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小說是由不定時刊載於電擊文庫magazine的四則連續短篇,再加上增寫的一篇重編而成。由於連載順序為第3話→第5話→第1話→第2話,曾讀過雜誌的讀者讀了文庫本也許會覺得奇怪吧。為了整理成冊,我增寫第4話,再依故事時間調整了前後順序。


    名稱原本是《池袋東口迷途貓》,然而後來我發現「口」容易與片假名的「ロ」混淆,便在連載途中改成現在的名字。


    這篇故事起初是作為漫畫企畫而立案,結果最後采用的是另一項企畫,我就自己把它寫成小說了。原以為背景是我居住的城市能寫得很輕鬆,想不到缺乏具體印象的地點意外地多,執筆中時常得到車站前去繞繞。


    搬來池袋至今就要邁入第六年了。


    過去,池袋是街頭樂手的聖地。每當天色昏黃,滿懷夢想的年輕人就會抱著各式樂器在車站出口邊占好位置,各抒情懷地唱起自己的歌。剛搬來池袋時,我完全不顧健康問題,每晚都到處吃吃喝喝,經常於深夜時經過站前,見過相當多樣的街頭演出。


    大部分的表演不會特別吸引人,我都是直接走過去。不過某一晚,某個在五叉路廣場演唱的二人組卻使我不禁留步。那是由吉他節奏分明的主唱,以及拍打箱鼓的同時唱出清亮合音的鼓手所組成的樂團。


    他們的歌聲和周圍觀眾視線的溫度都與眾不同。


    熱衷地聽了幾首歌,我便買了一張他們販售的小專輯回家。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想再聽聽路上無意間聽到的歌曲。


    碎片銀行——這是他們的奇特團名。


    當時他們已推出三張小專輯。還記得第三張也許是製作方式有所改變,音質有顯著提升,嚇了我一跳。


    後來,他們的演出地點從街頭移到展演館,邁向更寬廣的世界。之後的活動,我都隻是在網路上偶爾關切一下,透過itunes買歌、在youtube看他們的演唱會狀況而已,碎片銀行就這麽在我心中逐漸淡去。


    然而,當我打算寫一篇有關街頭樂手的故事時,我頭一個想到的還是碎片銀行。故事中吉他+箱鼓的二重奏組合當然就是以他們為藍本。


    由於是在雜誌上連載,這篇小說陪了我很長一段時間。我時常以取材為名義,大半夜的跑到車站前尋找不會在那裏的碎片銀行二人組。


    但造化弄人,今年初,我在他們的官方部落格上驚見活動停止的公告。


    在我完成這篇小說最後一份稿時,碎片銀行在吉祥寺結束了最後一次演唱會,此後各分東西。


    老實說,我感到十分遺憾。


    這本小說是由不定時刊載於電擊文庫magazine的四則連續短篇,再加上增寫的一篇重編而成。由於連載順序為第3話→第5話→第1話→第2話,曾讀過雜誌的讀者讀了文庫本也許會覺得奇怪吧。為了整理成冊,我增寫第4話,再依故事時間調整了前後順序。


    名稱原本是《池袋東口迷途貓》,然而後來我發現「口」容易與片假名的「ロ」混淆,便在連載途中改成現在的名字。


    這篇故事起初是作為漫畫企畫而立案,結果最後采用的是另一項企畫,我就自己把它寫成小說了。原以為背景是我居住的城市能寫得很輕鬆,想不到缺乏具體印象的地點意外地多,執筆中時常得到車站前去繞繞。


    搬來池袋至今就要邁入第六年了。


    過去,池袋是街頭樂手的聖地。每當天色昏黃,滿懷夢想的年輕人就會抱著各式樂器在車站出口邊占好位置,各抒情懷地唱起自己的歌。剛搬來池袋時,我完全不顧健康問題,每晚都到處吃吃喝喝,經常於深夜時經過站前,見過相當多樣的街頭演出。


    大部分的表演不會特別吸引人,我都是直接走過去。不過某一晚,某個在五叉路廣場演唱的二人組卻使我不禁留步。那是由吉他節奏分明的主唱,以及拍打箱鼓的同時唱出清亮合音的鼓手所組成的樂團。


