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大明內閣製


    大明洪武年間的官兒,比起大明中後期來說,那是真的不容易。


    平日裏當差辦事提心吊膽就不說了。


    關鍵是大明初立,很多政策都是朱元璋拍著腦袋想出來的。


    或許這裏邊有朱元璋的考慮在,但不得不承認一點,那就是朱元璋的搞法“很不傳統”!


    儒家千百年的傳承,實際上就是官員們的傳承。


    對於官場、對於科舉、對於學問,任憑朝代怎麽更迭皇權怎麽爭鬥,那一套東西實際上都沒怎麽變過。


    哪怕是元朝時候,外族入主中原了,最終也隻能按照之前的規矩弄科舉、弄官製。


    因此幾乎這些話剛從他們耳朵裏進去,他們就明白這事兒的關鍵了。


    可以說,這一套已經沿用了千年了。


    你看,就這麽簡單!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整個大明朝堂慢慢的還真就習慣了朱元璋時不時弄出點事情來了。


    ‘哦,還有監督之權,那這事兒有說道了啊!’


    這裏邊牽扯的東西可就太多了!


    而且,稍微想想就知道,如果每年都開考的話,那麽拿出來的職位呢?


    考試內容是不是還能調整?


    這裏邊牽扯的事情簡直不要太多!


    而後,內閣是個什麽鬼?


    之後再去翰林讀書、修書,熬上幾年以後才能放到六部去參政。


    ‘這豈不就是把丞相之權拆分成七份了?’


    而且,這事兒說起來也好聽啊。


    可這次宣布的兩件事,影響太大了。


    可以說,位極人臣這四個字,之前就是為丞相這個位子準備的。


    可如今,朱元璋直接把這事兒給改成了一年一次不說,關鍵是考試內容壓根就不是以前他們所學的那些四書五經了啊。


    三年一屆的科舉還得一輪又一輪的參考,過穀關斬六將之後才能拿下進士功名。


    ‘咦,閣臣有七個?’


    既幫著六部迅速補充了一批堪用的人手,又讓六部都參與了進去,從禮部手裏分潤了些許功勞。


    湯和、徐達,這二人代表的是勳貴,必須進!


    畢竟很多時候,內閣代表的就是皇帝的意誌,光放文官是幾個意思?


    而後,章善稀裏糊塗的進了內閣。


    朱元璋可不管你儒家是怎麽一代代傳承的,反正他覺著好的他就用,他覺著不行的那就必須改。


    更何況,聽剛剛朱元璋吩咐的情況,要做成一年一屆。


    而朱元璋則是拉著自家胖兒子朱標琢磨了好長時間,然後終於定了下來。


    那豈不是說,丞相製雖然取消了,可改頭換麵以後又重新冒出來了?


    這想法一冒出來,無數人心頭一陣火熱啊。


    太特娘的爽了!


    他僅僅隻是工部尚書而已,可偏生如今頂級朝臣凋零得厲害,然後他就撿漏了。


    而且,因為所有閣臣加在一起可能才原本丞相手中權力的一半。


    看似限製極大,但實際上責任也小了不少啊。


    當然了,還有給他們配備的書吏。


    對於這次的考試,所有人都覺著不錯。


    好家夥,科舉可是才三年一屆呢。


    這固然是對他們職權的一種削弱,可反過來想,這何嚐不是一種保護呢?


    如今居然分到了閣臣的手上?


    他憎恨的是這個位子,而不是某個人。


    這職房就在皇宮,為的是方便他們能第一時間跟朱元璋交流。


    之前朱元璋取消丞相製,多少人夜不能寐。


    看似多了一項工作,還僅僅隻是個四品的職司。


    若是把這事兒變成一個長期的差事,那裏邊包含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但凡當臣子的,誰還沒個當宰作輔的夢想來著?


    這些日子下來,實際上朝臣們都明白了,朱元璋之所以殺李善長,無非就是因為李善長坐上了丞相之位而已。


    ‘哦,還得分責權啊,一人對應一個衙門不說,還有一人對應地方?’


    這事兒,但凡能參與進去,那就是妥妥的青史留名啊!


    之後的幾天時間裏,圍繞著內閣七人名單,整個朝堂都鬧騰起來了。


    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清貴官”了,可那品級、職位可不是假的!


    接到聖旨的七人,幾乎第一時間就趕到了朱元璋為他們準備的職房內。


    其一、官員招錄考試!


    可章善接到這份聖旨的時候,好懸沒當場笑出聲。


    這些人可能幹別的不行,但絕對看得清形勢。


    這是協助他們幹文字工作和跑腿的。


    一時間,不少官員的眼睛都亮了。


    剛剛朱元璋也解釋了,內閣直屬於皇帝,上麵沒有專門的衙門管控。


    然後朱元璋就會送你上刑場,然後立馬換一個願意當官願意聽話的來接替伱的位置。


    ‘那三司呢?該不會沒人管吧?哦,對應地方的還兼管這三司啊!’


    可以說,大家都很滿意這次的招考。


    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自己的夢想被澆滅了啊。


    如今倒好,自己的夢想改頭換麵之後又回來了。


    而除了他們幾個以外,還有四人都是朱元璋手裏的老臣。


    可偏生這樣的考試,直接就能當官啊。


    而職責居然是看奏折、寫條陳、督促六部辦差!


    天哪!


    如今的他是兼任的內閣大臣,工部尚書的事兒他還得繼續做。


    那如今內閣至少明麵上的責任就小了太多太多了。


    要知道,這三條以前可是丞相的權利!


    能參政國事、監督六部三司,這妥妥的天子近臣啊。


    可不曾想,到了大明,這個得國最正的漢家王朝,這開國皇帝不講武德啊。


    甚至他們中間不少人還親自參與到了其中,哪怕不是主要經手人那也是知道內裏的情況的。


    沒二話可講!


    當然了,你也可以頭鐵不答應,甚至還可以暗戳戳的反對。


    說白了,這就是皇帝給自己找了一幫子助手。


    所有人豎起耳朵認真的聽著朱元璋對於內閣一事的說明。


    這事兒他們剛剛經曆過。


    如今還能站在朝堂之上躲過了李善長一案的,那就沒一個傻的。


    但這些都是建立在這事兒是一次性的基礎上的。


    僅僅試運行了兩天,朱元璋就差點激動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娘的,輕鬆太多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國隱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國隱士並收藏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