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圍, 又是她。


    胡善圍因獻南戲《琵琶記》而在禦前留名, 洪武帝對《琵琶記》十分狂熱, 命教坊司用弦索譜曲, 每日都有伶人進演。


    洪武帝曾經說:“《五經》, 《四書》,布帛菽粟, 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記》, 如山珍海錯, 貴富家不可無。”


    胡善圍提供了絕好的精神食糧,所以在洪武帝心裏,胡善圍是個有一雙慧眼的女官。


    胡善圍升了六品司言後, 時常進出宮廷給馬皇後傳話, 漸漸在禦前成了熟麵孔, 洪武帝對她印象還不錯,相貌端正,會辦事, 隱隱還有些官員的威壓之氣, 能夠表現皇室的體麵。


    未曾想她還有如此離奇的經曆,洪武帝命胡善圍覲見。


    如果是尋常人, 洪武帝早就大手一揮,至少有一百種方法讓這個礙眼的人徹底消失。


    太監去後宮宣胡善圍, 毛驤則忙命心腹紀綱把永春伯帶到錦衣衛值房。


    王寧還以為是關於他去西北戍邊的事情,匆匆趕到,毛驤關閉門窗, 說道:“皇上看中了你,想讓你尚主,還知道你和胡善圍的事情了。”


    如晴天霹靂,王寧連連搖頭,“不,我拒絕尚主,我早就決定離開京城,此生不娶妻不生子。”


    毛驤急道:“你以為你拒絕的人是誰?不是公主,是皇上!如果你拒絕皇上的提議,天子一怒,輕則貶官,重則砍頭。胡善圍也會被你連累,輕則逐出宮廷,奪去女官職位,重則會被皇上處死。”


    王寧不信,“皇上是明君,不會濫殺無辜。何況我出身寒微,選我作甚?”


    還是太年輕,太簡單啊!毛驤說道:“皇上最終選了你,就有選你的理由,你若問,就是揣摩聖意,要殺頭的。你不僅要答應皇上,還要發誓已經和胡善圍斷情絕愛,反正她爹胡榮早就寫了《退婚書》,去衙門過了明路。”


    王寧沒想到問題會那麽嚴重,“難道我違心答應尚主,皇上就會放過胡善圍?”


    毛驤是洪武帝心腹,殺人如麻,是一把好刀,知道君王的手段和心思,但他同時對王寧有惜才之心,不忍王寧因抗婚而失去大好前途,大明失去一員將才。


    “是的,你必須歡天喜地的答應,因為這是皇恩,你要識抬舉。皇上若問起你對胡善圍的看法……”毛驤急的並指為刀,在空氣中用力一劃,“你一定要劃清界限,你是你,她是她,她有她的誌向和前途,她效忠宮廷,你效忠朝廷,各不相幹。否則——”


    毛驤說道:“昔日武則天的愛女太平公主新寡,為了鞏固皇權,武則天賜死了武攸暨的妻子,招了他為新駙馬。”


    “還有東晉名士王獻之,和妻子郗道茂琴瑟相和,可是新安公主看中了王獻之,逼他休了郗道茂。若非郗道茂出身名門,且東晉乃是門閥政治,士族和皇權共治天下,郗道茂估摸也會被皇家弄死。從頭到尾,武攸暨之妻和郗道茂何其無辜?你如果不想讓胡善圍步她們之後塵,就照我說的去做!”


    身為錦衣衛指揮使,毛驤為洪武帝殺了太多人,有死有餘辜的,也有無辜的,天子一怒,流血漂櫓,豈是說說而已?


    禦書房。


    自從胡善圍高升為司言,她的話反而越來越少,越來越沉默了。身為皇後喉舌,她說出的每一句都要小心,因為別人會通過她的話來揣摩皇後的意思。


    不多說一句話,不多行一步路,約束著自己,不要輕易對事情表現自己的想法,忘記自我,把自己當做皇後的傳聲筒,不給任何人解讀話語的機會。


    迄今為止,她做的很好。


    隻是皇上為何宣她覲見?


    如果是傳話或者賜給馬皇後什麽東西,皇上身邊也有女官和太監出入後宮行走,不用把她叫過去。


    胡善圍帶著一肚子疑問走進書房,行過拜禮之後,洪武帝開門見山:“胡司言可曾定過親事?”


    一瞬間,胡善圍腦子已經過了好幾圈了,“可曾”二字,八成就是知道她的過往。


    洪武帝如此直接,胡善圍不敢隱瞞,“微臣十四歲時與一個世襲百戶定過親事,未婚夫參與朝廷第二次北伐,戰後送來一壇骨灰,一個軍牌,微臣成了望門寡。後來父親寫了《退婚書》,這門婚事由此作罷。”


    洪武帝又問:“再後來呢?”


