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王遇刺,陳留王身亡,二人皆是皇上肱骨之臣,此事一出,掀起軒然大波,皇帝下令徹查誰是幕後指使之人。當日刺客皆都伏法,隻從他們身上搜出了耀承軍的令牌,誰都能看出,這令牌出現的巧妙,不像是證據,倒像是栽贓嫁禍的,又像是幕後之人故布疑雲,但不論如何,矛頭已然指向承憲郡王李諳。內閣商議多日,承憲郡王駐守邊陲要地,不可輕易離開,且單憑一塊令牌難以說明事由,不如派欽差往宣同走一趟,代天子問詢。皇帝允。
隻是,未等欽差出發,承憲郡王便使八百裏加急呈上奏折,他先向皇帝請罪,言明自己未能約束好下屬,而後再彈劾趙王,私通耀承軍副指揮使楊克江,插手耀承軍內部軍務,私自調派軍士行刺親王執掌無限全文閱讀。
承憲郡王乃是皇太後親侄,又是二品封疆大吏,戍守九邊,其位高權重,所言之事,自然不能不當回事。情況急轉直下,皇帝令欽差暫留京城,又命都察院向趙王問詢。
近幾日,薄園門前馬車不斷,貴爵宗親聽聞豫王殿下在此養傷,皆都派了府中大管事送來人參鹿茸等珍貴藥材,順便求見豫王,探問安康?可惜豫王殿下以靜養為由,拒絕了所有人的探訪。由是,外頭無人知曉王爺傷勢,都憑著猜想推測,胡亂議論。或曰王爺傷勢慘重,將不久於人世,或曰王爺文韜武略,受傷不過掩人耳目,本尊已往宣同查探,說什麽的都有,酒樓中的說書先生眉飛色舞,比手畫腳的,說的活靈活現,仿佛親眼所見。
而豫王本尊,則安逸的靠著細繡海棠花墨藍大迎枕上,無所事事的玩著王妃白嫩的手指。
“先把藥喝了。”華婉抽回手,端著藥碗過來,薑恪細長的柳眉狠狠一耷,苦著臉道:“怎麽還有?不是說了,我已好了許多。”再不怕苦的人,將這苦澀難聞的湯藥按著每日三餐往肚裏灌也是受不了,王爺忍了多日,終於不肯再用了。
華婉歎息,好聲勸道:“這藥是補血凝氣的,你那日流了這麽多血,自然是要補回來的。”她舀了勺到唇邊親自試了溫度,道:“恰好,喝了吧。”王爺轉開頭,不滿的揮揮手:“不要,我身子好著呢,跟芷黛說,別再寫什麽勞什子藥方了。我不喝。”
華婉也不惱,柔聲道:“良藥苦口,怎能憑自己一心一想?喝了,我就給你念書可好?”薑恪勉強答應,懶洋洋的張開口,要華婉親自來喂。她是傷者她最大,華婉從來知道薑恪身上總有純稚的孩子氣卻總是壓抑著,這樣難得的任性妄為讓她很是喜愛,王爺長日繃著弦過日子,打出生起便受重重束縛,小心翼翼的,生怕一個行將踏錯便是萬劫不複,她能放開心,鬆懈一下,想做什麽便做什麽,華婉自是要由著她的。
一碗湯藥,一勺一勺的,很快就喂完了,薑恪略微赧然,她何嚐這般像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似的要人哄著用藥過,華婉從書架上選了本《博物通誌》來,這書裏說的是這世上種種似是而非之物,言語詼趣而不死板,所記之物亦是聳人聽聞的傳說神話,此時拿來解悶恰好。薑恪看著華婉坐到近旁,而後一雙纖纖素手翻開書,她低聲道:“你若有事,就去忙吧,不必陪著我。”
華婉愕然,抬頭看到薑恪柔軟圓潤的耳垂紅彤彤的直到耳根,不由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見薑恪偏開頭,神色懊惱,忙忍住笑,哄嬰孩般語調柔軟神色溫柔道:“妾身不忙,王爺便準許妾身留下罷。”
與她話語不搭調的是,她的眼中含著明顯的笑意,顯得嬌俏調皮,完全便是想笑又不敢笑的模樣,薑恪又氣又惱,最後咧開嘴,笑了起來,趁著華婉不注意,突然撲了上來,將華婉拉進懷裏。華婉大驚,驚愕的睜大了眼睛,還未反應過來整個身子便撲在了薑恪的身上,她忙掙紮出來,神色大變,一麵查看薑恪的傷口,一麵氣急敗壞道:“你怎麽這樣不愛惜自己!有沒有碰到?痛不痛?”