    他們的歌聲和周圍觀眾視線的溫度都與眾不同。


    熱衷地聽了幾首歌,我便買了一張他們販售的小專輯回家。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想再聽聽路上無意間聽到的歌曲。


    碎片銀行——這是他們的奇特團名。


    當時他們已推出三張小專輯。還記得第三張也許是製作方式有所改變,音質有顯著提升,嚇了我一跳。


    後來,他們的演出地點從街頭移到展演館,邁向更寬廣的世界。之後的活動,我都隻是在網路上偶爾關切一下,透過itunes買歌、在youtube看他們的演唱會狀況而已,碎片銀行就這麽在我心中逐漸淡去。


    然而,當我打算寫一篇有關街頭樂手的故事時,我頭一個想到的還是碎片銀行。故事中吉他+箱鼓的二重奏組合當然就是以他們為藍本。


    由於是在雜誌上連載,這篇小說陪了我很長一段時間。我時常以取材為名義,大半夜的跑到車站前尋找不會在那裏的碎片銀行二人組。


    但造化弄人,今年初,我在他們的官方部落格上驚見活動停止的公告。


    在我完成這篇小說最後一份稿時,碎片銀行在吉祥寺結束了最後一次演唱會,此後各分東西。


    老實說,我感到十分遺憾。


    這本小說是由不定時刊載於電擊文庫magazine的四則連續短篇,再加上增寫的一篇重編而成。由於連載順序為第3話→第5話→第1話→第2話,曾讀過雜誌的讀者讀了文庫本也許會覺得奇怪吧。為了整理成冊,我增寫第4話,再依故事時間調整了前後順序。


    名稱原本是《池袋東口迷途貓》,然而後來我發現「口」容易與片假名的「ロ」混淆,便在連載途中改成現在的名字。


    這篇故事起初是作為漫畫企畫而立案,結果最後采用的是另一項企畫,我就自己把它寫成小說了。原以為背景是我居住的城市能寫得很輕鬆,想不到缺乏具體印象的地點意外地多,執筆中時常得到車站前去繞繞。


    搬來池袋至今就要邁入第六年了。


    過去,池袋是街頭樂手的聖地。每當天色昏黃,滿懷夢想的年輕人就會抱著各式樂器在車站出口邊占好位置,各抒情懷地唱起自己的歌。剛搬來池袋時,我完全不顧健康問題,每晚都到處吃吃喝喝,經常於深夜時經過站前,見過相當多樣的街頭演出。


    大部分的表演不會特別吸引人,我都是直接走過去。不過某一晚,某個在五叉路廣場演唱的二人組卻使我不禁留步。那是由吉他節奏分明的主唱,以及拍打箱鼓的同時唱出清亮合音的鼓手所組成的樂團。


    他們的歌聲和周圍觀眾視線的溫度都與眾不同。


    熱衷地聽了幾首歌,我便買了一張他們販售的小專輯回家。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想再聽聽路上無意間聽到的歌曲。


    碎片銀行——這是他們的奇特團名。


    當時他們已推出三張小專輯。還記得第三張也許是製作方式有所改變,音質有顯著提升,嚇了我一跳。


    後來,他們的演出地點從街頭移到展演館,邁向更寬廣的世界。之後的活動,我都隻是在網路上偶爾關切一下,透過itunes買歌、在youtube看他們的演唱會狀況而已,碎片銀行就這麽在我心中逐漸淡去。


    然而,當我打算寫一篇有關街頭樂手的故事時,我頭一個想到的還是碎片銀行。故事中吉他+箱鼓的二重奏組合當然就是以他們為藍本。


    由於是在雜誌上連載,這篇小說陪了我很長一段時間。我時常以取材為名義,大半夜的跑到車站前尋找不會在那裏的碎片銀行二人組。


    但造化弄人,今年初,我在他們的官方部落格上驚見活動停止的公告。


    在我完成這篇小說最後一份稿時,碎片銀行在吉祥寺結束了最後一次演唱會,此後各分東西。


    老實說,我感到十分遺憾。


    這本小說是由不定時刊載於電擊文庫magazine的四則連續短篇,再加上增寫的一篇重編而成。由於連載順序為第3話→第5話→第1話→第2話,曾讀過雜誌的讀者讀了文庫本也許會覺得奇怪吧。為了整理成冊,我增寫第4話,再依故事時間調整了前後順序。


