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承憲郡王果然主動請纓。薑恪頗為頭痛,李諳久居邊境,大大小小的戰役不知打了多少,鮮有敗績,她自是信得過的,可,她不是想把他留在京城給皇姐的麽?滕思成也是的,怎麽就沒一點眼力價,還嫌事兒不夠多!
薑恪臉色一沉,盯著李諳道:“你可想好了?”
李諳上前大步,拱手跪下道:“臣願往邊境,獻犬馬之勞!”
軍令如山倒,講究的就是一個速度,此時卻不是兒女情長的時候,薑恪即刻頒旨,允郡王所求。
“皇上,長公主來了。”
“嗯。”薑恪抬起頭的應了聲,執了朱筆的手指了下一旁的椅子,道:“先坐。”說罷又低頭奮筆疾書。長安是早習以為常了,恭敬的對榮安輕聲道:“長公主,您先坐下,稍稍等等。”又命內侍上了她慣飲的茶來。
榮安看了眼薑恪,笑了笑道:“公公自去忙就是。”
過了約莫兩刻光景,薑恪才擱下筆,懶懶的伸了個腰,捧起一旁方續上的茶飲了幾口,走到榮安身旁,道:“陪朕到上林苑走走。”
榮安是曉得這一趟遲早要來的,便隨她身後走了出去。
殿門一開,陽光暖暖的帶著亮晶晶的光芒如穿越了千百年般直射進來,薑恪停下步子,不由眯起眼,抬起右手擋了一下,在殿中坐得久了,眼睛也不適應起來。榮安不由蹙眉,柔聲道:“皇上勤政是好,可也要顧惜著身子。”日前常有人說帝後不睦,她原還不信,而今看來卻是真的了。若非如此,皇後是個體貼細致的人,哪能由著她。
這短短一句話,長安卻是感動的差點落淚,萬歲爺折騰壞了身子就是他的罪過,重華宮去請了幾次,皇後卻總也不來,太後娘娘如今潛心禮佛,連榮禧宮的門都不輕易出一步,他還沒這個膽子去攪擾了皇太後清修。這一來,合宮上下竟沒一個在皇上跟前說的上話的。
可算是長公主來了。長安大大鬆了口氣,殷勤的派人先備下瓜果茶點。
眼睛適應了,薑恪回眸看了她一眼,笑著道:“朕有數。”卻是不願再講了。榮安隻得無奈搖首,她不願上心,任憑是旁人著急上火了也是無用,小二的性子跟君父幾乎是一模一樣,倔強固執。
豫荊城的春秋都短的可憐,幹巴巴的幾天過後,冬日就肆虐著來了。上林苑初夏秋冬各有景致,一季不輸一季。
可惜,今兒她們卻不是來賞景的。到一處避風的亭子坐下,宮人上了一道道精致的糕點,再奉上兩盞茶。榮安端起茶盅抿了一口,是六安茶,她聲音嬌柔,有著一抹無法言說的溫柔:“才到你這,茶卻喝了兩杯了。”
“是朕招待不周。”薑恪告罪似的做了個揖,榮安不由掩嘴笑了出來。
皇上與長公主是有貼己話要說的。長安覷著景象,帶著一眾宮人悄悄退到了一射之地外,遠遠的候著。
兩人也是有個把月沒見了,日常榮安進宮的次數少,來了也不定能遇上,這次坐下來說說話,親密卻半分沒少。兩人七七八八的說了許多,遠處長安不時的聽到一陣笑聲,暗道,真是好,長公主若是能常進宮坐坐,皇上心情也肯定要好很多。
“這次等李諳回來,朕便將他調到都督府,也省得他老想往外頭跑。”薑恪忽然道。榮安微微歎了口氣,今次召她入宮的重點終於提到了,她垂首撥弄著那茶盅裏的半盞茶,麵兒上還浮著嫩尖兒的茶葉,天冷茶涼的快,手中的茶盅早就是陶瓷的涼意,沒有半點溫暖了。
半晌,榮安方道:“郡王喜歡去哪,皇上允了就是,他是人才,怎好藏在太平地徒落塵埃。”李諳的軍事才華是無意中激發的,若不是……他也不會離京到那邊遠的地方去。
無心插柳柳成蔭。
“那你……”
“我不會嫁給他。”榮安迅速道。
薑恪默然,李諳是個長情的性子,若不是皇姐不允,恐怕她早給這兩人賜婚了。話說到此處,就要問個清楚了。
“皇姐不是……,如今他未娶,你也……不是正好?”
