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鏈和玫瑰紫寶石一塊兒揣進口袋裏,雁遊隨著其他遊客一起步出潘家園。剛撿了大漏,他心情極好,想要買點好菜回宿舍慶祝一下。


    想起那天和莫老用餐的東興樓,雖然老風味一般,但有道燈燈肉做得還不錯,又與回去的方向順路,便找了過去。


    隻是,他點餐的時候卻遇到了點兒小麻煩:這會兒既沒有從前的外帶食盒,也沒有將來的方便餐盒,一般都是自帶飯盒、洋瓷碗什麽的來打菜。服務員聽雁遊說要借個碗用用,願意交押金,為難地說要先請示下領導。但她找上樓去,偏偏領導又不知到哪溜號去了,隻得轉而去問資曆最老的廚師。


    廚師正為今天的事心煩意亂,掌勺上灶全交給徒弟,自己蹲在後巷裏一根接一根地抽劣質煙。服務員還沒說完,他就不耐煩地揮手:“你忘了以前有人遲遲不肯來退押金還碗的事兒了?最後連累我們自個兒買了補齊。還是老規矩,熟客借,生客不借。”


    服務員遲疑道:“這……他今天是第二次來,該算熟客還是算生客呢?”


    廚師狠狠吐了個煙圈:“起碼得登門三次才算熟吧,隻來一次算哪門子的熟客。”


    服務員還是有點為難:“但那天帶他來的是位港島客人,萬一他是為華僑帶的……”


    沒等她說完,廚師忽然像被搶了香蕉的猴子似的,老腰一彈蹦了起來:“什麽什麽?華橋?!他就是那天下灶的人?是不是年紀不大,頭發有點兒長,眉清目秀跟個小姑娘似的那個?”


    “是啊,就是他。領導也不在,你看到底要不要——”


    廚師壓根兒沒理會她說什麽,見她點了頭,頓覺心花怒放,顛顛兒跑了出去,邊跑還邊念叨:“天無絕人之路!”


    一口氣衝回門麵,遠遠看見少年的身影,廚師便如見到久別重逢的親人一般,撲上去緊緊攥住了對方的手:“小同誌,不不,小師傅,您可得幫幫我呀!”


    “……這位大叔,請問你是?”雁遊確定自己從沒見過這人,但又怕是以前雁遊的舊識,隻得生生忍住抽出手的衝動,先詢問道。


    廚師正是求人的時候,打量雁遊神色,馬上識趣地鬆開了手,改為半攙著他的胳膊往裏間帶:“小師傅,說起來慚愧,事情是這樣的:那天你露了一手之後,隔壁包間有客人聞著香尋了過來,想點同樣的菜。因為怕傳出去不好聽,我不好意思說是你做的,就厚著臉皮說菜是訂做的,沒了材料不能再做了。誰成想那客人把話記下了,第二天又找了過來。偏偏那時候我不在,等我回來,才知道領導已經接了他訂的席麵,席上還指定要那道菜。我那個著急啊,自己試著做了幾次,味道卻總是不對。正愁得沒轍呢,可巧您就出現了,真是天降救星!小師傅,算我老李求你,你一定要幫幫我啊!”


    雁遊這才知道,感情老李不是舊識,而是因為一道菜招來的“新知”。


    剛才在樓下等菜的時候,他在琢磨怎麽向煉鐵廠開口辭職的事兒。因這事是老鄰居常叔好心牽的線,當初又特地說最好做個兩年左右。才幾天的功夫,如果貿然走了,怕人心裏有疙瘩。這節骨眼上,他不想為外事分心,便搖了搖頭:“李師傅,你做別的菜補上吧。我最近太忙,實在沒空。”


    見雁遊拒絕,老李大急,三十好幾快奔四十的大個兒,竟一副快哭出來的表情:“小師傅,那天看您上灶的架勢,我就知道您是得過老一輩真傳的。按說素昧平生向您開這個口是我不妥當,但念在易牙祖師爺的情份上,好歹求您幫我這一次。”


    易牙是春秋的烹飪名人,雖然殺子獻君著實殘忍,但畢竟是個曆史名人,還是被曆代廚師們奉為祖師爺,以前徒弟拜師時,還會燒香敬貢。


    雁遊沒想到現在還有廚子記得這典故,轉念想到若是拒絕,今後勢必不能再登門,想吃燈燈肉也隻能自己做。但這道菜做起來卻是有些麻煩,肉切方塊,加料下鍋後,需要用紙封起鍋口,再用瓦片鋪平鍋底。等水漲後馬上撤火,再用一盞油燈薰燒鍋臍,一宿之後肉方酥爛。


    因為太麻煩,除了飯店,一般家裏很少做這個。雁遊心道,這老李也算個雅人,不如就挪空幫他一幫,既全了自己的口福,又解了他的困境,兩全其美。


    想到這裏,他改口道:“席麵訂的什麽時候?”


