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您用力啊,都能見著孩子的頭了,快了快了……”產婆焦急地換著手裏的巾帕,熱水燒了一盆又一盆。連山站在門外止不住的踱步,聽著房門內夫人的叫喊,心下愈發焦急起來,衝著身後的一眾侍女們吼道:
“你們還杵在這裏作甚,快些進去幫忙啊,想讓夫人疼死是不是!夫人若有個什麽閃失,本將軍要了你們的命!”就著此刻屋簷外陰沉的天空,連山的這番話倒也真讓侍女們顫抖了好一會,才緩緩開始向屋內踱步而去。
不過,這一會兒的功夫,房門被一位侍女打開,首入連山眼簾的便是那惴惴不安的產婆,她畏縮地朝著臉色陰沉的連山挪去,懷裏抱著不停哭鬧的嬰兒。產婆終是挪到連山的麵前,惴惴然開了口:“連將軍,是個小姐……”產婆似乎是還想說什麽,便被連山的大笑打斷,她兩眼瞪圓了盯著連山:“連將軍可是滿意?”
“如何不滿?本將軍由始至終都想養個女兒,像桓兒一般溫婉嬌柔,日子定是美滿萬分的,對了,桓兒可還好?”連山銳利的雙眸直直的看向產婆,似是隻要說了不好的話,下一秒就活不成了似的,好在夫人無礙,她悻悻然道:“母女給平安,母女平安……”隨後向連山告了退,下去領賞錢了。
連山流星大步地跨進房間,走到床沿,緩坐了下來,把懷中的孩子放在李桓的身邊,神色了無剛剛在外時的那般冷峻,眼角眉梢都似掛上了微笑一般,整個人變得柔和許多。
李桓悠悠轉醒,見連山坐在床邊呆呆的看著她發呆,不禁覺著有些發笑。鐵血將軍威名在外的連山,居然還有這樣一麵,李桓這麽一想,更是不禁笑出聲來。
沙啞卻不失靈動的聲音一下子,就把連山從發呆的境界裏扯了回來。
連山依舊眉毛眼睛都笑著,他把李桓的青絲撂到耳後,聲音也柔柔的說:“桓兒,我剛剛給咱們女兒想了個好名字,她便喚作連久如何,寓意我倆長長久久,也願她與她往後的夫君年深歲久,你看如何?”
李桓笑的失聲,眼角甚似有了淚痕,無奈實在無力氣拭去,隻得勞煩連山。李桓道:“相公,孩子還小,你怎麽都盼著她給別人去了,桓兒依你,孩子便喚久是了,可別把久兒那麽早就許給人家。”
兩人又閑話了一番,床邊的連久卻不依,開始哭鬧起來,眼睛就這麽閉著,嘴張得大大的,哭的酣暢淋漓。連山與李桓都未察覺有何不妥的,直到連山身後的奶媽看不下去,走上前:“將軍,夫人,小姐這是餓了呢,可否讓奴先帶小姐下去吃奶?”
連山與李桓相視半刻,才了然,原來久兒是餓了啊!初為人父人母的他們果然還有很多要學的啊!