    名稱原本是《池袋東口迷途貓》,然而後來我發現「口」容易與片假名的「ロ」混淆,便在連載途中改成現在的名字。


    這篇故事起初是作為漫畫企畫而立案,結果最後采用的是另一項企畫,我就自己把它寫成小說了。原以為背景是我居住的城市能寫得很輕鬆,想不到缺乏具體印象的地點意外地多,執筆中時常得到車站前去繞繞。


    搬來池袋至今就要邁入第六年了。


    過去,池袋是街頭樂手的聖地。每當天色昏黃,滿懷夢想的年輕人就會抱著各式樂器在車站出口邊占好位置,各抒情懷地唱起自己的歌。剛搬來池袋時,我完全不顧健康問題,每晚都到處吃吃喝喝,經常於深夜時經過站前,見過相當多樣的街頭演出。


    大部分的表演不會特別吸引人,我都是直接走過去。不過某一晚,某個在五叉路廣場演唱的二人組卻使我不禁留步。那是由吉他節奏分明的主唱,以及拍打箱鼓的同時唱出清亮合音的鼓手所組成的樂團。


    他們的歌聲和周圍觀眾視線的溫度都與眾不同。


    熱衷地聽了幾首歌,我便買了一張他們販售的小專輯回家。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想再聽聽路上無意間聽到的歌曲。


    碎片銀行——這是他們的奇特團名。


    當時他們已推出三張小專輯。還記得第三張也許是製作方式有所改變,音質有顯著提升,嚇了我一跳。


    後來,他們的演出地點從街頭移到展演館,邁向更寬廣的世界。之後的活動,我都隻是在網路上偶爾關切一下,透過itunes買歌、在youtube看他們的演唱會狀況而已,碎片銀行就這麽在我心中逐漸淡去。


    然而,當我打算寫一篇有關街頭樂手的故事時,我頭一個想到的還是碎片銀行。故事中吉他+箱鼓的二重奏組合當然就是以他們為藍本。


    由於是在雜誌上連載,這篇小說陪了我很長一段時間。我時常以取材為名義,大半夜的跑到車站前尋找不會在那裏的碎片銀行二人組。


    但造化弄人,今年初,我在他們的官方部落格上驚見活動停止的公告。


    在我完成這篇小說最後一份稿時,碎片銀行在吉祥寺結束了最後一次演唱會,此後各分東西。


    老實說,我感到十分遺憾。


    這本小說是由不定時刊載於電擊文庫magazine的四則連續短篇,再加上增寫的一篇重編而成。由於連載順序為第3話→第5話→第1話→第2話,曾讀過雜誌的讀者讀了文庫本也許會覺得奇怪吧。為了整理成冊,我增寫第4話,再依故事時間調整了前後順序。


    名稱原本是《池袋東口迷途貓》,然而後來我發現「口」容易與片假名的「ロ」混淆,便在連載途中改成現在的名字。


    這篇故事起初是作為漫畫企畫而立案,結果最後采用的是另一項企畫,我就自己把它寫成小說了。原以為背景是我居住的城市能寫得很輕鬆,想不到缺乏具體印象的地點意外地多,執筆中時常得到車站前去繞繞。


    搬來池袋至今就要邁入第六年了。


    過去,池袋是街頭樂手的聖地。每當天色昏黃,滿懷夢想的年輕人就會抱著各式樂器在車站出口邊占好位置,各抒情懷地唱起自己的歌。剛搬來池袋時,我完全不顧健康問題,每晚都到處吃吃喝喝,經常於深夜時經過站前,見過相當多樣的街頭演出。


    大部分的表演不會特別吸引人,我都是直接走過去。不過某一晚,某個在五叉路廣場演唱的二人組卻使我不禁留步。那是由吉他節奏分明的主唱,以及拍打箱鼓的同時唱出清亮合音的鼓手所組成的樂團。


    他們的歌聲和周圍觀眾視線的溫度都與眾不同。


    熱衷地聽了幾首歌,我便買了一張他們販售的小專輯回家。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想再聽聽路上無意間聽到的歌曲。