薑恪齜齜牙,縮著腦袋心虛道:“一時便忘了,沒有碰到呢。”華婉不理她,就要出門去尋芷黛來,被薑恪緊緊的抓住手臂,“不疼的,真的,你別擔心。”
華婉的身子因緊張而僵直著,看著薑恪小心翼翼的賠笑著,良久,在心中歎了口氣,或許,王爺根本就不明白在那一刻,她鮮血淋淋的倒在她懷中,她的心中是多麽的驚恐害怕,她怎麽知道在她生死未卜之時,她心如死灰,甚至想就這樣隨她去了,她又怎麽知道她昏迷不醒,她坐在床頭日夜陪伴,不敢走開一步,她更不知道在她醒來那一刻,仿佛千鈞之石從胸口墜落的激蕩與洶湧而來的歡喜。
她不知道她身子的安康對她而言是多麽重要,因為她不曾經曆過。
薑恪斂下張揚的雙眉,一雙媚行煙視的桃花眼水盈盈的,可憐而無辜,討好著道歉:“阿婉,以後不這樣了,原諒我,嗯?”
她隻會這樣油嘴滑舌的避重就輕異界之時光流轉全文閱讀。將來呢?還有多少次驚心動魄?她還要為她擔憂多少次?華婉垂下眼睛,勉強的笑,她是王爺,是皇上唯一的胞弟,那詭譎的局勢如何避得開?
“薑恪。”華婉坐下,俯□子,把頭柔緩的靠到她右邊沒有受傷的胸口,一雙溫暖的手輕輕地撫摸著她的頭發。
“以後都不會這樣了,你別怕。”薑恪輕聲道。
華婉不語,有些事,身不由己,豈是說不會就不會的,許久,一句恍惚而堅持的話傳入薑恪耳中:“薑恪,放下這一切,我們離開吧。”
華婉可以感覺到,她說了這句話,王爺的身子猛地一僵,她撫摸她發絲的手重重的頓了一下,華婉揪心的屏住呼吸,等她給她一個允諾。一會兒,王爺的身子漸又柔軟下來,雙手繞到她的背後,輕輕的環著。
“等到這一切都結束,等薑氏皇族後繼有人,不管你要去哪,我都陪你去,可好?”
