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楊帆這個名字後,方溢儒的拳頭,不覺握緊了一分。☆→☆→diǎn☆→小☆→說,..o他沒想到,即使這個陰魂不散的名字,終於漂洋過海離開了,還在影響著自己的軌跡,喉嚨滾動了一下,“難道朝廷都由他淩河伯一人說了算嗎!”
“當然不是他說了算。怎麽可能由他說了算,即使是聖上,也不能容許一個可以在朝堂上隻手遮天的聲音存在。隻不過他的注意,已經影響到了聖上,讓聖上逐漸對國力,對祖製產生了一絲懷疑,所以聖上想做一份嚐試。而商稅,又是關乎民生社稷,自然需要人手。那幾個不論是投機取巧也好,還是真的情投意合也罷,才會入得聖上法眼。”
方溢儒搖頭歎道:“奸臣當道,恩師您就不清君側嗎?”
“溢儒,你還太年輕了。聖上要幹一番大事業,那便要掃除一切障礙,包括曾經是他成功墊腳石的人。杜如海就是一個例子。商稅是由太祖定製,怎麽能改?偏偏還有周延儒這等小人趨炎附勢,不過你放心,他們長久不了的。”
“恩師怎知?”
“縱觀古今,秦有商鞅,宋有王半山,我朝首輔張居正,哪一個變法能夠成功的?倒頭來還不是一場空,誤國誤民。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和為師站在一邊,莫要去理會什麽變法。”
“學生明白。”
“明白就好。入了翰林,等過了霜秋,我便上奏朝廷,吏部那邊會來任書,你便兩淮就任都轉運鹽使司,雖說可能是個判官亦或知事,但為師不會害你,這裏邊的門道,你去了便知。”
“謝恩師提舉。”
“行了,回吧。”老尚書聲音變得懶洋洋的,似乎這燥熱的天氣,使得他也有些乏了。巷口的老管家被叫了進來。方溢儒恭候在馬車邊上,等著老尚書離去。戶部尚書楊雲探出頭來,深有意味地說了句,“你要記住,無論什麽時候,走老路總是最穩當的。山路捷徑走多了,走得順當自然平步青雲更快一籌,但更多的時候,容易崴腳。”
馬車緩緩離去,方溢儒走出巷子,ding著大熱天的日頭目送馬車緩緩離去。京師還是那個京師,沒有啥因為某個人走了,就不能活了的道理。隻有那些個貴婦人姨太太,似乎等著說好的奇物齋即將推出的香水、肥皂。
楊帆雖然不在,但這個聚寶盆還在為他瘋狂地斂財。各種新奇的玩意兒搭配著老物件一起賣的。裝香水,那總得配個水晶琉璃瓶吧。肥皂也是,摻diǎn牛奶、香水啥的,在配個托盤盒子,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老師傅們按照這楊帆臨走前布置的任務,一樣樣都製作下去。光這香水,本來是春天開賣的,吊著那些夫人小姐的胃口,就吊了將近三個月。按照楊帆的打算,至少入秋後再賣。好東西總要藏得住。不過,倒是宮裏的周皇後,有些忍不住了,白白地放著銀子不賺嗎?
內宮的銀子,向來不做國庫庫銀,反倒還要挪用庫銀。老朱家就有這麽個德行,似乎從朱重八開始,便是如此,摳得很,啥都不想往外拿。爵位如此,月俸如此,都扣得死死的。朱由檢除了國事之外,也收著大康酒業拿過來的紅利,自己那個金內庫,也是玩得不亦樂乎。
……
天熱得慌,太傅府來了位稀客。這年頭,官場沉浮,有上位者,便有落馬者,隻不過是快慢罷了。周延儒被趕出內閣,也不過三四天前的事,便已經鬧得滿城風雨。鹽稅的改革重重受阻,官員級級上奏,言表之詞,皆是民力舉步維艱,實在不應當再加重稅收。
奏折堆積如山,最後群臣攻訐,商稅、鹽稅包括楊帆走的時候留下的那堆寶鈔,一樣都沒有被采納。東林黨什麽做得好?不是握權,而是掌握了天下的輿論,不僅是讀書人的一根標杆,更是輿論的標杆。言周延儒誤國誤民,貪贓枉法,擅改祖製等等,結果,似乎是在天下人的罵聲之中,周延儒便下台了。當初那個貌似吃了大虧的溫體仁,順理成章地接了班。
“來太傅,別來無恙啊。”
“周閣老,好久不見。”來宗道笑了笑,自從悄然下台之後,似乎很少有朝中高官登門拜訪,今日周延儒前來,他還真不知道什麽情況。
周延儒笑道:“太傅有所不知,在下如今如太傅當初那般,被趕出內閣了。如果再以閣老相稱,恐折煞在下了。”他緩緩坐下,看著院子內已然青翠欲滴的那株豆槐,便心生喜悅,道:“不簡單啊,太傅這株豆槐少說也有三百年了吧?”
