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這不是縱橫圖嗎,”元昶撇撇嘴,“我們數術課上就學這個來著,學得我頭大。”
九宮格據說起源於河圖洛書,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後世譽為“宇宙魔方”,中國古代稱此為“縱橫圖”,後來還引申出重排九宮的遊戲,在唐宋時期特別風行。
古人玩兒的九宮通常隻有橫三豎三共九個格,要求將一至九的九個數字填入格中,使橫列豎列和對角線斜列每一列的數字相加都等於十五。而眼下這石桌上的九宮格卻是99格式,由九個33的小九宮格組成,每一個33的小九宮格稱為一“宮”,合計九個“宮”,共八十一個格,格裏已被人刻下了二十一個數字,燕七看了幾眼,見圖如下:
八□□□□□□□□
□□三六□□□□□
□七□□九□二□□
□五□□□七□□□
□□□□四五七□□
□□□一□□□三□
□□一□□□□六八
□□八五□□□一□
□九□□□□四□□
很明顯,規則要求是將一至九的數字填入□之中,使每行、每列及每“宮”內都有一至九這九個數字,並且不能重複。有意思的是,除了已刻出的數字處,所有的“□”處都是凹陷於桌麵內的。
誰那麽閑得頭上長草在這種地方刻這麽一個殺死腦細胞的破題啊。
燕七和元昶瞅了兩眼後就各自走開了,燕七去看亭柱上用金米分寫的不知是哪篇經文裏的句子,元昶則上躥下跳地漫無目的四處張望,忽而道了聲:“喲,這桌麵下麵有個小抽屜。”
說著將那抽屜扯出來,見裏麵放著個木頭盒子,打開盒蓋,盒內整整齊齊地碼著數摞方方正正刻有數字的木頭塊。
“難怪桌麵空格處是凹下去的,”元昶從盒子裏拿出一枚木塊填放進桌麵九宮格的凹陷裏,“瞧,原來就是為了把這木塊上的數字填進去!大小正好。”
這棋盤做的真到位啊。燕七走過來瞅了瞅,見元昶強迫症發作地正把盒子裏所有的木塊倒出來要往桌麵空格凹陷裏填。填了幾塊後發現了一塊與眾不同的木塊,其它的木塊是由純木頭做的,一麵刻著數字,背麵則是正常的木麵,而這塊木頭,一麵刻著數字“九”,另一麵則嵌著一塊玻璃鏡麵。再檢查過所有的木塊之後,發現這樣的背麵嵌鏡子的木塊竟有七個之多,而且都嵌在數字“九”的後麵。
“這個你怎麽看?”元昶問燕七。
“此事必有蹊蹺。”燕七道。
“蹊蹺個屁,我看這人就是故弄玄虛。”元昶胡亂把所有木塊都嵌進格子裏,將手一拍,“走,去別處玩兒去。”
燕七鑽了一中午的山洞,下午訓練更沒力氣了,整個人都是用爬的才上了回家的馬車,燕九少爺垂眼望著匍匐在腳下的親姐,淡淡慰問:“中午吃的如何?”
“我錯了。”他姐抱著他腿泣血認錯。
“中午和元昶玩兒什麽了?”燕九少爺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他姐跟著元昶混會發生什麽。
“進洞出洞,反反複複,被他弄得實在沒了力氣,這才放過我。”他姐道。
“……”閉嘴!你每天到底都在看些什麽書!
“聽說你們還學數術啊?”他姐自知失口暴露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知識儲備,十分生硬並自然地扭轉了話題。
“嗯。”燕九少爺重新把目光放回自己手裏的書頁上,書名是緝古算經,果然是在學數學。
“學不學數獨?”燕七問。
“那是什麽?”燕九少爺放下書,目光望在燕七的臉上,這貨在別的事情上總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唯獨這類學術的東西,倒是頗有些興趣。
燕七拿過紙筆,通常文房四寶在馬車上備著也隻燕九少爺偶爾用一用,蘸了墨,燕七把那亭子裏的九宮格數獨畫在了紙上。
成功地引開了弟弟的注意力後,燕七偎在車座上睡著了,累啊,武長戈這回可真是下了狠手了,簡直恨不能把她操練得直接從汗毛孔裏往外溢脂肪啊。別說是挺管用,燕七直接睡進了府,晚飯也沒吃,掙紮著寫了作業洗了澡,頭一沾枕就睡死了。
次日早上起來全身骨頭還在酸疼,早飯直接倆雞蛋一碗牛乳四個大肉包子,腆著肚子坐到馬車上的時候,燕九少爺遞給她一張紙,接過來看時,見是昨天那張九宮格數獨的破解答案。“不錯啊,多長時間解出來的?”燕七表揚弟弟。
“半個時辰。”燕九少爺慢吞吞地道。
“厲害。”燕七毫無根據地繼續表揚。
“嗬嗬。”燕九少爺沒說什麽。
等到中午和元昶去知味齋吃午飯的時候,燕七算是知道燕九少爺為什麽皮笑肉不笑了,“昨天那個九宮格,我拿去給我們教數術的先生解,今兒他告訴我他解了一晚上,到現在還沒解出來!”元昶滿是嘲笑的口吻和燕七說道。
“……”燕七筷子上夾著田雞腿燉鴨脖石化了一陣,“這麽難的?”
