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天前, 魯荒王毒發時, 也是先從眼睛開始。


    此時太子已經大小便失禁, 胸膛、咽喉無一不疼, 尤其是雙目, 仿佛有無數個容嬤嬤用針紮他的眼睛,見不得任何光源。但是治療需要充足的燈光, 劉司藥幹脆用個白布條包住太子的雙眼, 以免刺激雙目。


    縱使如此, 太子還是疼得用手去抓眼睛上的白布條,被兩個強壯的太監死死按住雙手,像一條擱淺的鯉魚在床上不停打挺。


    此時眼睛的劇痛掩蓋了胸膛和咽喉等地方的疼痛, 和雙眼的疼相比, 其他地方簡直是撓癢癢。


    太子疼的鬼哭狼嚎, 咽喉紅腫,已經說不出什麽成句的話來,“疼……吼吼……貴妃……毒……菜裏有毒!”


    疼痛使得太子表情失控, 麵目猙獰。


    太子妃呂氏嚇得魂飛魄散, 隻曉得哭。


    太醫們配好了解毒的藥,喂給太子, 但是太子咽喉、食道都紅腫,已經失去了吞咽的功能, 黑乎乎的藥汁剛剛灌進去,就從嘴角流淌出來。


    沒有辦法,太醫們隻得用撬開太子的嘴, 放入漏鬥,像給牛馬灌藥似的,強行往胃裏灌藥。


    灌進去不久,太子猛地咳嗆,把藥汁吐出來,到最後幹脆是吐血。


    不僅如此,在吐血的過程中,蒙住太子雙目的白布條也從裏麵泛出了殷紅的血跡。


    與此同時,雙耳,兩個鼻孔,也有一根根細線似的血流出來,隨著病程的加快,血流從細線漸漸擴散成了蚯蚓般,而且血流不止,剛剛擦去,又有鮮血從五官七竅裏流出來。


    此時蒙眼的白布條已經一片殷紅,就像女子來月事時所用的一塊塊陳媽媽。


    劉司藥忙解開白布條,打算換上一根幹淨的,可是此時太子的眼睛對光線已經失去了敏感,瞳孔沒有正常的伸縮,像是一潭死水。


    劉司藥知道此時已經藥石無效,無力回天,她頹然的將幹淨的白布條放回原處,取了棉紗擦拭雙眼流出的鮮血。


    “你們愣著幹什麽?快給太子捂上眼睛,殿下怕光。”太子妃呂氏這才回過神來,抓住布條往太子眼睛上蒙過去。


    劉司藥阻止了,噓聲,低聲道:“殿下……已經瞎了。”


    太子妃癱坐在病榻旁邊,此時她還不知道太子命懸一線,她腦子裏第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瞎眼的太子,是無法繼承皇位的。


    太子可以癡、可以傻、可以無德無能,但是不可以瞎啊!


    怎麽辦?


    太子妃忙吩咐東宮侍從,“快!去把皇長孫叫來!”


    侍從猶豫片刻,問道:“太子妃皇次孫要不要一起請來?”


    東宮目前有四個皇孫,其中皇長孫朱允炆,還有老三,老四都是太子妃呂氏所生,隻有老二朱允熥是先太子妃常氏所生。原來先太子妃生下嫡長子朱雄英,但可惜的是朱雄英八歲夭折,原來的老二朱允炆成了老大。


    太子妃搖搖頭,“熥兒年紀還小,豈能讓他看見這番殘酷的場麵?莫要耽誤時辰了,趕緊要皇長孫過來。”


    朱允炆,生於洪武十年十二月五日,今年十五歲。


    朱允熥,生於洪武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今年十四歲。其實比朱允炆小了不到一歲而已……


