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慌忙移開眼睛,神色不明道:
“好吧!如果你堅持的話,我們也隻有照辦了。”
疏影不以為意的笑笑,“嗯,謝謝啊!”
車子到達機場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四十幾分了,疏影在下車時,從包中拿出了一張房卡放在後座,
“這是我在希爾頓酒店的房卡,麻煩你們幫我把它交給我哥哥,讓他先把我的行李拿回家。”
她停頓了一下,沉思片刻:“還有就是,麻煩你們轉告他,我大概一周後會回來。”疏影無意識的掐著指甲,眼睛轉了幾轉,覺得應該沒有什麽可以交代的了,可以安心的走了。
雙胞胎兩廂無語的坐在車裏,目送著她的背影隱沒於夜幕中。枉費他們為她做了一回免費的車夫,她竟然連聲再見都沒有說。
候機室,疏影無神空洞的看著眼前的虛無,偶爾也能看到眼前飄過幾抹看不清顏色的影子,可她卻什麽感覺也沒有了。
莫名的她笑了笑,她該是何其的幸運僅僅一天就體味到了人生中的悲歡離合,不得不說,她的適應能力極強,即便是闊別了十二年的故土,也僅一天就覺得它和她親密的如同朝夕相處的姐妹,盡管她並沒有姐妹。
夜晚的候機室似乎格外的靜謐,即便此刻人並不少,廣播也未曾停歇,但夜晚獨有的靜態魅力還是讓人情不自禁的安寧。
來來往往的匆匆過客驚鴻一瞥中一個神魂離體的少女靜然而坐。出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過客們紛紛慢下了腳步,見她似乎目不及物便肆意觀賞了起來。一個胖嘟嘟的大約是五六歲模樣的小女孩嘟著嘴,緊緊拉著旁邊媽媽的手在經過這個坐著的奇怪的大姐姐時,大眼鏡眨了眨定定的盯住她,不由頓住了腳步。
小女孩的媽媽神色溫和見女兒無緣無故頓住了腳步也不生氣,蹲下身來溫柔的詢問:
“怎麽了,寶貝,為什麽停下了?”
小女孩極為活潑,嘻嘻笑了笑,摟著媽媽的脖子側頭看著那個奇怪的大姐姐,用著她認為可以說悄悄話的聲調在媽媽旁邊軟噥噥低語,
“媽媽,”小女孩攏著手,試圖阻擋聲音傳播出去,“那個姐姐好奇怪呀!她在發呆嗎?她長得好漂亮呀。”
小女孩的媽媽寵溺的笑了笑,
“對呀!那個姐姐就是在發呆呀!”小女孩的媽媽摸了摸女兒紅潤的臉蛋笑盈盈的說道:“寶貝,昨天媽媽不是又教你一個新的成語嘛,現在就可以用在這個姐姐的身上,你還記得嗎?”
小女孩歪著頭咬著手指,大眼鏡又撲閃了幾下,
“好像是......好像是‘與眾不同’對不對呀?媽媽。”
小女孩的媽媽為女兒的長進而欣慰,笑著親了親她的臉蛋,
“對呀,當然對呀!寶貝那麽聰明,當然不會說錯了。好了,我們該走了,爸爸還在前麵等著我們了。”
小女孩也急於見父親,不等媽媽完全起身,就拉著她往前跑去,
“嗬嗬,好啊好啊,媽媽快點,我們去找爸爸。”
“哎呦!慢點,爸爸有不會跑,你急什麽呀?”
.........
“與眾不同?”