“怎麽就會正好呢?”榮安苦澀的笑了笑,側開頭,看著亭外草地上枯黃的土地,“我不想以後,有人提起他,有人提起我,會說,榮安長公主走了兩步,嫁給了李諳。他不會在意,可我,不能不替他在意。”
話放在心裏久了,有了一個機會能說出來,說了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就憋不住了。
“很多年了,那麽多個白天,我在那高宅深院裏,哪兒也不想去,一個人頗覺孤寂,卻還是過了,那麽多個涼如秋水的夜,我整晚整晚的睡不著,想著他可好,自小錦衣玉食的長大,去了那邊荒的地方,可能照顧好自己,衣暖麽?飯足麽?可會記起我,可會恨我,可會忘了我?沒人回答我,我反複的想,卻不敢差人去看看。我也想好了,我要為他守節,等到他回來,若是他心不變,我就嫁給他,若是他不一樣了,我就青燈古佛的過一輩子。”榮安目光溫柔似水,眼角已沁出了淚水,青梅竹馬的感情卻一朝分離,她嫁了人,他遠走他方。
“可後來……”榮安停了一下,依舊很溫柔很溫柔的說下去:“那孩子沒了,我其實是很心疼的,不管他的父親是誰,他總是我的孩子,每次看見寧珩,我總想,要是他還在,應該要比寧珩高一點,他比寧珩大幾個月,長的也該要大一點,白白淨淨的,兄弟兩在一處玩,,也能做個伴……”那個沒保住的孩子,誰都沒提起過,卻不想榮安一直念著:“再往後,他回來了,留著一圈胡子,滿麵風塵,黑了,也瘦了。我卻還總以為,他是許多年前那樣的,一身錦袍,一管短蕭,風流倜儻的。他回來了,然而,我卻不那麽想嫁給他了,小時候,我就以為我是要嫁給他的,他之姓將冠我之名,那時我恐怕死都不能相信,時光荏苒,物是人非,我竟能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他。並非我變了,他依然存在於我的夢中,隻是那夢太美好,我不忍殘破的現實去破壞。所以,就讓他心裏的公主,永遠是十幾年前那個純粹無憂,一心戀慕他的姑娘吧。”
話說到這,淚也垂了,榮安拭去淚水,溫柔的笑著道:“皇上也不必在勸本宮,本宮是父皇的女兒,總要有所犧牲,你也不必覺得哪個欠了哪個,人的一生都是注定好了的,命該如此罷了。”
命該如此罷了……
縱使薑恪不信命,此刻也忍不住反複的咀嚼這句話,真是命該如此麽?皇姐有她的驕傲,是真的不行了吧。薑恪禁不住紅了眼眶。
想起那年,皇姐十三歲,她十歲,李諳十五歲,正是青澀的年華,一身月牙白華袍的李諳手執一管短簫,隔著一汪春水含笑望著這邊,皇姐羞紅了臉,匆忙的催促她快走。那時她以為,相愛的兩個人一定會在一起的。後來,顧惜死了,她縱馬奔向顧家的墓園,站在顧惜的墳前吹了整晚的簫;再後來皇姐下降,這樁婚事轟動京城,在許多人的或同情或嘲諷的目光下,李諳親眼看著她上花轎,看著他們拜天地,直到她三日回門方離開京城,一下子,零散分離,破碎不堪。
她以為心中那傷是永遠無法治愈的。
可是,她有了華婉,就在煙雨蒙蒙的江南三月,她救下了一個姑娘,那姑娘心地善良,卻有一點倔,那姑娘裝傻賣傻,卻是心底透徹,聰慧無雙。
她就以為錯失的幸福總能補過,卻不想,並非人人都有她這般好運。
於皇姐而言,過去的,總是過去了,即便再來,也不是原來的人,不是原來的那汪春水。
相聚離開,總有時候,沒有什麽,能永垂不朽。
薑恪回過神的時候,榮安長公主已不知何時走了。
“長安!”
長安聽見聲兒,忙小跑著過來:“誒!萬歲爺,您有何吩咐?”
“把朕的折子都搬到重華宮去,以後朕在重華宮批折子!”
“啊?”長安驚訝的睜大了眼,訥訥道:“這,這不妥吧……”後宮前朝畢竟有別,皇上批閱奏折之時,難免召見臣子……
“想什麽呢,朕是說晚上!”薑恪拍了他那榆木腦袋,指了指天色,這都到晚膳的點兒了。
長安忙點頭:“是是,奴才這就去辦。”
華婉倒是不想薑恪竟然把折子搬到重華宮來批了,宮人們都瞧著,除了蹙眉不悅,她也不能說什麽。薑恪笑嗬嗬的坐在蟠龍寶座上,親熱的拉著她的手道:“好些日子沒來了,實在是不得空,阿婉勿怪,勿怪……”
薑恪臉色一沉,盯著李諳道:“你可想好了?”
