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遠也沉默地看著她,等著她自己慢慢地沉澱和調整思緒。
“既然這樣,鬥不過,又不能殺,為何不索性讓他接替了王儲之位,免除了一番叔侄和兄弟間的爭鬥?”
各國的王位傳遞,兄死弟繼,也不是沒有先例的。
“汗王應該對娘娘講過,關於十八年前,兩兄弟間爭奪王位的那段故事吧?”
真容停住了腳步,看著他,緩緩地點了點頭。
“講過。”
十八年前,先帝駕崩,傳言曾要遺令年僅十歲耶律洪謹繼位。
當時手握重兵,年輕氣盛的耶律洪德,先是逼曾經寵冠後宮,年紀尚輕的洪謹的母妃為先帝殉葬,卻留下了十歲的對他的王位有嚴重威脅的弟弟,然後又將他丟入軍中,任其自生自滅,自己生長。
不知道是王者的仁慈,還是身為兄長的殘忍。
“那麽娘娘怎麽以為,十八年後,同樣的故事不會重寫呢?”
“你的意思是”
“金刀王爺在軍中當大,人人知其狡猾如狐,凶猛殘暴如虎狼。向來以手段毒辣刁鑽,用兵凶狠著稱。他自幼失怙,對汗王更是有殺母之仇,在仇恨中長大的他,絕不會有汗王當年對自己的親兄弟不忍下手的柔軟心腸。若他一日為王,那麽,是絕對不會給三位王子留下一線生機,讓他們有機會,和曾經的他一樣,有朝一日成長為自己的心腹大患的!”
他這一番話,說得真容不覺後背冷風涔涔,喃喃地道:
“難道王族中人,果然是連親情都沒有的嗎?”
連血脈相連的父子兄弟叔侄之間的親情都可以沒有,同枕多年共育子女的夫妻之情也可以隨意丟棄,她還能希望什麽?希望他們對於作為毫無血緣的外人的自己,產生什麽縹緲虛幻的愛情和友情嗎?多麽幼稚!多麽單純!多麽一廂情願!
“不僅三位王子不能幸免,三位王子背後所代表的三個家族,德族,元氏,和我蕭家,無一能幸免!”
他沒有說出的是:早在耶律洪德身為王子之時,就與三家先後結為姻親。十八年前,德家,元家,蕭家,這三家正是擁立耶律洪德的急先鋒,而他們也都在後宮中和朝堂上為自己家族謀得了一席之地。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也正是蕭遠內心雖然非常欽佩洪謹,卻竭力反對他的真正原因吧。
真容看著他,那句話到了嘴邊卻沒有問出來。似乎知道她在想什麽,蕭遠的臉色稍稍一赫,不由自主地又加了幾句解釋:
“而且金刀王爺生性霸道而衝動,有覬覦天下之誌。生在亂世,他絕對可以成為一個開疆建國的君王,卻不能安心守成。若他當政,哈努兒雖然國力會無比強盛,攻城掠地,足以在四境內挑起連綿不斷的戰亂,耗費國力,塗炭生靈!正是因為如此,當年大家才一致推舉大汗王繼位,並非真如有些人傳說的那樣,當年是汗王處心積慮,謀奪弟弟的天下。”
什麽叫此地無銀三百兩?可是從古到今,成王敗寇,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若是有一天,這天下歸了洪謹,當年的故事,以及這過去的十八年歲月,又要重新寫過了。
可是,現在她已經坐上了這條船,船沉了,她也隻會跌落深淵,隨同陪葬的,還有,她現在的責任,便是小心維護這條船,不會因為洪謹而顛覆,也不會把洪謹傾軋成肉泥。
“相國,維君是誰?或者說,維君,是真有其人,真有其事的嗎?”
蕭遠出其不意愣了一下。隨後想起大汗王告訴他的:這位容妃娘娘最擅長的,就是跳轉話題的本領,現在看來果然如此:她居然可以把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事情如此突兀地聯係起來。難道有什麽深意?
“不知容妃娘娘為何突然提到維君呢?”
