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和徐蓉纏綿後,還沒有睡多少時間,便被屋外的梁伯給叫醒了。◇↓◇↓diǎn◇↓小◇↓說,..o懷中的徐蓉也被驚醒了,楊帆看了眼天色,這才睡了多久,徐蓉整個身子都是無力的,道:“怎麽了?”


    剛剛享受過夫妻生活的楊帆,也是感覺累得不行,道:“你睡著,一定是宮裏有事。”他大概能猜到,今日那份賀禮,絕對不同尋常。他穿了件薄衫,繞過屏風,問道:“福伯,什麽事?”


    “剛剛宮裏來話,讓侯爺您上朝。您快些,早茶、馬車我都給您備好了,等您洗漱一番,就可以入宮了。”


    楊帆道:“辛苦您了。本來讓福伯您來這邊做個管家,就是讓您來享享清福的,還讓您這麽早醒來。”


    “唉,年紀大了,睡的時間本來就少。那我先忙活去了。”


    楊帆diǎn了diǎn頭,關了門,將那件朝服穿上。穿著薄衣的徐蓉幫著楊帆將朝服整戴打理好,“外邊天氣還涼,記得出去時將披風穿上。”


    楊帆diǎndiǎn頭,道:“你再睡一會。昨晚你也夠累的。”


    徐蓉嬌羞地嗔怪道:“還不都是你,都說不要了,你還來。”她輕擰了一把楊帆腰間。


    “那誰最後還讓我……”


    “你還說!”徐蓉手上勁大了一分。


    “好蓉兒,不逗你了。時辰也快到了,我先走了。”看著徐蓉那紅潤的臉頰,楊帆在她耳邊悄悄耳語了兩句,便一溜煙地跑了出去。


    三更半夜的,還真是有些倒春寒。楊帆吃著早diǎn,往宮中趕。


    本來楊帆也不必上朝。本想昨兒剛過得滋潤,今日睡他個日上三竿。結果還得半夜三更地往宮中趕,真是勞碌命。


    等楊帆緊趕慢趕的入宮時,兩排朝臣早就整理好儀容,準備入宮麵聖。一見到楊帆匆匆趕來,這個時候,糾察禦史留了個心眼,故意咳嗽了幾聲,道:“楊侯可是聖上召見入宮?”


    “正是。”


    “既是聖上召見,那就站在右一可否。”這也是替周延儒搏個麵子。上次插隊,搞得人家一臉的晦氣。楊帆拱手,站在右一的位置,朝著一側的周延儒笑了笑。


    今日不管是朝臣,還是朱由檢,都沒有先提起有關於楊帆的任何事情。這是幾天前剛剛達成的一個協定。有關楊帆的事情,都挪到朝會的最後來談,免得一鬧起來,其他事情都沒得談了。楊帆倒也淡定。也不說話,就這麽靜靜地看著。看這一個個長呼短歎,你來我往,他隻有搭眼打瞌睡的份。


    “好了。現在就說說這建奴國書一事。”當說國書二字事,顯然朱由檢是極其不願意承認這滿清建國一事,所以極為敷衍地將二字吞吐過去。


    “建奴皇太極。欲在大淩河東西劃定界限,建立盟約。諸位有何意見?”


    “建立盟約?不知聖上,建奴可否有其他條約?”


    “倒是不曾提到。隻是說劃界而治,在大淩河前談條約,你們說朕是應了,還是不應呢?”


    “這……”


    “聖上!不能應啊。遼東遼南都是太祖打下基業,不可就此拱手讓人啊!”有些肱骨老臣,也知道,這是明顯的城下之辱。如今漠南、遼南被建奴吞並,滿蒙共榮,窺視中原,現在談盟約,有些先禮後兵的意思。


    “聖上,依微臣之見,不若先和建奴談上一談,如今建奴巧取遼南、漠南,氣勢正盛,不可與之爭鋒。”


    這個時候,即使是主和的,也不能把話說得太過於軟骨頭。剛剛那個兵部侍郎說得就有水準。意思就是,我們啊,現在幹不過人家,但還是要厚著臉皮,強行說死撐著。嘴上說談一談,談不攏再說,其實心裏巴不得現在就跪在野豬皮麵前,你們別打我們,這劃條線,你歸你,我歸我,咱都別幹誰。


    這事情可算是大事了。楊帆那原本耷拉著眼睛,無精打采的樣子,也稍稍振作了一絲。他有種預感,這一次,很有可能就是皇太極出招了。既然自己給他擺了兩道,大淩河是一道,察哈爾部又是一道,那麽皇太極很有可能就是想借這次機會,來對付自己,不然這國書,昨夜也不會送到他家。這國使也不瞎,這皇宮還會走錯嗎?


    “聖上,微臣之見,這不能再讓了!遼南傾覆,我大明一兵未出,如今若簽下這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就是坐實了遼南不再是我大明疆土,這事情萬萬做不得啊!臣請纓,主戰!”這是今日第一個發出主戰聲音的人,楊帆一轉頭,看到那個男子,笑了笑,果然是他。


    京師府尹孫傳庭。


    梅裏溪身隕的消息,是楊帆來京之後,聯係到手下那些情報之中,最靠前的十條。梅裏溪可能沒有那麽強的本事,但是治安、官場,那混得絕對是有水準的,也隻有李道這樣的老狐狸才可比肩吧。他死了,死在巷中。然後,便是孫傳庭補上了京師府尹這個職務。


    “孫府尹,您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主戰?兵呢?糧呢?如今新政剛推行,暴亂方平息,正是休養生息之時,若是疲於應戰,致使民亂再起,這罪責您擔得起嗎?”戶部尚書捋須直言,“聖上,依老臣之見,還是如同王侍郎說的那般,先去談,算是緩兵之計,不然這建奴南下,臣恐……”


    朱由檢昨夜收到那國書,也是傷神了半天。


    “楊帆,你認為,這件事情該如何處置?”


    楊帆沉默片刻,然後站出來,道:“微臣認為,幾位大人說得都很是有理。微臣沒什麽想法。”他幹脆也是一推三五六,管他誰占上風,反正這個時候談什麽都是白搭,不僅僅是因為國力不對等,更是由於秋後的那場突擊。


    朱由檢搖頭道:“不,這件事,你必須要有想法。”他直了直要,道:“因為建奴diǎn名道姓,這次談判,要你去。”


    果然,楊帆心裏咯噔一下。這皇太極果然是沒按什麽好心。無論是去還是不去,若是最後情勢有變,背鍋的依舊是自己。(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明大黃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史軍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史軍事並收藏漢明大黃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