這已是最大的寬限了,可到那時,她們可能全身而退?王爺又是否安好?華婉閉上眼,淒楚的彎起嘴角,道:“好。”有些事避無可避,她明白,何況憑照王爺坦蕩要強的性子,這個時候,叫她如何舍下這繁華,而陪她避走細水長流?到了一定時候,她會離開,她的身份注定了她無法永掌朝政,她會在一切塵埃落定,手握至高無上的皇權之時,灑然離去,而絕非此刻,如一個貪生怕死的膽小鬼般黯然的逃走。
隻有互相懂得的人,才可永久相守。華婉懂薑恪,於是她不為難她,即便萬般不願依然道一聲“好”,薑恪懂得華婉,她知曉她的不甘願,卻是萬般無奈,隻能俯身在她耳邊,低低道一句“對不起”。
承憲郡王自然不能在短短數日便收得趙王勾結他耀承軍內部的證據,然,憑他在耀承軍中的權勢,編造幾段似是而非的端倪卻非難事,他目的在於將趙王拉扯進來,取得更多時日。經他添柴加火,這場刺殺,已不是隻要尋一個幕後主使便能幹脆了事的了。
薑恪看著慎遲送來的邸報,滿意的點了點頭,承憲郡王果然沒叫她失望。草長鶯飛仲春時,姹紫嫣紅,柳絮紛紛。薄園本是她送於華婉消夏避暑,沐浴溫泉之用,景色自然不流俗眾。在床上躺了一月,她已能站起身,獨自走上一段小小的路,此時她正躺在院中一顆杏花樹下,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細雨輕拂,偏偏杏花零散而落,落在薑恪的身上、發間,她眯起眼,視線朦朧,而滿庭山杏花,繁花似錦絢麗燦爛。
杏花,是輕愁淡喜之花。惆悵空寂,淒楚悲涼驀然溢滿薑恪心間,手中的邸報滑落到茵茵綠草之上。承憲郡王是皇姐愛重的人,自然,不是庸俗之輩。
“王爺。”耳邊傳來女子輕柔而細膩的聲音。淒迷紛亂的心忽然安定下來,她抬起頭,視線穿過飄飛的杏花,笑著道:“你怎麽來了?”榮安長公主還有月餘便要生產,華婉極是喜愛孩子,此時便開始思慮等孩子滿月送什麽禮物才好,此下應當和菲絮到薄園的庫房裏翻找才是,怎麽這個時候便來了。
“看遍了,還是要等回府後再仔細想想。”華婉頗為憂慮,撿起地上的邸報,放到一邊的矮幾上,而後到了盞茶,放到薑恪手中,鼓起胖嘟嘟的兩頰,抱怨道:“怎麽你一點也不心急,那可是你的嫡親外甥呢。”
薑恪淡淡一笑,抿了口茶,將茶盞放到一邊,牽起華婉細白的小手到嘴邊疼愛的親吻,說:“你決定便可。”
要如何說,這孩子,他的母親並不期望他降生?
見她並不熱衷,華婉便也不多問了,在一旁坐了一會兒,長安匆忙進來,行了一禮,連額上的汗水都來不及擦便道:“王爺,皇上來了。”
皇上來了?薑恪與華婉對視一眼,二人相攜起身,前去迎接。
作者有話要說:還有一章。
隻是,未等欽差出發,承憲郡王便使八百裏加急呈上奏折,他先向皇帝請罪,言明自己未能約束好下屬,而後再彈劾趙王,私通耀承軍副指揮使楊克江,插手耀承軍內部軍務,私自調派軍士行刺親王執掌無限全文閱讀。
承憲郡王乃是皇太後親侄,又是二品封疆大吏,戍守九邊,其位高權重,所言之事,自然不能不當回事。情況急轉直下,皇帝令欽差暫留京城,又命都察院向趙王問詢。
近幾日,薄園門前馬車不斷,貴爵宗親聽聞豫王殿下在此養傷,皆都派了府中大管事送來人參鹿茸等珍貴藥材,順便求見豫王,探問安康?可惜豫王殿下以靜養為由,拒絕了所有人的探訪。由是,外頭無人知曉王爺傷勢,都憑著猜想推測,胡亂議論。或曰王爺傷勢慘重,將不久於人世,或曰王爺文韜武略,受傷不過掩人耳目,本尊已往宣同查探,說什麽的都有,酒樓中的說書先生眉飛色舞,比手畫腳的,說的活靈活現,仿佛親眼所見。