    一聽這話有門,老李大喜,趕緊連聲道謝,才回答道:“時間挺急的,就在明天中午。”


    “中午我有一個半小時的午休時間,隻做那兩道菜的話,倒是來得及。”


    “當然當然,您隻管燒那兩道爆炒,其他的我自個兒做了。”說罷,老李又小心翼翼地確認道:“您這可是答應了?”


    “嗯,李師傅。你準備好材料,明天中午我一下班就過來。”


    “謝謝謝謝!太謝謝您了!啊,瞧我這記性,還沒請教您的名字?”


    老李又道了好幾聲謝,習慣性地取出香煙遞過去,卻被雁遊笑著推開:“李師傅,我不抽煙。我叫雁遊,你叫我小雁就好。”


    “成,小雁師傅,明天我就指望您啦。對了,聽說您是來打菜的?我這就撿拿手的給您做幾個,您稍坐一會兒,馬上就好!”


    雁遊還來不及說自己隻想要份燈燈肉,老李就樂滋滋地跑進了廚房,毫不客氣地插了隊,優先做了三葷二素,又裝了個涼片拚盤,打包好交給雁遊,並且堅決不收錢。


    結果,雁遊提著滿滿一包菜回了家。羅奶奶口中嗔怪孫子浪費,臉上卻是掩不住的笑意:她這孫兒,真是越來越能幹啦!


    次日中午,雁遊下了班就往東興樓趕。老李早把雞絲、鴨片並佐料什麽的都準備好了,就等他來開火。


    進了廚房,雁遊也不多說,直接洗了手就上灶。不到五分鍾,兩盤賣相上佳,香味撲鼻誘人的爆炒就裝了盤。


    老李剛要道謝,見雁遊又架起了鍋,還以為他要做份自己來吃,連忙說道:“小雁師傅,我給您專做了飯呢。雖然手藝比不上您,但勉強還湊合。”


    “不,我是想幫你再炒兩份。這菜份量不多,萬一等會兒他們想再加,豈不是麻煩。”


    老李這才恍然大悟,對雁遊這份細心體貼十分感動。感激太甚,他反而說不出什麽好話兒來,隻搓著手說道:“小雁師傅,這回可真是太麻煩你了。”


    “沒什麽,順手的。”


    剛燒開了油,廚房門口忽然有張生麵孔探頭探腦:“菜都準備好了?再過幾分鍾我的貴賓就到了。人一上座,你們就馬上上菜,不許有半點兒耽誤。”


    這聲音頗為耳熟,雁遊忍不住偏了偏頭,才發現訂席麵的竟是昨天在古陳齋有過一麵之緣的“小許”。他對此人印象極差,當下隻裝沒看見他,任由老李前去招呼,自己繼續炒菜。


    那邊廂,許世年得到老李的保證,又親眼看見十幾道菜肴都擺在案台上,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的傲慢隻針對地位不如他的人,對於上位者,他卻比別人更多出十二分小心仔細,從不會有半分怠慢,所以校長非常賞識他。哪怕底下對他的非議不滿已一日大似一日,偏聽偏信的校長還是以為,這是有人嫉妒許世年年輕有為。


    今天這場接風宴,是學校和那位歸國華橋第一次接觸。許世年動用了一切在米國的關係,費盡心機打聽到老人的脾氣。得知老人家沒什麽嗜好,就喜歡吃點兒家鄉菜,講講古,有時還會去米國各大學聽聽華夏出訪學者的演講。


    打聽到這些信息後,他煞費苦心地做了這番安排。把接風宴安排到以家常菜著名的東興樓,又另外找了陳博彝這位學問最深的曆史教授來作陪。


    眼下萬事俱備,隻等那位老華橋高興了點頭簽支票。一想到自己或許將拉到學校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讚助,可以籍此獲得多少功績資本、自己手下的幾個得意門生還能享用到讚助提供的獎學金,許世年得意極了。


    搖頭晃腦地暢想了一番,他剛準備離開廚房,忽然注意到新出鍋的那兩份小菜特別香,便忍不住多看了幾眼。這才發現掌勺的小廚師居然是陳博彝那兒的“裝修工”。


    認出雁遊,昨天的事兒不禁又翻了上來,讓他猛地沉下了臉。對於小人物,他向來睚眥必報。如果從此不再見到雁遊也就罷了,既然現在重見,那一定得給他點兒顏色瞧瞧!


    許世年繃著臉剛往灶前走了幾步,忽然聽到窗外傳來兩聲汽車喇叭聲。這是他和學校司機約定的暗號,表示已經接到了貴客。


    嘖,算這小子走運。


    許世年陰沉沉地瞪了雁遊一眼,轉身下樓迎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玩宗師在現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風唐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風唐唐並收藏古玩宗師在現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