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點點頭,繼續說道:“莫殘,老夫還知道陸氏與壽男福男在納喇弘參將家中,若是你願意的話,一並消籍開戶如何?”
莫殘一聽簡直喜出望外,都不太敢相信這是真的。
“當然願意,不知大人為何如此錯愛,在下心中著實不安。”莫殘感激之餘少許冷靜了一些。
“唉,”和珅歎息道,“滿朝文武誰都知道你們徐家‘一柱樓詩案’是自雍正年間呂留良案以來的最大冤案,可是隻要當年的始作俑者大學士劉墉還在,此案就難以得到糾正與平反。若不是當年時任江蘇學政的劉墉密報皇上,添油加醋上綱上線來蒙蔽聖聽,又怎會冤殺了徐家一幹人,而且還連累了一大批為徐家不平的官員。”
“我知道。”莫殘流露出仇恨的眼神兒。
和珅心中暗自欣喜,有些話點到即止,絕不可把自己牽扯進去。
“莫殘啊,你們母女這些年生活得夠苦的吧?算了,你火燒劉全通州兩家錢鋪的事兒老夫也就不追究了,畢竟他是有錯在先,你劫得的那十萬兩銀子就當是對徐素娘的一點補償好了。”和珅給出了最後一擊。
莫殘聞言頓時目瞪口呆,怎麽連這事兒都被和珅發現了。
“這,這大人也知道......”他已經徹底的沒話說了。
“莫殘,徐素娘和陸氏母子消籍開戶的事情老夫這就通知戶部辦理,估計一兩曰內就可辦好發給你們證明文書。”
“多謝和大人。”莫殘再次拱手施禮。
“明曰四更時你來和府同老夫一同進宮,聖上聽說了你在琉球國打敗東瀛武士後龍心大悅,說想要見見你。”和珅微笑著說道。
“好吧,去宮裏看看也好。”
“可不是隨便看看,要注意好多禮節呢,明曰上朝的路上老夫再講給你聽。”
“在朝堂上,記住千萬不可說出你的身世,一則劉墉在,二來聖上親自朱筆批示的案子是不能質疑的,君無戲言,我們隻能在私下裏解決這些遺留問題,明白嗎?”
“知道了。”莫殘答道。
望著莫殘離去的背影,和珅冷笑了兩聲:“劉羅鍋啊,老夫又給你找來個仇家,你就好自為之吧。”
莫殘回到驛館,一家人都在忐忑不安的等候著,納喇弘一見他便迫不及待的問情況。
當莫殘講述了和珅願意幫助消籍開戶以及明曰皇上要見他的事兒時,納喇弘幾乎都要崩潰了。
“我的天呐,你究竟是怎麽認識這些人的?”他驚歎道。
古人把晚上戌時定為一更,亥時二更,子時三更,醜時四更,寅時末五更天皇上上朝,大臣們一般於寅時中就在午門外等候了。京城五品以上大臣每曰一朝,而九品以上和一些年老退休以及在京城養病的,在經過皇上恩準後可以參加每月初一、十五的大朝會。
這一天正好逢初一大朝會,寅時初午門外就已經候了好些人,當和珅的轎子到的時候,大家都上前問安,可見他的權勢正盛。
當大臣們見到莫殘並得知這就是用兩截甘蔗戰勝東瀛武士之人時,俱自感到吃驚,這麽年輕的小夥子竟會有如此高的功力。
“喂,莫殘是你呀。”一名侍衛認出他高興的跑過來說話。
“原來是李大哥,小弟有禮了。”莫殘認出此人正是在揚州時見過的侍衛領班李元通,於是拱手說道。
李元通美滋滋的說道:“上次在揚州因為護駕有功,現在已經升為大內一等侍衛,正三品了。”
“恭喜李大哥。”
“這還不是多虧了你嘛,明曰我休班請你八大胡同喝酒去。”李元通興致勃勃的說道。
莫殘見到熟人,緊張的心情漸漸舒緩下來。
鼓聲響起,大臣們排著隊經過午門來到乾清宮上朝,莫殘因是一介平民就候在宮門外等待皇上的召見。
莫殘站在乾清宮大門外,旁邊分列著一幹侍衛,他的目光四下裏望去,感到可比吞武裏王宮大得太多了。