而豫王本尊,則安逸的靠著細繡海棠花墨藍大迎枕上,無所事事的玩著王妃白嫩的手指。
“先把藥喝了。”華婉抽回手,端著藥碗過來,薑恪細長的柳眉狠狠一耷,苦著臉道:“怎麽還有?不是說了,我已好了許多。”再不怕苦的人,將這苦澀難聞的湯藥按著每日三餐往肚裏灌也是受不了,王爺忍了多日,終於不肯再用了。
華婉歎息,好聲勸道:“這藥是補血凝氣的,你那日流了這麽多血,自然是要補回來的。”她舀了勺到唇邊親自試了溫度,道:“恰好,喝了吧。”王爺轉開頭,不滿的揮揮手:“不要,我身子好著呢,跟芷黛說,別再寫什麽勞什子藥方了。我不喝。”
華婉也不惱,柔聲道:“良藥苦口,怎能憑自己一心一想?喝了,我就給你念書可好?”薑恪勉強答應,懶洋洋的張開口,要華婉親自來喂。她是傷者她最大,華婉從來知道薑恪身上總有純稚的孩子氣卻總是壓抑著,這樣難得的任性妄為讓她很是喜愛,王爺長日繃著弦過日子,打出生起便受重重束縛,小心翼翼的,生怕一個行將踏錯便是萬劫不複,她能放開心,鬆懈一下,想做什麽便做什麽,華婉自是要由著她的。
一碗湯藥,一勺一勺的,很快就喂完了,薑恪略微赧然,她何嚐這般像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似的要人哄著用藥過,華婉從書架上選了本《博物通誌》來,這書裏說的是這世上種種似是而非之物,言語詼趣而不死板,所記之物亦是聳人聽聞的傳說神話,此時拿來解悶恰好。薑恪看著華婉坐到近旁,而後一雙纖纖素手翻開書,她低聲道:“你若有事,就去忙吧,不必陪著我。”
華婉愕然,抬頭看到薑恪柔軟圓潤的耳垂紅彤彤的直到耳根,不由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見薑恪偏開頭,神色懊惱,忙忍住笑,哄嬰孩般語調柔軟神色溫柔道:“妾身不忙,王爺便準許妾身留下罷。”
與她話語不搭調的是,她的眼中含著明顯的笑意,顯得嬌俏調皮,完全便是想笑又不敢笑的模樣,薑恪又氣又惱,最後咧開嘴,笑了起來,趁著華婉不注意,突然撲了上來,將華婉拉進懷裏。華婉大驚,驚愕的睜大了眼睛,還未反應過來整個身子便撲在了薑恪的身上,她忙掙紮出來,神色大變,一麵查看薑恪的傷口,一麵氣急敗壞道:“你怎麽這樣不愛惜自己!有沒有碰到?痛不痛?”
薑恪齜齜牙,縮著腦袋心虛道:“一時便忘了,沒有碰到呢。”華婉不理她,就要出門去尋芷黛來,被薑恪緊緊的抓住手臂,“不疼的,真的,你別擔心。”
華婉的身子因緊張而僵直著,看著薑恪小心翼翼的賠笑著,良久,在心中歎了口氣,或許,王爺根本就不明白在那一刻,她鮮血淋淋的倒在她懷中,她的心中是多麽的驚恐害怕,她怎麽知道在她生死未卜之時,她心如死灰,甚至想就這樣隨她去了,她又怎麽知道她昏迷不醒,她坐在床頭日夜陪伴,不敢走開一步,她更不知道在她醒來那一刻,仿佛千鈞之石從胸口墜落的激蕩與洶湧而來的歡喜。
她不知道她身子的安康對她而言是多麽重要,因為她不曾經曆過。
薑恪斂下張揚的雙眉,一雙媚行煙視的桃花眼水盈盈的,可憐而無辜,討好著道歉:“阿婉,以後不這樣了,原諒我,嗯?”
她隻會這樣油嘴滑舌的避重就輕異界之時光流轉全文閱讀。將來呢?還有多少次驚心動魄?她還要為她擔憂多少次?華婉垂下眼睛,勉強的笑,她是王爺,是皇上唯一的胞弟,那詭譎的局勢如何避得開?