奶媽抱著連久退出了廂房,奶媽剛帶上門,準備往自己住的東廂走去。怎料原本陰沉沉的天霎時放了晴,一開始隻是星星點點的光斑灑在連久的臉上,到後來整片天空萬裏無雲,太陽高掛,不過須臾,懷中哭鬧的孩子也安靜了下來,半晌居然笑了開來,還朝著太陽伸出了小手。
奶媽看得呆了,愣在原地有近半盞茶的時間才緩緩地向東廂走去。
奶媽喚作朱氏,京城人士,至今已是半老徐娘,年輕時未有子嗣,怎知中年得子,奶水又足,便出來做了奶媽。
再說這連山,身居大將軍之職,武將之中無人能敵,邊塞製敵,幾乎全勝而歸,實乃行軍用兵之才。
燕國皇帝世稱燕文帝,複姓公良,字平,直至燕文帝不惑之年,後宮佳麗眾多卻隻得六位皇子,三位公主。其六位皇子中,大皇子公良池自小被燕文帝帶在身旁,至今已三年,飽讀詩書,隻性格略懦弱,除卻見燕文帝及其母妃孫氏等親些的人時,放得開些,其餘時候皆是一副畏畏縮縮的樣子,見了好些人都要尷尬上一會兒。
二皇子公良景,似他名字一番,本人便似一道風景。
曾有一位大人家的小姐隻遠遠瞥見他一眼,回了府便撂下“非他不嫁”雲雲癡情的話來,然而這位小姐最後也未得嫁予公良景,原因也無過年少癡想罷。
三皇子公良溫,不學無術,因屢次朝堂之上口出狂言,遂燕文帝罰他三年不上早朝。
好在四皇子公良容好些,但關於他的傳聞卻有些少,隻聽說書人講過,似是幼時生過什麽大病,之後身體一直也不好,什麽重活累活都不能幹,更別提帶兵打仗了,於是,在所有大臣爭相站黨結派的時候,公良容身後卻是一人未有的。
五皇子公良明,自小喜愛遊山玩水,雖至今隻垂髻,去過的地方卻是不少的。說他博覽群書不為過,可他卻毫無奪嫡之心,於是,大臣們也忽略了他。
餘下便是六皇子公良武,對得起他的名字,他很是個帶兵打仗的料,連山不止一次在朝堂之上誇讚過他,往後定是個將相之材,這話可聽的燕文帝欣悅不已,直賞了連山及公良武好些東西才姍姍下了早朝。然而這樣一個將相之材,從小竟隻和病秧子四皇子玩的來,父皇母妃除外,竟是隻聽公良容的話。好些頗有遠見的大臣們都默默地支持公良武,何故?
瞧著這兩位皇子這般親法,日後若是真立了一位作太子,這不是有倆呢,被選中的可能也大些不是。
由古至今便是重男輕女的,這三位公主的待遇可真的不如何,哪怕長公主也無皇子,哪怕是三皇子的半分好,所以,這些個公主性子可都是十分懦怯的,平日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一時間竟真的有人忘了,這偌大的宮牆內還有三位公主的存在。
又是一年花燈會,連久早早的便纏著朱氏想要出來玩,為了出來一趟,她可是把所有能用的招式都用上了。然而最後的出來玩便是朱氏抱著她,她隻能看,不能亂跑、不能亂說。
街上很熱鬧,人也很多,但幾乎所有人走過朱氏身邊,都會多看幾眼,原因無他,年近幼學的連久出落得十分標誌,潔白如雪的皮膚,嫩嫩的,似是一掐便能掐出水來。杏臉桃腮更是增添了不少靈動,更別說朱氏與連久身著華貴,配飾精美。
連久終於是熬不住,她掙脫朱氏的懷抱,憑借著小孩嬌小的身軀,隻幾個轉身便跑了沒影。朱氏眼見著小姐沒影了,嚇得三魂丟了七魄,趕忙回府遣人來找*小*姐。
這一邊連久已然找到了樂趣——猜燈謎,她發現猜對這些很簡單的問題,便能贏到很漂亮的東西,於是便用力擠到人潮前,努力地猜著每一個燈謎。
猜燈謎的人潮外,一波年輕的公子格外吸人視線,不單單容貌出眾,舉手投足間更是有說不出的貴氣,眾人紛紛讓開道路,卻不忘朝著那群公子哥投去好奇的目光。
來人正是五位皇子,燕文帝考慮到這些個孩子都還未成家,趁著花燈會之際,可以先去瞧瞧,若是能有對眼的,那也是極好的。燕文帝越想越是有理,便讓他們把平時害羞的大皇子也帶上了。
“四哥,四哥,咱們去猜猜燈謎吧,那邊好像很熱鬧的樣子。”公良武熟稔地拽著公良容的袖子,未經得他的同意,便直直的朝著人群走去,身後三人均是無奈的相視歎息,卻也默默地跟上。一行人剛走到前頭,便聞一聲很靈脆的聲音:
“老板老板,你這個燈謎我知道啦!”
