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傾談


    劉肇吩咐二人到西宮回話,進去時,見劉肇盤膝坐在暖閣的榻上,卻隻隨身穿著米色葛紗袍,外麵穿著黑地大紅織繡的錦龍袍,一條白玉鉤馬尾紐帶束在腰間,頭上戴著黃金雕龍冠,白淨的臉上還有著剛剛睡醒的倦意。


    綏兒沒有跟在身邊,李夏略有些失望,本指望著能見見綏兒,半年未見,已是十分想念。


    兩人見過了禮,劉肇微笑道:“兩位卿家平身吧,朕聽說案子已破,證物已找到,可是真的?”


    “稟皇上,是真的,這是臣寫的奏議,請皇上過目。”楊震呈上了奏本,老實的退下,規矩的侍立在一旁。


    劉肇接過來,認真的看了一遍,看不出歡喜,也看不也不歡喜,直到他看完了,才緩緩的說道:“朕沒有想到,竟會有這麽多人。”


    他看著滴漏,目光中帶著許多的複雜神色,讓兩人大氣也不敢出一聲。許久,劉肇才低聲道:“兩位愛卿勞苦功高,可否將破案的經過講一講,朕要聽聽。”


    楊震愣了一下,不知如何開口,他本性木訥正直,雖常講學,但那都是正統之道,如何會繪聲繪色的講故事,便將目光落到了李夏的身上。


    李夏會意,便將之前發生的驚險故事,講給劉肇聽,但是他並沒有添油加醋,隻是實話實說,並且沒有對任何人做任何的評價。劉肇靜靜地聽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聽到驚險處也張大了雙目,猶如一個聽故事的孩子一般。


    直到李夏講完,劉肇才笑道:“好。朕沒想到,這期間還有這麽多的波折,本來隻想聽聽你們如何破了此案的。那個魯麟實在可惡。朕早就得了報告,說他借職權之便,私自運送各種東西入京,又以高價賣掉,謀取暴利!朕本來還不信。後來雖信了。朕想當官的一月俸銀有限,可能他是拮據,便打聽到他家裏還奉養著七旬老祖母。也是至孝之人,本打算放過。但他行此之舉,實為欺朕不知情,標榜偽孝沽名釣譽。似這樣的心腸來侍主,朕怎麽能容得他!”


    他從榻上下來。趿了鞋,在暖閣中走了走,看著簾幕外日影閃動,語氣開始變得溫和了些。“朕並不是生氣,隻是覺得人性的可怕。他當年除竇氏一族時有功,朕不掩其功。但是有過朕也不能不理。楊大人,你是忠正耿直之人。你說這種亂臣賊子該如何定罪?”


    “臣的意思是斬立決。”


    “嗯,朕的想法與你一樣,他本是有功之人,朕也不忍他家人受過。朕剛才也看到你奏兗州通府受貪大案,人數眾多,朕要想想再定。”他本來也想讓楊震拿主意,突然覺得楊震初曆刑法,怕他拿捏不準,便將話頭轉了轉,對楊震道:“朕明天找三司廷尉合議,朕與你約法,不要避怨嫌,直述你的胸臆,朕自能判斷。”


    “是,臣明白了,臣和皇上一樣,沒有親臨實地,隻憑著蘇有方的一個證據便要定各人的罪,臣也是惶恐,不敢定的。但是臣也好,眾位臣子也好,都是一心替朝廷辦事的。但是事求功報恩之心不可操切過急,以免落下苛政名聲。臣以為,還應派官員去查正落實,以免傷及無辜,亂了人心。”


    他入情入理的話,讓劉肇略覺驚訝,本來擔心他處理不明,卻沒有想到,他比自己想得還要仔細,他一邊沉思著,目光炯炯望著外邊,半晌,轉臉向李夏道:“你看呢?”