    平時太子妃對原配所生的朱允熥關心備至,遠遠超過三個親生兒子,但到了關鍵時刻,就像照妖鏡,照出了本性。


    隨從趕緊去東宮請皇長孫朱允炆。


    安排好了這些,太子妃才大哭起來,淒涼的哭聲傳到隔間,郭貴妃聽著太子的慘叫和太子妃的哭聲,在胸口沉積了五十天的憂鬱,在此刻釋放出來。


    值了!她的孤注一擲是值得的。


    洪武帝聽到哭聲和慘呼聲交織在一起,順手拿起茶杯,往地上狠狠一摔,啪的一聲,瞬間將隔壁的哭聲壓了下去。


    洪武帝怒吼道:“現在你滿意了?朕以為這九年來你變得聰明賢惠,和孝慈皇後一樣,成為朕的左右手,你的付出,朕都看在眼裏,朕冊封你為皇後的聖旨都寫好了!就等著欽天監算個好日子,你卻在即將封後的時候給太子下毒!”


    “朕看錯你了!你沒有變,你還是當年那個愚蠢的妃子,憑著娘家勢大,橫衝直撞,以為朕不敢動你!你被私怨蒙蔽的雙眼,目光短淺,無視大局,心胸狹窄,毫無嫡母風範,你就隻配當一個妾!你天生就是做妾的命!就你這樣愚蠢的毒婦,根本不配當大明皇後!你連給孝慈皇後提鞋都不配!”


    “私怨?“郭貴妃笑了,“臣妾一個人能生得了兒子?太子是皇上的兒子,魯王就不是皇上的兒子了?都是皇子,都是庶出,誰比誰高貴了?太子的命是命,我兒的命就不是命了?”


    洪武帝拍著桌子,“太子是儲君!魯荒王在太子麵前要自稱‘臣弟’。誠然,太子犯弑弟的大錯,可是,他當了二十五年的太子,在外名聲良好,並無過錯,若立刻廢了太子,必然會造成朝野動蕩,沒有人相信素來仁德的太子會殺了親弟弟,會以為有人陷害太子,為太子請願,到時候為了儲位,皇子和大臣們分成數個陣營,互相攻奸,大明必定風雨搖擺,朕沒有辦法,隻能先維/穩,一切要從長計議,要胡善圍隱瞞此事,可是她居然敢抗旨不尊——”


    “皇上!此事和胡善圍無關!”郭貴妃打斷道,“沒錯,是臣妾要胡善圍去兗州調查檀兒之死,讓檀兒做個明白鬼,可是胡善圍回來複命,隻說檀兒死於丹毒,自取滅亡。但是,無論是胡善圍、還是皇上,都小瞧了臣妾。臣妾這九年代掌後宮大權,摔了多少跟鬥,吃一塹,長一智,不再是當年傻乎乎的寧妃,你們以為要胡善圍扯謊,就能糊弄臣妾?”


    “得知檀兒噩耗,臣妾第一個懷疑的就是太子,臣妾即將封後,朝野皆知,已成定局,臣妾封後,檀兒就是唯一的嫡子,但檀兒的性格皇上是很清楚的,他根本毫無野心,資質也一般,隻想當個閑散王爺,富貴一生,所以皇上會封臣妾為貴妃,抬舉臣妾,如果臣妾野心勃勃,檀兒也優秀出眾,貴妃和後宮大權根本輪不到臣妾。”


    “但,正因為太子是最大的獲益者,臣妾很快就將這個念頭放到一邊去,心想這件事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後宮有嬪妃挑撥離間臣妾和太子的關係,想要逼臣妾出手報仇對付太子,自斷前程,放棄唾手可得的皇後之位,然後乘機上位。第二種,就是其他皇子,尤其是老二秦王挑起紛爭,殺檀兒,再借臣妾之手滅太子,然後他作為庶長子,有入主東宮的可能。秦王作惡多端,他曾經虐殺劉司言,做出割下劉司言舌頭哄騙秦王妃吃下去這種喪心病狂之事,殺一個弟弟估摸也不在話下。”