    胡善圍心中一驚:皇上到底知道多少?莫名其妙問我的私事作甚?


    那日看台上,胡善圍隻看到“丁”字船翻了,十人全部落水,毛驤帶著錦衣衛跳河,最終是毛驤將裹著飛魚服的懷慶公主背上岸,直接放進馬車裏回宮,她並不知道爭渡翻船之後,秦淮河裏發生了什麽。


    皇上不會無緣無故問這些,有毛驤在,她能有什麽瞞得過洪武帝的秘密?


    胡善圍斟酌再三,隻得坦言道:“後來微臣家裏催婚,微臣不想嫁人,恰好看見皇上招女官的皇榜,便……便偷了家裏的戶貼去考試,得以入選宮廷當差。今年朝廷第四次北伐大勝,才得知昔日未婚夫並沒有死,為了北伐大業詐死,潛伏北元當暗探,立下大功,凱旋歸來,封了永春伯。”


    洪武帝說道:“你有情有義,為永春伯守貞,躲到宮廷抗婚。永春伯為了大義,舍家而救國,朕不能委屈了勇士和賢婦,你們的婚約雖毀,但朕可以為你們再行賜婚。”


    胡善圍撲通跪地,“皇上,微臣的確為了抗婚自保而考入宮廷,但是微臣現在已和曹尚宮,範宮正等女官一樣,無心婚配,隻想一輩子為宮廷效力。”


    洪武帝雙目一凜,“你可是因永春伯不顧情義婚約詐死,而生怨懟之心?”


    一股無形的威壓逼來,胡善圍毫不猶豫的說道:“如果微臣沒有進宮,沒有女官,隻是普通市井婦人,若知道此事,肯定會怨恨永春伯拋妻棄家之舉。三年抗婚,微臣被世俗取笑、和父親關係漸漸疏淡。”


    “三年,一千一百多天,每一天都是風刀霜劍嚴相逼,在民間,一個戶籍附著在家裏的女人,是無法出去獨立謀生的。大雪紛飛,微臣在井口洗衣服,洗到凍瘡破裂流血,那時候微臣無數次幻想,祈禱奇跡出現,他能回來娶了微臣,微臣把一切寄托在愛情上,希望愛情能拯救微臣脫離苦海。但是沒有,最終給微臣一條出路的,是皇上招女官的聖旨。是皇上拯救了微臣。”


    洪武帝聽了,依然麵無表情,但可以感覺目光有了溫度。


    胡善圍知道路子走對了,好話人人都愛聽,有技巧的說出來,會得到上位者的好感,她又道:


    “微臣得蒙皇恩,進宮擔任女官,從管理藏做起,到協助範宮正修書、印書、賜書,遠赴西安調查劉司言一行人失蹤一案等等,一件件差事辦下來,方知為官不易,食君之祿,就要忠君之事。漸漸知曉國家大義和個人小義孰輕孰重,故,得知永春伯歸來,微臣心中已經心如止水,無怨無悔。同為大明官員,吃著朝廷俸祿,微臣能夠理解永春伯當年的決定,倘若換做微臣,當忠與孝,忠與情不得兩全,微臣也會做出和永春伯一樣的選擇。”


    胡善圍句句情真意切,尤其是忠君皇恩那一套,句句都戳中為君者的心,洪武帝聽了,暗暗點頭,一個女人能夠有如此覺悟,著實難得,是個人才。


    但洪武帝不會這麽容易放過胡善圍,又問:“既然你沒有怨恨之心,永春伯歸來,理應破鏡重圓,為何還拒絕朕的賜婚?永春伯夫人是一品誥命夫人。”


    胡善圍說道:“為妻者,一切應以夫君為先。為人臣者,以君為先。微臣早已決定用畢生之力以報皇恩。作為誥命夫人,品級再高,也隻能在內宅相夫教子。當女官,哪怕是八品女史,做著不起眼的文書工作,也是為宮廷、為大明效力。”


    胡善圍伏地一拜:“微臣不想成為永春伯的妻子,隻想成為和永春伯一樣對大明、對皇上有用的臣子,望皇上成全!”


    良久,洪武帝說道:“宣永春伯。”


    王寧來了,洪武帝也是開門見山的問他,“聽毛驤說,後宮胡司言曾經是你未婚妻?”


    王寧說道:“是的,微臣詐死,潛伏北元。胡司言決定在家守望門寡,其父胡榮為了讓胡司言改嫁,寫了退婚書,要亡母簽字畫押,去衙門過了明路,解除了婚約。”


    洪武帝又問:“你可怨恨胡榮?”


