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實物?照片不是也一樣?”那人語氣有些不快。
雁遊這時心中越來越鎮定:“不行。鑒定古玩不但要看外觀,更要看色澤質地,甚至還有味道。除非是用特殊手法將各個角度都拍攝下來的照片,否則是不行的。”
他說的是實話,語氣自然格外篤定。聽得那人不禁動搖起來,沉默片刻,突然收起電筒走出帳篷。
驟然光明又驟然黑暗,雁遊非常不適應,但聽力卻因此變得分外敏銳。他似乎聽到有人低聲在外麵爭執,連忙閉上眼睛凝神分辨,終於從一堆沒有意義的音符裏,辨別出了有用的話:“不行,說好問清楚就放他走的。”
這聲音雖然極力壓低,有些變調,但雁遊還是分辨出了它的主人,施林。
一瞬間,所有的事情都串在了一起,再加上施林之前對鑒定古玩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趣,雁遊終於確認,自己並沒有猜錯。
艱難地抬起手,把僅比巴掌大一點點的小貓拽出襯衣,雁遊相信施林雖然算計了自己,但並不想趕盡殺絕。心頭鬆懈,他不禁又開始思考,施林和同夥手裏到底有什麽見不得光的好東西,非要用綁票的方法把自己帶來鑒定?
剛才那疊照片他隻匆匆掃了一眼,隻記得那些物件的造型,大體都還不錯,卻沒有細看,當下不禁暗暗後悔沒有多看幾眼。
正當他懷著不合時宜的愛好者心態暗自懊悔時,之前那人又進來了。手電亮起,將照片又舉到他眼前,不太高興地說道:“你再看看,好歹試一試。”
這種拍攝手法拙劣的黑白照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不過,雁遊並不會提醒對方,因為此舉正遂他意。點了點頭,他便就著那人的手,一張張查看起來。
越是細看,雁遊越是驚訝:這些東西有瓷件有金石有木雕,甚至還有書畫,好幾個年代的都有,雜七雜八沒個頭緒。
一般來說,喜歡收藏的人都有偏好,要麽喜歡字畫,要麽喜歡某種器件,或者專注收藏某朝某代的物件。像這樣一鍋燴的,除了亂買東西裝點門麵的暴發戶之外,基本沒有。但暴發戶往往又缺少鑒別的眼光,經常被不良商人拿贗品蒙騙。有個笑話說他們買的東西裏,一百件能有一件是真品就不錯了。但被施林大費周折地將他帶到這裏,應該不是為了鑒定贗品。
難道,施林和這同夥是當年什麽新貴的後裔?似乎也不像……也許,他們像孟家祖上一樣,也是古玩商?更不可能,曆來就沒有過什麽都賣的古玩行,各家老板掌櫃都有專精,除非極有把握,否則很少涉足別的領域,怕打了眼失了財。
雁遊裝模作樣地看著照片,心裏不斷轉過各種念頭,卻沒個準數。
又翻過一張照片。當看清上麵的物件後,他突然瞪大了眼睛。
——照片裏的中藥龍骨,居然是他當年的藏品之一!
龍骨是古代犀牛、大象或三趾馬等動物的骨骼化石,入藥有鎮靜安神、抗驚厥等效用。雁遊對醫理一道隻知道點皮毛,僅限於桂枝麻黃各半湯可治傷寒之類的古方案例。而且他也沒有藥膳進補的習慣,當年之所以會收藏龍骨,自然不是想囤積藥材,而是因為這龍骨上有大名鼎鼎的甲骨文。
公元1899年左右,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因病購買藥材時,在出售的龍骨上發現了類似青銅器銘文的文字。因他本身就喜愛古玩,做的又是訓詁經典異同的學問,便四處搜羅這些有字的龍骨加以研究。但不久之後八國聯軍殺進四九城,西太後倉惶出逃,王懿榮偕妻投井而死,以殉國難。
王懿榮雖然殉國,但帶有文字的龍骨卻在掀起了研究熱與收藏熱,人們深深意識到這種殷商文字的重要性,各路大拿爭相研究,由此引發促成了1928年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對安陽殷墟的發掘,獲得刻有甲骨文的骨片萬餘片。
這次發掘對華夏考古學來說是一次裏程碑,因為這是國內學者首次獨立完成的田野作業。之前對河南仰韶村遺址、周口店猿人遺址的發掘,都是由外國學者主持、或中外合作進行。因此,殷墟也被稱為華夏田野考古學的誕生之地。
當年現世的龍骨,除了被科研機構保管之外,還有不少落入中外收藏家之手。雁遊小時候就聽過王懿榮的事,長大之後,某次機緣巧合遇到了手頭有存貨的商人。便以十枚銀元一個字的價格,花了大價錢買下一塊龍骨。
到手之後,他將這塊龍骨細細把玩了大半年,對和麵的每一絲裂紋、每一處筆鋒都爛熟於心。又按王祭酒好友所著的《鐵雲藏龜》和《契文舉例》,比照破譯了上麵的卜辭。
照片拍得很模糊,角度也沒選對,文字並不齊全。但雁遊隻看一眼那片龍骨的形狀,便不由自主喃喃自語道:“辛未卜爭貞……”
這是他的珍藏,為何會出現在這裏?是當年出事後,隨著他的屍體一起消失的藏品之一嗎?是誰帶走了它們?!
心神激蕩,雁遊也不知哪裏來的力氣,突然一把攥住了那人的手腕,嘶聲問道:“你從哪裏得到這些東西的?”
他依然虛弱,著力並不大,甚至連小孩子都能輕易甩開。但他眼裏的熾烈與憤怒卻像一把暗火,不但在眼眸中灼灼燃燒,甚至連這狹小的帳篷也忽然間多了種無形的壓力。那人被他的反應嚇了一跳,不由自主脫口說道:“幾十年前從鍾家騙來的——”
鍾家?鍾麻子?!
雁遊隱隱猜到了什麽,腦中無數念頭飛掠而過,急切地問道:“那鍾家是從哪裏得到的?你現在為什麽要鑒定它們?”
