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中就聽嗤地一聲冷笑,東方碧雲一手持著團扇一手描著扇上的蘭花,慢慢地道:“菡曉娘子難道忘了沈姐姐是聖上親封的女才子?才子嘛,自然關心的是詩書學問過不過關,哪裏管美不美這等俗事?”
惟娉聽了女才子三個字,才想起莊夫人臨時抱佛腳地告訴她的一些世家的背景。
濟候沈家上三代就是單傳,這一代也隻得了沈世子一個兒子。女兒卻有十一個,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沈六娘。據說沈六娘六歲能做詩,八歲能寫策論,等十幾歲上,更是才名遠播,被聖上親封為女才子。今年十五歲了,因心性高絕,一直沒訂下可心的親事。
惟娉聽說沈六娘的事跡時已經心下敬仰,難得的是她還生得容顏嬌美,心下更是喜歡,真心實意地重新施下禮去,道:“惟娉不知是女才子,真是失敬了。”
沈六娘回禮,嚴肅地道:“娘子萬不可這麽說。要知道女子無才便是德。六娘少時頑劣,不過是看了幾本書,略明白了一些道理,就受了聖上和各位先賢的謬讚,實實當之有愧,已屬失德。娘子萬不可再以女才子三字相稱,令我慚愧。”
月瑤和宛華蕊盈等人都稱沈六娘謙遜。月瑤更是抱不平道:“有才當然是好的,要不然人們怎麽不讚那愚人蠢夫,偏要仰慕賢者智者呢?”說著,還冷冷地瞟了一眼蕊盈和菡曉,像她們就是那愚蠢之人似的。
唯獨東方碧雲,笑微微地用手挼著手裏團扇的流蘇,眼觀鼻,鼻觀口地低低地笑道:“要我說呀,明兒個做個帽兒,就把那‘女才子’三字繡到帽兒上,頂著大街小巷裏逛去,那時,也就不用別人這麽辛苦地強調人家有多高明了。”
沈六娘聽了就紅了臉。
月瑤剛想為沈六娘說話,可一想到碧雲是國公府的千金,家勢也是比她家大的,便住口不說。
宛華郡主一把搶過碧雲手裏的團扇,笑道:“你饒了我這扇兒吧,上麵的蘭花可是出自名字手筆呢。”說著,還心疼地抱在懷裏。
碧雲笑冷笑道:“不就是沈浪沈世子畫的嗎。弄壞了,你再找他畫去,犯得著這樣小家子氣?”
惟娉想起莊夫人跟她說的話:京中有名而未訂下親事的公子中,最有才名的是濟候家的世子,名喚沈浪,今年二十二歲了。沈浪不隻才名卓著,一筆丹青更是出神入化,據說他畫的蘭花千金難求。莊夫人特意讓惟娉注意他些。
這沈浪自是沈六娘的哥哥了。
月瑤見碧雲如此對宛華郡主說話,慌得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遲疑了一下,最後覺得宛華郡主地位更高,又是主人,便開玩笑似地勸碧雲道:“碧雲娘子怎麽這麽說話?快給郡主賠禮,否則我們可不依呢。”說著拉了惟娉,好像惟娉是同她一道的。
惟娉輕輕掙出自己的手,但笑不語。
聰明的都看得出來,宛華郡主和碧雲,這是熟不拘禮,兩人雖吵,內心裏卻是比誰都親厚的,用得著別人勸嗎?
果然,碧雲冷冷地瞥了月瑤一眼,就向亭外走,邊走邊道:“宛華,把你的釣魚杆子拿來,我要釣魚,省得看些蠢物的嘴臉。”
這話說得讓亭裏的人都不舒服。
宛華郡主便讓人去拿魚杆。
婆子去了,拿回來的卻不隻一杆,有四五杆之多。宛華郡主笑道:“還有誰要釣魚嗎?”