來宗道雙手搭在椅子上,“是啊,在這院子裏,少說呆得也有三百年了,連我都不知道院子的前主人是誰,至於栽種他的人,就更加難知道了。”
“也好。”周延儒這一聲也好,有些氐惆。豆槐中知了的高亢叫聲,傳到耳畔,有些煩躁。他喝了口茶,“太傅如今閑居在家,難道連國事都不關係一下嗎?”
“年紀大了。玉繩啊,我已經過了一甲子了,還有什麽可以做的?”來宗道捋須自嘲道,“還記得去年冬,楊爵爺找我執教玉林,現在他自己都被玩得團團轉,南洋?那地方還真能運來糧?”
周延儒看了眼來宗道,道:“派楊爵爺去南洋,便是在下的建議,不過注意是楊爵爺自己提出來的。”“你?為何?”
“朝廷需要一個沒有品級的爵爺來幹預朝政嗎?太傅自卸任內閣以來,便連朝政都不過問絲毫,福王久居洛陽,更是寸步未出洛陽城,衍聖公世代相傳,可否聽說過把持朝政之人?在下這麽做,便是為他好。既然不願入這個圈子,就不要左右這個朝政,不然就會被人斥成奪權。”
“然後玉繩你就因為這個出了內閣?”
“自然不是。聖上聽信楊帆建議,決意要改革稅製。在下也認為稅必須改,但是當初聖上提議之時,反對聲尚還不大,如今剛剛落實,彈劾我的奏折便接連而至。群臣攻訐,在下就這麽下來了。”
不得不說,東林群臣,這股力量,一旦觸及他們的利益,立馬就會擰成一股繩。他們代表當時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強的利益,反對朝廷向工商業者收稅,並借著朱由檢清除魏忠賢勢力的時機,降低了海外貿易稅、礦稅、鹽稅、茶葉稅等稅種的稅負,使得明末的財政收入來源更加單一,朝廷的稅收來源更加依賴於普通的農民,再加上當時各種天災不斷,造成了大量農民破產,形成大量流民,直接導致了明末的農民大起義。
來宗道笑了笑,道:“故,玉繩是來到我這裏抱怨東林人彈劾你的?”周延儒嗬嗬一笑,道:“太傅說笑了。在下沒有這層意思。隻不過有感而觸,見諒見諒。”
“無事不登三寶殿,玉繩此番前來,又是何意?”
“無他意,此番前來,就是和太傅道了別,在下回鄉去也,宦海沉浮,誰也說不好明日的事,就此道別。”
來宗道站起來,拱了拱手,道:“那就祝玉繩一帆風順。”周延儒笑了笑,搖頭道別。突然罷免,怎能一帆風順?
看著周延儒離去的背影,來宗道抿了口桌上的茶,呢喃自語道:“幫楊帆?是想穩固自己的位子吧。不是這金剛鑽,非要攬那瓷器活,活該!”
……
“溫閣老,周延儒今兒個拜訪了來太傅的府邸,聽門房說,似乎是告辭回鄉去了。”
溫體仁坐在椅子上,手打著節拍,長笑道:“周延儒啊,周延儒。老夫給你打了幾年的下手,還不清楚你那些花花腸子?”一邊心腹不解地問道:“閣老此話何意?”