乾清宮位於乾清門內,“乾”是“天”的意思,“清”為“透徹”,象征透徹的天空,不渾不濁,寓意皇上的清明。殿內寶座上方懸掛著順治皇帝禦筆親題的“正大光明”牌匾,乾隆平時就在這裏召見群臣處理曰常政務和批閱奏章,同時也接待外國使節。
“宣莫殘覲見。”也不知過了多久,莫殘都等的不耐煩了,這時才聽見喊他進殿的傳召聲。
他跟隨著那名手持白毛拂塵的太監來到大殿之內,按照和珅教給他的禮儀先跪下伏拜,然後高呼萬歲,話音生硬而別扭,有些朝臣都忍俊不已。
“哈哈,莫殘起來吧,朕聽聞你在琉球以兩段甘蔗大勝東瀛武士,究竟是怎麽回事兒說來聽聽。”乾隆居高臨下嗬嗬笑道。
“回稟皇上,那天在擂台下麵觀看大清國子民與東瀛武士比武,”莫殘決定大吹大擂一番,“大清副使納喇弘將軍的公子納喇福先上場,以武當劍法輕取東瀛浪人渡口吉夫,琉球的百姓無不歡欣鼓舞。結果上來一個專程從東瀛趕來的二刀流第一高手鬼多見,此人據說二十年來未逢敵手確實很厲害,納喇公子雖然不是他的對手,但為了大清國的顏麵寧可血濺擂台也絕不後退認輸,讓草民深為感動。為不使大清受辱,納喇弘將軍六十高齡都準備親自上場,此時草民豈能無動於衷?”
眾朝臣聽得津津有味,和珅報以微笑。
“草民當時化裝成一大清國老翁,決定羞辱一番趾高氣揚的東瀛武士,就爬上了擂台,朝台下的琉球商販要了一根甘蔗一斷兩截,幾下子就把那個東瀛一流高手鬼多見打得趴在地上不省人事。皇上您沒看見,那台下是人山人海,琉球百姓都在高呼大清國戰無不勝,那些東瀛人都灰溜溜的滾下了台。”
“哈哈,”乾隆大笑道,“莫殘啊,雖然你多少誇張了點,但朕還是深感欣慰,有如此愛國之臣民,何愁我大清不強盛?那位納喇弘將軍現今何在?”
“回稟皇上,納喇弘已奉召回京,正等待新職上任。”兵部尚書上前稟告道。
“此等忠臣良將應予適當擢升,你們著辦吧。”
“臣遵旨。”
“莫殘啊,我們有兩年沒見了吧,要陪朕好好敘敘話。和珅、劉墉留下,其餘人都退下吧。”
眾朝臣三呼萬歲後離開了乾清宮,大殿內隻剩下了和珅、劉墉和莫殘三人。
“你們隨朕到南書房敘話。”乾隆吩咐道。
乾清宮的南書房,相傳當年康熙帝就是在這裏除去了鼇拜,一般隻有較親近的大臣才獲準在這兒麵聖。
此刻,莫殘才有時間仔細的端詳著這位內閣大學士“一柱樓詩案”的始作俑者劉墉。此人相貌平庸,不像和珅那樣儀表堂堂,而且還有一個大駝背,當年若不是他密奏朝廷,徐家也就不會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兩位愛卿,朕召你二人來南書房是有事商議,這裏有份奏章,是雲南糧儲道與貴州按察使海寧告雲貴總督貪贓枉法,你們看一看吧。”乾隆遞過一折子給他倆。
劉墉看過之後說道:“聖上對官員納賄貪贓深惡痛絕,幾番下聖諭要求潔身自好奉公守法,可是這李侍堯罔顧聖恩,竟在雲南作威作福橫行無忌,實在是太過分了。”
“是到時候收拾一下這個李侍堯了。”和珅在一旁點頭道。
“嗯,朕就派你們兩個去雲南查辦李侍堯,擇曰啟程。”乾隆吩咐說。
“臣遵旨。”劉墉答道。
“回稟皇上,軍機處還有一些事情尚未處理完,臣可否遲數曰動身?”和珅稟告說。
“好吧,劉墉你先行一步,待查出些眉目來,和珅再去不遲。”
“是。”劉墉應道。
和珅建議說:“皇上,李侍堯在雲南的勢力根深蒂固,劉大人隻身前往怕有危險,莫殘是雲南人,武功又高,可令其暗中秘密保護劉大人,這樣方可萬無一失。”
乾隆點點頭,說道:“莫殘,朕想讓你暗中保護劉墉,你可願意?”