蕊盈原本是和眾人相交熟了的,今日這些人不知是不是有意,都關注起惟娉,倒有意無意地冷落了她。
她便想著以前景候府沒有嫡女,她這長女便代表了景候家,如今有了嫡女,這一幹千金名媛便不當她是回事了。她心裏又惱又膩味,不想和人多交談,便說也要釣魚。
菡曉和依綺站在惟娉身邊不說話,意思是惟娉幹什麽,她們就隨著。
惟娉見宛華郡主似乎不喜自己。想起月瑤瞪蕊盈依綺的眼神,也不想跟她在一處,便笑道:“我看這滿園的牡丹開得正好。”意思是她要看花。
沈六娘也要釣魚。
宛華郡主見釣魚的人多,便留在這裏,叫了婆子來:“服侍著娘子看花。”又端了桌上的果子遞給菡曉:“菡娘年紀小,想是會喜歡吃甜的,帶著邊吃邊玩吧。”
惟娉便看了宛華郡主一眼。宛華郡主發現了,板了臉昂了頭,唇邊卻翹起一絲笑來。
惟娉便帶著兩個妹妹去看花。
清平王府的牡丹真是名不虛傳。此時到了遊園的正時,那些原本蒙著的花被掀開了綢篷,露出萬紫千紅的嬌妍來,惹得客人時時駐足。
惟娉一路行來,看著不少衣著華貴的男女們流連花前,其中卻沒有東方熠。開始她還在賓客中有意無意地地找著他的身影,後來就被花吸引,專心地看起花來了。
菡曉忽然拉了惟娉的衣角,低聲道:“神仙姐姐,我要去更衣。”
惟娉見她小臉通紅,便明白她不是更衣,而是要去茅廁,便叫了一個婆子,低聲道:“帶娘子去茅廁。”又吩咐菡曉:“更完衣就快快趕來,我在這等著,不可隨意亂跑。”
依綺又說她也要去。惟娉見她們身邊跟著的丫頭都小,便讓潘紫跟著一起去了。
惟娉便一個人站在一株牡丹前邊觀花邊等。
這株牡丹是盆藍田玉,花株有一人高,碧豔豔的枝葉裏累累地開了五六朵碗口大的花。黃豔豔的蕊,紫色的瓣,那紫色由蕊子起由深到淺,自然而然地淡了下去,花瓣薄薄地像玉雕成,一朵朵大花便像一堆堆玉片層層疊疊地堆簇著,美麗之極。
惟娉隻顧抬頭看花,不知道自己站在花前,由那紫玉般的花和翡翠似的葉襯著,便是一副活生生的美人牡丹圖,惹得賓客們紛紛駐足觀望,都覺得那花反不如旁邊的女子多嬌。
惟娉正看花,忽然有種感覺,好像有人正看著她,不是隨意一眼,而是專注地看了好久的樣子。
誰會這樣關注她呢?她忽然想起東方熠,忙欣喜地轉過去找那注視她的人。
美人顧盼本是絕美的風情。可盯著陌生女子這樣觀看,被發現可是尷尬的事。人們便紛紛挪開目光,裝作觀花,避開美人的眼波。
卻有一個人不閃不避地迎著惟娉的目光看過來。
他高大頎長,俊眉秀目,穿著淺綠滾銀線花紋的窄袖缺袴袍,腰紮玉帶,豐神俊朗,倜儻風流。
卻不是東方熠。
那男子的身邊還站著個女子。那女子衣著華麗,眉眼並不十分出色,隻稱得上清秀,勝在溫雅親切,見了讓人心生好感。
就是這男子在看自己,還是不禮貌地看。細看這男子雖俊美,但眼帶著不屑,嘴噙陰沉。不知是誰家的登徒子。
惟娉想左不過是哪家的貴公子,不理他就是了。便背過身去,專心賞花。
過得片刻,身後忽響起一個低沉的聲音:“你是哪家的千金?怎麽好似沒見過?”
惟娉轉眸,見正是剛才盯著自己看的男子。
這男子與人搭訕,連個稱呼都沒有,實在又傲慢又無禮。他身邊的女子也怪,就那麽笑吟吟地看著,即不說話,也不阻止男子。
惟娉本待不答,一想出現在清平王府的,定是有權勢的人家,若十分怠慢,可能不知不覺就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便道:“家爺承襲景候爵位,現任右衛上將軍。”
男子便皺了眉頭,沉吟道:“莊威的女兒?莊威有如此美貌的女兒嗎?你叫什麽?今年多大?”