“我——”那人剛要回答,突然省覺不對:“喂,你小子,到底是我問你還是你問我!”
說著,他用力揮手想掙開雁遊。不想力道太猛,反而把照片和手電都甩了出去。手電落在帳篷堆放的手鏟和各種金屬器具上,發出沉悶的巨響,在靜夜中傳得老遠。
被雁遊拉出衣服的那隻小貓也受了驚,在地上打了個滾,軟綿綿地向外跑去。
這時,外麵傳來一個緊張的聲音:“舅舅,怎麽了?——阿,阿嚏!”
“沒事兒沒事兒,快去外頭守著。早說把這貓崽子丟遠些,你偏又好心,怕它小吹不得風,在外頭又找不到吃的,非要弄到帳篷來喂罐頭。看看,現在遭罪了吧。”那人也顧不得去撿手電,連忙上前去撈那隻慌不擇路、一頭撞進來人懷裏的小貓。
一團混亂之中,忽聽雁遊冷冷開了口:“施林,別躲了,我認出你了。”
帳篷裏瞬間靜了一靜。過了足有半分鍾,那人才不自然地說道:“瞎叫喚什麽,這兒沒你說的人。”
無視他的底氣不足,雁遊向帳外陡然頓住所有動作的矮小身影說道:“不要否認。我知道你不是窮凶極惡的人,你連會害自己過敏的小貓都不忍心傷害,怎麽可能對我不利?進來吧,咱們聊聊。說不定,我能幫上你的忙。”
正是那隻貓,讓他篤定施林雖然耍了手段,但本性不壞,這才決定開門見山。
回答他的,是一連串驚天動地的大噴嚏。那人走上前,一把拎起貓甩到旁邊的草叢裏,又推著施林示意他快走。
施林卻動也不動,過得半晌,好容易止住噴嚏,帶著鼻音問道:“你怎麽知道我想做什麽?”
“我不知道,但卻知道一定和古玩有關。”瞬間的爆發力過去,雁遊又恢複到癱軟無力的狀態,但腦子卻前所未有的清醒:“不過,你得先告訴我,你是九流中哪一門的人。”
鬼打牆、迷藥、綁票……今晚施林用的這些手段,完全是江湖九流人才會有的。但千門靠的基本是巧言令色與設局做套,可以排除。雁遊也不知哪一門擅長借地成勢的法子,索性直接詢問施林。
雖沒有被說破來曆,但九流兩個字已足教施林和他的同夥震驚:“你知道九流?你又是哪一門的人?”
“我不屬於九流,隻是個手藝人。”雁遊道,“放心,我不會追究今晚的事,甚至還可以幫你們遮掩。”
施林與那人對視一眼,雖然看不清他們的表情,但明顯是在懷疑:“為什麽?”
“因為你們可能知道我一位……故人的下落。”壓下心頭萬千感慨,雁遊輕聲說道:“我在照片裏發現了他的東西。我想知道,他……現在在哪裏。”
入土為安,是華夏人約定俗成的傳統。但雁遊想要的不是自己屍體的下落,而是鍾麻子和邁克爾的去向。
剛剛來到這個時代時,他忙於生計,無暇他想。近來漸漸安定,偶爾想起舊事,再聯想起徘徊生死時的夢境,潛意識裏覺得戰亂時代,不知多少人家破人亡,害死他的凶手說不定早沒了好下場。而且多年過去,物是人非,他一介小小平民,已沒有能力去追查什麽。下意識間,已將這件事丟開了手。
但在剛剛看到照片時,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鍾麻子和邁克爾非但沒有出事,反而在亂世中青雲直上呢?何其不公!以前沒有線索,茫茫人海無從察起,他便沒有動追究的心思。現在與之相關的人證物證俱在眼前,他又怎願錯過?
雖然雁遊心裏明白,七十年過去,就算那兩人當年再怎麽風光得意,也早化為塵土了。但心裏還是無法放下,他想知道,在害死自己後,這兩人又造了什麽孽!
施林不知就裏,見平時斯文溫和的雁遊,這會兒跟換了個人似的,眼神執拗晨透著狂熱,因激動染得麵頰一片通紅,半點沒有發現老朋友線索的喜悅,反而像看見仇人似的。不禁嚇了一跳,連忙說道:“舅舅,我看他這狀態不對勁,是不是之前毒蕈粉用太多了?快給他喂驅毒性的藥。”
那人也怕弄出人命,趕緊招呼外甥半拖半抱地把雁遊弄出帳篷,安置到通風的高地,又取出一粒藥丸給雁遊服下:“這是當年大巫交給你曾外祖的,說裏頭還摻了別的東西,化去了毒蕈的毒素,卻保留了製造幻覺、麻痹四肢的效用。當時你外公用著挺好使的,是不是放得太久,藥性變了?”
“但另外兩個人還是昏著的啊,沒有出現異狀……怎麽就他不對勁?”
這舅甥倆嘀咕的時候,藥效發揮,雁遊已漸漸恢複了力氣。之前那些幻覺像是消失在朝陽下的晨露,再無半分痕跡。他稍稍活動了一下,發現坐起來還是頭暈,索性盤腿坐在草地上,順手把那隻還不太會走路的小貓摟到懷裏:“大巫……難道你們是巫門的?”
“不,我們是幻門。以前靠撒豆成兵、上天梯、摘仙桃的小把戲討人歡心,混口飯吃。大兄弟,我叫徐大財,你又是哪一派的?請問貴姓大名?”先是九流,又是巫門,徐大財全然將雁遊適才的話拋到腦後,認定他也是同道中人。
施林趕緊止住想敬煙的舅舅:“雁大哥精通古玩,又一肚子學問。祖上肯定是有學問的人,和我們不是一路的。”
“哦……”徐大財遺憾地把遞到一半的自製卷煙轉了個彎,叼進嘴裏點上,有滋有味地吸了起來:“話說在前頭:你剛剛說發現了朋友的東西,但我們也不知道它們的具體來曆。”
雁遊皺了皺眉:“你之前說過,是從鍾家拿到的。”
“別急呀,小兄弟,先聽我說完。這批東西,是幾十年前我父親和人一起從一個姓鍾的古董商手裏騙來的。你知道,我們幻門以前除了在街頭賣藝,更重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去那些做壽辦宴的有錢人家當堂表演,運氣好了,辛苦一天,半年的衣食就有著落了。但那年月太亂,生意漸漸不好做了。這時,有個巫門的人找上我曾祖,提出合作,讓我們用障眼的小戲法配合他來裝神弄鬼,幹票大的。”
聽到這裏,雁遊插嘴道:“這麽說來,之前我們遇上的鬼打牆,也是你們的傑作了?”