    李夏沒有想到皇上會問自己,也正自看著殿外,不知什麽時候天已陰了,大團大團灰褐色的雲緩緩滾動著南下,已掩了大半個天,微風吹得絳紅宮牆上枯草不停地擺動著,雖已到了春天,但是北邊吹來的風還是十分猛烈。


    思量了許久,他才說道:“皇上,小人隻是一名白衣,本來說不上話的,但是皇上既然問起,小人便鬥膽說幾句。臣覺得兗州如此,其它州縣又何嚐不是如此,如果想積弊全清,又是倉促間行不得的。所以皇上可以拿兗州來做一個榜樣,結這一個巨案,掃一州之陰霾乖戾之氣而快全國之人心,也讓全國的十三州來看看皇上清理吏治的決心。那麽此案,不必再查,下一劑猛藥,這叫隻患無猛不患無寬!”


    楊震嚇了一跳,直直地看著李夏,他一個不殺人之人,卻說出如此狠辣之言,卻然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但是這是皇上讓他說的,誰是疥癬之疾,誰又是心腹之患呢?他不得不承認,李夏的話不無道理,或者之前他也曾如此想過,但是人命大如天,他不可因國事而查案不明。


    李夏的話卻讓劉肇心中一震,他的目光中閃著幽幽的光,指著殿外道:“要下雨了。”兩人齊向殿外看去,見天色越發陰得重了,帶著陰冷的風裹進院子,在黯黑的牆角,照壁前卷起浮塵,打起一個又一個旋兒,陀螺似的滿地亂轉,時隱時現,給人一種神秘和不安的感覺。


    劉肇若有所失的望著外邊的景致,似乎心事重重,良久才深籲了一口氣,吩咐道:“來人,朕餓了,傳膳吧!兩位卿家也不用走,就在這裏陪著朕。”李夏和楊震隻得答應著,謝恩。


    一時便見孫璫和周博安排著侍從捧著一盒子一盒子的禦膳擺在填漆花的膳桌上,什麽鍋燒寒勒卷,紅白鴨子,燕窩雞糕,四銀碟小菜,饅頭餑餑並各色小宮點,滿滿一桌子布好。劉肇命人在桌子的四周擺好了軟墊,自坐了首位,說道:“你們就陪坐在旁邊,隻管放量用,拘束就沒意思了。這桌禦膳是鄧貴人專為你們兩個做的,朕平日也沒有這麽客氣。自光武開始就講究節儉,朕平日也就四樣小菜,況且這溫火膳,朕也進不了多少。”


    皇上都吃不了多少。兩個人更不敢多吃,本來剛剛綏兒已讓他們打了一會牙祭,還沒餓,又這麽大魚大肉的吃著,也是吃不下的。三個人一君二臣身份不同,都是很深沉的讀書人,講究“食不語”。因此這一餐吃得十分沉悶。劉肇雖然倒不忌諱吃飯時不說話。但是楊震是極講究的人,又是一代宗師,所以隻得陪著。好不容易吃完了。讓將飯菜撤了下去,劉肇才道:“二位吃得比朕還小,是菜不合口味嗎?”


    楊震忙道:“皇上,臣自小家貧。所以飯量雖大,卻不太吃肉。隻吃素菜。”


    李夏道:“皇上不知,才貴人娘娘怕我們餓了,早讓我們先吃了一些。皇上又請客,我們卻吃不下了。”


    劉肇一聽大笑起來。覺得楊震雖是宗師卻一板一眼,不說假話。而李夏直率真誠也是十分可愛。便道:“沒關係,就當是陪著朕吃飯了。隻是這飯吃得悶。朕的心情直到此刻才好了些。”


    這時聽綏兒的聲音道:“皇上,臣妾的兄長今天入宮。可否準臣妾與兄長見見麵談談心?”


    劉肇知道綏兒避嫌,不肯進來,便道:“朕準了,李卿家,你去與貴人見一麵吧!”