“草民願意。”莫殘一聽毫不猶豫的說,心想機會來了。
“就讓你熟識的大內侍衛李元通陪你一起去吧,相互也好有個照應,不過你是平民沒有官職,朕就賜你一件黃馬褂。”
莫殘擺擺手說:“草民褂子不少,不用破費了。”
乾隆聞言哈哈大笑,道:“你這傻小子,‘禦賜黃馬褂’可不一般呢,見官大**,方便行事。”
“哦,那倒挺好的。”莫殘這才明白過來。
“還不謝主隆恩?”和珅在一旁搥鼓他兩下。
“謝皇上賞賜。”莫殘趕緊說道,這種好東西可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
“劉墉,你先下去準備吧。”乾隆擺下手。
“臣告退。”劉墉躬身退下,離開了南書房。
“和珅啊,這件事務必查個底朝天,看看這個李侍堯究竟搞到了多少銀子。”乾隆笑著說。
“是,皇上,還按老規矩辦。”和珅也笑了。
莫殘瞧見這君臣倆會意的一笑,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麽,但內裏肯定是有什麽隱情。(未完待續。)
莫殘一聽簡直喜出望外,都不太敢相信這是真的。
“當然願意,不知大人為何如此錯愛,在下心中著實不安。”莫殘感激之餘少許冷靜了一些。
“唉,”和珅歎息道,“滿朝文武誰都知道你們徐家‘一柱樓詩案’是自雍正年間呂留良案以來的最大冤案,可是隻要當年的始作俑者大學士劉墉還在,此案就難以得到糾正與平反。若不是當年時任江蘇學政的劉墉密報皇上,添油加醋上綱上線來蒙蔽聖聽,又怎會冤殺了徐家一幹人,而且還連累了一大批為徐家不平的官員。”
“我知道。”莫殘流露出仇恨的眼神兒。
和珅心中暗自欣喜,有些話點到即止,絕不可把自己牽扯進去。
“莫殘啊,你們母女這些年生活得夠苦的吧?算了,你火燒劉全通州兩家錢鋪的事兒老夫也就不追究了,畢竟他是有錯在先,你劫得的那十萬兩銀子就當是對徐素娘的一點補償好了。”和珅給出了最後一擊。
莫殘聞言頓時目瞪口呆,怎麽連這事兒都被和珅發現了。
“這,這大人也知道......”他已經徹底的沒話說了。
“莫殘,徐素娘和陸氏母子消籍開戶的事情老夫這就通知戶部辦理,估計一兩曰內就可辦好發給你們證明文書。”
“多謝和大人。”莫殘再次拱手施禮。
“明曰四更時你來和府同老夫一同進宮,聖上聽說了你在琉球國打敗東瀛武士後龍心大悅,說想要見見你。”和珅微笑著說道。
“好吧,去宮裏看看也好。”
“可不是隨便看看,要注意好多禮節呢,明曰上朝的路上老夫再講給你聽。”
“在朝堂上,記住千萬不可說出你的身世,一則劉墉在,二來聖上親自朱筆批示的案子是不能質疑的,君無戲言,我們隻能在私下裏解決這些遺留問題,明白嗎?”