“是我幹的。現在新時代了,小林這孩子要好好念書,將來做個出息人,我和我姐就沒再傳他這份手藝。嘿嘿,剛才可把你們嚇壞了吧?其實說穿了不值一文,就是幻門裏的障眼小道罷了:我提前搞了些樹枝什麽的做成路障,擋住了一些去路,悄悄誘導著你們兜圈子。每隔一段距離又布置下相同的東西,一旦發現走了回頭路,你們自然害怕。那個四眼仔說的泥手印,也是我搶在你們前頭,悄悄按上去的。”
雁遊心道,你不想讓施林再沾這些九流手段,偏偏又讓他做了幫手把我們騙到這裏,這可不是前後矛盾?
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徐大財又道:“你別怪小林,這事兒也是不得已,總之你先聽我說完緣故吧。當年我曾祖聽了那大巫的提議後,雖然心動,還是拒絕了。我們曆來掙的都是小錢,這種事兒不敢做。但生意越來越差,以前隔三岔五就能參加宴席、得次賞錢,漸漸的變為再接不到活計。而且亂世之中人人自危,街頭賣藝時打賞的人也越來越少。某次全家十幾口一起餓了兩天後,我曾祖找到了那個大巫,答應和他做成這票買賣。”
“聽我曾祖講,那時節有錢人都在往外跑。把財產換了珠寶鑽石,濃縮財產,卷包跑到港島甚至國外,以躲避戰亂。但有些人雖然家大業大,卻是走不了。比如地主,幾百畝良田,亂世裏變得一文不值,指不定哪天就被洋鬼子給禍害了,誰肯出錢接手?隻好守著。還有些古玩商也走不了,青銅器、瓷器、雕器……隨便哪樣都有份量,滿滿當當放了幾大屋子,根本沒法兒帶著上路,想出手又一時賣不完,丟就更舍不得,也隻得守著。”
“不過,我們挑的這家主人挺有眼光。幾年前開始,他就不再搜羅大件,轉而去做翡翠玉件的生意。聽說盤了幾年,總算把手裏帶不走的東西發賣得差不多,又雜七雜八搞了一批東西來,準備攏總一起賣給個霓虹人,等款子到手就舉家遷到日不落去。”
“這人姓鍾,行裏稱之為鍾麻子。大巫說,這人似乎是虧心事做多了,曾秘密找他做過幾次法事。驅邪祈福本該找道家,但這鍾麻子求的卻是請神扶乩。巫術一行其實同算命測字差不多,講究的也是察顏觀色。大巫同他聊天時,不動聲色地套了許多話出來,私下又悄悄打聽過,兩相結合,推測這人身上可能背負了人命。而且被他禍害的那人,似乎冤氣不散,在死後報複了另一個人,讓那人在出海時遇到了風浪,大船沉沒。雖然被另一搜船及時救起,卻因淹得太久成了活死人,有氣兒有心跳,但不能動彈。在床上捱了兩三年就死了。”
徐大財和施林不明內情,徑自感歎善惡有報。雁遊卻知道所謂遭了海難的人必是邁克爾,想不到當時看到的那些場景竟然是真的。他知道自己沒什麽翻天倒海的能力,或許,真是因果報應也不一定。
徐大福又說道:“掌握了這些信息,大巫請神跳巫時自然對答如流,可把鍾麻子給高興壞了,說大巫是有真本事的人,他一家老小能不能平安離開華夏,就著落在大巫身上了。因為信任,他說話漸漸不提防起來。大巫這才知道,他手裏不但有幾件多年淘換來的好玉器,即將賣給霓虹人的那些老玩意兒,也是值了大錢的。兩樣加在一起,起碼值七八萬銀元,於是便起了謀財的心思。”
“他的計劃是這樣的:先說服鍾麻子辦次席麵招來喜氣,驅走晦氣;又讓我曾祖帶人表演,屆時他做為內應,和買通的下人一起把道具箱裏的東西全換成寶貝,再神不知鬼不覺地偷帶出來。為了避人耳目,大巫會悄悄在酒水裏下一種致幻劑,人喝下後就懶洋洋的不想動彈,事後隻當是多喝了酒查不出來。但我曾祖也得全力以赴,把鍾家上上下下的人都吸引在前廳。”
徐大財又點了一支煙,陶醉地說道:“事後我曾祖總是說,那是他一輩子最好的一次表演,‘粘擺合過,月別捧開’,把幻門八字精髓發揮到了極致。鍾府的主人幫傭們都看直了眼,整座四合院裏頭,除了變彩戲的聲音外,竟沒有一個人說話。直到結束很久,大家才拚命鼓掌叫好。那聲音差點兒把瓦片都給掀了,巡捕房的人還以為出了什麽事,特地進來查看。”
施林雖然沒學過這些門道,但從小聽媽媽和舅舅說這些,不免也頗為向往,當下也跟著一臉陶醉。
但雁遊卻毫不留情地給他們潑了盆冷水:“自來賊贓難出手。明麵上作價七八萬的東西,變贓物後能賣出一半的價就算燒了高香。你們家的東西一直捂到現在,恐怕裏麵還有緣故。”
這話一出,徐大財什麽興致都沒了,苦笑道:“小兄弟懂得真多,確實是這樣。當年瓜分了東西後,我們以為發了一注橫財,從此不必受苦,開心死了。哪兒想到,大巫是荊楚一帶的人,來四九城討生活沒多久,不懂這些門道,過了幾天拿著磨掉了紋路的玉飾去死當,卻被逮個正著,原來鍾家早把失物畫圖描本,交待了道上的人,發現銷贓者立即拿下。”
“那時候進了巡捕房的人,受的罪是沒法兒想像的,種種酷刑,城裏傳得有鼻子有眼,能止小兒夜啼。大巫估摸是也聽說了這些,還沒等審訊就先服毒自盡了——他跳巫請神時,總會用到些迷幻藥物,有的劑量加大就成了毒藥。得知大巫的死訊,我曾祖嚇壞了,但又不舍得把到手的東西都沉到河裏,便把它埋在祖宅裏,告誡後輩起碼五十年內不得打開。”
“幾十年過去,現在你們是想拿出來換錢了?”
