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和方孝孺、解縉相約科舉後再聚!


    開什麽玩笑!


    跟方孝儒這種鐵頭娃結拜成異姓兄弟?


    別說胡惟庸這種明知方孝儒結局的“劇透黨”了,哪怕稍有一點城府的學子,也不會提出結拜這等冒昧的請求。


    隻有解縉這毛頭小子不知天高地厚的,才會這麽說。


    要知道,無論是結拜還是拜師,那可都是需要考慮良久的事情。


    畢竟這關係一旦連上了,那斷起來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這年頭,抄家、滅族的時候,這些可都是要算上的。


    解縉一臉詫異的看向了胡惟庸,等著這位“陳兄”的解釋。


    胡惟庸笑了笑,隨便找到了一個理由。


    “方老弟,解老弟,不是為兄拿喬,實則為兄年紀大你們太多了。”


    “不怕你們笑話,為兄長子都比解老弟你這要大上幾歲。”


    “我等既然有緣相聚,又頗為投契,又何必在乎此等虛禮?”


    “難不成沒有結拜,咱們便不能相聚交談了?”


    解縉平素裏都是跟人討論學問、詩文之類的,對於這些個“俗務”本就不擅長。


    如今更是碰上胡惟庸一招“以彼之道還治彼身”,好懸沒當場破功,連忙擺了擺手岔開了話題。


    “哪有!”


    “既然陳兄說不方便,那解某不提了便是。”


    “不過,解某另有提議,不如我等以後考完試以後,再在這棲霞寺相聚,聊聊考試、說說考題?”


    說到這兒,還沒等其他二人回答呢,解縉當先苦著臉先給出了個理由。


    “倒不是其他的,主要是小弟我這次真被胡大人那道怪題給弄怕了。”


    “兩位兄長皆為才智高絕之輩,想必到時候也能幫解某參謀一二。”


    “依解某之見,以後胡大人的題,怕是會愈發的刁鑽,這要是沒幾個得力的兄長一同研究,到時候解某怕是會束手無策啊!”


    方孝儒之前一直沒怎麽說話,此時聽解縉說起了棲霞寺再聚討論考題一事,反倒是來了談興了。


    “如果是為了討論考題的話,那方某倒是願意參加!”


    “胡大人的題……雖有些機巧在其中,但屬實有些離經叛道了。”


    “方某覺著,若還是按照以前的路子去琢磨的話,方某必會落榜!”


    “唉,胡大人此舉,對我等學子太過苛求了啊!”


    聽著方孝儒在那兒抱怨自己,胡惟庸純粹當做沒聽見。


    因為他知道,對於方孝儒這種一板一眼、最最傳統的士子來說,僅僅說自己一聲離經叛道,已經是最平和的說法了。


    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還不知道別人罵得多狠了。


    但胡惟庸不在乎。


    伱們愛罵罵唄,老爺我是能虧一兩銀子還是能掉一兩肉啊?


    隻要朱元璋父子倆不來找本老爺的麻煩,那本老爺絕對堅持著敗壞名聲這條路線不動搖。


    不過,胡惟庸沒想到的是,他自己都還沒開口呢,倒是一旁的解縉提出了不同意見。


    “方兄,解某倒是覺著胡大人此舉稱不上離經叛道。”


    “甚至,解某覺著胡大人這題出的還不夠!”


    一聽解縉這話,胡惟庸頓時來了興致。


    難得啊,乖乖,這還是胡惟庸頭一回聽著有學子說自己的題出的好的呢。


    “喲,大紳(解縉表字)這是話裏有話啊,來來來,某聽聽你的高見!”


    解縉還真不是胡鬧,他一本正經的看著眼前二人,下巴微抬一臉傲氣的說道。


    “二位兄長,在解某看來,這科考,光是四書五經,還分不出高下來。”


    “不過是解某十歲前便能通讀背誦的經義罷了,光考四書五經,顯不出咱的本事來。”


    “依解某來看,最好如胡大人那般,另辟蹊徑出題,固然怪了一點、偏了一點,但顯本事啊!”


    “依解某看來,這科舉本就不該讓一幫子隻知道死讀書的蠢材、庸才考上。”


    “所以,解某覺著,胡大人隻出一題,還不夠!”


    “當然了,若是能有其他考官出些史學、農學、雜學的考題,那更好!”


    “不這般,怎麽顯出解某的本事呢?”


    胡惟庸愣住了!


    這莫非就是學霸的自信?


    覺著考試難度不夠,拉不開跟後麵學渣的差距,便要求老師出難一點?


    嘖嘖,牛逼啊。


    不過解縉倒也沒說假話,他是那種考一百純粹是因為卷麵分隻有一百的學生。


    若是給他一張卷麵分一千的,他才能放開手腳。


    胡惟庸覺著很對,可方孝儒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大紳,你這話未免有些偏激了!”


    “四書五經通讀背誦又能如何?方某年幼之時也能做到。”


    “可之後愈是求學、愈是覺著內裏的學問如淵似海,又其實簡單通讀背誦就能了解的?”


    “在方某看來,與其讓胡大人繼續出那等離經叛道的歪題,還不如在經義題中加大難度。”


    “這樣一來,既符合我儒家子弟求學之正路,也能區別出飽學之士和濫竽充數之輩來。”


    好嘛,胡惟庸沒想到,方孝儒居然也覺著題目不夠難啊。


    隻不過,一個方孝儒一個解縉,二人所希望的優化方向卻完全不同。


    通俗的說的話,方孝儒希望深度增加,範圍不變,而解縉則是希望廣度增加,深度無所謂。


    再聯係曆史上對二人的評價,胡惟庸深以為然。


    這二人一個被叫做鐵頭娃、書呆子,一個被叫做廣博學士,這外號還真沒叫錯。


    看著二人你來我往的爭論不休,胡惟庸笑眯眯的躲在一旁,感覺挺有意思的。


    說實話,這種隱瞞身份,跟曆史名人結交的感覺,有點惡趣味,也挺爽!


    不多時,眼見著時間不早了,三人終於到了分別的時候了。


    臨行,三人約定府試過後,在放榜第二天棲霞寺再聚,擊掌為誓後,各自分開。


    胡惟庸眼見著二人離開,這才背著手溜溜達達的和胡馨月匯合。


    看著胡馨月那明顯異於之前的氣色和神態,說明今兒個求的姻緣簽貌似不錯?


    想到這兒,胡惟庸笑眯眯的拉著人坐上了馬車打道回府。


    畢竟他今天還沒來得及抽胡仁彬一頓呢,這事兒得趕緊回去補上才行!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國隱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國隱士並收藏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