“你以為呢!”元昶從她筷子上搶走那鴨脖,邊嚼邊道,“我們先生說,出這道題的人,不是天才也是奇才,因為這道題,別看八十一個格裏隻給出了二十一個數,但實則它的答案極可能隻有唯一的一個,即是說,剩下的六十個數隻有唯一的一種排列方式——你說難不難?你記得左數第一豎列吧?隻有頂頭第一個格裏有一個數,剩下的八個空格裏都沒有數,你要把這八個數全都碰一遍的話,得花多少時間!”
“果然難。”燕七撂下筷子,因為這菜實在太惡心了。
“我們先生說他要把這題拿去給其他教數術的先生看一看,看看誰能破解得出來。”元昶一指燕七的菜碟子,“你不吃我就吃了,我的菜不夠。”
“別吃剩的啊,再買點去吧。”燕七道。
“哪兒那麽多講究,我們男人可不像你們女人那樣嫌東嫌西!”元昶說著便搶過了燕七的碟子,大口大口吃得歡,好似那是什麽人間美味一樣。
吃過飯,元昶說要再去那亭子看一看,因為說不定出題的人就把正確的答案也藏在那附近,於是挾帶著燕七就又飛過去了,滿亭上下一通混找,甚至爬到亭子頂上去翻了。
燕七站在石桌邊,從袖裏掏出燕小九的答案來,而後按著上麵的數字排序重新將桌
九宮格據說起源於河圖洛書,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後世譽為“宇宙魔方”,中國古代稱此為“縱橫圖”,後來還引申出重排九宮的遊戲,在唐宋時期特別風行。
古人玩兒的九宮通常隻有橫三豎三共九個格,要求將一至九的九個數字填入格中,使橫列豎列和對角線斜列每一列的數字相加都等於十五。而眼下這石桌上的九宮格卻是99格式,由九個33的小九宮格組成,每一個33的小九宮格稱為一“宮”,合計九個“宮”,共八十一個格,格裏已被人刻下了二十一個數字,燕七看了幾眼,見圖如下:
八□□□□□□□□
□□三六□□□□□
□七□□九□二□□
□五□□□七□□□
□□□□四五七□□
□□□一□□□三□
□□一□□□□六八
□□八五□□□一□
□九□□□□四□□
很明顯,規則要求是將一至九的數字填入□之中,使每行、每列及每“宮”內都有一至九這九個數字,並且不能重複。有意思的是,除了已刻出的數字處,所有的“□”處都是凹陷於桌麵內的。
誰那麽閑得頭上長草在這種地方刻這麽一個殺死腦細胞的破題啊。
燕七和元昶瞅了兩眼後就各自走開了,燕七去看亭柱上用金米分寫的不知是哪篇經文裏的句子,元昶則上躥下跳地漫無目的四處張望,忽而道了聲:“喲,這桌麵下麵有個小抽屜。”
說著將那抽屜扯出來,見裏麵放著個木頭盒子,打開盒蓋,盒內整整齊齊地碼著數摞方方正正刻有數字的木頭塊。
“難怪桌麵空格處是凹下去的,”元昶從盒子裏拿出一枚木塊填放進桌麵九宮格的凹陷裏,“瞧,原來就是為了把這木塊上的數字填進去!大小正好。”
這棋盤做的真到位啊。燕七走過來瞅了瞅,見元昶強迫症發作地正把盒子裏所有的木塊倒出來要往桌麵空格凹陷裏填。填了幾塊後發現了一塊與眾不同的木塊,其它的木塊是由純木頭做的,一麵刻著數字,背麵則是正常的木麵,而這塊木頭,一麵刻著數字“九”,另一麵則嵌著一塊玻璃鏡麵。再檢查過所有的木塊之後,發現這樣的背麵嵌鏡子的木塊竟有七個之多,而且都嵌在數字“九”的後麵。
“這個你怎麽看?”元昶問燕七。
“此事必有蹊蹺。”燕七道。
“蹊蹺個屁,我看這人就是故弄玄虛。”元昶胡亂把所有木塊都嵌進格子裏,將手一拍,“走,去別處玩兒去。”
燕七鑽了一中午的山洞,下午訓練更沒力氣了,整個人都是用爬的才上了回家的馬車,燕九少爺垂眼望著匍匐在腳下的親姐,淡淡慰問:“中午吃的如何?”