    碎片銀行——這是他們的奇特團名。


    當時他們已推出三張小專輯。還記得第三張也許是製作方式有所改變,音質有顯著提升,嚇了我一跳。


    後來,他們的演出地點從街頭移到展演館,邁向更寬廣的世界。之後的活動,我都隻是在網路上偶爾關切一下,透過itunes買歌、在youtube看他們的演唱會狀況而已,碎片銀行就這麽在我心中逐漸淡去。


    然而,當我打算寫一篇有關街頭樂手的故事時,我頭一個想到的還是碎片銀行。故事中吉他+箱鼓的二重奏組合當然就是以他們為藍本。


    由於是在雜誌上連載,這篇小說陪了我很長一段時間。我時常以取材為名義,大半夜的跑到車站前尋找不會在那裏的碎片銀行二人組。


    但造化弄人,今年初,我在他們的官方部落格上驚見活動停止的公告。


    在我完成這篇小說最後一份稿時,碎片銀行在吉祥寺結束了最後一次演唱會,此後各分東西。


    老實說,我感到十分遺憾。


    這本小說是由不定時刊載於電擊文庫magazine的四則連續短篇,再加上增寫的一篇重編而成。由於連載順序為第3話→第5話→第1話→第2話,曾讀過雜誌的讀者讀了文庫本也許會覺得奇怪吧。為了整理成冊,我增寫第4話,再依故事時間調整了前後順序。


    名稱原本是《池袋東口迷途貓》,然而後來我發現「口」容易與片假名的「ロ」混淆,便在連載途中改成現在的名字。


    這篇故事起初是作為漫畫企畫而立案,結果最後采用的是另一項企畫,我就自己把它寫成小說了。原以為背景是我居住的城市能寫得很輕鬆,想不到缺乏具體印象的地點意外地多,執筆中時常得到車站前去繞繞。


    搬來池袋至今就要邁入第六年了。


    過去,池袋是街頭樂手的聖地。每當天色昏黃,滿懷夢想的年輕人就會抱著各式樂器在車站出口邊占好位置,各抒情懷地唱起自己的歌。剛搬來池袋時,我完全不顧健康問題,每晚都到處吃吃喝喝,經常於深夜時經過站前,見過相當多樣的街頭演出。


    大部分的表演不會特別吸引人,我都是直接走過去。不過某一晚,某個在五叉路廣場演唱的二人組卻使我不禁留步。那是由吉他節奏分明的主唱,以及拍打箱鼓的同時唱出清亮合音的鼓手所組成的樂團。


    他們的歌聲和周圍觀眾視線的溫度都與眾不同。


    熱衷地聽了幾首歌,我便買了一張他們販售的小專輯回家。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想再聽聽路上無意間聽到的歌曲。


    碎片銀行——這是他們的奇特團名。


    當時他們已推出三張小專輯。還記得第三張也許是製作方式有所改變,音質有顯著提升,嚇了我一跳。


    後來,他們的演出地點從街頭移到展演館,邁向更寬廣的世界。之後的活動,我都隻是在網路上偶爾關切一下,透過itunes買歌、在youtube看他們的演唱會狀況而已,碎片銀行就這麽在我心中逐漸淡去。


    然而,當我打算寫一篇有關街頭樂手的故事時,我頭一個想到的還是碎片銀行。故事中吉他+箱鼓的二重奏組合當然就是以他們為藍本。


    由於是在雜誌上連載,這篇小說陪了我很長一段時間。我時常以取材為名義,大半夜的跑到車站前尋找不會在那裏的碎片銀行二人組。


    但造化弄人,今年初,我在他們的官方部落格上驚見活動停止的公告。


    在我完成這篇小說最後一份稿時,碎片銀行在吉祥寺結束了最後一次演唱會,此後各分東西。


    老實說,我感到十分遺憾。


    這本小說是由不定時刊載於電擊文庫magazine的四則連續短篇,再加上增寫的一篇重編而成。由於連載順序為第3話→第5話→第1話→第2話,曾讀過雜誌的讀者讀了文庫本也許會覺得奇怪吧。為了整理成冊,我增寫第4話,再依故事時間調整了前後順序。


    名稱原本是《池袋東口迷途貓》,然而後來我發現「口」容易與片假名的「ロ」混淆,便在連載途中改成現在的名字。


    這篇故事起初是作為漫畫企畫而立案,結果最後采用的是另一項企畫,我就自己把它寫成小說了。原以為背景是我居住的城市能寫得很輕鬆,想不到缺乏具體印象的地點意外地多,執筆中時常得到車站前去繞繞。