惟娉聽了女才子三個字,才想起莊夫人臨時抱佛腳地告訴她的一些世家的背景。
濟候沈家上三代就是單傳,這一代也隻得了沈世子一個兒子。女兒卻有十一個,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沈六娘。據說沈六娘六歲能做詩,八歲能寫策論,等十幾歲上,更是才名遠播,被聖上親封為女才子。今年十五歲了,因心性高絕,一直沒訂下可心的親事。
惟娉聽說沈六娘的事跡時已經心下敬仰,難得的是她還生得容顏嬌美,心下更是喜歡,真心實意地重新施下禮去,道:“惟娉不知是女才子,真是失敬了。”
沈六娘回禮,嚴肅地道:“娘子萬不可這麽說。要知道女子無才便是德。六娘少時頑劣,不過是看了幾本書,略明白了一些道理,就受了聖上和各位先賢的謬讚,實實當之有愧,已屬失德。娘子萬不可再以女才子三字相稱,令我慚愧。”
月瑤和宛華蕊盈等人都稱沈六娘謙遜。月瑤更是抱不平道:“有才當然是好的,要不然人們怎麽不讚那愚人蠢夫,偏要仰慕賢者智者呢?”說著,還冷冷地瞟了一眼蕊盈和菡曉,像她們就是那愚蠢之人似的。
唯獨東方碧雲,笑微微地用手挼著手裏團扇的流蘇,眼觀鼻,鼻觀口地低低地笑道:“要我說呀,明兒個做個帽兒,就把那‘女才子’三字繡到帽兒上,頂著大街小巷裏逛去,那時,也就不用別人這麽辛苦地強調人家有多高明了。”
沈六娘聽了就紅了臉。
月瑤剛想為沈六娘說話,可一想到碧雲是國公府的千金,家勢也是比她家大的,便住口不說。
宛華郡主一把搶過碧雲手裏的團扇,笑道:“你饒了我這扇兒吧,上麵的蘭花可是出自名字手筆呢。”說著,還心疼地抱在懷裏。
碧雲笑冷笑道:“不就是沈浪沈世子畫的嗎。弄壞了,你再找他畫去,犯得著這樣小家子氣?”
惟娉想起莊夫人跟她說的話:京中有名而未訂下親事的公子中,最有才名的是濟候家的世子,名喚沈浪,今年二十二歲了。沈浪不隻才名卓著,一筆丹青更是出神入化,據說他畫的蘭花千金難求。莊夫人特意讓惟娉注意他些。
這沈浪自是沈六娘的哥哥了。
月瑤見碧雲如此對宛華郡主說話,慌得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遲疑了一下,最後覺得宛華郡主地位更高,又是主人,便開玩笑似地勸碧雲道:“碧雲娘子怎麽這麽說話?快給郡主賠禮,否則我們可不依呢。”說著拉了惟娉,好像惟娉是同她一道的。
惟娉輕輕掙出自己的手,但笑不語。
聰明的都看得出來,宛華郡主和碧雲,這是熟不拘禮,兩人雖吵,內心裏卻是比誰都親厚的,用得著別人勸嗎?
果然,碧雲冷冷地瞥了月瑤一眼,就向亭外走,邊走邊道:“宛華,把你的釣魚杆子拿來,我要釣魚,省得看些蠢物的嘴臉。”
這話說得讓亭裏的人都不舒服。
宛華郡主便讓人去拿魚杆。
婆子去了,拿回來的卻不隻一杆,有四五杆之多。宛華郡主笑道:“還有誰要釣魚嗎?”