李諳上前大步,拱手跪下道:“臣願往邊境,獻犬馬之勞!”
軍令如山倒,講究的就是一個速度,此時卻不是兒女情長的時候,薑恪即刻頒旨,允郡王所求。
“皇上,長公主來了。”
“嗯。”薑恪抬起頭的應了聲,執了朱筆的手指了下一旁的椅子,道:“先坐。”說罷又低頭奮筆疾書。長安是早習以為常了,恭敬的對榮安輕聲道:“長公主,您先坐下,稍稍等等。”又命內侍上了她慣飲的茶來。
榮安看了眼薑恪,笑了笑道:“公公自去忙就是。”
過了約莫兩刻光景,薑恪才擱下筆,懶懶的伸了個腰,捧起一旁方續上的茶飲了幾口,走到榮安身旁,道:“陪朕到上林苑走走。”
榮安是曉得這一趟遲早要來的,便隨她身後走了出去。
殿門一開,陽光暖暖的帶著亮晶晶的光芒如穿越了千百年般直射進來,薑恪停下步子,不由眯起眼,抬起右手擋了一下,在殿中坐得久了,眼睛也不適應起來。榮安不由蹙眉,柔聲道:“皇上勤政是好,可也要顧惜著身子。”日前常有人說帝後不睦,她原還不信,而今看來卻是真的了。若非如此,皇後是個體貼細致的人,哪能由著她。
這短短一句話,長安卻是感動的差點落淚,萬歲爺折騰壞了身子就是他的罪過,重華宮去請了幾次,皇後卻總也不來,太後娘娘如今潛心禮佛,連榮禧宮的門都不輕易出一步,他還沒這個膽子去攪擾了皇太後清修。這一來,合宮上下竟沒一個在皇上跟前說的上話的。
可算是長公主來了。長安大大鬆了口氣,殷勤的派人先備下瓜果茶點。
眼睛適應了,薑恪回眸看了她一眼,笑著道:“朕有數。”卻是不願再講了。榮安隻得無奈搖首,她不願上心,任憑是旁人著急上火了也是無用,小二的性子跟君父幾乎是一模一樣,倔強固執。
豫荊城的春秋都短的可憐,幹巴巴的幾天過後,冬日就肆虐著來了。上林苑初夏秋冬各有景致,一季不輸一季。
可惜,今兒她們卻不是來賞景的。到一處避風的亭子坐下,宮人上了一道道精致的糕點,再奉上兩盞茶。榮安端起茶盅抿了一口,是六安茶,她聲音嬌柔,有著一抹無法言說的溫柔:“才到你這,茶卻喝了兩杯了。”
“是朕招待不周。”薑恪告罪似的做了個揖,榮安不由掩嘴笑了出來。
皇上與長公主是有貼己話要說的。長安覷著景象,帶著一眾宮人悄悄退到了一射之地外,遠遠的候著。
兩人也是有個把月沒見了,日常榮安進宮的次數少,來了也不定能遇上,這次坐下來說說話,親密卻半分沒少。兩人七七八八的說了許多,遠處長安不時的聽到一陣笑聲,暗道,真是好,長公主若是能常進宮坐坐,皇上心情也肯定要好很多。
“這次等李諳回來,朕便將他調到都督府,也省得他老想往外頭跑。”薑恪忽然道。榮安微微歎了口氣,今次召她入宮的重點終於提到了,她垂首撥弄著那茶盅裏的半盞茶,麵兒上還浮著嫩尖兒的茶葉,天冷茶涼的快,手中的茶盅早就是陶瓷的涼意,沒有半點溫暖了。
半晌,榮安方道:“郡王喜歡去哪,皇上允了就是,他是人才,怎好藏在太平地徒落塵埃。”李諳的軍事才華是無意中激發的,若不是……他也不會離京到那邊遠的地方去。
無心插柳柳成蔭。
“那你……”
“我不會嫁給他。”榮安迅速道。
薑恪默然,李諳是個長情的性子,若不是皇姐不允,恐怕她早給這兩人賜婚了。話說到此處,就要問個清楚了。
“皇姐不是……,如今他未娶,你也……不是正好?”
