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了臘月初八,宮裏按祖例賜下了晚宴,道是一家子坐到一處,像民間那般,一同喝口臘八粥。
因是家宴,若過分鄭重其事了,反惹了皇上不高興,在這衣著打扮上,薑恪便隻穿了身絳紫色的常服,袖端為薰貂,外頭罩了件紫貂端罩,又在腰間掛了象征親王的玄山青玉佩,配以小綬三采,如此這般便顯得些許正式了。
“這樣不成,外頭冷著呢。”薑恪一見華婉出來,便吩咐清意道:“去將那件鶴氅拿來。”
“不要了,不要了。”華婉驚恐地連連擺手,她在薑恪的逼迫下已多添兩件厚厚的棉衣,再穿,再穿就走不動了。薑恪對清意做了個快去的手勢,然後和顏悅色的擁著華婉,柔聲哄勸道:“那件鶴氅最是輕薄暖和,穿著也不會不舒服,天氣冷著呢,著了風寒可不是鬧著玩的。”
這明著商量實則不容反抗的語氣,讓華婉委實無力,她看了看身邊幾個深深垂頭,對著王爺王妃的恩愛仿佛什麽也沒聽到什麽也沒看到的丫鬟,無力的點頭答應,任著那件鶴氅披到自己身上武碎玄天。那鶴氅是玫瑰紫的繭綢麵子,內襯做的是灰鼠裏子,灰鼠裏子全是軟和的大毛,再暖和不過了。
“快走吧,快走吧,皇上說了要你早些入宮的。”一將帶子係好,華婉便急急忙忙道,生怕王爺又找了什麽往她身上套。薑恪倒是不緊不慢的,往她身上上上下下的仔細端視了,直覺得周全了,方吩咐出門。
帶了王府標號的馬車出了大門,直往大興宮去。因前頭皇帝遣了小內監來,說有事與豫王商議,華婉便先去了榮禧宮陪著皇太後。
含元殿中,薑恪一掀袍角,直挺挺的跪下,伏首行禮:“見過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禮罷,她直起上身,雙眸下垂,無比恭順。皇帝直直地盯著她,既不叫她起半身,亦不問話。殿中的氣氛陡然緊張微妙起來,唯有豫王,一動不動的跪著,如千鈞之重。半晌,皇帝輕歎了口氣,擺了擺手,殿中服侍的內監宮女魚貫退出。
“小二,”皇帝總算敗給了薑恪這油鹽不進的性子,他的眼神漸漸軟下來,無奈道:“五髒俱損,經絡久於,禦醫說,朕隻有三年了。”
“幹爹,您說皇上跟豫王殿下說什麽呢?”小路子壓低了聲對吳泰英道,還不時的回頭望了幾眼含元殿的大門。吳泰英一巴掌拍在他的腦袋上,厲聲罵道:“糊塗東西,這也是你問的?當好差就是!”小路子心覺自己問錯了話,忙賠笑認錯:“幹爹說的是,兒子隻是奇怪罷了,皇上與殿下是親兄弟,卻弄得跟冤家對頭似的。”他年紀小,剛被吳泰英提攜了跟在身旁做事,有什麽好奇心實屬正常,可這皇宮大內,最要不得的便是好奇心。皇上與殿下的事,委實是樁冤孽,怎能輕易為人道?
吳泰英是太祖爺留給太宗,太宗又給了當今的人,最是忠心不過,他伺候了三代君王,如今也到了告老的時候,身後卻總要有人來接掌,小路子是他在這宮裏收的最後一個幹兒子,寬厚有餘,機敏卻不足,總是磨礪不夠,也不曉得今後可還堪用。他看了看四周,兩排小太監都眼觀鼻鼻觀心的侍立著,他一把把小路子拉到一邊,降下聲音,語重心長道:“你小子心裏頭得亮堂著點兒,不該你問的,就把好奇心死死掩心底兒,別叫人輕易抓了辮子,”見小路子乖巧的點了頭,他長歎了口氣兒,繼續道:“司禮監的老李,那陰刻的老東西見天兒的給咱家找排頭,說什麽司禮監本該排在禦用監前頭,”吳泰英臉色陰狠起來:“放他娘的狗屁!世事無絕對,咱們禦用監翻了身,他們就休想再騎到咱們頭上!你可聽好了,日後,咱家不在宮裏,你們兄弟幾個盡夠找老李的短腳,可別縮頭縮腦的做孬種。唯一樣,咱家對你幾個哥哥也囑咐了的,咱們效忠的,是天子!”吳泰英將“天子”二字重重的咬出來。
小路子低頭細細一想,抬了頭,滿臉堅定道:“幹爹放心,兒子記下了,定不會墮了幹爹的名號!”