    搬來池袋至今就要邁入第六年了。


    過去,池袋是街頭樂手的聖地。每當天色昏黃,滿懷夢想的年輕人就會抱著各式樂器在車站出口邊占好位置,各抒情懷地唱起自己的歌。剛搬來池袋時,我完全不顧健康問題,每晚都到處吃吃喝喝,經常於深夜時經過站前,見過相當多樣的街頭演出。


    大部分的表演不會特別吸引人,我都是直接走過去。不過某一晚,某個在五叉路廣場演唱的二人組卻使我不禁留步。那是由吉他節奏分明的主唱,以及拍打箱鼓的同時唱出清亮合音的鼓手所組成的樂團。


    他們的歌聲和周圍觀眾視線的溫度都與眾不同。


    熱衷地聽了幾首歌,我便買了一張他們販售的小專輯回家。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想再聽聽路上無意間聽到的歌曲。


    碎片銀行——這是他們的奇特團名。


    當時他們已推出三張小專輯。還記得第三張也許是製作方式有所改變,音質有顯著提升,嚇了我一跳。


    後來,他們的演出地點從街頭移到展演館,邁向更寬廣的世界。之後的活動,我都隻是在網路上偶爾關切一下,透過itunes買歌、在youtube看他們的演唱會狀況而已,碎片銀行就這麽在我心中逐漸淡去。


    然而,當我打算寫一篇有關街頭樂手的故事時,我頭一個想到的還是碎片銀行。故事中吉他+箱鼓的二重奏組合當然就是以他們為藍本。


    由於是在雜誌上連載,這篇小說陪了我很長一段時間。我時常以取材為名義,大半夜的跑到車站前尋找不會在那裏的碎片銀行二人組。


    但造化弄人,今年初,我在他們的官方部落格上驚見活動停止的公告。


    在我完成這篇小說最後一份稿時,碎片銀行在吉祥寺結束了最後一次演唱會,此後各分東西。


    老實說,我感到十分遺憾。


    盡管在碎片銀行拆夥前推出這本書也不一定改變得了什麽,不過我還是很想在他們仍一起唱歌時呈現它。


    如今,池袋街頭幾乎見不到表演者的影子。我不知那是由於警方取締方針更加嚴格了還是其他因素,總之在晚間走過熱鬧的站前時已聽不見歌聲或吉他聲。所以希望他們的歌聲至少能在故事中永遠活下去。


    感謝くろでこ老師,從本作於電擊文庫magazine連載時就提供了這麽多美麗的插畫。我很喜歡miu的連帽外套袖子上另外給大拇指開了一個洞的設計。湯淺責編,很抱歉從企畫推動初期就給您添了不少麻煩,同時也感謝您長久以來的扶持。借這個機會,我在此向兩位致上誠摯的謝意。


    二〇一四年四月 杉井光


    這本小說是由不定時刊載於電擊文庫magazine的四則連續短篇,再加上增寫的一篇重編而成。由於連載順序為第3話→第5話→第1話→第2話,曾讀過雜誌的讀者讀了文庫本也許會覺得奇怪吧。為了整理成冊,我增寫第4話,再依故事時間調整了前後順序。


    名稱原本是《池袋東口迷途貓》,然而後來我發現「口」容易與片假名的「ロ」混淆,便在連載途中改成現在的名字。


    這篇故事起初是作為漫畫企畫而立案,結果最後采用的是另一項企畫,我就自己把它寫成小說了。原以為背景是我居住的城市能寫得很輕鬆,想不到缺乏具體印象的地點意外地多,執筆中時常得到車站前去繞繞。


    搬來池袋至今就要邁入第六年了。


    過去,池袋是街頭樂手的聖地。每當天色昏黃,滿懷夢想的年輕人就會抱著各式樂器在車站出口邊占好位置,各抒情懷地唱起自己的歌。剛搬來池袋時,我完全不顧健康問題,每晚都到處吃吃喝喝,經常於深夜時經過站前,見過相當多樣的街頭演出。