“我錯了。”他姐抱著他腿泣血認錯。
“中午和元昶玩兒什麽了?”燕九少爺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他姐跟著元昶混會發生什麽。
“進洞出洞,反反複複,被他弄得實在沒了力氣,這才放過我。”他姐道。
“……”閉嘴!你每天到底都在看些什麽書!
“聽說你們還學數術啊?”他姐自知失口暴露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知識儲備,十分生硬並自然地扭轉了話題。
“嗯。”燕九少爺重新把目光放回自己手裏的書頁上,書名是緝古算經,果然是在學數學。
“學不學數獨?”燕七問。
“那是什麽?”燕九少爺放下書,目光望在燕七的臉上,這貨在別的事情上總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唯獨這類學術的東西,倒是頗有些興趣。
燕七拿過紙筆,通常文房四寶在馬車上備著也隻燕九少爺偶爾用一用,蘸了墨,燕七把那亭子裏的九宮格數獨畫在了紙上。
成功地引開了弟弟的注意力後,燕七偎在車座上睡著了,累啊,武長戈這回可真是下了狠手了,簡直恨不能把她操練得直接從汗毛孔裏往外溢脂肪啊。別說是挺管用,燕七直接睡進了府,晚飯也沒吃,掙紮著寫了作業洗了澡,頭一沾枕就睡死了。
次日早上起來全身骨頭還在酸疼,早飯直接倆雞蛋一碗牛乳四個大肉包子,腆著肚子坐到馬車上的時候,燕九少爺遞給她一張紙,接過來看時,見是昨天那張九宮格數獨的破解答案。“不錯啊,多長時間解出來的?”燕七表揚弟弟。
“半個時辰。”燕九少爺慢吞吞地道。
“厲害。”燕七毫無根據地繼續表揚。
“嗬嗬。”燕九少爺沒說什麽。
等到中午和元昶去知味齋吃午飯的時候,燕七算是知道燕九少爺為什麽皮笑肉不笑了,“昨天那個九宮格,我拿去給我們教數術的先生解,今兒他告訴我他解了一晚上,到現在還沒解出來!”元昶滿是嘲笑的口吻和燕七說道。
“……”燕七筷子上夾著田雞腿燉鴨脖石化了一陣,“這麽難的?”
“你以為呢!”元昶從她筷子上搶走那鴨脖,邊嚼邊道,“我們先生說,出這道題的人,不是天才也是奇才,因為這道題,別看八十一個格裏隻給出了二十一個數,但實則它的答案極可能隻有唯一的一個,即是說,剩下的六十個數隻有唯一的一種排列方式——你說難不難?你記得左數第一豎列吧?隻有頂頭第一個格裏有一個數,剩下的八個空格裏都沒有數,你要把這八個數全都碰一遍的話,得花多少時間!”
“果然難。”燕七撂下筷子,因為這菜實在太惡心了。
“我們先生說他要把這題拿去給其他教數術的先生看一看,看看誰能破解得出來。”元昶一指燕七的菜碟子,“你不吃我就吃了,我的菜不夠。”
“別吃剩的啊,再買點去吧。”燕七道。
“哪兒那麽多講究,我們男人可不像你們女人那樣嫌東嫌西!”元昶說著便搶過了燕七的碟子,大口大口吃得歡,好似那是什麽人間美味一樣。
吃過飯,元昶說要再去那亭子看一看,因為說不定出題的人就把正確的答案也藏在那附近,於是挾帶著燕七就又飛過去了,滿亭上下一通混找,甚至爬到亭子頂上去翻了。
燕七站在石桌邊,從袖裏掏出燕小九的答案來,而後按著上麵的數字排序重新將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