吳泰英滿意地拍拍小路子的肩膀,這幹兒子雖說寬厚敦鈍了些,但就是這樣的人才忠心,何況,他又不是真的蠢笨。他是沒了子孫根的,一輩子都不能有自己的子孫,如今,年紀越大,越發覺得這幹兒子滿意。
殿中忽然傳出瓷器破碎的聲響,吳泰英與小路子對視一眼,忙到門旁站好,不一會,豫王用力的拉開門,疾步衝出來,頭也不回的走了。外頭的內監們都縮了縮頭,麵麵相覷,不敢發出一點聲響。
“孽障!”皇帝怒罵一聲,一隻裝了半池墨的硯台“砰”的砸在了門檻上,在厚厚的紅氈毯子上囫圇轉了圈兒。內監們都屏了息,裏頭沒再發出任何響聲,再過了一會,皇上高聲喊:“吳泰英!”
吳泰英忙理了理袍子,入殿去前,對門外的幾個小內監,厲聲吩咐道:“想要腦袋的話,就管牢自個的嘴巴,今兒的事,誰都不許說出去!”
薑恪出了含元殿,怒不擇路的徑直往外走去,直到回頭看不見含元殿了,方止了步,平息了因憤恨而粗重的喘息,正了正衣冠,從容的拔腳。
因是宮裏走慣了的,又隻以為皇上是為尋常朝事尋她,便沒在身邊待伺候的人最後人類全文閱讀。她走過廊道,往榮禧宮走去,經過上林苑的映日湖,卻見榮安長公主孤身站著。映日湖已結了厚厚的冰,四周蓋滿了白雪,仲春裏茂綠的花兒草兒也都苦了,掩在雪地,白茫茫的一片。榮安長公主披了一身雪白的羽氅,在蒼茫的天地間,與雪相映,顯得格外孤涼寂寞。
薑恪的心一窒,抿了抿嘴,勾起一個淺淺的開心笑容,大步走了過去:“皇姐。”榮安長公主聞聲,轉過頭來,見是她,露出一個溫柔的笑容:“你來了。”薑恪大步走到她身邊,東張西望的看了看,好奇的問道:“皇姐看什麽這般入神呢?”
榮安長公主搖了搖頭,見她的衣袖內折了,伸手給她拉出捋平,溫言問道:“聽說,你剛從含元殿來?”薑恪心中一凜,支吾著道:“嗯,晚間還有家宴,沒什麽事,我就出來了。”榮安長公主也不追問,笑著道:“思川呢?”
“她在榮禧宮陪著母後呢。”薑恪毫不猶豫地答道,就見公主滿是笑意的望著她,清透的雙眸亮晶晶的,她耳根一紅,囁嚅道:“阿婉很好。”見公主的笑意更明顯了,她不禁笑自己小家子氣,便露出一個與有榮焉的神氣,篤定道:“她真的很好。”耳根卻不由更紅了,像上林苑北麵那滿園盛開的紅梅。
公主笑著搖了搖頭,神色間很是放心與歡快。薑恪便絮絮叨叨的跟她說起來:“前些日子,馬偉傑和顧家小姐議親呢,她一聽說這事是我在背後推動的,便直道這是盲婚啞嫁,說什麽不尊重當事人。我就告訴她,馬偉傑才華橫溢,翩翩君子,顧家小姐則是出了名溫良敦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天生的良配。”見公主饒有興味的看著她,她忙給華婉辯解道:“她不是那等不知好歹的,信任我,才會這般有什麽說什麽,之後,她親自張羅了份得體的禮物遣人送去。”
公主的眼神更加柔和,溫柔的笑著道:“以前我就覺得她和顧惜頗像,而今看來,除了那對眉眼,連性子都有幾分相似。”薑恪露出幸福的笑意:“她們都是良善的人,卻也不全是一樣的,惜兒溫婉,阿婉就要固執一些。”她絲毫沒有比較的意思,說起她們兩個也都是和煦如春風的神氣。
公主笑了笑,很是為薑恪高興,顧惜走後,她就沒有一日放鬆愉快的日子,現在好了,公主寬慰道:“若是顧惜能聽到你的話,想必也是高興的。”兩人都不由想起那個溫厚純善的姑娘,一時都靜默下來。涼風憑湖而來,天高地闊,心胸坦蕩,榮安長公主似有所感,深呼了口氣,看向薑恪,緩聲道:“小二,你許多年沒叫過我一聲姐姐了。”薑恪的身子驀地一顫,眼中露出狠戾,疾聲問:“皇上對你說什麽了?”
