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魔族還沒有來到這座城池,龍逍遙當然也不會去管那些曰常的瑣事。他在人界一直處於獨身修煉的狀態,雖然到了長生界,在修為提升後有了自己的勢力,但勢力中的事務他也幾乎從不過問,因此也不懂如何管理龐大的修士隊伍,將一切都交給了城中的元老。
雖然魔界發揮出剩下那座傳送陣的最大功率,但終究九座傳送陣隻剩下一座,傳送能力下降了數倍,傳送到長生界的魔蟲數量自然也減少了數倍。也正因如此,這些魔蟲隻是分別在攻擊三座異族處於中央區外的阻擊城池,而人族城池則保持著平靜。
所有的異族都沒打算自己和魔蟲拚個你死我活,而且,外圍城池原本就隻是為了消耗魔族的力量。當然,在頭二十年裏,隻有低階魔蟲出現,雖然數量龐大,但終究隻是低等級的魔蟲,即不會運用法器,也不會太多神通,倒是沒有哪個異族好意思撤退。
但魔災開始二十年後,隨著魔界的封印逐漸鬆動,出現在長生界的魔族也越來越高,從最早的化形期以下低級魔蟲,逐漸到太初境的修為,而且出現了一些血統品質高一些的魔族,數量卻並沒有大幅減少,故而,異族外圍阻擊城池的壓力也大幅增加。
魔界的領土麵積足有長生界的十倍,魔族的數量自然也遠比長生界的生命數量多得多。魔族並不擔心死亡數量過大,隻是如今因為魔界通道僅剩下一座,魔界可以傳送到長生界的數量大減,因此,傳送到人界的魔蟲都經過挑選,選擇的是攻擊力最強的種族。
隨著魔蟲源源不斷的攻擊,那些阻擊城市的異族已經有了不小的傷亡,而且防禦工事也有了損壞。當時間進入到第三十年,參戰魔族的修為已經達到了通幽境,隨著魔族修為的提升,守城異族的傷亡自然也直線上升。
負責把守三座城池的異族向其它異族提升增援要求,八族族長自然也請龍逍遙到天神山一起商量。確實,現在魔族的等級還並非不能承受,若魔族九條通道都還存在,正在全麵圍攻聯盟所有的阻擊城池,自然大家都會咬牙堅持。
然而,現在的情況不一樣,進入長生界的魔族數量少了,攻擊的城市少了,也就隻有三個異族在承受魔族壓力。於是,三大族的心理不平衡了,自然想讓聯盟的其它種族分擔它們的損失,這就是人姓的醜陋,當然,應該叫做異族心姓的醜陋。
八大異族甚至早就忘記了如今之所以魔族數量大減是因為龍逍遙破壞了八條通道,反而有幾族在私下埋怨他激怒了魔族,招來了魔界聖祖降臨長生界。於是,這八大族要求人族派出援軍承擔一座阻擊城的防禦。
若不是幾位族長考慮飛升仙界的可能,又忌憚龍逍遙的實力,恐怕在商議對策的大會上已經對他群起而攻之了。不過,智族族長還算保持著理智,半說服、半壓製的將其它異族的喧嘩壓住,然而,那抵禦魔族攻擊三十年的三個異族依舊是叫苦不迭。
龍逍遙當然不願意派遣人族前去增援,以異族和人族的關係,派出的人族修士八成是作為炮灰使用。不過,若說承擔抗魔的任務,人族確實也責無旁貸,於是,在和八族的討價還價中,他最終答應可以將魔族引到他坐鎮的阻擊城池。
當然,誘敵也是有技巧的,龍逍遙坐鎮的城池,距離受到攻擊的三城最近也相距數百萬裏。最終,其它五族一致同意三族放棄一座城池,但三族的兵力必須負責守衛剩餘的兩座城池十年以上。由它們想辦法將魔族引到人族阻擊城市,人族也必須防守十年以上。
那五族如此一來就能置身事外,最起碼十年內可以不用為魔災發愁。龍逍遙在此時接下抵禦魔族的燙手山芋,最關鍵的還是人族看似吃虧,但實際上所有種族都不可能在魔災中獨善其身,既然早晚都要參戰,現在魔族的等級相對還算較低,反而是現在參戰較有利。
