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朱元璋的敲打!李善長慌了!


    胡府的動靜,僅限於胡府上下知道。


    雖然必定會傳到那位端坐在九天之上,俯視著大明一應官員、百姓的皇帝朱元璋耳朵裏。


    但胡惟庸並不在乎。


    有些事兒,其實本就巴不得傳到朱元璋耳朵裏。


    誰還沒點演技是怎麽的?


    他胡大老爺,好歹也是看過不少影視劇的人物。


    而在應天府皇宮之中,此時,朱元璋正一臉玩味的聽著李善長的匯報。


    作為當朝丞相,上佐君王下轄群臣可不是一句誇張的形容。


    是真需要宰相實際參與到一應工作當中來的。


    可以說,但凡李善長這位宰相眼裏能看到的活,他都有權力參與一手,對方還得特別聽從他的意見。


    因為那時候的李善長,便是代表皇權在管理一應事務。


    但此時,他的作用不一樣了。


    眼下的他,是代表著一應臣子,向皇帝朱元璋匯報最近的政務。


    固然還有專門的奏折和各部分開報送的奏報。


    但身為宰相,每隔一段時間匯總一下工作,乃是他的職責。


    不過,李善長的匯報可不僅僅是他一個人在那兒滔滔不絕。


    朱元璋時不時的,就會根據他匯報過程當中的某句話,甚至某個詞,直接開始發問。


    但凡朱元璋問出來的問題,俱是直指核心或者要害的地方。


    要不是李善長還真有幾分本事,恐怕麵對朱元璋這麽犀利的皇帝,還真有些手忙腳亂。


    這一匯報,就是整整大半天的功夫。


    君臣二人絲毫不敢懈怠的,一項一項梳理著大明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務。


    等到厚厚一遝奏報終於聊完,君臣二人不由得同時鬆了口氣。


    看著眼前略有些憔悴的李善長,朱元璋居然一時間覺著有個丞相似乎還不錯的樣子。


    但這念頭僅僅是冒出一刹那,便被朱元璋給掐滅了。


    丞相能幫咱幹的活,難道分到六部尚書身上就不能幹了?


    而這權力落在丞相一人手裏,跟落到六部尚書手裏,這區別可就太大了。


    所以,這丞相之位,說什麽也得弄掉。


    想到這兒,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閃,好似無意又好似閑聊一般的問道:


    “善長,之前胡惟庸家那小子出事兒,你可曾聽聞?”


    這話聽起來似乎不帶絲毫鋒芒,仿若當初他們在起家時湊在一起聊天一般。


    聊的都不是什麽家國大事、軍政要聞,反倒句句不離八卦、事事不離家常。


    所以,李善長也沒多想,反倒是嘴角扯了扯,頗有些不以為然的答道:


    “陛下,若說起胡惟庸這人,那確實是個厲害人物。”


    “政事、謀略、手段、心性,胡惟庸方方麵麵都乃世間少有的頂尖人才。”


    “但,或許也是因為太過忙於公事,對子嗣後輩疏於教導。”


    “他那兒子,誌大才疏、頑劣不堪,難堪大用啊!”


    “可惜了胡惟庸這一世英名!”


    這話說的可半點不客氣。


    但李善長如今身為天下執宰之人已有數月,本就心高氣傲的他,怎麽可能不仰起頭靠鼻孔看人?


    尤其是胡惟庸這位早些年壓在他頭上一籌的老鄉,如今有了機會了,那不說一腳踹翻,但啐一口又能如何?


    聽著李善長的評價,朱元璋的眸子都冷冽了兩分。


    ‘看來,咱還真猜對了啊!’


    “李善長這廝,不適合執掌大權。”


    ‘這才多久,就看不起前任丞相、老兄弟了!’


    ‘那要是再繼續下去,用不了多久,就當是看不起咱了啊!’


    想到這兒,朱元璋低下頭,繼續有一下沒一下的翻著之前的奏本,嘴裏卻看似隨意的答道。


    “原來如此,看來胡惟庸這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啊!”


    “不過,也不打緊!”


    “胡仁彬的年紀不大,還能慢慢改!”


    “正好胡惟庸如今成天在家,教子的功夫肯定是有了!”


    “對了,胡惟庸是不是還有個侄女來著?”


    “善長,胡惟庸這侄女如何,你可知道?”


    朱元璋似乎真就是順著話題,繼續說著胡惟庸家裏的小輩。


    聊的也好像是跟剛剛一樣的八卦,可此時的李善長卻沒有了剛剛的輕鬆。


    聽到胡惟庸侄女這個字眼,李善長便心裏一突。


    他不自覺的抬頭看了朱元璋一眼,卻發現朱元璋似乎壓根沒功夫搭理他,正埋頭翻著奏本呢。


    手裏更是還捏著一隻朱筆,在那上麵寫寫畫畫。


    那模樣,就好像李善長答不答、怎麽答都無所謂一般。


    但李善長此時已經把警惕心提到最高了。


    因為朱元璋嘴裏這位胡惟庸的侄女,正好和他侄子李佑有婚約。


    本來兩個年齡正合適的小年輕,在父輩的張羅下結下婚約,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可若是女方有個當過丞相的叔伯,男方又有個正在當丞相的叔伯……


    那這樁婚事,可就太不一般了。


    朱元璋這麽問起,也是擺明了內有深意啊。


    不過李善長此時雖然緊張,倒也不至於自亂陣腳。


    當即,幾句車軲轆話糊弄了一下,連忙把這事兒糊弄過去了。


    朱元璋似乎真就是隨口一問,沒有再聊了,隻是道了聲丞相辛苦,便讓李善長退下了。


    可緩步走出宮門的李善長卻非常清楚。


    朱元璋這話的意思,可太明顯了。


    那便是不希望看到如此顯赫的兩家成為聯姻親家。


    不然,朱元璋怎麽會記得這等小事,更不會在宰相匯報政務之時提出來。


    想到這兒,李善長也不禁微微一歎。


    看來,這門親事得作罷了啊。


    他再傲也不會因為這點事跟朱元璋對著幹。


    真那樣的話,除了觸怒朱元璋然後挨罵乃至貶官以外,啥好處都沒有。


    甚至,陛下若是要處理這件事,但凡見李善長動作慢一點,他完全可以跟胡惟庸說一聲嘛。


    以胡惟庸那廝的機靈勁兒,但凡陛下說一聲,肯定忙不迭的就會解除婚約。


    那與其等胡惟庸開口,還不如自己先開口呢。


    回府後,先是和侄子李佑說了下情況,並且安慰了對方一方後。


    李善長當即決定,自己親自走一趟胡府,跟胡惟庸當麵談談,然後,退婚!


    這門親事,不成也罷!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國隱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國隱士並收藏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