蕊盈原本是和眾人相交熟了的,今日這些人不知是不是有意,都關注起惟娉,倒有意無意地冷落了她。
她便想著以前景候府沒有嫡女,她這長女便代表了景候家,如今有了嫡女,這一幹千金名媛便不當她是回事了。她心裏又惱又膩味,不想和人多交談,便說也要釣魚。
菡曉和依綺站在惟娉身邊不說話,意思是惟娉幹什麽,她們就隨著。
惟娉見宛華郡主似乎不喜自己。想起月瑤瞪蕊盈依綺的眼神,也不想跟她在一處,便笑道:“我看這滿園的牡丹開得正好。”意思是她要看花。
沈六娘也要釣魚。
宛華郡主見釣魚的人多,便留在這裏,叫了婆子來:“服侍著娘子看花。”又端了桌上的果子遞給菡曉:“菡娘年紀小,想是會喜歡吃甜的,帶著邊吃邊玩吧。”
惟娉便看了宛華郡主一眼。宛華郡主發現了,板了臉昂了頭,唇邊卻翹起一絲笑來。
惟娉便帶著兩個妹妹去看花。
清平王府的牡丹真是名不虛傳。此時到了遊園的正時,那些原本蒙著的花被掀開了綢篷,露出萬紫千紅的嬌妍來,惹得客人時時駐足。
惟娉一路行來,看著不少衣著華貴的男女們流連花前,其中卻沒有東方熠。開始她還在賓客中有意無意地地找著他的身影,後來就被花吸引,專心地看起花來了。
菡曉忽然拉了惟娉的衣角,低聲道:“神仙姐姐,我要去更衣。”
惟娉見她小臉通紅,便明白她不是更衣,而是要去茅廁,便叫了一個婆子,低聲道:“帶娘子去茅廁。”又吩咐菡曉:“更完衣就快快趕來,我在這等著,不可隨意亂跑。”
依綺又說她也要去。惟娉見她們身邊跟著的丫頭都小,便讓潘紫跟著一起去了。
惟娉便一個人站在一株牡丹前邊觀花邊等。
這株牡丹是盆藍田玉,花株有一人高,碧豔豔的枝葉裏累累地開了五六朵碗口大的花。黃豔豔的蕊,紫色的瓣,那紫色由蕊子起由深到淺,自然而然地淡了下去,花瓣薄薄地像玉雕成,一朵朵大花便像一堆堆玉片層層疊疊地堆簇著,美麗之極。
惟娉隻顧抬頭看花,不知道自己站在花前,由那紫玉般的花和翡翠似的葉襯著,便是一副活生生的美人牡丹圖,惹得賓客們紛紛駐足觀望,都覺得那花反不如旁邊的女子多嬌。
惟娉正看花,忽然有種感覺,好像有人正看著她,不是隨意一眼,而是專注地看了好久的樣子。
誰會這樣關注她呢?她忽然想起東方熠,忙欣喜地轉過去找那注視她的人。
美人顧盼本是絕美的風情。可盯著陌生女子這樣觀看,被發現可是尷尬的事。人們便紛紛挪開目光,裝作觀花,避開美人的眼波。
卻有一個人不閃不避地迎著惟娉的目光看過來。
他高大頎長,俊眉秀目,穿著淺綠滾銀線花紋的窄袖缺袴袍,腰紮玉帶,豐神俊朗,倜儻風流。
卻不是東方熠。
那男子的身邊還站著個女子。那女子衣著華麗,眉眼並不十分出色,隻稱得上清秀,勝在溫雅親切,見了讓人心生好感。
就是這男子在看自己,還是不禮貌地看。細看這男子雖俊美,但眼帶著不屑,嘴噙陰沉。不知是誰家的登徒子。
惟娉想左不過是哪家的貴公子,不理他就是了。便背過身去,專心賞花。
過得片刻,身後忽響起一個低沉的聲音:“你是哪家的千金?怎麽好似沒見過?”
惟娉轉眸,見正是剛才盯著自己看的男子。
這男子與人搭訕,連個稱呼都沒有,實在又傲慢又無禮。他身邊的女子也怪,就那麽笑吟吟地看著,即不說話,也不阻止男子。
惟娉本待不答,一想出現在清平王府的,定是有權勢的人家,若十分怠慢,可能不知不覺就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便道:“家爺承襲景候爵位,現任右衛上將軍。”
男子便皺了眉頭,沉吟道:“莊威的女兒?莊威有如此美貌的女兒嗎?你叫什麽?今年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