這些往事雖然說來驚心,卻都是陳年舊事,和雁遊想聽的相去甚遠,所以不免有幾分意興闌珊。
孰料,徐大財接下來的話卻是峰回路轉。
“我們家從沒人認識古玩,現在拿出來也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出手。本來我們都忘了這回事兒,沒想到前陣子往認識了兩三輩子的老相識家去串門子,無意聽他們說起,現在好幾座城市都有人放話說願高價收購古玩,但僅限珍品。我就想著,當年能值幾萬銀元的東西,擱今天少說也得賣幾萬塊吧?如果能出手換幾個錢,我外甥一家能改善下生活,我也能有聘禮娶個老婆了。隻不過……”
徐大財垮下臉來:“隻不過等我把東西挖出來,才發現天底下竟有那麽巧的事:消息靈通的哥們兒告訴我,在四九城裏收購古玩那位,背後的東家姓鍾。他家當年在古玩界有幾分名頭,後來避戰遷居海外。現在鍾家後人回來,想做一番大事業,重振祖上聲名。我就想著,這個鍾家多半就是被我曾祖坑過一把的鍾家,這古玩肯定不能賣給他。但既知道能換錢,又都挖出來了,若不出手,心裏又難受。不如索性拿遠一些,送到廣州去賣,反正那裏也有高價收購的。地址我都打聽好了,就是不知這些寶貝來曆,怕被人坑了。正好小林知道了這事兒想幫忙,又打聽到你眼力好,我就想了這個法子,把你……嗯,請來掌眼。”
高價收購……廣州……鍾家……境外……
幾個關鍵詞語像接連打下的閃電,瞬間關聯,照亮了雁遊的雙眼:“廣州的地址在哪裏?”
“我可是在腦子裏記著的。就在……”
如果不是身體不適,雁遊說不定會在狂喜之下做出什麽失態的舉動:徐大財說的地址,與慕容灰當時查出的公司地址完全一樣!
鍾麻子當年害死了自己,現在,鍾家後代又打上販寶出國的主意,算盤甚至打到英老頭上。他一定要瓦解鍾家的詭計,新仇舊恨,一起清算!
徐大財看不出雁遊在想什麽,隻覺得他這副目光炯炯的模樣像是準備使什麽壞似的,便提醒道:“雁小兄弟,看在都知道江湖老黃曆的份上,我可是把知道的都說了。這批東西我們也不知鍾家是從誰手上弄過來的,裏頭有你老祖宗的舊物,隻管拿走。但你承諾的事兒可得做到。”
東西都是幾十年前到手的,徐大財便自動將雁遊口中的朋友,理解成了祖宗輩的人,以為這是他家流落或丟失的舊物。
被他這一打岔,雁遊漸漸從熱血上頭中回過神來。想了想,他說道:“東西你們不用拿到廣州,城裏有人願意收購,而且也不必偷偷摸摸。隻是這價格卻未必能給高,我隻能保證,絕對公道。”
徐大財本來也沒指望件件都是能賣高價的珍寶,肚內盤算一番,覺得若是價錢公道、能把所有東西都出手的話,應該比隻賣一兩件更劃算,便點了點頭:“行,你把買家介紹給我吧。”
雁遊指了指半天都沒插得上話的施林:“他都認識。英老教授、陳教授,一個是考古界的權威,一個在做古玩生意。是要掛賣抽成,還是一次性買斷,回頭我和他們說明了情況,你們自己細談去吧。”
“喲?看來我們是舍近求遠了。”徐大財先是高興了一陣,繼而又犯起愁來:“小林,要是知道了這些事兒,學校肯放過你嗎?咱家十幾輩子了才出一個大學生,要是得毀了你的前程,還不如不賺這錢了。”
施林不說話,隻是懇求地看著雁遊,生怕他說話不算數似的。
其實,他們卻是多心了。單憑帶來鍾家這條線索,就足夠雁遊原諒他們十次八次。
再加上施林雖然心眼兒多,本質卻是不壞。雁遊也願意再給他次機會。
替懷裏的小貓順了順毛,雁遊問道:“衛師兄和孟昊呢?”
“就在旁邊那頂帳篷裏。”
“這毒蕈粉會留下後遺症嗎?”