    大部分的表演不會特別吸引人,我都是直接走過去。不過某一晚,某個在五叉路廣場演唱的二人組卻使我不禁留步。那是由吉他節奏分明的主唱,以及拍打箱鼓的同時唱出清亮合音的鼓手所組成的樂團。


    他們的歌聲和周圍觀眾視線的溫度都與眾不同。


    熱衷地聽了幾首歌,我便買了一張他們販售的小專輯回家。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想再聽聽路上無意間聽到的歌曲。


    碎片銀行——這是他們的奇特團名。


    當時他們已推出三張小專輯。還記得第三張也許是製作方式有所改變,音質有顯著提升,嚇了我一跳。


    後來,他們的演出地點從街頭移到展演館,邁向更寬廣的世界。之後的活動,我都隻是在網路上偶爾關切一下,透過itunes買歌、在youtube看他們的演唱會狀況而已,碎片銀行就這麽在我心中逐漸淡去。


    然而,當我打算寫一篇有關街頭樂手的故事時,我頭一個想到的還是碎片銀行。故事中吉他+箱鼓的二重奏組合當然就是以他們為藍本。


    由於是在雜誌上連載,這篇小說陪了我很長一段時間。我時常以取材為名義,大半夜的跑到車站前尋找不會在那裏的碎片銀行二人組。


    但造化弄人,今年初,我在他們的官方部落格上驚見活動停止的公告。


    在我完成這篇小說最後一份稿時,碎片銀行在吉祥寺結束了最後一次演唱會,此後各分東西。


    老實說,我感到十分遺憾。


    這本小說是由不定時刊載於電擊文庫magazine的四則連續短篇,再加上增寫的一篇重編而成。由於連載順序為第3話→第5話→第1話→第2話,曾讀過雜誌的讀者讀了文庫本也許會覺得奇怪吧。為了整理成冊,我增寫第4話,再依故事時間調整了前後順序。


    名稱原本是《池袋東口迷途貓》,然而後來我發現「口」容易與片假名的「ロ」混淆,便在連載途中改成現在的名字。


    這篇故事起初是作為漫畫企畫而立案,結果最後采用的是另一項企畫,我就自己把它寫成小說了。原以為背景是我居住的城市能寫得很輕鬆,想不到缺乏具體印象的地點意外地多,執筆中時常得到車站前去繞繞。


    搬來池袋至今就要邁入第六年了。


    過去,池袋是街頭樂手的聖地。每當天色昏黃,滿懷夢想的年輕人就會抱著各式樂器在車站出口邊占好位置,各抒情懷地唱起自己的歌。剛搬來池袋時,我完全不顧健康問題,每晚都到處吃吃喝喝,經常於深夜時經過站前,見過相當多樣的街頭演出。


    大部分的表演不會特別吸引人,我都是直接走過去。不過某一晚,某個在五叉路廣場演唱的二人組卻使我不禁留步。那是由吉他節奏分明的主唱,以及拍打箱鼓的同時唱出清亮合音的鼓手所組成的樂團。


    他們的歌聲和周圍觀眾視線的溫度都與眾不同。


    熱衷地聽了幾首歌,我便買了一張他們販售的小專輯回家。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想再聽聽路上無意間聽到的歌曲。


    碎片銀行——這是他們的奇特團名。


    當時他們已推出三張小專輯。還記得第三張也許是製作方式有所改變,音質有顯著提升,嚇了我一跳。


    後來,他們的演出地點從街頭移到展演館,邁向更寬廣的世界。之後的活動,我都隻是在網路上偶爾關切一下,透過itunes買歌、在youtube看他們的演唱會狀況而已,碎片銀行就這麽在我心中逐漸淡去。


    然而,當我打算寫一篇有關街頭樂手的故事時,我頭一個想到的還是碎片銀行。故事中吉他+箱鼓的二重奏組合當然就是以他們為藍本。


    由於是在雜誌上連載,這篇小說陪了我很長一段時間。我時常以取材為名義,大半夜的跑到車站前尋找不會在那裏的碎片銀行二人組。


    但造化弄人,今年初,我在他們的官方部落格上驚見活動停止的公告。


    在我完成這篇小說最後一份稿時,碎片銀行在吉祥寺結束了最後一次演唱會,此後各分東西。


    老實說,我感到十分遺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池袋迷途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杉井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杉井光並收藏東池袋迷途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