“怎麽就會正好呢?”榮安苦澀的笑了笑,側開頭,看著亭外草地上枯黃的土地,“我不想以後,有人提起他,有人提起我,會說,榮安長公主走了兩步,嫁給了李諳。他不會在意,可我,不能不替他在意。”
話放在心裏久了,有了一個機會能說出來,說了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就憋不住了。
“很多年了,那麽多個白天,我在那高宅深院裏,哪兒也不想去,一個人頗覺孤寂,卻還是過了,那麽多個涼如秋水的夜,我整晚整晚的睡不著,想著他可好,自小錦衣玉食的長大,去了那邊荒的地方,可能照顧好自己,衣暖麽?飯足麽?可會記起我,可會恨我,可會忘了我?沒人回答我,我反複的想,卻不敢差人去看看。我也想好了,我要為他守節,等到他回來,若是他心不變,我就嫁給他,若是他不一樣了,我就青燈古佛的過一輩子。”榮安目光溫柔似水,眼角已沁出了淚水,青梅竹馬的感情卻一朝分離,她嫁了人,他遠走他方。
“可後來……”榮安停了一下,依舊很溫柔很溫柔的說下去:“那孩子沒了,我其實是很心疼的,不管他的父親是誰,他總是我的孩子,每次看見寧珩,我總想,要是他還在,應該要比寧珩高一點,他比寧珩大幾個月,長的也該要大一點,白白淨淨的,兄弟兩在一處玩,,也能做個伴……”那個沒保住的孩子,誰都沒提起過,卻不想榮安一直念著:“再往後,他回來了,留著一圈胡子,滿麵風塵,黑了,也瘦了。我卻還總以為,他是許多年前那樣的,一身錦袍,一管短蕭,風流倜儻的。他回來了,然而,我卻不那麽想嫁給他了,小時候,我就以為我是要嫁給他的,他之姓將冠我之名,那時我恐怕死都不能相信,時光荏苒,物是人非,我竟能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他。並非我變了,他依然存在於我的夢中,隻是那夢太美好,我不忍殘破的現實去破壞。所以,就讓他心裏的公主,永遠是十幾年前那個純粹無憂,一心戀慕他的姑娘吧。”
話說到這,淚也垂了,榮安拭去淚水,溫柔的笑著道:“皇上也不必在勸本宮,本宮是父皇的女兒,總要有所犧牲,你也不必覺得哪個欠了哪個,人的一生都是注定好了的,命該如此罷了。”
命該如此罷了……
縱使薑恪不信命,此刻也忍不住反複的咀嚼這句話,真是命該如此麽?皇姐有她的驕傲,是真的不行了吧。薑恪禁不住紅了眼眶。
想起那年,皇姐十三歲,她十歲,李諳十五歲,正是青澀的年華,一身月牙白華袍的李諳手執一管短簫,隔著一汪春水含笑望著這邊,皇姐羞紅了臉,匆忙的催促她快走。那時她以為,相愛的兩個人一定會在一起的。後來,顧惜死了,她縱馬奔向顧家的墓園,站在顧惜的墳前吹了整晚的簫;再後來皇姐下降,這樁婚事轟動京城,在許多人的或同情或嘲諷的目光下,李諳親眼看著她上花轎,看著他們拜天地,直到她三日回門方離開京城,一下子,零散分離,破碎不堪。
她以為心中那傷是永遠無法治愈的。
可是,她有了華婉,就在煙雨蒙蒙的江南三月,她救下了一個姑娘,那姑娘心地善良,卻有一點倔,那姑娘裝傻賣傻,卻是心底透徹,聰慧無雙。
她就以為錯失的幸福總能補過,卻不想,並非人人都有她這般好運。
於皇姐而言,過去的,總是過去了,即便再來,也不是原來的人,不是原來的那汪春水。
相聚離開,總有時候,沒有什麽,能永垂不朽。
薑恪回過神的時候,榮安長公主已不知何時走了。
“長安!”
長安聽見聲兒,忙小跑著過來:“誒!萬歲爺,您有何吩咐?”
“把朕的折子都搬到重華宮去,以後朕在重華宮批折子!”
“啊?”長安驚訝的睜大了眼,訥訥道:“這,這不妥吧……”後宮前朝畢竟有別,皇上批閱奏折之時,難免召見臣子……
“想什麽呢,朕是說晚上!”薑恪拍了他那榆木腦袋,指了指天色,這都到晚膳的點兒了。
長安忙點頭:“是是,奴才這就去辦。”
華婉倒是不想薑恪竟然把折子搬到重華宮來批了,宮人們都瞧著,除了蹙眉不悅,她也不能說什麽。薑恪笑嗬嗬的坐在蟠龍寶座上,親熱的拉著她的手道:“好些日子沒來了,實在是不得空,阿婉勿怪,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