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院試的考題,朱元璋聽了都說好!


    人怒不可遏的時候,哪裏是那麽容易說得通的?


    明明出來勸說的考生,可謂是苦口婆心,但落在旁人耳中,那味道就不對了。


    剛剛跳起來要跟胡惟庸同歸於盡、告禦狀的學子,這會兒眼珠子都是紅的,看著對方道。


    “怎麽的?”


    “就你聰明?”


    “這種題,你給在下解釋解釋,怎麽就叫正經了?”


    “難不成,你讀的書都是在青樓讀的不成?”


    之前發言的學子此時滿臉冷意的看著對麵這位不知是得了失心瘋,還是破罐子破摔的同學。


    可既然對方都已經當著眾人的麵,一而再再而三的懷疑自己的水平並且辜負自己的好意了。


    那好有什麽好說的?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行,既然伱真不怕丟臉,那我就給你說個明白。”


    “此題,乃最正經不過的截搭題。”


    “君夫人一詞,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最後一句“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而陽貨欲一詞,出自《論語。陽貨第十七》“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說到這,這位本身顯得有些過於溫和的學子,毫不客氣的盯著對麵冷汗都出來了,半句多話不敢說的學子道。


    “兩句都是出自《論語》,而此書誰敢說自己沒學過?”


    “聖賢之言、必讀之書,誰敢說這裏麵挑出來的題不正經?”


    “沒錯,胡大人確實玩了些手段,他一句之中截取了三個字,湊成了一道題。”


    “可那又如何?”


    “論語內截取、拚湊的題,你答不出來,隻能怪你自己書讀得不行。”


    “某的書是不是青樓學的,某不知道,但你讀過書嗎?”


    這話一出,對麵的學子一時間麵如金紙、氣血鬱結,最後差點一口老血當場噴了出來。


    而貢院門前,隨著這番對話,也徹底沒人吱聲了。


    告禦狀?


    告啥禦狀啊!


    現在擺明了胡大老爺這次真就是好好出題,規規矩矩考人學問而已。


    雖然看上去有些不正經,但那不過是某些人學識不夠,或者壓根沒想到而已。


    不然的話,該怎麽解釋?


    《論語》都背不下來,好意思說自己讀過書?


    而一眾學子,此時也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


    最近備考的日子裏,他們天天看那些雜書,這一來二去的竟是連《論語》裏的內容都忘記了。


    此情此景,誰還好意思抱怨?


    隨後兩天,此題的破題正解徹底傳遍了整個應天府。


    之後,更是隨著學子們之口越傳越廣。


    這會兒一眾學子們明白過來後,還真沒幾個繼續罵街的了。


    不好意思罵啊!


    《論語》都背不會,讀過書嗎?


    這句當初發生在貢院門前,剛剛散考之時的對話,徹底響徹了整個大明。


    一應學子,這會兒隻顧著捶自己腦袋了。


    沒說的,隻能怪自己學識不夠了!


    而此時的皇宮之中,身為大明皇帝的朱元璋,在處理完手頭最為緊急的一批奏折後,忽然頭一抬。


    “宋利,今科院試是不是過了?”


    “回皇爺,前幾天就已經結束了,此時正在判卷呢!”


    朱元璋聞言也沒多說什麽。


    他每日裏要處理的事情海了去了,還能記著這麽一個小事兒,都得誇他博聞強記來著。


    朱元璋倒也沒多重視,似乎隻是隨口一問。


    不過,當他視線掃過站在對麵,仿若不存在的錦衣衛指揮使毛驤之時,他忽然心頭一動。


    “毛驤,咱問你,這次胡惟庸可親自出題了?”


    朱元璋問的隨意,可毛驤可不敢隨意答,他恭恭敬敬的躬身道。


    “回陛下,此次院試,胡大人如往常一般,隻出了最後一題。”


    朱元璋一聽這個,嘴角不自覺的一抽,猶豫了片刻後,才輕聲問道。


    “那…此次院試,可有考生怨聲載道、埋怨惟庸出題刁鑽,最後鬧事的?”


    毛驤一聽這話就在心中默默感歎。


    ‘這位胡大人聖眷正濃啊!’


    不過毛驤羨慕歸羨慕、感歎歸感歎,可答話一點不敢遲疑。


    “回陛下,此次胡大人出題,雖說還是一如既往的刁鑽,但卻壓根沒有考生抱怨。”


    “畢竟胡大人此次可是正正經經出得經義題。”


    朱元璋一聽胡惟庸出題刁難人還沒人罵,頓時還真就來了興致。


    正好這會兒閑著,他幹脆把手中的朱筆一放,嘴角都翹了起來,朗聲道。


    “說說,胡惟庸出的啥考題,居然刁難完了人,還能讓人老老實實服氣不鬧騰的?”


    “要知道,那幫子酸儒可不是好相與的,咱沒少被他們頂撞過。”


    “要說他們在乎胡惟庸的官職、名聲,那咱絕對不信!”


    毛驤心裏都在滴血啊。


    娘咧,同樣是給老板打工,為啥胡惟庸那廝就能這麽得朱老板信任呢?


    自己這邊但凡幹點啥,朱老板就得要擔心自己是不是偷偷下了黑手,或者有啥不一樣的心思。


    不過,毛驤還是規規矩矩的回答道。


    “回陛下,因為胡大人的題,難歸難,但確實是經義題。”


    “胡大人出題為:君夫人陽貨欲,以這六字為題,寫一策論。”


    一聽這題,朱元璋好懸當場把剛剛喝到嘴裏的茶水噴出來。


    “啥?”


    毛驤也不敢吊胃口,趕忙說明真相。


    等到毛驤把此題流傳在外的破題思路說出來後,朱元璋這才恍然大悟的一拍禦案。


    “咱就說嘛!胡惟庸辦事還是有章法的!”


    “既然是《論語》之中有的句子,那幫考生做不出來怪得了誰?”


    “咱當年雖然沒讀書不識字,可後邊都是學過的。”


    “這讀書人背書可就是從《論語》開始的!”


    “這要是《論語》裏邊的題都做不出來,那怪得了誰?”


    “胡惟庸沒錯!”


    說到這兒,朱元璋還主動替胡惟庸找借口呢。


    “胡惟庸想必也是關心那些學子!”


    “院試,童子試的最後一關嘛,那考考典籍,讓他們知曉知曉溫故而知新的道理,何錯之有?”


    “毛驤啊,你看,胡惟庸有心栽培,這幫學子也是知禮的,也不吵不鬧。”


    “這多好!”


    “就是這考題,確實容易讓人想歪啊!”


    朱元璋喃喃說了一句。


    他剛才就差點想歪了,幸好,毛驤解釋的夠快,要不然,就要丟臉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國隱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國隱士並收藏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