“這還不明白的。幾月前,看到淩河伯成了聖上身邊的紅人,他周延儒也想討好聖上,結果現在賠了夫人又折兵,連飯碗都沒保住。去來太傅那告辭,就是像東林群臣低頭,稅改並非他本意。這是想東山再起呢。人情厚黑,他這樣做,說得難聽diǎn,便是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
“閣老,那這稅改,您看是……”
溫體仁搖搖頭,道:“辦不到。阻力太大,難啊……”</>
“當然不是他說了算。怎麽可能由他說了算,即使是聖上,也不能容許一個可以在朝堂上隻手遮天的聲音存在。隻不過他的注意,已經影響到了聖上,讓聖上逐漸對國力,對祖製產生了一絲懷疑,所以聖上想做一份嚐試。而商稅,又是關乎民生社稷,自然需要人手。那幾個不論是投機取巧也好,還是真的情投意合也罷,才會入得聖上法眼。”
方溢儒搖頭歎道:“奸臣當道,恩師您就不清君側嗎?”
“溢儒,你還太年輕了。聖上要幹一番大事業,那便要掃除一切障礙,包括曾經是他成功墊腳石的人。杜如海就是一個例子。商稅是由太祖定製,怎麽能改?偏偏還有周延儒這等小人趨炎附勢,不過你放心,他們長久不了的。”
“恩師怎知?”
“縱觀古今,秦有商鞅,宋有王半山,我朝首輔張居正,哪一個變法能夠成功的?倒頭來還不是一場空,誤國誤民。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和為師站在一邊,莫要去理會什麽變法。”
“學生明白。”
“明白就好。入了翰林,等過了霜秋,我便上奏朝廷,吏部那邊會來任書,你便兩淮就任都轉運鹽使司,雖說可能是個判官亦或知事,但為師不會害你,這裏邊的門道,你去了便知。”
“謝恩師提舉。”
“行了,回吧。”老尚書聲音變得懶洋洋的,似乎這燥熱的天氣,使得他也有些乏了。巷口的老管家被叫了進來。方溢儒恭候在馬車邊上,等著老尚書離去。戶部尚書楊雲探出頭來,深有意味地說了句,“你要記住,無論什麽時候,走老路總是最穩當的。山路捷徑走多了,走得順當自然平步青雲更快一籌,但更多的時候,容易崴腳。”
馬車緩緩離去,方溢儒走出巷子,ding著大熱天的日頭目送馬車緩緩離去。京師還是那個京師,沒有啥因為某個人走了,就不能活了的道理。隻有那些個貴婦人姨太太,似乎等著說好的奇物齋即將推出的香水、肥皂。
楊帆雖然不在,但這個聚寶盆還在為他瘋狂地斂財。各種新奇的玩意兒搭配著老物件一起賣的。裝香水,那總得配個水晶琉璃瓶吧。肥皂也是,摻diǎn牛奶、香水啥的,在配個托盤盒子,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老師傅們按照這楊帆臨走前布置的任務,一樣樣都製作下去。光這香水,本來是春天開賣的,吊著那些夫人小姐的胃口,就吊了將近三個月。按照楊帆的打算,至少入秋後再賣。好東西總要藏得住。不過,倒是宮裏的周皇後,有些忍不住了,白白地放著銀子不賺嗎?
內宮的銀子,向來不做國庫庫銀,反倒還要挪用庫銀。老朱家就有這麽個德行,似乎從朱重八開始,便是如此,摳得很,啥都不想往外拿。爵位如此,月俸如此,都扣得死死的。朱由檢除了國事之外,也收著大康酒業拿過來的紅利,自己那個金內庫,也是玩得不亦樂乎。
……
天熱得慌,太傅府來了位稀客。這年頭,官場沉浮,有上位者,便有落馬者,隻不過是快慢罷了。周延儒被趕出內閣,也不過三四天前的事,便已經鬧得滿城風雨。鹽稅的改革重重受阻,官員級級上奏,言表之詞,皆是民力舉步維艱,實在不應當再加重稅收。
奏折堆積如山,最後群臣攻訐,商稅、鹽稅包括楊帆走的時候留下的那堆寶鈔,一樣都沒有被采納。東林黨什麽做得好?不是握權,而是掌握了天下的輿論,不僅是讀書人的一根標杆,更是輿論的標杆。言周延儒誤國誤民,貪贓枉法,擅改祖製等等,結果,似乎是在天下人的罵聲之中,周延儒便下台了。當初那個貌似吃了大虧的溫體仁,順理成章地接了班。
“來太傅,別來無恙啊。”
“周閣老,好久不見。”來宗道笑了笑,自從悄然下台之後,似乎很少有朝中高官登門拜訪,今日周延儒前來,他還真不知道什麽情況。
周延儒笑道:“太傅有所不知,在下如今如太傅當初那般,被趕出內閣了。如果再以閣老相稱,恐折煞在下了。”他緩緩坐下,看著院子內已然青翠欲滴的那株豆槐,便心生喜悅,道:“不簡單啊,太傅這株豆槐少說也有三百年了吧?”