公良容最先找到說話的女子,那女子,也可以說是小女孩吧,長得很好看,他平生未誇過女子,隻覺得她舉手投足間都對上了他的胃口,心裏沒來由的就想過去接近一番。
轉眼又瞥見她掛在腰間的玉佩,這是父皇當初賞給連將軍愛女的和田玉佩,世上少有。遙想上次見連將軍女兒時,她還隻是個三歲孩童,如今都這麽大了……
“你們還杵在這裏作甚,快些進去幫忙啊,想讓夫人疼死是不是!夫人若有個什麽閃失,本將軍要了你們的命!”就著此刻屋簷外陰沉的天空,連山的這番話倒也真讓侍女們顫抖了好一會,才緩緩開始向屋內踱步而去。
不過,這一會兒的功夫,房門被一位侍女打開,首入連山眼簾的便是那惴惴不安的產婆,她畏縮地朝著臉色陰沉的連山挪去,懷裏抱著不停哭鬧的嬰兒。產婆終是挪到連山的麵前,惴惴然開了口:“連將軍,是個小姐……”產婆似乎是還想說什麽,便被連山的大笑打斷,她兩眼瞪圓了盯著連山:“連將軍可是滿意?”
“如何不滿?本將軍由始至終都想養個女兒,像桓兒一般溫婉嬌柔,日子定是美滿萬分的,對了,桓兒可還好?”連山銳利的雙眸直直的看向產婆,似是隻要說了不好的話,下一秒就活不成了似的,好在夫人無礙,她悻悻然道:“母女給平安,母女平安……”隨後向連山告了退,下去領賞錢了。
連山流星大步地跨進房間,走到床沿,緩坐了下來,把懷中的孩子放在李桓的身邊,神色了無剛剛在外時的那般冷峻,眼角眉梢都似掛上了微笑一般,整個人變得柔和許多。
李桓悠悠轉醒,見連山坐在床邊呆呆的看著她發呆,不禁覺著有些發笑。鐵血將軍威名在外的連山,居然還有這樣一麵,李桓這麽一想,更是不禁笑出聲來。
沙啞卻不失靈動的聲音一下子,就把連山從發呆的境界裏扯了回來。
連山依舊眉毛眼睛都笑著,他把李桓的青絲撂到耳後,聲音也柔柔的說:“桓兒,我剛剛給咱們女兒想了個好名字,她便喚作連久如何,寓意我倆長長久久,也願她與她往後的夫君年深歲久,你看如何?”
李桓笑的失聲,眼角甚似有了淚痕,無奈實在無力氣拭去,隻得勞煩連山。李桓道:“相公,孩子還小,你怎麽都盼著她給別人去了,桓兒依你,孩子便喚久是了,可別把久兒那麽早就許給人家。”
兩人又閑話了一番,床邊的連久卻不依,開始哭鬧起來,眼睛就這麽閉著,嘴張得大大的,哭的酣暢淋漓。連山與李桓都未察覺有何不妥的,直到連山身後的奶媽看不下去,走上前:“將軍,夫人,小姐這是餓了呢,可否讓奴先帶小姐下去吃奶?”
連山與李桓相視半刻,才了然,原來久兒是餓了啊!初為人父人母的他們果然還有很多要學的啊!