    “喏!”李夏高興之極,施了一禮,轉身出殿,劉肇卻留住了楊震與他講起了《尚書》。這正是楊震擅長之事,因此也打開話頭,與皇上促膝而談。


    李夏進去時,綏兒正站在門口,見了他快走了幾步拉住了,低聲道:“蘭兒姐姐,叫其他人都退下,你守著點門,我和兄長半年未見,有許多話要說。”


    蘇蘭兒心中一熱,這是明著把自己當成了自己人,還能不盡心嗎?便讓侍女們退下,自己站在門口守著。眼睛四下裏望著,也暗暗好奇這個鄧貴人的兄長,到底有什麽特別。


    劉肇打量著綏兒,見他一襲紫羅飛花鶯繡蝴蝶的衣衫下,素白色水紋綾波襇裙盈然如秋水,如一樹一樹淺紫粉白的桐花,清逸悠然。又如暗簇簇的花瓣別無所奇,那花蕊倒是格外可人。雲鬢堆縱,猶若輕煙密霧,都用飛金巧瑜珠帶著銀鑲翠梅花鈿兒,隻在眉心垂落一點紫水晶穗串兒,如嫋嫋淩波上一枝鞭蓉清曼,似乎是不經意打扮了,卻處處有用心處。


    她美麗的容顏卻依然傾國傾城,眉目如畫,肌若凝脂。綏兒拉了李夏坐下,對趙玉道:“快給兄長倒茶,吃過了飯,定是口渴了。”


    李夏笑道:“綏兒還是如此善體人意,在宮中的事,我也聽眾人講給我聽了,綏兒聰慧非凡,也不用李夏太過擔心。隻是宮中凶險難料,綏兒還是要千萬小心。”


    綏兒卻搖頭道:“老祖母如何?綏兒日夜擔心著她老人家,不能在她身邊服侍,心中十分難受。”


    “還好,她已是八十高齡,已介百歲之人,兒女成群,自有人照顧,娘娘倒是不必擔心。年老之人,總會有些小病小災,但是她老人家還算清健,也時常問起娘娘,盼著能與娘娘再見一麵呢!”


    綏兒拭了拭眼角道:“我就是一個貴人,又沒有寸功於帝室,若能生個一子半女也好,也能求著皇上讓綏兒與家人見麵。可惜,已經半年有餘,卻沒有一點動靜,我也是著急。對了,兄長,我知兄長在這次案件中立了功,便會讓皇上封兄長官職,如果是能夠出入宮廷之職,就能常與外麵通通消息了。我常想寫書信給家裏,卻不敢,一想起當年宋貴人之事,便不寒而栗,所以要是有哥哥居中傳話,綏兒心中也會放心些。”


    李夏道:“我也有此意,李夏此生便是為了讓綏兒今後的主掌天下而活,有什麽吩咐,娘娘說就是了。李夏萬死不辭!”


    “兄長不要說這樣見外的話,你我雖非親生,卻比親生還親,你伴我三年守孝,又替綏兒安葬父親,這些都是大恩,綏兒絕不敢忘。另外,綏兒也想通了一件事。”


    “什麽事?”李夏望著她長長的睫毛忽閃不定,問道。


    “兄長,綏兒前些時險些為皇後所害,要不是皇上盡心攔著,怕是已死多時了。所以我想,皇後所仗,無非是前朝有人,綏兒家族中族人甚多,為什麽不也扶持族人呢,一人言,人微言輕,若是眾人言呢,還會言輕嗎?隻有我的族人都幫著綏兒,綏兒在後宮便立穩了根基!也就不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了。”


    李夏點了點頭,“你能想明白這一點,可見在宮中實是受足了苦頭,但是這樣的位置,這樣的處境,不想辦法維護自己也是不行的。也好,但是你隻是貴人,要想扶持家人,還得徐徐而來,不能落人口實,反而弄巧成拙,於事無補。就如同我一樣,先立功,再封賞,誰也說不出什麽來。但是無功而賞,難保不會有人說什麽。我們並非帝後,還是小心為好。”


    綏兒點頭,“綏兒也是這個意思,到時候還請兄長多多幫襯著,助他們成功。綏兒也好從中取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熹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歲月海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歲月海萌並收藏和熹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