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聚會作樂辦趴體這種事,年輕人比大人更熱衷,今人為什麽聊微信刷微博?因為可以邊交流邊八卦,今人為什麽喜歡玩網遊混圈子?因為可以邊交流邊娛樂。每個人都需要與人交流,每個人都有與人交流的*,對於古人來說,聚會趴體就相當於微信微博網遊圈子一體化,今人你可以天天享受這樣的交流和娛樂,古人卻隻能等逢年過節辦生日才能和朋友圈友好基友痛快玩一回,所以但凡有這樣的機會,年輕人們都很雀躍和積極,尤其是在這樣的聚會上可以和異性近距離接觸,還能一起做開心的事,誰會不喜歡參加啊?
於是在眾人翹首以盼的熱切中,日子一天天飛快地過去,三月二十立夏,大家前前後後地換上了夏衫,三月二十六是燕大太太的生辰,因上頭還有公婆,不好大辦,就隻在家中請了班小戲兒唱了一天,自家人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倒也過得圓滿
。燕七送了燕大太太一方親手繡的錦帕,帕上繡的是白鸛,鸛在那一世的西方又被稱作“送子鶴”或“送子鳥”,傳說送子鳥落在誰家屋頂造巢,誰家就會喜得貴子,幸福美滿。
這個時代沒有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能多生孩子多為夫家開枝散葉的,燕七做為小輩兒不好太過明顯地表示出在這方麵對長輩的祝福,所以換了一種寓意方式,不管燕大太太懂不懂吧,反正她心意是送到了。
其他晚輩當然也各有賀禮送上,女孩子基本上送的都是自己的繡品,少爺們則大多送的是自己親手寫的賀詞或畫的畫兒,小輩給長輩送禮講究的不是貴重,而是心意。
燕子恪送了燕大太太一支金累絲牡丹花簪,燕大太太喜歡金飾,也喜歡那種看上去富麗堂皇的紋樣,這禮物合心又合意,燕大太太當即就簪在頭上,一整天臉上的笑就沒斷。
兩天之後就是禮親王的壽辰,聽說皇帝還特意提早散了朝,讓受邀赴宴的官員早些回家換衣準備。送給禮親王的賀禮,燕大太太早就打點妥當,在舊例的基礎上又添了幾樣,畢竟是六十大壽,其中還有四對活鶴四對活龜,龜都是活了上百年的龜,聽說是燕子恪找來的,取龜鶴延年之意,另還有十幾隻小龜,原說給了自家孩子們玩兒,結果沒人喜歡,唯獨燕七留下了四隻,養在書房的玻璃缸裏。
辰時二刻,燕大老爺夫婦帶著除燕十少爺以外的燕家孩子們乘車上路,燕十少爺年紀太小,三老爺夫婦又未在受邀之列,因而隻讓三房的燕八姑娘跟著去了。
從自家巷口出來卻不往禮親王府去,而是取道往東出城門,直接奔了躍龍湖。
“聽說這次禮親王的壽宴在千島湖上的別苑辦!”燕五姑娘興奮得一路坐不住,開了車窗不住向外看,“長這麽大我還從未去過那千島湖上呢,也不知禮親王的私屬島嶼有多大?”
燕二姑娘沒有理會她,隻管在手裏拿著卷書看。
桃花汛過後,躍龍湖的水位線變低,那道階梯式的大瀑布就消失了,在躍龍湖下麵那一層的千島湖此刻波光萬頃,澄靜碧透。馬車在湖岸邊一處碼頭停了下來,這碼頭寬闊得很,像是一片青石廣場,專用來停放預備去湖上小島的人家的馬車。
由於高度落差,眾人從馬車上下來還要往下走上數十級台階,靠著碼頭的湖中,泊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船隻,有不少同去赴宴的官員及家眷也正等在碼頭上依次登船。
“爹,咱們能不能乘那條最大的?”燕五姑娘指著其中一條巨大的畫舫興致勃勃地問。
“莫要胡鬧。”燕大太太看了她一眼。
燕大少爺將燕五姑娘扯到一邊,壓低著聲斥道:“這裏比爹官兒大的好幾家,哪裏就輪到咱們乘大船了?你省省吧,也不知跟誰學的那樣愛慕虛榮!”
燕五姑娘不高興地嘟起了嘴,才要反駁她大哥的話,就聽旁邊有人嗤笑了一聲,道:“燕五,你想乘大船啊?不如和我們一起啊,那條船就是我們家要乘的,你若想乘,我倒可去同家父說說情兒,順手搭你過去,怎麽樣?”