“不會,是改良過的。”
雁遊點了點頭:“解了他們的藥性,讓你舅舅先躲起來,趁還沒驚動老師,趕緊一起下山吧,稍後我會說服他們不要外傳。但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如果你以後再敢算計我、或者學校裏的師生們,我一定數罪並罰。”
施林鬆了一口氣,滿麵感激,卻一時說不出話來。徐大財顯然比他皮厚得多,笑容滿麵地連連道謝,又再三保證再也不會犯錯。
“先別急著謝我,回頭說不定還得請你做幾件事。”
交談之際,雁遊已在心內盤算該怎麽炮製鍾家。也許派人送寶上門、混進內部打探消息會是個好主意。他身邊的人都不宜露麵,倒是這個熟知江湖事,又有幾分渾不吝的徐大財可以一用。反正施林還在學校,料他不敢起二心。
“行啊,隻要東西能脫手,能賺到錢娶媳婦,小兄弟要我做什麽都行。”
徐大財沒口子地答應著,儼然一副想聘禮想得神魂顛倒的樣子。
雁遊這時心中越來越鎮定:“不行。鑒定古玩不但要看外觀,更要看色澤質地,甚至還有味道。除非是用特殊手法將各個角度都拍攝下來的照片,否則是不行的。”
他說的是實話,語氣自然格外篤定。聽得那人不禁動搖起來,沉默片刻,突然收起電筒走出帳篷。
驟然光明又驟然黑暗,雁遊非常不適應,但聽力卻因此變得分外敏銳。他似乎聽到有人低聲在外麵爭執,連忙閉上眼睛凝神分辨,終於從一堆沒有意義的音符裏,辨別出了有用的話:“不行,說好問清楚就放他走的。”
這聲音雖然極力壓低,有些變調,但雁遊還是分辨出了它的主人,施林。
一瞬間,所有的事情都串在了一起,再加上施林之前對鑒定古玩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趣,雁遊終於確認,自己並沒有猜錯。
艱難地抬起手,把僅比巴掌大一點點的小貓拽出襯衣,雁遊相信施林雖然算計了自己,但並不想趕盡殺絕。心頭鬆懈,他不禁又開始思考,施林和同夥手裏到底有什麽見不得光的好東西,非要用綁票的方法把自己帶來鑒定?
剛才那疊照片他隻匆匆掃了一眼,隻記得那些物件的造型,大體都還不錯,卻沒有細看,當下不禁暗暗後悔沒有多看幾眼。
正當他懷著不合時宜的愛好者心態暗自懊悔時,之前那人又進來了。手電亮起,將照片又舉到他眼前,不太高興地說道:“你再看看,好歹試一試。”
這種拍攝手法拙劣的黑白照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不過,雁遊並不會提醒對方,因為此舉正遂他意。點了點頭,他便就著那人的手,一張張查看起來。
越是細看,雁遊越是驚訝:這些東西有瓷件有金石有木雕,甚至還有書畫,好幾個年代的都有,雜七雜八沒個頭緒。
一般來說,喜歡收藏的人都有偏好,要麽喜歡字畫,要麽喜歡某種器件,或者專注收藏某朝某代的物件。像這樣一鍋燴的,除了亂買東西裝點門麵的暴發戶之外,基本沒有。但暴發戶往往又缺少鑒別的眼光,經常被不良商人拿贗品蒙騙。有個笑話說他們買的東西裏,一百件能有一件是真品就不錯了。但被施林大費周折地將他帶到這裏,應該不是為了鑒定贗品。
難道,施林和這同夥是當年什麽新貴的後裔?似乎也不像……也許,他們像孟家祖上一樣,也是古玩商?更不可能,曆來就沒有過什麽都賣的古玩行,各家老板掌櫃都有專精,除非極有把握,否則很少涉足別的領域,怕打了眼失了財。
雁遊裝模作樣地看著照片,心裏不斷轉過各種念頭,卻沒個準數。
又翻過一張照片。當看清上麵的物件後,他突然瞪大了眼睛。
——照片裏的中藥龍骨,居然是他當年的藏品之一!
龍骨是古代犀牛、大象或三趾馬等動物的骨骼化石,入藥有鎮靜安神、抗驚厥等效用。雁遊對醫理一道隻知道點皮毛,僅限於桂枝麻黃各半湯可治傷寒之類的古方案例。而且他也沒有藥膳進補的習慣,當年之所以會收藏龍骨,自然不是想囤積藥材,而是因為這龍骨上有大名鼎鼎的甲骨文。
公元1899年左右,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因病購買藥材時,在出售的龍骨上發現了類似青銅器銘文的文字。因他本身就喜愛古玩,做的又是訓詁經典異同的學問,便四處搜羅這些有字的龍骨加以研究。但不久之後八國聯軍殺進四九城,西太後倉惶出逃,王懿榮偕妻投井而死,以殉國難。
王懿榮雖然殉國,但帶有文字的龍骨卻在掀起了研究熱與收藏熱,人們深深意識到這種殷商文字的重要性,各路大拿爭相研究,由此引發促成了1928年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對安陽殷墟的發掘,獲得刻有甲骨文的骨片萬餘片。
這次發掘對華夏考古學來說是一次裏程碑,因為這是國內學者首次獨立完成的田野作業。之前對河南仰韶村遺址、周口店猿人遺址的發掘,都是由外國學者主持、或中外合作進行。因此,殷墟也被稱為華夏田野考古學的誕生之地。
當年現世的龍骨,除了被科研機構保管之外,還有不少落入中外收藏家之手。雁遊小時候就聽過王懿榮的事,長大之後,某次機緣巧合遇到了手頭有存貨的商人。便以十枚銀元一個字的價格,花了大價錢買下一塊龍骨。
到手之後,他將這塊龍骨細細把玩了大半年,對和麵的每一絲裂紋、每一處筆鋒都爛熟於心。又按王祭酒好友所著的《鐵雲藏龜》和《契文舉例》,比照破譯了上麵的卜辭。
照片拍得很模糊,角度也沒選對,文字並不齊全。但雁遊隻看一眼那片龍骨的形狀,便不由自主喃喃自語道:“辛未卜爭貞……”
這是他的珍藏,為何會出現在這裏?是當年出事後,隨著他的屍體一起消失的藏品之一嗎?是誰帶走了它們?!
心神激蕩,雁遊也不知哪裏來的力氣,突然一把攥住了那人的手腕,嘶聲問道:“你從哪裏得到這些東西的?”
他依然虛弱,著力並不大,甚至連小孩子都能輕易甩開。但他眼裏的熾烈與憤怒卻像一把暗火,不但在眼眸中灼灼燃燒,甚至連這狹小的帳篷也忽然間多了種無形的壓力。那人被他的反應嚇了一跳,不由自主脫口說道:“幾十年前從鍾家騙來的——”
鍾家?鍾麻子?!
雁遊隱隱猜到了什麽,腦中無數念頭飛掠而過,急切地問道:“那鍾家是從哪裏得到的?你現在為什麽要鑒定它們?”