漸漸地眼睛變得模糊了,隨即竟然還落了幾滴淚。
如果不是那個純真到可笑的小女孩跑到快,她還真想把她拖過來好好教育一番,她還真想讓她徹底明白什麽才叫真正的“與眾不同”。
與眾不同這個詞應該多數用於褒義吧,可她怎麽覺得這個詞到了她這裏就順其自然的變成了貶義詞了。正好閑來無事不妨再來把它解析一遍,溫故而知新嘛,她一向好學。
當然,她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所以自然也要用“與眾不同”的視角來剖析“與眾不同”。
比如,嬰兒時期時,她和表妹一起熟睡在豪華的小床上,突然有人進了嬰兒室,關門聲有些重,“砰”的一聲後,表妹依舊睡得死沉,也很安詳,她卻哭了。諸如此類的事情數不勝數。那時,誰也不知道為什麽,她當然也不會知道。俗話說得好:求人不如求己,長大後的她終於懂得了,其實是因為她比別人敏感,還是與生俱來的,這也為她後來的神經衰弱奠定了基礎。
又比如幼兒園時,所有同齡的小夥伴們都在玩遊戲時,她在發呆。小學時,別的小朋友都在聚精會神、專心致誌的聽課,她還在發呆。中學時,懵懵懂懂的青春男女都在課堂上總是神不附體、想入非非,其實也就是發呆,她也在發呆,隻不過,地點變了,她與眾不同的跑到療養院發呆去了。
她十歲時在療養院裏待了整整一年,至今,她依然是療養院的常客。每當精神壓力比較大時她就必需去療養院常住,那裏對她來說比家還要親切。
不得不承認,她是一個精神病,當然這麽說並沒有自卑的意思,有時還是很自豪的。她自小就被診斷出是遺傳性精神障礙,這一點就不得不說一下,是歸功於她爸爸的。
她自小就和她爸爸一樣,非常癡迷音樂也確實很有天賦,以至於後來她在英國的一次比賽中毫無懸念的奪冠,當然,這點小恩小惠還不足以讓她膚淺的感到自豪,讓她真正感到自豪的,是她終於能在精神上和米開朗琪羅、梵高、畢加索、布拉格這些藝術巔峰的大師相提並論了。
早在很多年前,她私底下查了一下,這些人其實和她一樣都是精神病,也就是說,某種程度上她和他們都是處在同一高度的,由此可以推論出,其實她是應該引以為傲的。除卻某些別人在看她時的異樣眼神,她倒不覺得她和別人有什麽不同,在她眼裏隻有男人和女人之分,她也尤其厭惡那些總是用毫不加以掩飾的悲憫眼神看待精神障礙者的人,實在是虛偽至極。
候機室的廣播響的很及時,她順勢止住了思想,起身登機去了。對於那些抑鬱症所帶來的負麵影響她是不喜歡回憶的。就好比一個剛從死神的手中百般掙紮苦苦哀求,卻任是沒有逃脫她非死不可的命運並且她已身在黃泉路上的人,她是不願意再去追憶她究竟是怎麽死的。
那個過程,沒人願意再去回味的....
“好吧!如果你堅持的話,我們也隻有照辦了。”
疏影不以為意的笑笑,“嗯,謝謝啊!”
車子到達機場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四十幾分了,疏影在下車時,從包中拿出了一張房卡放在後座,
“這是我在希爾頓酒店的房卡,麻煩你們幫我把它交給我哥哥,讓他先把我的行李拿回家。”
她停頓了一下,沉思片刻:“還有就是,麻煩你們轉告他,我大概一周後會回來。”疏影無意識的掐著指甲,眼睛轉了幾轉,覺得應該沒有什麽可以交代的了,可以安心的走了。
雙胞胎兩廂無語的坐在車裏,目送著她的背影隱沒於夜幕中。枉費他們為她做了一回免費的車夫,她竟然連聲再見都沒有說。
候機室,疏影無神空洞的看著眼前的虛無,偶爾也能看到眼前飄過幾抹看不清顏色的影子,可她卻什麽感覺也沒有了。
莫名的她笑了笑,她該是何其的幸運僅僅一天就體味到了人生中的悲歡離合,不得不說,她的適應能力極強,即便是闊別了十二年的故土,也僅一天就覺得它和她親密的如同朝夕相處的姐妹,盡管她並沒有姐妹。
夜晚的候機室似乎格外的靜謐,即便此刻人並不少,廣播也未曾停歇,但夜晚獨有的靜態魅力還是讓人情不自禁的安寧。
來來往往的匆匆過客驚鴻一瞥中一個神魂離體的少女靜然而坐。出於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過客們紛紛慢下了腳步,見她似乎目不及物便肆意觀賞了起來。一個胖嘟嘟的大約是五六歲模樣的小女孩嘟著嘴,緊緊拉著旁邊媽媽的手在經過這個坐著的奇怪的大姐姐時,大眼鏡眨了眨定定的盯住她,不由頓住了腳步。
小女孩的媽媽神色溫和見女兒無緣無故頓住了腳步也不生氣,蹲下身來溫柔的詢問:
“怎麽了,寶貝,為什麽停下了?”