若現在開始抗魔十年,魔族的修為最高應該也不過是坐照境。雖然會給人族帶來不小的損失,但當天人境魔族降臨後,人族也就可以撤退回中央區。而由於魔族數量減少,可以同時攻擊的目標自然也不會太多,屆時很可能也輪不到人族的城池受攻。
而人族已經在初期為抗魔做出巨大犧牲,當那些高階魔族開始進攻中央區時,若人族運氣好,沒有受到攻擊,那時,幫助抵禦魔族的任務就應該由現在清閑的五大族承擔。就算人族城市受到攻擊,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要求那五大族支援。
看到龍逍遙答應承擔阻擊魔族的任務,智族族長似笑非笑的看著他。智族之所以被稱為智族,自是因它們的智慧極高,智族族長更是老謀深算,自然已經猜出了他的意圖。智族族長也不點破,甚至還主動幫他,其它七族還以為智族族長是為了消耗人族的力量。
商議已定,族長各自散去,那智族族長在離開前傳音龍逍遙示好,直接答應若人族守城壓力過大,智族將隨時出麵組織其它七族商討棄城撤退,或者增派援軍,甚至提出智族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組織人手支援人族。
智族族長如今儼然是八大族的首領,龍逍遙見智族族長示好,當然也和對方十分客氣。有了智族的支持,將來在魔災之中人族自然可以盡量減少傷亡。和智族族長搞好關係,目前來看對人族有百利而無一害,他又何樂而不為。
龍逍遙回到人族總部,將八族的決議和自己的想法向幾名入神境修士說明,就回到了自己負責坐鎮的城池。三大異族也在商議之後緊鑼密鼓的開始了準備,放棄了一座阻擊城池,三族退守兩座城池。並假作逃遁,將魔族引到了他坐鎮的城池。
(未完待續)
雖然魔界發揮出剩下那座傳送陣的最大功率,但終究九座傳送陣隻剩下一座,傳送能力下降了數倍,傳送到長生界的魔蟲數量自然也減少了數倍。也正因如此,這些魔蟲隻是分別在攻擊三座異族處於中央區外的阻擊城池,而人族城池則保持著平靜。
所有的異族都沒打算自己和魔蟲拚個你死我活,而且,外圍城池原本就隻是為了消耗魔族的力量。當然,在頭二十年裏,隻有低階魔蟲出現,雖然數量龐大,但終究隻是低等級的魔蟲,即不會運用法器,也不會太多神通,倒是沒有哪個異族好意思撤退。
但魔災開始二十年後,隨著魔界的封印逐漸鬆動,出現在長生界的魔族也越來越高,從最早的化形期以下低級魔蟲,逐漸到太初境的修為,而且出現了一些血統品質高一些的魔族,數量卻並沒有大幅減少,故而,異族外圍阻擊城池的壓力也大幅增加。
魔界的領土麵積足有長生界的十倍,魔族的數量自然也遠比長生界的生命數量多得多。魔族並不擔心死亡數量過大,隻是如今因為魔界通道僅剩下一座,魔界可以傳送到長生界的數量大減,因此,傳送到人界的魔蟲都經過挑選,選擇的是攻擊力最強的種族。
隨著魔蟲源源不斷的攻擊,那些阻擊城市的異族已經有了不小的傷亡,而且防禦工事也有了損壞。當時間進入到第三十年,參戰魔族的修為已經達到了通幽境,隨著魔族修為的提升,守城異族的傷亡自然也直線上升。
負責把守三座城池的異族向其它異族提升增援要求,八族族長自然也請龍逍遙到天神山一起商量。確實,現在魔族的等級還並非不能承受,若魔族九條通道都還存在,正在全麵圍攻聯盟所有的阻擊城池,自然大家都會咬牙堅持。