奶媽抱著連久退出了廂房,奶媽剛帶上門,準備往自己住的東廂走去。怎料原本陰沉沉的天霎時放了晴,一開始隻是星星點點的光斑灑在連久的臉上,到後來整片天空萬裏無雲,太陽高掛,不過須臾,懷中哭鬧的孩子也安靜了下來,半晌居然笑了開來,還朝著太陽伸出了小手。
奶媽看得呆了,愣在原地有近半盞茶的時間才緩緩地向東廂走去。
奶媽喚作朱氏,京城人士,至今已是半老徐娘,年輕時未有子嗣,怎知中年得子,奶水又足,便出來做了奶媽。
再說這連山,身居大將軍之職,武將之中無人能敵,邊塞製敵,幾乎全勝而歸,實乃行軍用兵之才。
燕國皇帝世稱燕文帝,複姓公良,字平,直至燕文帝不惑之年,後宮佳麗眾多卻隻得六位皇子,三位公主。其六位皇子中,大皇子公良池自小被燕文帝帶在身旁,至今已三年,飽讀詩書,隻性格略懦弱,除卻見燕文帝及其母妃孫氏等親些的人時,放得開些,其餘時候皆是一副畏畏縮縮的樣子,見了好些人都要尷尬上一會兒。
二皇子公良景,似他名字一番,本人便似一道風景。
曾有一位大人家的小姐隻遠遠瞥見他一眼,回了府便撂下“非他不嫁”雲雲癡情的話來,然而這位小姐最後也未得嫁予公良景,原因也無過年少癡想罷。
三皇子公良溫,不學無術,因屢次朝堂之上口出狂言,遂燕文帝罰他三年不上早朝。
好在四皇子公良容好些,但關於他的傳聞卻有些少,隻聽說書人講過,似是幼時生過什麽大病,之後身體一直也不好,什麽重活累活都不能幹,更別提帶兵打仗了,於是,在所有大臣爭相站黨結派的時候,公良容身後卻是一人未有的。
五皇子公良明,自小喜愛遊山玩水,雖至今隻垂髻,去過的地方卻是不少的。說他博覽群書不為過,可他卻毫無奪嫡之心,於是,大臣們也忽略了他。
餘下便是六皇子公良武,對得起他的名字,他很是個帶兵打仗的料,連山不止一次在朝堂之上誇讚過他,往後定是個將相之材,這話可聽的燕文帝欣悅不已,直賞了連山及公良武好些東西才姍姍下了早朝。然而這樣一個將相之材,從小竟隻和病秧子四皇子玩的來,父皇母妃除外,竟是隻聽公良容的話。好些頗有遠見的大臣們都默默地支持公良武,何故?
瞧著這兩位皇子這般親法,日後若是真立了一位作太子,這不是有倆呢,被選中的可能也大些不是。
由古至今便是重男輕女的,這三位公主的待遇可真的不如何,哪怕長公主也無皇子,哪怕是三皇子的半分好,所以,這些個公主性子可都是十分懦怯的,平日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一時間竟真的有人忘了,這偌大的宮牆內還有三位公主的存在。
又是一年花燈會,連久早早的便纏著朱氏想要出來玩,為了出來一趟,她可是把所有能用的招式都用上了。然而最後的出來玩便是朱氏抱著她,她隻能看,不能亂跑、不能亂說。
街上很熱鬧,人也很多,但幾乎所有人走過朱氏身邊,都會多看幾眼,原因無他,年近幼學的連久出落得十分標誌,潔白如雪的皮膚,嫩嫩的,似是一掐便能掐出水來。杏臉桃腮更是增添了不少靈動,更別說朱氏與連久身著華貴,配飾精美。
連久終於是熬不住,她掙脫朱氏的懷抱,憑借著小孩嬌小的身軀,隻幾個轉身便跑了沒影。朱氏眼見著小姐沒影了,嚇得三魂丟了七魄,趕忙回府遣人來找*小*姐。
這一邊連久已然找到了樂趣——猜燈謎,她發現猜對這些很簡單的問題,便能贏到很漂亮的東西,於是便用力擠到人潮前,努力地猜著每一個燈謎。
猜燈謎的人潮外,一波年輕的公子格外吸人視線,不單單容貌出眾,舉手投足間更是有說不出的貴氣,眾人紛紛讓開道路,卻不忘朝著那群公子哥投去好奇的目光。
來人正是五位皇子,燕文帝考慮到這些個孩子都還未成家,趁著花燈會之際,可以先去瞧瞧,若是能有對眼的,那也是極好的。燕文帝越想越是有理,便讓他們把平時害羞的大皇子也帶上了。
“四哥,四哥,咱們去猜猜燈謎吧,那邊好像很熱鬧的樣子。”公良武熟稔地拽著公良容的袖子,未經得他的同意,便直直的朝著人群走去,身後三人均是無奈的相視歎息,卻也默默地跟上。一行人剛走到前頭,便聞一聲很靈脆的聲音:
“老板老板,你這個燈謎我知道啦!”
公良容最先找到說話的女子,那女子,也可以說是小女孩吧,長得很好看,他平生未誇過女子,隻覺得她舉手投足間都對上了他的胃口,心裏沒來由的就想過去接近一番。
轉眼又瞥見她掛在腰間的玉佩,這是父皇當初賞給連將軍愛女的和田玉佩,世上少有。遙想上次見連將軍女兒時,她還隻是個三歲孩童,如今都這麽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