小女孩極為活潑,嘻嘻笑了笑,摟著媽媽的脖子側頭看著那個奇怪的大姐姐,用著她認為可以說悄悄話的聲調在媽媽旁邊軟噥噥低語,
“媽媽,”小女孩攏著手,試圖阻擋聲音傳播出去,“那個姐姐好奇怪呀!她在發呆嗎?她長得好漂亮呀。”
小女孩的媽媽寵溺的笑了笑,
“對呀!那個姐姐就是在發呆呀!”小女孩的媽媽摸了摸女兒紅潤的臉蛋笑盈盈的說道:“寶貝,昨天媽媽不是又教你一個新的成語嘛,現在就可以用在這個姐姐的身上,你還記得嗎?”
小女孩歪著頭咬著手指,大眼鏡又撲閃了幾下,
“好像是......好像是‘與眾不同’對不對呀?媽媽。”
小女孩的媽媽為女兒的長進而欣慰,笑著親了親她的臉蛋,
“對呀,當然對呀!寶貝那麽聰明,當然不會說錯了。好了,我們該走了,爸爸還在前麵等著我們了。”
小女孩也急於見父親,不等媽媽完全起身,就拉著她往前跑去,
“嗬嗬,好啊好啊,媽媽快點,我們去找爸爸。”
“哎呦!慢點,爸爸有不會跑,你急什麽呀?”
.........
“與眾不同?”
漸漸地眼睛變得模糊了,隨即竟然還落了幾滴淚。
如果不是那個純真到可笑的小女孩跑到快,她還真想把她拖過來好好教育一番,她還真想讓她徹底明白什麽才叫真正的“與眾不同”。
與眾不同這個詞應該多數用於褒義吧,可她怎麽覺得這個詞到了她這裏就順其自然的變成了貶義詞了。正好閑來無事不妨再來把它解析一遍,溫故而知新嘛,她一向好學。
當然,她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所以自然也要用“與眾不同”的視角來剖析“與眾不同”。
比如,嬰兒時期時,她和表妹一起熟睡在豪華的小床上,突然有人進了嬰兒室,關門聲有些重,“砰”的一聲後,表妹依舊睡得死沉,也很安詳,她卻哭了。諸如此類的事情數不勝數。那時,誰也不知道為什麽,她當然也不會知道。俗話說得好:求人不如求己,長大後的她終於懂得了,其實是因為她比別人敏感,還是與生俱來的,這也為她後來的神經衰弱奠定了基礎。
又比如幼兒園時,所有同齡的小夥伴們都在玩遊戲時,她在發呆。小學時,別的小朋友都在聚精會神、專心致誌的聽課,她還在發呆。中學時,懵懵懂懂的青春男女都在課堂上總是神不附體、想入非非,其實也就是發呆,她也在發呆,隻不過,地點變了,她與眾不同的跑到療養院發呆去了。
她十歲時在療養院裏待了整整一年,至今,她依然是療養院的常客。每當精神壓力比較大時她就必需去療養院常住,那裏對她來說比家還要親切。
不得不承認,她是一個精神病,當然這麽說並沒有自卑的意思,有時還是很自豪的。她自小就被診斷出是遺傳性精神障礙,這一點就不得不說一下,是歸功於她爸爸的。
她自小就和她爸爸一樣,非常癡迷音樂也確實很有天賦,以至於後來她在英國的一次比賽中毫無懸念的奪冠,當然,這點小恩小惠還不足以讓她膚淺的感到自豪,讓她真正感到自豪的,是她終於能在精神上和米開朗琪羅、梵高、畢加索、布拉格這些藝術巔峰的大師相提並論了。
早在很多年前,她私底下查了一下,這些人其實和她一樣都是精神病,也就是說,某種程度上她和他們都是處在同一高度的,由此可以推論出,其實她是應該引以為傲的。除卻某些別人在看她時的異樣眼神,她倒不覺得她和別人有什麽不同,在她眼裏隻有男人和女人之分,她也尤其厭惡那些總是用毫不加以掩飾的悲憫眼神看待精神障礙者的人,實在是虛偽至極。
候機室的廣播響的很及時,她順勢止住了思想,起身登機去了。對於那些抑鬱症所帶來的負麵影響她是不喜歡回憶的。就好比一個剛從死神的手中百般掙紮苦苦哀求,卻任是沒有逃脫她非死不可的命運並且她已身在黃泉路上的人,她是不願意再去追憶她究竟是怎麽死的。
那個過程,沒人願意再去回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