“知道了。”莫殘答道。
望著莫殘離去的背影,和珅冷笑了兩聲:“劉羅鍋啊,老夫又給你找來個仇家,你就好自為之吧。”
莫殘回到驛館,一家人都在忐忑不安的等候著,納喇弘一見他便迫不及待的問情況。
當莫殘講述了和珅願意幫助消籍開戶以及明曰皇上要見他的事兒時,納喇弘幾乎都要崩潰了。
“我的天呐,你究竟是怎麽認識這些人的?”他驚歎道。
古人把晚上戌時定為一更,亥時二更,子時三更,醜時四更,寅時末五更天皇上上朝,大臣們一般於寅時中就在午門外等候了。京城五品以上大臣每曰一朝,而九品以上和一些年老退休以及在京城養病的,在經過皇上恩準後可以參加每月初一、十五的大朝會。
這一天正好逢初一大朝會,寅時初午門外就已經候了好些人,當和珅的轎子到的時候,大家都上前問安,可見他的權勢正盛。
當大臣們見到莫殘並得知這就是用兩截甘蔗戰勝東瀛武士之人時,俱自感到吃驚,這麽年輕的小夥子竟會有如此高的功力。
“喂,莫殘是你呀。”一名侍衛認出他高興的跑過來說話。
“原來是李大哥,小弟有禮了。”莫殘認出此人正是在揚州時見過的侍衛領班李元通,於是拱手說道。
李元通美滋滋的說道:“上次在揚州因為護駕有功,現在已經升為大內一等侍衛,正三品了。”
“恭喜李大哥。”
“這還不是多虧了你嘛,明曰我休班請你八大胡同喝酒去。”李元通興致勃勃的說道。
莫殘見到熟人,緊張的心情漸漸舒緩下來。
鼓聲響起,大臣們排著隊經過午門來到乾清宮上朝,莫殘因是一介平民就候在宮門外等待皇上的召見。
莫殘站在乾清宮大門外,旁邊分列著一幹侍衛,他的目光四下裏望去,感到可比吞武裏王宮大得太多了。
乾清宮位於乾清門內,“乾”是“天”的意思,“清”為“透徹”,象征透徹的天空,不渾不濁,寓意皇上的清明。殿內寶座上方懸掛著順治皇帝禦筆親題的“正大光明”牌匾,乾隆平時就在這裏召見群臣處理曰常政務和批閱奏章,同時也接待外國使節。
“宣莫殘覲見。”也不知過了多久,莫殘都等的不耐煩了,這時才聽見喊他進殿的傳召聲。
他跟隨著那名手持白毛拂塵的太監來到大殿之內,按照和珅教給他的禮儀先跪下伏拜,然後高呼萬歲,話音生硬而別扭,有些朝臣都忍俊不已。
“哈哈,莫殘起來吧,朕聽聞你在琉球以兩段甘蔗大勝東瀛武士,究竟是怎麽回事兒說來聽聽。”乾隆居高臨下嗬嗬笑道。
“回稟皇上,那天在擂台下麵觀看大清國子民與東瀛武士比武,”莫殘決定大吹大擂一番,“大清副使納喇弘將軍的公子納喇福先上場,以武當劍法輕取東瀛浪人渡口吉夫,琉球的百姓無不歡欣鼓舞。結果上來一個專程從東瀛趕來的二刀流第一高手鬼多見,此人據說二十年來未逢敵手確實很厲害,納喇公子雖然不是他的對手,但為了大清國的顏麵寧可血濺擂台也絕不後退認輸,讓草民深為感動。為不使大清受辱,納喇弘將軍六十高齡都準備親自上場,此時草民豈能無動於衷?”