“我——”那人剛要回答,突然省覺不對:“喂,你小子,到底是我問你還是你問我!”
說著,他用力揮手想掙開雁遊。不想力道太猛,反而把照片和手電都甩了出去。手電落在帳篷堆放的手鏟和各種金屬器具上,發出沉悶的巨響,在靜夜中傳得老遠。
被雁遊拉出衣服的那隻小貓也受了驚,在地上打了個滾,軟綿綿地向外跑去。
這時,外麵傳來一個緊張的聲音:“舅舅,怎麽了?——阿,阿嚏!”
“沒事兒沒事兒,快去外頭守著。早說把這貓崽子丟遠些,你偏又好心,怕它小吹不得風,在外頭又找不到吃的,非要弄到帳篷來喂罐頭。看看,現在遭罪了吧。”那人也顧不得去撿手電,連忙上前去撈那隻慌不擇路、一頭撞進來人懷裏的小貓。
一團混亂之中,忽聽雁遊冷冷開了口:“施林,別躲了,我認出你了。”
帳篷裏瞬間靜了一靜。過了足有半分鍾,那人才不自然地說道:“瞎叫喚什麽,這兒沒你說的人。”
無視他的底氣不足,雁遊向帳外陡然頓住所有動作的矮小身影說道:“不要否認。我知道你不是窮凶極惡的人,你連會害自己過敏的小貓都不忍心傷害,怎麽可能對我不利?進來吧,咱們聊聊。說不定,我能幫上你的忙。”
正是那隻貓,讓他篤定施林雖然耍了手段,但本性不壞,這才決定開門見山。
回答他的,是一連串驚天動地的大噴嚏。那人走上前,一把拎起貓甩到旁邊的草叢裏,又推著施林示意他快走。
施林卻動也不動,過得半晌,好容易止住噴嚏,帶著鼻音問道:“你怎麽知道我想做什麽?”
“我不知道,但卻知道一定和古玩有關。”瞬間的爆發力過去,雁遊又恢複到癱軟無力的狀態,但腦子卻前所未有的清醒:“不過,你得先告訴我,你是九流中哪一門的人。”
鬼打牆、迷藥、綁票……今晚施林用的這些手段,完全是江湖九流人才會有的。但千門靠的基本是巧言令色與設局做套,可以排除。雁遊也不知哪一門擅長借地成勢的法子,索性直接詢問施林。
雖沒有被說破來曆,但九流兩個字已足教施林和他的同夥震驚:“你知道九流?你又是哪一門的人?”
“我不屬於九流,隻是個手藝人。”雁遊道,“放心,我不會追究今晚的事,甚至還可以幫你們遮掩。”
施林與那人對視一眼,雖然看不清他們的表情,但明顯是在懷疑:“為什麽?”
“因為你們可能知道我一位……故人的下落。”壓下心頭萬千感慨,雁遊輕聲說道:“我在照片裏發現了他的東西。我想知道,他……現在在哪裏。”
入土為安,是華夏人約定俗成的傳統。但雁遊想要的不是自己屍體的下落,而是鍾麻子和邁克爾的去向。
剛剛來到這個時代時,他忙於生計,無暇他想。近來漸漸安定,偶爾想起舊事,再聯想起徘徊生死時的夢境,潛意識裏覺得戰亂時代,不知多少人家破人亡,害死他的凶手說不定早沒了好下場。而且多年過去,物是人非,他一介小小平民,已沒有能力去追查什麽。下意識間,已將這件事丟開了手。
但在剛剛看到照片時,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如果鍾麻子和邁克爾非但沒有出事,反而在亂世中青雲直上呢?何其不公!以前沒有線索,茫茫人海無從察起,他便沒有動追究的心思。現在與之相關的人證物證俱在眼前,他又怎願錯過?
雖然雁遊心裏明白,七十年過去,就算那兩人當年再怎麽風光得意,也早化為塵土了。但心裏還是無法放下,他想知道,在害死自己後,這兩人又造了什麽孽!
施林不知就裏,見平時斯文溫和的雁遊,這會兒跟換了個人似的,眼神執拗晨透著狂熱,因激動染得麵頰一片通紅,半點沒有發現老朋友線索的喜悅,反而像看見仇人似的。不禁嚇了一跳,連忙說道:“舅舅,我看他這狀態不對勁,是不是之前毒蕈粉用太多了?快給他喂驅毒性的藥。”
那人也怕弄出人命,趕緊招呼外甥半拖半抱地把雁遊弄出帳篷,安置到通風的高地,又取出一粒藥丸給雁遊服下:“這是當年大巫交給你曾外祖的,說裏頭還摻了別的東西,化去了毒蕈的毒素,卻保留了製造幻覺、麻痹四肢的效用。當時你外公用著挺好使的,是不是放得太久,藥性變了?”
“但另外兩個人還是昏著的啊,沒有出現異狀……怎麽就他不對勁?”
這舅甥倆嘀咕的時候,藥效發揮,雁遊已漸漸恢複了力氣。之前那些幻覺像是消失在朝陽下的晨露,再無半分痕跡。他稍稍活動了一下,發現坐起來還是頭暈,索性盤腿坐在草地上,順手把那隻還不太會走路的小貓摟到懷裏:“大巫……難道你們是巫門的?”
“不,我們是幻門。以前靠撒豆成兵、上天梯、摘仙桃的小把戲討人歡心,混口飯吃。大兄弟,我叫徐大財,你又是哪一派的?請問貴姓大名?”先是九流,又是巫門,徐大財全然將雁遊適才的話拋到腦後,認定他也是同道中人。
施林趕緊止住想敬煙的舅舅:“雁大哥精通古玩,又一肚子學問。祖上肯定是有學問的人,和我們不是一路的。”
“哦……”徐大財遺憾地把遞到一半的自製卷煙轉了個彎,叼進嘴裏點上,有滋有味地吸了起來:“話說在前頭:你剛剛說發現了朋友的東西,但我們也不知道它們的具體來曆。”
雁遊皺了皺眉:“你之前說過,是從鍾家拿到的。”
“別急呀,小兄弟,先聽我說完。這批東西,是幾十年前我父親和人一起從一個姓鍾的古董商手裏騙來的。你知道,我們幻門以前除了在街頭賣藝,更重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去那些做壽辦宴的有錢人家當堂表演,運氣好了,辛苦一天,半年的衣食就有著落了。但那年月太亂,生意漸漸不好做了。這時,有個巫門的人找上我曾祖,提出合作,讓我們用障眼的小戲法配合他來裝神弄鬼,幹票大的。”
聽到這裏,雁遊插嘴道:“這麽說來,之前我們遇上的鬼打牆,也是你們的傑作了?”