維君和情詩事件,是王族蕭氏都忌諱莫深的醜聞,她突然提到這個,莫非是想讓他難堪?
“為了蕭妃的事情,小齊恨我。可是,讓蕭妃出宮,卻真的不是我的本意。”
“我一定要查明這件事情的真相,還蕭妃一個清白!”
“這件事情我勸容妃娘娘還是不要管了。齊兒大了,自然就會明白這不管娘娘的事情。我們蕭家明天就會派人來帶她出宮。這件事情就算是塵埃落定了吧!”
蕭家出過好多王妃王後,王宮中的女人到底有多寂寞,是再清楚不過了。蕭妃入宮時是那麽年輕又美麗的女子,又讀多了書,過於單純而富有浪漫情懷。
汗王勤於政務,早就疏遠了後宮。連他們都不確定,那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是有人誣陷,還是蕭妃真的熬不住寂寞,落入了別人精心設置的陷阱中,她又如何如此肯定呢?
“不,這件事情弄不清,我寢食難安!既然有人讓我背上了這黑鍋,我就一定要查清楚蕭妃和維君到底是怎麽回事情,否則,又如何能在這王宮裏立足?!”
真容看著蕭遠一步步緊逼道:
“若是相國能幫我自然好了。要不,我隻能靠自己誤打誤撞了!說不定揭開了什麽驚人的內幕,也說不一定哦!”
蕭遠遲疑了一下,終於點點頭道:
“娘娘放心,若是娘娘能夠幫蕭妃洗刷恥辱,也是蕭氏之幸。蕭遠怎敢說不幫忙?這裏先謝過娘娘!”
聽到他的保證,多日來,真容第一次開心地笑了。她在這哈努兒,終於又多了一個助力!一個蕭遠,隻怕連十萬大軍也不能相比!
然而事件的變化比她預想的還要快。第二日,就在蕭妃出宮的最後一天,噩耗傳來。
“什麽?死了?”
真容整個身子僵在了那裏,好半天才反應過來。
怎麽可能這樣?那天還好好的一個人,就突然這麽說死就死了?
“是的,遺體停放在三殿下的宮裏。”
“既然這樣,鬥不過,又不能殺,為何不索性讓他接替了王儲之位,免除了一番叔侄和兄弟間的爭鬥?”
各國的王位傳遞,兄死弟繼,也不是沒有先例的。
“汗王應該對娘娘講過,關於十八年前,兩兄弟間爭奪王位的那段故事吧?”
真容停住了腳步,看著他,緩緩地點了點頭。
“講過。”
十八年前,先帝駕崩,傳言曾要遺令年僅十歲耶律洪謹繼位。
當時手握重兵,年輕氣盛的耶律洪德,先是逼曾經寵冠後宮,年紀尚輕的洪謹的母妃為先帝殉葬,卻留下了十歲的對他的王位有嚴重威脅的弟弟,然後又將他丟入軍中,任其自生自滅,自己生長。
不知道是王者的仁慈,還是身為兄長的殘忍。
“那麽娘娘怎麽以為,十八年後,同樣的故事不會重寫呢?”
“你的意思是”
“金刀王爺在軍中當大,人人知其狡猾如狐,凶猛殘暴如虎狼。向來以手段毒辣刁鑽,用兵凶狠著稱。他自幼失怙,對汗王更是有殺母之仇,在仇恨中長大的他,絕不會有汗王當年對自己的親兄弟不忍下手的柔軟心腸。若他一日為王,那麽,是絕對不會給三位王子留下一線生機,讓他們有機會,和曾經的他一樣,有朝一日成長為自己的心腹大患的!”
他這一番話,說得真容不覺後背冷風涔涔,喃喃地道:
“難道王族中人,果然是連親情都沒有的嗎?”
連血脈相連的父子兄弟叔侄之間的親情都可以沒有,同枕多年共育子女的夫妻之情也可以隨意丟棄,她還能希望什麽?希望他們對於作為毫無血緣的外人的自己,產生什麽縹緲虛幻的愛情和友情嗎?多麽幼稚!多麽單純!多麽一廂情願!