“他什麽也沒說,小二,別這樣防著他。”公主連連搖頭,“你這樣,他很難過。”
“他難過?他是覺得我無理取鬧吧?”薑恪譏嘲一笑,神情間極為不屑,不待公主再說什麽,薑恪正色道:“姐姐,你等我三年,不,隻要兩年,我不會讓你永遠在輔國公府那灘爛泥塘裏的。”
“不值得的,”公主聲似嗚咽,用力的抓住薑恪的手臂,緊緊的握緊,手勁幾乎要嵌進肉裏,她用足了勇氣,一字一句道:“出了正月,輔國公就會上折致仕,你且等等,他總會有求著你的時候,皇兄身子不好,日後若有個不測,輔國公也好助你一臂之力。留著他,比殺了他好太多。小二,你忘了君父的遺言麽?江山為重。”
薑恪冷笑,反問:“那就算了麽?”
公主看著她,眼中漸漸布滿了悲哀,不過須臾,那悲哀皆都消散,剩下的是如鐵般的堅定,說道:“對,算了。你是玉石,他是瓦罐,何必做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而我,已經是這樣了,即便你殺了呂家滿門,我也回不去了。”
“不!”薑恪撇開公主的手,俊秀的臉上,戾氣十足,她沉著聲,字字似刀:“怎麽會回不去?我說回得去就回得去!你不要說了,就當不知道吧!”
說罷,她轉身就走,通紅的雙眼幾要泣血。榮安長公主看著她,她越走越遠,直到消失的遠處。開始下雪了,鵝毛般的雪花下得洋洋灑灑,榮安不舍的收回目光,一滴晶瑩的淚水自眼角滑落,喃喃自語:“奈何生在帝王家。”
因是家宴,若過分鄭重其事了,反惹了皇上不高興,在這衣著打扮上,薑恪便隻穿了身絳紫色的常服,袖端為薰貂,外頭罩了件紫貂端罩,又在腰間掛了象征親王的玄山青玉佩,配以小綬三采,如此這般便顯得些許正式了。
“這樣不成,外頭冷著呢。”薑恪一見華婉出來,便吩咐清意道:“去將那件鶴氅拿來。”
“不要了,不要了。”華婉驚恐地連連擺手,她在薑恪的逼迫下已多添兩件厚厚的棉衣,再穿,再穿就走不動了。薑恪對清意做了個快去的手勢,然後和顏悅色的擁著華婉,柔聲哄勸道:“那件鶴氅最是輕薄暖和,穿著也不會不舒服,天氣冷著呢,著了風寒可不是鬧著玩的。”
這明著商量實則不容反抗的語氣,讓華婉委實無力,她看了看身邊幾個深深垂頭,對著王爺王妃的恩愛仿佛什麽也沒聽到什麽也沒看到的丫鬟,無力的點頭答應,任著那件鶴氅披到自己身上武碎玄天。那鶴氅是玫瑰紫的繭綢麵子,內襯做的是灰鼠裏子,灰鼠裏子全是軟和的大毛,再暖和不過了。
“快走吧,快走吧,皇上說了要你早些入宮的。”一將帶子係好,華婉便急急忙忙道,生怕王爺又找了什麽往她身上套。薑恪倒是不緊不慢的,往她身上上上下下的仔細端視了,直覺得周全了,方吩咐出門。
帶了王府標號的馬車出了大門,直往大興宮去。因前頭皇帝遣了小內監來,說有事與豫王商議,華婉便先去了榮禧宮陪著皇太後。
含元殿中,薑恪一掀袍角,直挺挺的跪下,伏首行禮:“見過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禮罷,她直起上身,雙眸下垂,無比恭順。皇帝直直地盯著她,既不叫她起半身,亦不問話。殿中的氣氛陡然緊張微妙起來,唯有豫王,一動不動的跪著,如千鈞之重。半晌,皇帝輕歎了口氣,擺了擺手,殿中服侍的內監宮女魚貫退出。
“小二,”皇帝總算敗給了薑恪這油鹽不進的性子,他的眼神漸漸軟下來,無奈道:“五髒俱損,經絡久於,禦醫說,朕隻有三年了。”
“幹爹,您說皇上跟豫王殿下說什麽呢?”小路子壓低了聲對吳泰英道,還不時的回頭望了幾眼含元殿的大門。吳泰英一巴掌拍在他的腦袋上,厲聲罵道:“糊塗東西,這也是你問的?當好差就是!”小路子心覺自己問錯了話,忙賠笑認錯:“幹爹說的是,兒子隻是奇怪罷了,皇上與殿下是親兄弟,卻弄得跟冤家對頭似的。”他年紀小,剛被吳泰英提攜了跟在身旁做事,有什麽好奇心實屬正常,可這皇宮大內,最要不得的便是好奇心。皇上與殿下的事,委實是樁冤孽,怎能輕易為人道?
