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6章 引水河夠寬
開局一把刀,狂掃八荒 作者:血沃中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靜怡一臉通紅,卻是滿心歡喜,暖暖的給他說本宮好累啊,今晚得早點睡。
趙炳炎早就讀懂她的眼神,啥早點睡呀,那是要早點上床收拾他。
他佯裝不懂,拿起電報來看。
張玨居然說服張世傑不再親自指揮作戰,而是任命劉師勇為宋軍總帥負責攻取洪州,奪取兩浙。更奇的是,張玨還給劉師勇指定了洪州戰役的總參謀,把十三旅的敬山拉到洪州替大軍出謀劃策。
趙炳炎不解,麵帶笑容的連連搖頭。
再看下麵一條消息,卻叫他愣住了。
潭州的譚忠帶著他大兒子去洪州勸降,被他的親家誅殺,父子慘死在洪州,還被他的親家割下腦袋送回潭州示眾。
這事兒大了。
譚忠已經投奔大宋,就是大宋的官員、臣民,他們父子到洪州勸降,那就是代表大宋朝廷。
你元庭不問青紅皂白把人給殺了,還割下人家腦袋送回去,那是吃囉囉的威脅。
所謂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不講武德,不講通行的規則。
趙炳炎叫朱靜怡以他的名義上奏國主,請陸公以朝廷的名義發文斥責元庭肆意殺使的暴行,請國主賜予譚忠複國一等功臣。
大宋沒得皇帝,不講封官許願、封王加爵世襲後代的恩賜,表彰愛國還是要有的,不然會叫生者寒心,他提議設立複國勳章,表彰那些在大宋複國進程中捐軀的忠勇之士。
洪州,劉師勇帶著各位旅長、副旅長圍繞城池考察一圈後在中軍大帳商議如何進攻。周複笑哈哈的說既然張公為我等找了參謀,還是先聽聽參謀的。
眾將立馬笑哈哈的看著坐在後麵的敬山,那意思是要看看這小子有啥辦法攻取洪州城。
敬山在去年還是第六旅的一個連級教頭,窩在深山裏和新兵蛋子的玩泥巴呢。打了一個跨年的常德府戰役,這家夥就像坐上二踢腳似的一路高升,居然成了十三旅的副旅長,還被張公特意叫來洪州做參謀。
那丫看到大帳中密密麻麻全是百煉成鋼的將軍有些猶豫,卻叫劉大力急啦。
敬山是從他的第六旅出來,六旅啥時候慫過?
他一拍桌子直呼:“敬山,咋啦?有話就說,有屁就放,諸位都等著呐。快點。”
敬山不再猶豫了。
這丫拿著一根小木棍走上去指著洪州城防圖詳解。
他以掌握的情報研判,再和這些天從城裏逃出來的百姓嘴裏印證消息,洪州城裏估計有五到七萬元軍,是個硬骨頭。
洪州四座大城門,西門因為有條大河直通大江,敵人將河流和護城河相連,地形複雜,還有些許河水,要越過護城河進攻城門很難。東南北三道城門被敵人用磚石、沙袋堵死,一般炮轟無法炸開,要攻城隻有一招,就是用雲梯攀登上城。
但是,漢王不在這裏,攻城部隊沒有諸葛神袍相助。
洪州城牆又高又厚,和江陵城不相上下,的迫擊炮對著城牆開火就是撓癢癢,不能阻斷守城敵軍的抵抗,傷亡會很大。
眾將樂嗬嗬的笑了,心道難題就擺在那兒,看你小子有啥妙招。
特別是劉師勇和周複的手下,他們因為沒有和漢王同行,一路征戰都沒有諸葛神袍支援,攻城拔寨全靠拚命強攻,認為劉大力和敬山在吃肥肉,打的都是輕鬆仗、舒服仗。
現在,沒得神級重火器,看他們還有啥招法輕鬆進城。
張玨和張世傑都坐在邊上,見敬山分析透徹很滿意,但是沒得招法,他叫說重點,咋辦?
敬山的小木棍指著西門說道:“打這裏,從西門進城去擊潰敵人。”
眾將不解,西門的引水河又寬又深還有河水,河道直抵高聳的城門,讓部隊進攻那裏不是去送死嗎?