“不僅三位王子不能幸免,三位王子背後所代表的三個家族,德族,元氏,和我蕭家,無一能幸免!”
他沒有說出的是:早在耶律洪德身為王子之時,就與三家先後結為姻親。十八年前,德家,元家,蕭家,這三家正是擁立耶律洪德的急先鋒,而他們也都在後宮中和朝堂上為自己家族謀得了一席之地。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也正是蕭遠內心雖然非常欽佩洪謹,卻竭力反對他的真正原因吧。
真容看著他,那句話到了嘴邊卻沒有問出來。似乎知道她在想什麽,蕭遠的臉色稍稍一赫,不由自主地又加了幾句解釋:
“而且金刀王爺生性霸道而衝動,有覬覦天下之誌。生在亂世,他絕對可以成為一個開疆建國的君王,卻不能安心守成。若他當政,哈努兒雖然國力會無比強盛,攻城掠地,足以在四境內挑起連綿不斷的戰亂,耗費國力,塗炭生靈!正是因為如此,當年大家才一致推舉大汗王繼位,並非真如有些人傳說的那樣,當年是汗王處心積慮,謀奪弟弟的天下。”
什麽叫此地無銀三百兩?可是從古到今,成王敗寇,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若是有一天,這天下歸了洪謹,當年的故事,以及這過去的十八年歲月,又要重新寫過了。
可是,現在她已經坐上了這條船,船沉了,她也隻會跌落深淵,隨同陪葬的,還有,她現在的責任,便是小心維護這條船,不會因為洪謹而顛覆,也不會把洪謹傾軋成肉泥。
“相國,維君是誰?或者說,維君,是真有其人,真有其事的嗎?”
蕭遠出其不意愣了一下。隨後想起大汗王告訴他的:這位容妃娘娘最擅長的,就是跳轉話題的本領,現在看來果然如此:她居然可以把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事情如此突兀地聯係起來。難道有什麽深意?
“不知容妃娘娘為何突然提到維君呢?”
維君和情詩事件,是王族蕭氏都忌諱莫深的醜聞,她突然提到這個,莫非是想讓他難堪?
“為了蕭妃的事情,小齊恨我。可是,讓蕭妃出宮,卻真的不是我的本意。”
“我一定要查明這件事情的真相,還蕭妃一個清白!”
“這件事情我勸容妃娘娘還是不要管了。齊兒大了,自然就會明白這不管娘娘的事情。我們蕭家明天就會派人來帶她出宮。這件事情就算是塵埃落定了吧!”
蕭家出過好多王妃王後,王宮中的女人到底有多寂寞,是再清楚不過了。蕭妃入宮時是那麽年輕又美麗的女子,又讀多了書,過於單純而富有浪漫情懷。
汗王勤於政務,早就疏遠了後宮。連他們都不確定,那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是有人誣陷,還是蕭妃真的熬不住寂寞,落入了別人精心設置的陷阱中,她又如何如此肯定呢?
“不,這件事情弄不清,我寢食難安!既然有人讓我背上了這黑鍋,我就一定要查清楚蕭妃和維君到底是怎麽回事情,否則,又如何能在這王宮裏立足?!”
真容看著蕭遠一步步緊逼道:
“若是相國能幫我自然好了。要不,我隻能靠自己誤打誤撞了!說不定揭開了什麽驚人的內幕,也說不一定哦!”
蕭遠遲疑了一下,終於點點頭道:
“娘娘放心,若是娘娘能夠幫蕭妃洗刷恥辱,也是蕭氏之幸。蕭遠怎敢說不幫忙?這裏先謝過娘娘!”
聽到他的保證,多日來,真容第一次開心地笑了。她在這哈努兒,終於又多了一個助力!一個蕭遠,隻怕連十萬大軍也不能相比!
然而事件的變化比她預想的還要快。第二日,就在蕭妃出宮的最後一天,噩耗傳來。
“什麽?死了?”
真容整個身子僵在了那裏,好半天才反應過來。
怎麽可能這樣?那天還好好的一個人,就突然這麽說死就死了?
“是的,遺體停放在三殿下的宮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