    王寧說道:“為人父,不忍女兒守望門寡,解除婚約,微臣並無怨言,何況是微臣失信在先,對不起胡司言。”


    洪武帝再問:“如今你回來了,可願與胡司言破鏡重圓,再續前緣?”


    王寧想起毛驤的囑咐:武攸暨之妻和郗道茂何其無辜?你如果不想讓胡善圍步她們之後塵,就照我說的去做!


    王寧說道:“微臣決定詐死時,就已斷情絕愛,隻忠於國家。如今微臣已經料理完亡母的喪事,在家裏隨時待命,奔赴邊關守護邊境。”


    洪武帝麵露欣賞之意,說道:“你一心為國,失去了小家,國若負你一片赤膽忠心,任由你這樣的忠臣一輩子孤苦伶仃,斷子絕孫,以後還有誰願意為國付出一切?朕招你為駙馬,保衛京師,你可願意?”


    王寧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這個……皇上,微臣出身寒微,配不上公主。”


    洪武帝說道:“堂堂二等伯爵,忠勇雙全,如何配不上朕的女兒?何況公主是君,你是臣,大國和小家融為一體,你就不必再有任何顧慮,保衛國家,就是保護公主。朕看中了你,你可願意?”


    答應了,以後和懷慶公主成雙入對、出入宮廷時,無疑在胡善圍眼裏埋下一根刺,見一次,就要戳她的心。


    不願意,胡善圍就要無辜犧牲前途,甚至生命。


    王寧伏地跪拜:“臣,尊旨。”


    “很好。”洪武帝抬了抬手,“永春伯請起。”


    王寧站起來。


    洪武帝撫掌說道:“胡司言,出來吧。”


    胡善圍從屏風後麵走出來。是的,從頭到尾,她都聽得清清楚楚。


    她站在屏風後麵,靜靜的等待心中的預感一點點的變成現實。皇上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問她的婚事,王寧太優秀了,他有可能成為大明第一個平民出身的駙馬。


    當那一刻終於來臨時,她並沒有預料中的痛苦,相反,她有種解脫之感,現在,終於,徹底了斷。


    她和王寧的愛情,就像一場盛宴,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令人回味無窮,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


    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能白頭,不是有情人都能成了眷屬。但是做官就不一樣了,隻要付出,就有所獲。


    胡善圍官職小,先施了一禮,“恭喜永春伯。”


    王寧還禮,“多謝胡司言。”


    “既然你們兩人都放開了,此事便了。”洪武帝問胡善圍:“你可願為懷慶公主送嫁至公主府?”


    君心深似海,不知是真的放心,還是試探。胡善圍用盡力氣一笑,“微臣榮幸之至。”


    王寧也琢磨著洪武帝的意思,對胡善圍一拜,“那就勞煩胡司言了。”


    洪武十四年,六月,懷慶公主出嫁。


    所有的公主都從東華門嫁出去,胡善圍作為禮官,引導公主從翊坤宮出發,坐上轎子到了東華門。


    東華門外,公主的儀仗已經備好,三十六個教坊司女樂一路吹打,洪武帝親自送花轎到東華門,依然有些不舍,破例命太子朱標送懷慶到了新建好的公主府。


    胡善圍命人在公主府月台設下香案,女樂在此奏樂。


    王寧從左門入中堂,胡善圍攙扶著穿著全套公主冠服的懷慶公主走出來。


    胡善圍站在旁邊唱禮:“公主駙馬拜天地,一拜、二拜……”


    一共八拜,禮畢。


    胡善圍又唱到:“請公主入坐。”


    懷慶公主坐在東邊的位置,胡善圍說道:“請駙馬四拜公主。”


    公主是君,駙馬是臣。即便是夫妻,也要行君臣之禮。


    王寧四拜。公主按規矩坐著受了兩拜,而後站著受了兩拜。


    胡善圍說道:“請公主答謝兩拜。”


    之後便是夫妻的合巹禮,共飲美酒,和民間並無不同。


    禮成,胡善圍任務完成,懷慶公主厚賜金銀布帛等物。


    胡善圍拜謝,說著吉利話,“祝公主駙馬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次靴子終於落地了,為善圍大哭一場。還是安心升官升職,人間不值得~


    大家不要被某電視劇誤導了,太平公主和第一任駙馬薛紹是結發夫妻,生了四個孩子,第二個駙馬武攸暨才是武則天賜死了原配妻子。


    今晚送100個紅包,還有一道100點大紅包有獎題目。規則依然是第一個答對的讀者會喜提大紅包。


    東晉王獻之被迫休妻,娶了新安公主。那麽現在問題來了,下麵誰是王獻之的爹?


    a王操之  b王玄之  c王凝之 d王羲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胡善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蘭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蘭舟並收藏胡善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