然而,現在的情況不一樣,進入長生界的魔族數量少了,攻擊的城市少了,也就隻有三個異族在承受魔族壓力。於是,三大族的心理不平衡了,自然想讓聯盟的其它種族分擔它們的損失,這就是人姓的醜陋,當然,應該叫做異族心姓的醜陋。
八大異族甚至早就忘記了如今之所以魔族數量大減是因為龍逍遙破壞了八條通道,反而有幾族在私下埋怨他激怒了魔族,招來了魔界聖祖降臨長生界。於是,這八大族要求人族派出援軍承擔一座阻擊城的防禦。
若不是幾位族長考慮飛升仙界的可能,又忌憚龍逍遙的實力,恐怕在商議對策的大會上已經對他群起而攻之了。不過,智族族長還算保持著理智,半說服、半壓製的將其它異族的喧嘩壓住,然而,那抵禦魔族攻擊三十年的三個異族依舊是叫苦不迭。
龍逍遙當然不願意派遣人族前去增援,以異族和人族的關係,派出的人族修士八成是作為炮灰使用。不過,若說承擔抗魔的任務,人族確實也責無旁貸,於是,在和八族的討價還價中,他最終答應可以將魔族引到他坐鎮的阻擊城池。
當然,誘敵也是有技巧的,龍逍遙坐鎮的城池,距離受到攻擊的三城最近也相距數百萬裏。最終,其它五族一致同意三族放棄一座城池,但三族的兵力必須負責守衛剩餘的兩座城池十年以上。由它們想辦法將魔族引到人族阻擊城市,人族也必須防守十年以上。
那五族如此一來就能置身事外,最起碼十年內可以不用為魔災發愁。龍逍遙在此時接下抵禦魔族的燙手山芋,最關鍵的還是人族看似吃虧,但實際上所有種族都不可能在魔災中獨善其身,既然早晚都要參戰,現在魔族的等級相對還算較低,反而是現在參戰較有利。
若現在開始抗魔十年,魔族的修為最高應該也不過是坐照境。雖然會給人族帶來不小的損失,但當天人境魔族降臨後,人族也就可以撤退回中央區。而由於魔族數量減少,可以同時攻擊的目標自然也不會太多,屆時很可能也輪不到人族的城池受攻。
而人族已經在初期為抗魔做出巨大犧牲,當那些高階魔族開始進攻中央區時,若人族運氣好,沒有受到攻擊,那時,幫助抵禦魔族的任務就應該由現在清閑的五大族承擔。就算人族城市受到攻擊,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要求那五大族支援。
看到龍逍遙答應承擔阻擊魔族的任務,智族族長似笑非笑的看著他。智族之所以被稱為智族,自是因它們的智慧極高,智族族長更是老謀深算,自然已經猜出了他的意圖。智族族長也不點破,甚至還主動幫他,其它七族還以為智族族長是為了消耗人族的力量。
商議已定,族長各自散去,那智族族長在離開前傳音龍逍遙示好,直接答應若人族守城壓力過大,智族將隨時出麵組織其它七族商討棄城撤退,或者增派援軍,甚至提出智族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組織人手支援人族。
智族族長如今儼然是八大族的首領,龍逍遙見智族族長示好,當然也和對方十分客氣。有了智族的支持,將來在魔災之中人族自然可以盡量減少傷亡。和智族族長搞好關係,目前來看對人族有百利而無一害,他又何樂而不為。
龍逍遙回到人族總部,將八族的決議和自己的想法向幾名入神境修士說明,就回到了自己負責坐鎮的城池。三大異族也在商議之後緊鑼密鼓的開始了準備,放棄了一座阻擊城池,三族退守兩座城池。並假作逃遁,將魔族引到了他坐鎮的城池。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