來宗道雙手搭在椅子上,“是啊,在這院子裏,少說呆得也有三百年了,連我都不知道院子的前主人是誰,至於栽種他的人,就更加難知道了。”
“也好。”周延儒這一聲也好,有些氐惆。豆槐中知了的高亢叫聲,傳到耳畔,有些煩躁。他喝了口茶,“太傅如今閑居在家,難道連國事都不關係一下嗎?”
“年紀大了。玉繩啊,我已經過了一甲子了,還有什麽可以做的?”來宗道捋須自嘲道,“還記得去年冬,楊爵爺找我執教玉林,現在他自己都被玩得團團轉,南洋?那地方還真能運來糧?”
周延儒看了眼來宗道,道:“派楊爵爺去南洋,便是在下的建議,不過注意是楊爵爺自己提出來的。”“你?為何?”
“朝廷需要一個沒有品級的爵爺來幹預朝政嗎?太傅自卸任內閣以來,便連朝政都不過問絲毫,福王久居洛陽,更是寸步未出洛陽城,衍聖公世代相傳,可否聽說過把持朝政之人?在下這麽做,便是為他好。既然不願入這個圈子,就不要左右這個朝政,不然就會被人斥成奪權。”
“然後玉繩你就因為這個出了內閣?”
“自然不是。聖上聽信楊帆建議,決意要改革稅製。在下也認為稅必須改,但是當初聖上提議之時,反對聲尚還不大,如今剛剛落實,彈劾我的奏折便接連而至。群臣攻訐,在下就這麽下來了。”
不得不說,東林群臣,這股力量,一旦觸及他們的利益,立馬就會擰成一股繩。他們代表當時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強的利益,反對朝廷向工商業者收稅,並借著朱由檢清除魏忠賢勢力的時機,降低了海外貿易稅、礦稅、鹽稅、茶葉稅等稅種的稅負,使得明末的財政收入來源更加單一,朝廷的稅收來源更加依賴於普通的農民,再加上當時各種天災不斷,造成了大量農民破產,形成大量流民,直接導致了明末的農民大起義。
來宗道笑了笑,道:“故,玉繩是來到我這裏抱怨東林人彈劾你的?”周延儒嗬嗬一笑,道:“太傅說笑了。在下沒有這層意思。隻不過有感而觸,見諒見諒。”
“無事不登三寶殿,玉繩此番前來,又是何意?”
“無他意,此番前來,就是和太傅道了別,在下回鄉去也,宦海沉浮,誰也說不好明日的事,就此道別。”
來宗道站起來,拱了拱手,道:“那就祝玉繩一帆風順。”周延儒笑了笑,搖頭道別。突然罷免,怎能一帆風順?
看著周延儒離去的背影,來宗道抿了口桌上的茶,呢喃自語道:“幫楊帆?是想穩固自己的位子吧。不是這金剛鑽,非要攬那瓷器活,活該!”
……
“溫閣老,周延儒今兒個拜訪了來太傅的府邸,聽門房說,似乎是告辭回鄉去了。”
溫體仁坐在椅子上,手打著節拍,長笑道:“周延儒啊,周延儒。老夫給你打了幾年的下手,還不清楚你那些花花腸子?”一邊心腹不解地問道:“閣老此話何意?”
“這還不明白的。幾月前,看到淩河伯成了聖上身邊的紅人,他周延儒也想討好聖上,結果現在賠了夫人又折兵,連飯碗都沒保住。去來太傅那告辭,就是像東林群臣低頭,稅改並非他本意。這是想東山再起呢。人情厚黑,他這樣做,說得難聽diǎn,便是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
“閣老,那這稅改,您看是……”
溫體仁搖搖頭,道:“辦不到。阻力太大,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