“是我幹的。現在新時代了,小林這孩子要好好念書,將來做個出息人,我和我姐就沒再傳他這份手藝。嘿嘿,剛才可把你們嚇壞了吧?其實說穿了不值一文,就是幻門裏的障眼小道罷了:我提前搞了些樹枝什麽的做成路障,擋住了一些去路,悄悄誘導著你們兜圈子。每隔一段距離又布置下相同的東西,一旦發現走了回頭路,你們自然害怕。那個四眼仔說的泥手印,也是我搶在你們前頭,悄悄按上去的。”
雁遊心道,你不想讓施林再沾這些九流手段,偏偏又讓他做了幫手把我們騙到這裏,這可不是前後矛盾?
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徐大財又道:“你別怪小林,這事兒也是不得已,總之你先聽我說完緣故吧。當年我曾祖聽了那大巫的提議後,雖然心動,還是拒絕了。我們曆來掙的都是小錢,這種事兒不敢做。但生意越來越差,以前隔三岔五就能參加宴席、得次賞錢,漸漸的變為再接不到活計。而且亂世之中人人自危,街頭賣藝時打賞的人也越來越少。某次全家十幾口一起餓了兩天後,我曾祖找到了那個大巫,答應和他做成這票買賣。”
“聽我曾祖講,那時節有錢人都在往外跑。把財產換了珠寶鑽石,濃縮財產,卷包跑到港島甚至國外,以躲避戰亂。但有些人雖然家大業大,卻是走不了。比如地主,幾百畝良田,亂世裏變得一文不值,指不定哪天就被洋鬼子給禍害了,誰肯出錢接手?隻好守著。還有些古玩商也走不了,青銅器、瓷器、雕器……隨便哪樣都有份量,滿滿當當放了幾大屋子,根本沒法兒帶著上路,想出手又一時賣不完,丟就更舍不得,也隻得守著。”
“不過,我們挑的這家主人挺有眼光。幾年前開始,他就不再搜羅大件,轉而去做翡翠玉件的生意。聽說盤了幾年,總算把手裏帶不走的東西發賣得差不多,又雜七雜八搞了一批東西來,準備攏總一起賣給個霓虹人,等款子到手就舉家遷到日不落去。”
“這人姓鍾,行裏稱之為鍾麻子。大巫說,這人似乎是虧心事做多了,曾秘密找他做過幾次法事。驅邪祈福本該找道家,但這鍾麻子求的卻是請神扶乩。巫術一行其實同算命測字差不多,講究的也是察顏觀色。大巫同他聊天時,不動聲色地套了許多話出來,私下又悄悄打聽過,兩相結合,推測這人身上可能背負了人命。而且被他禍害的那人,似乎冤氣不散,在死後報複了另一個人,讓那人在出海時遇到了風浪,大船沉沒。雖然被另一搜船及時救起,卻因淹得太久成了活死人,有氣兒有心跳,但不能動彈。在床上捱了兩三年就死了。”
徐大財和施林不明內情,徑自感歎善惡有報。雁遊卻知道所謂遭了海難的人必是邁克爾,想不到當時看到的那些場景竟然是真的。他知道自己沒什麽翻天倒海的能力,或許,真是因果報應也不一定。
徐大福又說道:“掌握了這些信息,大巫請神跳巫時自然對答如流,可把鍾麻子給高興壞了,說大巫是有真本事的人,他一家老小能不能平安離開華夏,就著落在大巫身上了。因為信任,他說話漸漸不提防起來。大巫這才知道,他手裏不但有幾件多年淘換來的好玉器,即將賣給霓虹人的那些老玩意兒,也是值了大錢的。兩樣加在一起,起碼值七八萬銀元,於是便起了謀財的心思。”
“他的計劃是這樣的:先說服鍾麻子辦次席麵招來喜氣,驅走晦氣;又讓我曾祖帶人表演,屆時他做為內應,和買通的下人一起把道具箱裏的東西全換成寶貝,再神不知鬼不覺地偷帶出來。為了避人耳目,大巫會悄悄在酒水裏下一種致幻劑,人喝下後就懶洋洋的不想動彈,事後隻當是多喝了酒查不出來。但我曾祖也得全力以赴,把鍾家上上下下的人都吸引在前廳。”
徐大財又點了一支煙,陶醉地說道:“事後我曾祖總是說,那是他一輩子最好的一次表演,‘粘擺合過,月別捧開’,把幻門八字精髓發揮到了極致。鍾府的主人幫傭們都看直了眼,整座四合院裏頭,除了變彩戲的聲音外,竟沒有一個人說話。直到結束很久,大家才拚命鼓掌叫好。那聲音差點兒把瓦片都給掀了,巡捕房的人還以為出了什麽事,特地進來查看。”
施林雖然沒學過這些門道,但從小聽媽媽和舅舅說這些,不免也頗為向往,當下也跟著一臉陶醉。
但雁遊卻毫不留情地給他們潑了盆冷水:“自來賊贓難出手。明麵上作價七八萬的東西,變贓物後能賣出一半的價就算燒了高香。你們家的東西一直捂到現在,恐怕裏麵還有緣故。”
這話一出,徐大財什麽興致都沒了,苦笑道:“小兄弟懂得真多,確實是這樣。當年瓜分了東西後,我們以為發了一注橫財,從此不必受苦,開心死了。哪兒想到,大巫是荊楚一帶的人,來四九城討生活沒多久,不懂這些門道,過了幾天拿著磨掉了紋路的玉飾去死當,卻被逮個正著,原來鍾家早把失物畫圖描本,交待了道上的人,發現銷贓者立即拿下。”
“那時候進了巡捕房的人,受的罪是沒法兒想像的,種種酷刑,城裏傳得有鼻子有眼,能止小兒夜啼。大巫估摸是也聽說了這些,還沒等審訊就先服毒自盡了——他跳巫請神時,總會用到些迷幻藥物,有的劑量加大就成了毒藥。得知大巫的死訊,我曾祖嚇壞了,但又不舍得把到手的東西都沉到河裏,便把它埋在祖宅裏,告誡後輩起碼五十年內不得打開。”
“幾十年過去,現在你們是想拿出來換錢了?”