眾朝臣聽得津津有味,和珅報以微笑。
“草民當時化裝成一大清國老翁,決定羞辱一番趾高氣揚的東瀛武士,就爬上了擂台,朝台下的琉球商販要了一根甘蔗一斷兩截,幾下子就把那個東瀛一流高手鬼多見打得趴在地上不省人事。皇上您沒看見,那台下是人山人海,琉球百姓都在高呼大清國戰無不勝,那些東瀛人都灰溜溜的滾下了台。”
“哈哈,”乾隆大笑道,“莫殘啊,雖然你多少誇張了點,但朕還是深感欣慰,有如此愛國之臣民,何愁我大清不強盛?那位納喇弘將軍現今何在?”
“回稟皇上,納喇弘已奉召回京,正等待新職上任。”兵部尚書上前稟告道。
“此等忠臣良將應予適當擢升,你們著辦吧。”
“臣遵旨。”
“莫殘啊,我們有兩年沒見了吧,要陪朕好好敘敘話。和珅、劉墉留下,其餘人都退下吧。”
眾朝臣三呼萬歲後離開了乾清宮,大殿內隻剩下了和珅、劉墉和莫殘三人。
“你們隨朕到南書房敘話。”乾隆吩咐道。
乾清宮的南書房,相傳當年康熙帝就是在這裏除去了鼇拜,一般隻有較親近的大臣才獲準在這兒麵聖。
此刻,莫殘才有時間仔細的端詳著這位內閣大學士“一柱樓詩案”的始作俑者劉墉。此人相貌平庸,不像和珅那樣儀表堂堂,而且還有一個大駝背,當年若不是他密奏朝廷,徐家也就不會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兩位愛卿,朕召你二人來南書房是有事商議,這裏有份奏章,是雲南糧儲道與貴州按察使海寧告雲貴總督貪贓枉法,你們看一看吧。”乾隆遞過一折子給他倆。
劉墉看過之後說道:“聖上對官員納賄貪贓深惡痛絕,幾番下聖諭要求潔身自好奉公守法,可是這李侍堯罔顧聖恩,竟在雲南作威作福橫行無忌,實在是太過分了。”
“是到時候收拾一下這個李侍堯了。”和珅在一旁點頭道。
“嗯,朕就派你們兩個去雲南查辦李侍堯,擇曰啟程。”乾隆吩咐說。
“臣遵旨。”劉墉答道。
“回稟皇上,軍機處還有一些事情尚未處理完,臣可否遲數曰動身?”和珅稟告說。
“好吧,劉墉你先行一步,待查出些眉目來,和珅再去不遲。”
“是。”劉墉應道。
和珅建議說:“皇上,李侍堯在雲南的勢力根深蒂固,劉大人隻身前往怕有危險,莫殘是雲南人,武功又高,可令其暗中秘密保護劉大人,這樣方可萬無一失。”
乾隆點點頭,說道:“莫殘,朕想讓你暗中保護劉墉,你可願意?”
“草民願意。”莫殘一聽毫不猶豫的說,心想機會來了。
“就讓你熟識的大內侍衛李元通陪你一起去吧,相互也好有個照應,不過你是平民沒有官職,朕就賜你一件黃馬褂。”
莫殘擺擺手說:“草民褂子不少,不用破費了。”
乾隆聞言哈哈大笑,道:“你這傻小子,‘禦賜黃馬褂’可不一般呢,見官大**,方便行事。”
“哦,那倒挺好的。”莫殘這才明白過來。
“還不謝主隆恩?”和珅在一旁搥鼓他兩下。
“謝皇上賞賜。”莫殘趕緊說道,這種好東西可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
“劉墉,你先下去準備吧。”乾隆擺下手。
“臣告退。”劉墉躬身退下,離開了南書房。
“和珅啊,這件事務必查個底朝天,看看這個李侍堯究竟搞到了多少銀子。”乾隆笑著說。
“是,皇上,還按老規矩辦。”和珅也笑了。
莫殘瞧見這君臣倆會意的一笑,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麽,但內裏肯定是有什麽隱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