吳泰英是太祖爺留給太宗,太宗又給了當今的人,最是忠心不過,他伺候了三代君王,如今也到了告老的時候,身後卻總要有人來接掌,小路子是他在這宮裏收的最後一個幹兒子,寬厚有餘,機敏卻不足,總是磨礪不夠,也不曉得今後可還堪用。他看了看四周,兩排小太監都眼觀鼻鼻觀心的侍立著,他一把把小路子拉到一邊,降下聲音,語重心長道:“你小子心裏頭得亮堂著點兒,不該你問的,就把好奇心死死掩心底兒,別叫人輕易抓了辮子,”見小路子乖巧的點了頭,他長歎了口氣兒,繼續道:“司禮監的老李,那陰刻的老東西見天兒的給咱家找排頭,說什麽司禮監本該排在禦用監前頭,”吳泰英臉色陰狠起來:“放他娘的狗屁!世事無絕對,咱們禦用監翻了身,他們就休想再騎到咱們頭上!你可聽好了,日後,咱家不在宮裏,你們兄弟幾個盡夠找老李的短腳,可別縮頭縮腦的做孬種。唯一樣,咱家對你幾個哥哥也囑咐了的,咱們效忠的,是天子!”吳泰英將“天子”二字重重的咬出來。
小路子低頭細細一想,抬了頭,滿臉堅定道:“幹爹放心,兒子記下了,定不會墮了幹爹的名號!”
吳泰英滿意地拍拍小路子的肩膀,這幹兒子雖說寬厚敦鈍了些,但就是這樣的人才忠心,何況,他又不是真的蠢笨。他是沒了子孫根的,一輩子都不能有自己的子孫,如今,年紀越大,越發覺得這幹兒子滿意。
殿中忽然傳出瓷器破碎的聲響,吳泰英與小路子對視一眼,忙到門旁站好,不一會,豫王用力的拉開門,疾步衝出來,頭也不回的走了。外頭的內監們都縮了縮頭,麵麵相覷,不敢發出一點聲響。
“孽障!”皇帝怒罵一聲,一隻裝了半池墨的硯台“砰”的砸在了門檻上,在厚厚的紅氈毯子上囫圇轉了圈兒。內監們都屏了息,裏頭沒再發出任何響聲,再過了一會,皇上高聲喊:“吳泰英!”
吳泰英忙理了理袍子,入殿去前,對門外的幾個小內監,厲聲吩咐道:“想要腦袋的話,就管牢自個的嘴巴,今兒的事,誰都不許說出去!”
薑恪出了含元殿,怒不擇路的徑直往外走去,直到回頭看不見含元殿了,方止了步,平息了因憤恨而粗重的喘息,正了正衣冠,從容的拔腳。
因是宮裏走慣了的,又隻以為皇上是為尋常朝事尋她,便沒在身邊待伺候的人最後人類全文閱讀。她走過廊道,往榮禧宮走去,經過上林苑的映日湖,卻見榮安長公主孤身站著。映日湖已結了厚厚的冰,四周蓋滿了白雪,仲春裏茂綠的花兒草兒也都苦了,掩在雪地,白茫茫的一片。榮安長公主披了一身雪白的羽氅,在蒼茫的天地間,與雪相映,顯得格外孤涼寂寞。
薑恪的心一窒,抿了抿嘴,勾起一個淺淺的開心笑容,大步走了過去:“皇姐。”榮安長公主聞聲,轉過頭來,見是她,露出一個溫柔的笑容:“你來了。”薑恪大步走到她身邊,東張西望的看了看,好奇的問道:“皇姐看什麽這般入神呢?”