敬山的小木棍順著河道指向大江,他說春水已發,雖不大,但是大江的江水足夠多,咱們用水師的舊船滿載石頭沉江,堵住江水進入河道,再駕樓船直抵西門不就可以輕鬆登上城樓啦。
這一招妙啊。
孫虎臣麵露喜色,引水河他看過,很寬,可以過樓船,隻要把西北和西南的護城河堵死,讓河水漲起來就能輕鬆搞定。
張世傑也覺得行,就是有點心疼要坐沉戰船。
孫虎臣說損失在所難免,戰後把沉船上的石塊清除後還能弄回些戰船,總比拿士兵的人頭去換取勝利強百倍。
有人提議將西門南北兩端的護城河堵斷讓河水迅速上漲,縮短進攻時間。
敬山嘚瑟的說那是自然,不僅如此,咱們還要在南門外壘高台。
他指著南門外一處高地說就是這裏,末將觀察過,此地高出四周不少,咱們在這裏築高台,把炮搬上去,沒準可對著城牆精準炮擊,雖不能炸開城牆,也能拔除敵人上城的回回炮和投石機。
張世傑聽到這裏,讚許的頷首。
城裏,成誠也在排兵布陣。
但是,溫赤佬懷疑他的忠誠,不完全相信他的主張,也不把軍權徹底交到他手裏。
這廝發現宋軍在東、南、北三道門活動頻繁,而西門那邊卻是動靜不大,宋軍隻做監視,防止他們衝出去逃走。
這就很不正常。
西門外畢竟有那麽大一片開闊地,順著河道還能溜進山裏,宋軍進可攻、退可守,為啥沒有動作。
成誠做下安排,要留兩個萬人隊備戰西門。
溫赤佬不同意。這廝認為西門外直麵寬闊的護城河,宋軍要來,需扛著梯子趟過護城河才能爬牆,還沒等到他們爬牆,城牆上的守卒便把宋軍射死在護城河裏,根本就用不著那麽多兵。
倒是南門那邊護城河最窄,需加強防備,宋軍以開始在城外築高台了。
他們要幹嘛,想從高台上跳進城來嗎?
不像啊。
高台隔著城牆一裏之外,如何跳。
有的軍將想到這些天相互的炮擊,認為宋軍這是要將火炮搬到高台上射擊。
宋軍一旦將台子修築得夠高,他們對城牆上甚至城裏便一覽無餘,他們的炮就能指哪打哪。
趙炳炎早就讀懂她的眼神,啥早點睡呀,那是要早點上床收拾他。
他佯裝不懂,拿起電報來看。
張玨居然說服張世傑不再親自指揮作戰,而是任命劉師勇為宋軍總帥負責攻取洪州,奪取兩浙。更奇的是,張玨還給劉師勇指定了洪州戰役的總參謀,把十三旅的敬山拉到洪州替大軍出謀劃策。
趙炳炎不解,麵帶笑容的連連搖頭。
再看下麵一條消息,卻叫他愣住了。
潭州的譚忠帶著他大兒子去洪州勸降,被他的親家誅殺,父子慘死在洪州,還被他的親家割下腦袋送回潭州示眾。
這事兒大了。
譚忠已經投奔大宋,就是大宋的官員、臣民,他們父子到洪州勸降,那就是代表大宋朝廷。
你元庭不問青紅皂白把人給殺了,還割下人家腦袋送回去,那是吃囉囉的威脅。
所謂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不講武德,不講通行的規則。
趙炳炎叫朱靜怡以他的名義上奏國主,請陸公以朝廷的名義發文斥責元庭肆意殺使的暴行,請國主賜予譚忠複國一等功臣。
大宋沒得皇帝,不講封官許願、封王加爵世襲後代的恩賜,表彰愛國還是要有的,不然會叫生者寒心,他提議設立複國勳章,表彰那些在大宋複國進程中捐軀的忠勇之士。
洪州,劉師勇帶著各位旅長、副旅長圍繞城池考察一圈後在中軍大帳商議如何進攻。周複笑哈哈的說既然張公為我等找了參謀,還是先聽聽參謀的。
眾將立馬笑哈哈的看著坐在後麵的敬山,那意思是要看看這小子有啥辦法攻取洪州城。
敬山在去年還是第六旅的一個連級教頭,窩在深山裏和新兵蛋子的玩泥巴呢。打了一個跨年的常德府戰役,這家夥就像坐上二踢腳似的一路高升,居然成了十三旅的副旅長,還被張公特意叫來洪州做參謀。
那丫看到大帳中密密麻麻全是百煉成鋼的將軍有些猶豫,卻叫劉大力急啦。
敬山是從他的第六旅出來,六旅啥時候慫過?
