食產區運往京師的路途更加遙遠,甚至可以達到數倍的消耗!那樣一來……後果不堪設想!”
嗯!
朱元璋重重點頭,其實不用具體的計算結果,也知道這其中大大不妥。
可是好端端的,我遷都做什麽?
別說去幽州那個偏僻苦寒的地方,就算是遷都濠州老家,都被秦楓叫停了……
秦楓憑什麽言之鑿鑿,認為大明未來會遷都向北?
莫非……是標兒對那裏,有什麽別樣的情懷?
沒聽說啊!
朱元璋自然不知道,秦楓心聲中的遷都,不是朱標幹的,是他家老四朱棣幹的。
現在在朱元璋心中的偏僻苦寒的那個幽州,未來卻有個響亮的名字,這個名字甚至比大明朝的生命力,還要頑強得多。
它叫北京。
“行了,你先下去吧!”朱元璋心中煩躁,打發了戰戰兢兢的楊思義,自己獨自一人,在深宮中來回踱著步子,反複思忖。
遷都,是不可能遷都的!
明天就下一道旨意,寫入祖訓,讓標兒之後的子子孫孫,都不許遷都向北,更不許再胡亂加稅!
一半……
唉!
可是一半的收成,都拿來交稅,還是太多了啊!
攤役入畝本來是好事,其實就算把徭役之類的雜稅都加到田稅上,也絕不可能達到一半之巨。
按照剛才跟楊思義分析的,主要的消耗,是在運輸、儲存,這些環節。
好端端的三十稅一,到了老百姓那裏,已經翻了六七倍,甚至十幾倍。
現在攤役入畝,不可能繼續維持三十稅一的數字,所以折算下來,竟然要收掉老百姓一半的收成。
這個數字,已經讓朱元璋難以接受了。
他知道一半的收成都要交給官府,意味著什麽。
吃飽肚子,那都得依賴豐年!
可是,怎麽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