    這時隔壁再次傳來太子的慘叫聲,郭貴妃嘲諷一笑,“其實到後來,臣妾最懷疑的人是秦王,臣妾最不希望的人是太子,盡管有人說太子虛偽,總是裝好人。但是臣妾當初愚鈍時,也是拿著《孝慈皇後起居注》學習先皇後的言行,來治理後宮,去裝一個好皇後。裝不要緊,誰生下來就是個聖人呢?誰沒有缺點?沒有弱點?隻要一直裝下去,離目標近一些,總是好的。”


    說到這裏,隔壁的呼痛聲突然停止,看到太子如此痛苦,太醫用針灸的方法,讓太子暈過去,繼續給他灌解毒的藥汁,給他續命,在這時候,不存在放棄治療這個說法,能拖一刻是一刻。


    郭貴妃自述之時,洪武帝默然不語,他時刻都在關注隔壁的動靜,當太子的呼痛聲戛然而止,他明白,太子已經無藥可救了。


    洪武帝抬舉郭氏,看中的是安全,郭氏和檀兒資質都一般,甚至說平庸也不為過,可是郭家滿門忠烈,就連檀兒這個慫包在達定妃生的兩個逆子攻打孝陵時,也會拿起武器在地宮保護孝慈皇後的棺槨。


    越是危機關頭,越是能看透人性。檀兒這個又蠢又傻的兒子,有一顆單純善良的心,對嫡母孝慈皇後,也是懷著一顆真摯孝敬的心。


    因而二十幾個兒子,洪武帝最疼的就是魯荒王,為了他選擇兗州這個安逸的藩地、命工部好好修建魯王府、明知僭越了,還是容許工部盡奢華恢弘之能事,甚至把兗州城牆拆除南移,把魯王府修的比鳳陽老家的皇城還氣派。


    二十個幾個藩王府,沒有一座比得上魯王府。這個蠢兒子,對儲位,對皇權一點興趣都沒有,一心一意的依靠著父親,沒心沒肺的享受著榮華富貴。


    洪武帝嘴上歎息檀兒不爭氣,其實心裏覺得檀兒這樣無用無知,也是好事,無知者比較容易快樂。


    檀兒的母親郭貴妃在代掌後宮大權時,對宮妃,皇子公主們都公平對待,不偏不倚,處處效仿孝慈皇後。


    洪武帝何嚐不知道封郭貴妃為皇後,檀兒就是唯一的嫡子,會對東宮造成威脅?


    然,郭家忠誠、檀兒無野心、郭貴妃賢惠公允,猶如孝慈皇後在世。這三點讓洪武帝決定封郭貴妃


    為皇後,是非常安全的做法,後宮、朝廷、諸位皇子都能相安無事。


    可是沒有想到,他相信郭家、郭貴妃和魯荒王,但是太子不信。


    太子幹脆毒死了他最心愛的兒子……


    這個以仁德聞名的太子啊!你都可以為了救老師宋濂的性命,在朕的書房外長跪不起,乃至暈倒,你怎麽忍心下此毒手,害死你的親弟弟?


    洪武帝後悔不已,到頭來,他還是高估了太子。


    如果,他沒有封郭貴妃為皇後的打算,檀兒就不會死,太子也不會死,起碼在表麵上,還能繼續維持兄友弟恭的場麵……可是沒有如果。


    聽著隔壁的動靜,郭貴妃看著麵前的一堵牆,仿佛可以透視過去,檀兒經曆過的痛苦,一五一十在太子身上還原了,原來檀兒之死,比她想象中還要痛苦,還要漫長!


    郭貴妃心中暢快而又痛苦,她為檀兒死前所受的痛苦落淚,哭道:


    “臣妾不希望是太子,可是,太子還是讓臣妾失望了。胡善圍一回來,她和臣妾說起檀兒之死和檀兒的葬禮,連她自己都沒有發覺,隻要提起太子,她的眼神就會下意識的躲閃,她的手會交疊在一起,有的時候,會摸她的頸脖。她的語氣太平淡了,就像在腦子裏過了無數遍,有的時候,她還會停頓,想一想,再繼續往下說——皇上,今時今日,臣妾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沒有眼色的郭寧妃,胡善圍言行舉止,分明是另有隱情,她在瞞著臣妾。”