他一拍桌子直呼:“敬山,咋啦?有話就說,有屁就放,諸位都等著呐。快點。”
敬山不再猶豫了。
這丫拿著一根小木棍走上去指著洪州城防圖詳解。
他以掌握的情報研判,再和這些天從城裏逃出來的百姓嘴裏印證消息,洪州城裏估計有五到七萬元軍,是個硬骨頭。
洪州四座大城門,西門因為有條大河直通大江,敵人將河流和護城河相連,地形複雜,還有些許河水,要越過護城河進攻城門很難。東南北三道城門被敵人用磚石、沙袋堵死,一般炮轟無法炸開,要攻城隻有一招,就是用雲梯攀登上城。
但是,漢王不在這裏,攻城部隊沒有諸葛神袍相助。
洪州城牆又高又厚,和江陵城不相上下,的迫擊炮對著城牆開火就是撓癢癢,不能阻斷守城敵軍的抵抗,傷亡會很大。
眾將樂嗬嗬的笑了,心道難題就擺在那兒,看你小子有啥妙招。
特別是劉師勇和周複的手下,他們因為沒有和漢王同行,一路征戰都沒有諸葛神袍支援,攻城拔寨全靠拚命強攻,認為劉大力和敬山在吃肥肉,打的都是輕鬆仗、舒服仗。
現在,沒得神級重火器,看他們還有啥招法輕鬆進城。
張玨和張世傑都坐在邊上,見敬山分析透徹很滿意,但是沒得招法,他叫說重點,咋辦?
敬山的小木棍指著西門說道:“打這裏,從西門進城去擊潰敵人。”
眾將不解,西門的引水河又寬又深還有河水,河道直抵高聳的城門,讓部隊進攻那裏不是去送死嗎?
敬山的小木棍順著河道指向大江,他說春水已發,雖不大,但是大江的江水足夠多,咱們用水師的舊船滿載石頭沉江,堵住江水進入河道,再駕樓船直抵西門不就可以輕鬆登上城樓啦。
這一招妙啊。
孫虎臣麵露喜色,引水河他看過,很寬,可以過樓船,隻要把西北和西南的護城河堵死,讓河水漲起來就能輕鬆搞定。
張世傑也覺得行,就是有點心疼要坐沉戰船。
孫虎臣說損失在所難免,戰後把沉船上的石塊清除後還能弄回些戰船,總比拿士兵的人頭去換取勝利強百倍。
有人提議將西門南北兩端的護城河堵斷讓河水迅速上漲,縮短進攻時間。
敬山嘚瑟的說那是自然,不僅如此,咱們還要在南門外壘高台。
他指著南門外一處高地說就是這裏,末將觀察過,此地高出四周不少,咱們在這裏築高台,把炮搬上去,沒準可對著城牆精準炮擊,雖不能炸開城牆,也能拔除敵人上城的回回炮和投石機。
張世傑聽到這裏,讚許的頷首。
城裏,成誠也在排兵布陣。
但是,溫赤佬懷疑他的忠誠,不完全相信他的主張,也不把軍權徹底交到他手裏。
這廝發現宋軍在東、南、北三道門活動頻繁,而西門那邊卻是動靜不大,宋軍隻做監視,防止他們衝出去逃走。
這就很不正常。
西門外畢竟有那麽大一片開闊地,順著河道還能溜進山裏,宋軍進可攻、退可守,為啥沒有動作。
成誠做下安排,要留兩個萬人隊備戰西門。
溫赤佬不同意。這廝認為西門外直麵寬闊的護城河,宋軍要來,需扛著梯子趟過護城河才能爬牆,還沒等到他們爬牆,城牆上的守卒便把宋軍射死在護城河裏,根本就用不著那麽多兵。
倒是南門那邊護城河最窄,需加強防備,宋軍以開始在城外築高台了。
他們要幹嘛,想從高台上跳進城來嗎?
不像啊。
高台隔著城牆一裏之外,如何跳。
有的軍將想到這些天相互的炮擊,認為宋軍這是要將火炮搬到高台上射擊。
宋軍一旦將台子修築得夠高,他們對城牆上甚至城裏便一覽無餘,他們的炮就能指哪打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