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老鄧撮合對象的事兒還沒辦,何其誌卻卻是先找過來了。


    “培文!我代表社裏感謝你啊!”何其誌依舊大力搖晃著劉培文的手。


    “打住打住!”劉培文使勁抽回手來,“怎麽了又感謝我?”


    “當代這一期的銷量昨天突破一百萬了!這可是當代頭一次達到這個成績!太難得了!”何其誌想起來就興奮。


    作為雙月刊,當代說是刊物,實際上厚度跟一部書相當,能排出三四百頁的規模。這也是劉培文當時選擇當代投稿的原因之一,如果投燕京文學這樣的刊物,一期發完都有困難。


    那麽內容這麽多的一本雙月刊讀物,一期要多少錢呢?


    答案是一塊錢。


    一塊錢,相當於普通人月工資的四十分之一左右,換算到上一世時的工資水平,約等於一百多元一本。


    花一百多元買一本的刊物,居然不到一個月,就能賣一百萬冊,這樣的傳播力度,放到前世那種紙質書已經變成收藏的時代,根本不可能實現。


    同年作為月刊的燕京文學,價格隻有三毛二。


    所以這樣的突破對於當代這樣的刊物來說,比燕京文學的一百萬要困難得多。


    而帶起這波搶購風潮的,自然就是劉培文的《黎明之前》。


    一部精彩絕倫、打動人心、前所未有的諜戰小說。


    “說實話,當初刊發的時候我們就覺得這一期有潛力一炮打響,但是還是有顧慮的,畢竟之前這種諜戰題材已經不受讀者喜歡了。”何其誌從包裏掏出兩本樣刊,遞給劉培文。


    “結果首印五十萬冊,隻用了一個星期,就賣完了,社裏加印的時候怕後續乏力,先是加印了二十萬,幾天就沒了,又加印了三十萬冊,到今天還不到一個月,又有打電話來催加印的!”


    說罷,他拍了拍劉培文的肩膀,“上次給你說的單行本,社裏已經在安排了,爭取下半年就發出來!”


    “那敢情好啊!”劉培文喜出望外,發單行本,又是一筆稿費。


    現如今,印數稿酬根據是根據數量具結稿費,一萬冊的話,大概就能拿到發表稿費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說,隻要能發行10萬冊,劉培文就又能收入兩千多元。


    何其誌預估下半年的起印就差不多要有這個數。


    而讓何其誌如此有信心的原因,也是已經有人找到他們了,要聯係劉培文,打算把小說改編拍成電視劇。


    “電視劇?”劉培文略感意外。


    此時拍電視劇還是件新鮮事兒,畢竟剛開始改革,電視機的普及率還遠達不到後世家家都有的情況。


    “對!央視的王扶臨王導,你知道嗎?敵營十八年!”何其誌提醒道。


    “知道!”劉培文還是過年的時候看過幾眼。


    1981年,敵營十八年播映,這部片子是國內的第一部電視連續劇,告別了此前電視劇隻是一兩集的短片的情況,從此拉開了製片廠籌拍長篇電視劇的風潮。


    “前兩天他給老秦——就是我們主編——打了個電話,想跟你聯係一下,問問拍電視劇的事兒。”


    “《黎明之前》要是拍電視劇,恐怕有點長吧?”劉培文捏著下巴思忖著。


    “確實是,內容比較多,就完全照著小說的節奏推進,怎麽也得十幾集了吧?”何其誌咂舌,“估計也得刪減。”


    聽到刪減,劉培文有些不樂意。這部小說本身就源於當年自己喜愛的電視劇,可以說他對於很多劇情,都是極有畫麵感的。


    而且本身在寫作的過程中他就已經把一些不必要的情節刪減掉了,如果再刪減,故事和人物就要受影響。


    何其誌並不知道到劉培文的想法,繼續給他介紹情況。


    “說起來,咱們當代去年就有一部中篇給改成了電視劇,是改得薑子龍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他那是個中篇,所以就拍了三集,拍得快,估計下半年就要播出。”


    看劉培文麵露沉思,何其誌隻當他擔心事情難成,於是寬慰道:“而且那部電視劇,也是王導的作品,可以說社裏跟王導關係也不錯,到時候,我們一定幫你促成這個事兒。”


    “電視劇改編,這版權是怎麽算的?”


    “給版權費,不過不算高,”何其誌實話實話,“你像老薑這個,隻有三集,版權費也就是三四百塊錢,長篇的話,大概能有個六七百吧。”


    看劉培文沒什麽驚喜神色,他又補充道,“而且到時候肯定會邀請你一起做編劇工作,如果你願意做,劇本能被采納,這個相當於創作新內容,稿費就高了,能有一兩千。”


    一兩千在這個年代真的不算少了,劉培文也是心中一振,如今他手頭就有兩千多塊錢,如果能再拿一筆編劇的費用,再湊湊錢,說不定過兩年就能在燕京買個房子了。


    想想如今價賤如紙的四合院,他的心頭又火熱起來。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劉培文跟何其誌約了一個時間跟王導見麵。


    何其誌又認真叮囑以後有稿子一定優先找他,在劉培文滿口答應之後,才依依不舍地揮手離開。


    下班之後,劉培文騎車回了大雜院。


    在小屋裏,他環顧四周,又望了望頭頂上漏風撒氣的頂棚。租房的日子雖說能堅持,但如果能改善改善生活條件,誰會拒絕呢。


    更不用提如今洗澡、上廁所都麻煩得要命,前世住慣了大平層的劉培文,時至今日都不太習慣大雜院裏的公共廁所。


    看來這兩年,是要把買房子的事兒提上日程了。


    不過想想買房子的花費,他也是一陣頭疼。


    這個年代沒有商品房,普通職工都是等單位分房,分的房子也是隻有居住權,沒有產權,所以個人手裏有房子出售的並不多,買的人也少,這造就了如今四合院價格相對便宜的情況。


    但這個“相對”是與前世動輒幾千萬數億的價格相比的。聽黃成民說,現如今,一個一進院子,能有三五間房的四合院,怎麽也要四千多塊錢。


    看似不多,但如今普通職工收入不過三四十,劉培文這種臨時工,更是隻有三十五元,除去房租到手直接就是三十。


    要靠著月薪買房,不吃不喝也得十二三年功夫。


    饒是劉培文如今存款超過兩千五,再努力寫作,咬牙爆更,怎麽也得一兩年功夫,才能再攢到兩千多塊錢。


    不對,買了房子還要翻新改造呢?算起來至少要六千多塊錢了。


    至於樓房?目前燕京在售的,他隻聽過團結湖,一平米四百塊錢。六十平米就是兩萬四。


    劉培文想想就頭疼。


    原本有些小富即安的心態,又有些緊張起來。


    哎,還是得肝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是,我怎麽成文豪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啊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啊肥並收藏不是,我怎麽成文豪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