“薑恪。”華婉坐下,俯□子,把頭柔緩的靠到她右邊沒有受傷的胸口,一雙溫暖的手輕輕地撫摸著她的頭發。
“以後都不會這樣了,你別怕。”薑恪輕聲道。
華婉不語,有些事,身不由己,豈是說不會就不會的,許久,一句恍惚而堅持的話傳入薑恪耳中:“薑恪,放下這一切,我們離開吧。”
華婉可以感覺到,她說了這句話,王爺的身子猛地一僵,她撫摸她發絲的手重重的頓了一下,華婉揪心的屏住呼吸,等她給她一個允諾。一會兒,王爺的身子漸又柔軟下來,雙手繞到她的背後,輕輕的環著。
“等到這一切都結束,等薑氏皇族後繼有人,不管你要去哪,我都陪你去,可好?”
這已是最大的寬限了,可到那時,她們可能全身而退?王爺又是否安好?華婉閉上眼,淒楚的彎起嘴角,道:“好。”有些事避無可避,她明白,何況憑照王爺坦蕩要強的性子,這個時候,叫她如何舍下這繁華,而陪她避走細水長流?到了一定時候,她會離開,她的身份注定了她無法永掌朝政,她會在一切塵埃落定,手握至高無上的皇權之時,灑然離去,而絕非此刻,如一個貪生怕死的膽小鬼般黯然的逃走。
隻有互相懂得的人,才可永久相守。華婉懂薑恪,於是她不為難她,即便萬般不願依然道一聲“好”,薑恪懂得華婉,她知曉她的不甘願,卻是萬般無奈,隻能俯身在她耳邊,低低道一句“對不起”。
承憲郡王自然不能在短短數日便收得趙王勾結他耀承軍內部的證據,然,憑他在耀承軍中的權勢,編造幾段似是而非的端倪卻非難事,他目的在於將趙王拉扯進來,取得更多時日。經他添柴加火,這場刺殺,已不是隻要尋一個幕後主使便能幹脆了事的了。
薑恪看著慎遲送來的邸報,滿意的點了點頭,承憲郡王果然沒叫她失望。草長鶯飛仲春時,姹紫嫣紅,柳絮紛紛。薄園本是她送於華婉消夏避暑,沐浴溫泉之用,景色自然不流俗眾。在床上躺了一月,她已能站起身,獨自走上一段小小的路,此時她正躺在院中一顆杏花樹下,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細雨輕拂,偏偏杏花零散而落,落在薑恪的身上、發間,她眯起眼,視線朦朧,而滿庭山杏花,繁花似錦絢麗燦爛。
杏花,是輕愁淡喜之花。惆悵空寂,淒楚悲涼驀然溢滿薑恪心間,手中的邸報滑落到茵茵綠草之上。承憲郡王是皇姐愛重的人,自然,不是庸俗之輩。
“王爺。”耳邊傳來女子輕柔而細膩的聲音。淒迷紛亂的心忽然安定下來,她抬起頭,視線穿過飄飛的杏花,笑著道:“你怎麽來了?”榮安長公主還有月餘便要生產,華婉極是喜愛孩子,此時便開始思慮等孩子滿月送什麽禮物才好,此下應當和菲絮到薄園的庫房裏翻找才是,怎麽這個時候便來了。
“看遍了,還是要等回府後再仔細想想。”華婉頗為憂慮,撿起地上的邸報,放到一邊的矮幾上,而後到了盞茶,放到薑恪手中,鼓起胖嘟嘟的兩頰,抱怨道:“怎麽你一點也不心急,那可是你的嫡親外甥呢。”
薑恪淡淡一笑,抿了口茶,將茶盞放到一邊,牽起華婉細白的小手到嘴邊疼愛的親吻,說:“你決定便可。”
要如何說,這孩子,他的母親並不期望他降生?
見她並不熱衷,華婉便也不多問了,在一旁坐了一會兒,長安匆忙進來,行了一禮,連額上的汗水都來不及擦便道:“王爺,皇上來了。”
皇上來了?薑恪與華婉對視一眼,二人相攜起身,前去迎接。
作者有話要說: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