這些往事雖然說來驚心,卻都是陳年舊事,和雁遊想聽的相去甚遠,所以不免有幾分意興闌珊。
孰料,徐大財接下來的話卻是峰回路轉。
“我們家從沒人認識古玩,現在拿出來也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出手。本來我們都忘了這回事兒,沒想到前陣子往認識了兩三輩子的老相識家去串門子,無意聽他們說起,現在好幾座城市都有人放話說願高價收購古玩,但僅限珍品。我就想著,當年能值幾萬銀元的東西,擱今天少說也得賣幾萬塊吧?如果能出手換幾個錢,我外甥一家能改善下生活,我也能有聘禮娶個老婆了。隻不過……”
徐大財垮下臉來:“隻不過等我把東西挖出來,才發現天底下竟有那麽巧的事:消息靈通的哥們兒告訴我,在四九城裏收購古玩那位,背後的東家姓鍾。他家當年在古玩界有幾分名頭,後來避戰遷居海外。現在鍾家後人回來,想做一番大事業,重振祖上聲名。我就想著,這個鍾家多半就是被我曾祖坑過一把的鍾家,這古玩肯定不能賣給他。但既知道能換錢,又都挖出來了,若不出手,心裏又難受。不如索性拿遠一些,送到廣州去賣,反正那裏也有高價收購的。地址我都打聽好了,就是不知這些寶貝來曆,怕被人坑了。正好小林知道了這事兒想幫忙,又打聽到你眼力好,我就想了這個法子,把你……嗯,請來掌眼。”
高價收購……廣州……鍾家……境外……
幾個關鍵詞語像接連打下的閃電,瞬間關聯,照亮了雁遊的雙眼:“廣州的地址在哪裏?”
“我可是在腦子裏記著的。就在……”
如果不是身體不適,雁遊說不定會在狂喜之下做出什麽失態的舉動:徐大財說的地址,與慕容灰當時查出的公司地址完全一樣!
鍾麻子當年害死了自己,現在,鍾家後代又打上販寶出國的主意,算盤甚至打到英老頭上。他一定要瓦解鍾家的詭計,新仇舊恨,一起清算!
徐大財看不出雁遊在想什麽,隻覺得他這副目光炯炯的模樣像是準備使什麽壞似的,便提醒道:“雁小兄弟,看在都知道江湖老黃曆的份上,我可是把知道的都說了。這批東西我們也不知鍾家是從誰手上弄過來的,裏頭有你老祖宗的舊物,隻管拿走。但你承諾的事兒可得做到。”
東西都是幾十年前到手的,徐大財便自動將雁遊口中的朋友,理解成了祖宗輩的人,以為這是他家流落或丟失的舊物。
被他這一打岔,雁遊漸漸從熱血上頭中回過神來。想了想,他說道:“東西你們不用拿到廣州,城裏有人願意收購,而且也不必偷偷摸摸。隻是這價格卻未必能給高,我隻能保證,絕對公道。”
徐大財本來也沒指望件件都是能賣高價的珍寶,肚內盤算一番,覺得若是價錢公道、能把所有東西都出手的話,應該比隻賣一兩件更劃算,便點了點頭:“行,你把買家介紹給我吧。”
雁遊指了指半天都沒插得上話的施林:“他都認識。英老教授、陳教授,一個是考古界的權威,一個在做古玩生意。是要掛賣抽成,還是一次性買斷,回頭我和他們說明了情況,你們自己細談去吧。”
“喲?看來我們是舍近求遠了。”徐大財先是高興了一陣,繼而又犯起愁來:“小林,要是知道了這些事兒,學校肯放過你嗎?咱家十幾輩子了才出一個大學生,要是得毀了你的前程,還不如不賺這錢了。”
施林不說話,隻是懇求地看著雁遊,生怕他說話不算數似的。
其實,他們卻是多心了。單憑帶來鍾家這條線索,就足夠雁遊原諒他們十次八次。
再加上施林雖然心眼兒多,本質卻是不壞。雁遊也願意再給他次機會。
替懷裏的小貓順了順毛,雁遊問道:“衛師兄和孟昊呢?”
“就在旁邊那頂帳篷裏。”
“這毒蕈粉會留下後遺症嗎?”
“不會,是改良過的。”
雁遊點了點頭:“解了他們的藥性,讓你舅舅先躲起來,趁還沒驚動老師,趕緊一起下山吧,稍後我會說服他們不要外傳。但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如果你以後再敢算計我、或者學校裏的師生們,我一定數罪並罰。”
施林鬆了一口氣,滿麵感激,卻一時說不出話來。徐大財顯然比他皮厚得多,笑容滿麵地連連道謝,又再三保證再也不會犯錯。
“先別急著謝我,回頭說不定還得請你做幾件事。”
交談之際,雁遊已在心內盤算該怎麽炮製鍾家。也許派人送寶上門、混進內部打探消息會是個好主意。他身邊的人都不宜露麵,倒是這個熟知江湖事,又有幾分渾不吝的徐大財可以一用。反正施林還在學校,料他不敢起二心。
“行啊,隻要東西能脫手,能賺到錢娶媳婦,小兄弟要我做什麽都行。”
徐大財沒口子地答應著,儼然一副想聘禮想得神魂顛倒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