榮安長公主搖了搖頭,見她的衣袖內折了,伸手給她拉出捋平,溫言問道:“聽說,你剛從含元殿來?”薑恪心中一凜,支吾著道:“嗯,晚間還有家宴,沒什麽事,我就出來了。”榮安長公主也不追問,笑著道:“思川呢?”
“她在榮禧宮陪著母後呢。”薑恪毫不猶豫地答道,就見公主滿是笑意的望著她,清透的雙眸亮晶晶的,她耳根一紅,囁嚅道:“阿婉很好。”見公主的笑意更明顯了,她不禁笑自己小家子氣,便露出一個與有榮焉的神氣,篤定道:“她真的很好。”耳根卻不由更紅了,像上林苑北麵那滿園盛開的紅梅。
公主笑著搖了搖頭,神色間很是放心與歡快。薑恪便絮絮叨叨的跟她說起來:“前些日子,馬偉傑和顧家小姐議親呢,她一聽說這事是我在背後推動的,便直道這是盲婚啞嫁,說什麽不尊重當事人。我就告訴她,馬偉傑才華橫溢,翩翩君子,顧家小姐則是出了名溫良敦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天生的良配。”見公主饒有興味的看著她,她忙給華婉辯解道:“她不是那等不知好歹的,信任我,才會這般有什麽說什麽,之後,她親自張羅了份得體的禮物遣人送去。”
公主的眼神更加柔和,溫柔的笑著道:“以前我就覺得她和顧惜頗像,而今看來,除了那對眉眼,連性子都有幾分相似。”薑恪露出幸福的笑意:“她們都是良善的人,卻也不全是一樣的,惜兒溫婉,阿婉就要固執一些。”她絲毫沒有比較的意思,說起她們兩個也都是和煦如春風的神氣。
公主笑了笑,很是為薑恪高興,顧惜走後,她就沒有一日放鬆愉快的日子,現在好了,公主寬慰道:“若是顧惜能聽到你的話,想必也是高興的。”兩人都不由想起那個溫厚純善的姑娘,一時都靜默下來。涼風憑湖而來,天高地闊,心胸坦蕩,榮安長公主似有所感,深呼了口氣,看向薑恪,緩聲道:“小二,你許多年沒叫過我一聲姐姐了。”薑恪的身子驀地一顫,眼中露出狠戾,疾聲問:“皇上對你說什麽了?”
“他什麽也沒說,小二,別這樣防著他。”公主連連搖頭,“你這樣,他很難過。”
“他難過?他是覺得我無理取鬧吧?”薑恪譏嘲一笑,神情間極為不屑,不待公主再說什麽,薑恪正色道:“姐姐,你等我三年,不,隻要兩年,我不會讓你永遠在輔國公府那灘爛泥塘裏的。”
“不值得的,”公主聲似嗚咽,用力的抓住薑恪的手臂,緊緊的握緊,手勁幾乎要嵌進肉裏,她用足了勇氣,一字一句道:“出了正月,輔國公就會上折致仕,你且等等,他總會有求著你的時候,皇兄身子不好,日後若有個不測,輔國公也好助你一臂之力。留著他,比殺了他好太多。小二,你忘了君父的遺言麽?江山為重。”
薑恪冷笑,反問:“那就算了麽?”
公主看著她,眼中漸漸布滿了悲哀,不過須臾,那悲哀皆都消散,剩下的是如鐵般的堅定,說道:“對,算了。你是玉石,他是瓦罐,何必做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而我,已經是這樣了,即便你殺了呂家滿門,我也回不去了。”
“不!”薑恪撇開公主的手,俊秀的臉上,戾氣十足,她沉著聲,字字似刀:“怎麽會回不去?我說回得去就回得去!你不要說了,就當不知道吧!”
說罷,她轉身就走,通紅的雙眼幾要泣血。榮安長公主看著她,她越走越遠,直到消失的遠處。開始下雪了,鵝毛般的雪花下得洋洋灑灑,榮安不舍的收回目光,一滴晶瑩的淚水自眼角滑落,喃喃自語:“奈何生在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