    一下子失去了兩個兒子,麵對因喪子之痛而哭泣的郭貴妃,洪武帝心中悲傷蓋過了暴怒,他能理解郭貴妃的痛,原本他們應該抱在一起痛苦,互相安慰,走出喪子之痛的陰影,可是郭貴妃偏偏殺了他的長子。


    冤孽啊。洪武帝對郭貴妃是愛恨交織,又傷又憐。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你封為皇後,檀兒就是大明唯一的嫡子,這個名分為他招來了殺生之禍。”洪武帝緩緩的抬起頭:


    “朕也心疼檀兒,他是個單純善良的孩子,朕總是罵他無能不爭氣,其實最喜歡這個蠢兒子。他是大明開國之後,第一個出身的皇子啊!開國才兩個月,你就生了檀兒,他的出生意義非凡,簡直就像祥瑞一樣,朕如何不偏心他?無論他幹出多麽荒唐的事情,朕都會原諒他。”


    聽到洪武帝提起檀兒出生時的情境,郭貴妃哭聲更大了,那時候,兒子小小的,紅紅的一團,裹在繈褓裏,像個小肉蟲子般蠕動著,她剛剛當母親,連抱都不敢抱他,生怕碰壞了,小心翼翼嗬護著長大成人,可是她那麽愛過的兒子,卻被人毒瞎了雙眼,活活疼了一晚上死亡,叫她如何不恨?如何放下仇恨?


    洪武帝遞了帕子給郭貴妃,“朕六十二歲了,白發人送黑發人,貴妃有多痛,朕就多痛。可是你為何因懷疑胡善圍對你有所隱瞞,說了謊話,你就確定是太子毒殺檀兒?為什麽不是其他嬪妃,為什麽不是秦王?你對太子下此狠手,難道就沒有想過,太子也是朕的兒子嗎?”


    郭貴妃寧可不顧形象的用衣袖擦淚,也不肯接洪武帝的帕子,“臣妾早已不是以前的臣妾,臣妾暗中命胡善圍調查檀兒之死,結果胡善圍卻對臣妾說謊——胡善圍的能力和人品,臣妾一直都是相信的,所以臣妾對她一直言聽計從。這個世界上,有誰能夠迫使她屈服,違背平時的原則和在臣妾麵前許下的誓言,說違心的謊話呢?”


    “隻有皇上一人能做到。而皇上會為了掩護誰而逼迫胡善圍違心說謊呢?不可能是嬪妃——皇上最重視子嗣,後宮裏的女人,除了孝慈皇後,誰能真正入您的眼睛?隻是一群為您排解寂寞,生兒育女的工具而已。即便是臣妾也是如此,所以不可能是嬪妃。”


    “不是秦王,因為秦王劣跡斑斑,所謂虱多不咬,債多不愁。秦王本性殘暴,多了殺弟弟的罪名,皇上作為父親,不能賜死兒子,但是奪了秦王的爵位,再次將他圈禁在鳳陽作為懲罰,不但可以安撫臣妾,還能令臣妾的兩個哥哥感激涕零,更加賣命的為保護大明江山衝鋒陷陣,郭家世世代代,都會向著皇上,向著大明。這就是棄車保帥之舉,但是皇上沒有這麽做,而是選擇逼迫胡善圍對臣妾說謊。”


    “皇上啊,不是胡善圍泄密,是您自己一步步的暴露了真凶是太子!”


    作者有話要說:  洪武帝:怪我咯。


    昨晚的題目是舟從中考題庫裏找的……初中生的題目而已,不是故意刁難,是你們退化了噠


    看過大明四部曲係列的讀者們應該都知道陳媽媽就是姨媽巾的意思,明清兩代都以陳媽媽稱呼。舟每一部小說都寫過。


    曉得大家看的步步驚心,今晚送100個紅包安慰各位。


    大家晚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胡善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暮蘭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暮蘭舟並收藏胡善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