燕五姑娘倏地循聲轉頭,見是個同她年紀相仿、身姿窈窕、很有幾分傲嬌樣兒的姑娘,生得不算很出眾,眉毛有些短,眼睛有些向外鼓,全靠化妝來描補。
“閔紅薇,你少得意!船大招風,你可小心了!”燕五姑娘恨恨地道。
“嘖嘖,該小心的是你吧,能乘的隻有小船了,隻怕稍微吹上那麽一點的風就會搖搖晃晃搖搖晃晃……你可要坐得靠裏些哦,萬一不小心……濕了衣裳,那可就貽笑大方了呢
。”叫閔紅薇的姑娘嘲諷道。
“你——”燕五姑娘待繼續開口還擊,卻被燕二姑娘冷冷一眼瞥過來,隻得咬牙忍住,轉頭衝著後頭幾個自家姐妹喝了一聲:“你們幾個別磨磨蹭蹭的!燕七,說你呢!”
燕七光榮躺槍,連忙向前趕了幾步,那個叫閔紅薇的姑娘瞟了她一眼,不由笑了起來:“怪不得燕五你總說自己吃的少,原來不是不能吃,而是不夠吃啊。”
燕五姑娘本就一直覺得燕七這貨就是家裏最丟臉的一個存在,平時在人前恨不能裝作不認得燕七,此刻聽得閔紅薇拿此作文章,一時又羞又氣又覺丟人,一股悶氣憋在胸口不知該向誰發才好,一張俏臉憋得通紅。
“聽說禮親王今日的壽宴,太常寺還特意派了大樂署的伎人來,”燕九少爺的聲音忽而慢吞吞地加入這廂,“隻不知屆時會演奏哪些曲子,許會有宴樂大曲,如《周頌》一類,是不是如此呢,五姐?”
燕五姑娘正憋著火,哪裏肯理會燕九少爺這莫名其妙的搭訕,卻是旁邊的燕二姑娘聞言,竟破天荒地接下了這閑聊似的話茬,淡淡道:“《周頌》應不會有,《風雅十二詩譜》大約會奏上一部。”
“那就太遺憾了,”燕九少爺慢慢地笑了笑,“我一直想聽《周頌》裏《有瞽》那一支曲子呢,‘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設業設虡,崇牙樹羽。應田縣鼓,鞉磬柷圉。既備乃奏,簫管備舉。喤喤厥聲,肅雍和鳴,先祖是聽。我客戾止,永觀厥成。’……”
燕二姑娘在聽到燕九少爺說“《有瞽》”的時候就已經笑出來了,雖然隻是淺淺地翹起唇角,也是實屬罕見的事了,然後就把頭偏開了一邊。
燕五姑娘正嫌燕九少爺慢吞吞說話惹人煩躁,忽然瞥見自家向來不苟言笑的二姐居然笑了,不由一怔,再細細一想燕九少爺的話,一下子明白過來,登時哈哈哈地縱
於是在眾人翹首以盼的熱切中,日子一天天飛快地過去,三月二十立夏,大家前前後後地換上了夏衫,三月二十六是燕大太太的生辰,因上頭還有公婆,不好大辦,就隻在家中請了班小戲兒唱了一天,自家人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倒也過得圓滿
。燕七送了燕大太太一方親手繡的錦帕,帕上繡的是白鸛,鸛在那一世的西方又被稱作“送子鶴”或“送子鳥”,傳說送子鳥落在誰家屋頂造巢,誰家就會喜得貴子,幸福美滿。
這個時代沒有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能多生孩子多為夫家開枝散葉的,燕七做為小輩兒不好太過明顯地表示出在這方麵對長輩的祝福,所以換了一種寓意方式,不管燕大太太懂不懂吧,反正她心意是送到了。
其他晚輩當然也各有賀禮送上,女孩子基本上送的都是自己的繡品,少爺們則大多送的是自己親手寫的賀詞或畫的畫兒,小輩給長輩送禮講究的不是貴重,而是心意。
燕子恪送了燕大太太一支金累絲牡丹花簪,燕大太太喜歡金飾,也喜歡那種看上去富麗堂皇的紋樣,這禮物合心又合意,燕大太太當即就簪在頭上,一整天臉上的笑就沒斷。
兩天之後就是禮親王的壽辰,聽說皇帝還特意提早散了朝,讓受邀赴宴的官員早些回家換衣準備。送給禮親王的賀禮,燕大太太早就打點妥當,在舊例的基礎上又添了幾樣,畢竟是六十大壽,其中還有四對活鶴四對活龜,龜都是活了上百年的龜,聽說是燕子恪找來的,取龜鶴延年之意,另還有十幾隻小龜,原說給了自家孩子們玩兒,結果沒人喜歡,唯獨燕七留下了四隻,養在書房的玻璃缸裏。
辰時二刻,燕大老爺夫婦帶著除燕十少爺以外的燕家孩子們乘車上路,燕十少爺年紀太小,三老爺夫婦又未在受邀之列,因而隻讓三房的燕八姑娘跟著去了。
從自家巷口出來卻不往禮親王府去,而是取道往東出城門,直接奔了躍龍湖。
“聽說這次禮親王的壽宴在千島湖上的別苑辦!”燕五姑娘興奮得一路坐不住,開了車窗不住向外看,“長這麽大我還從未去過那千島湖上呢,也不知禮親王的私屬島嶼有多大?”
燕二姑娘沒有理會她,隻管在手裏拿著卷書看。
桃花汛過後,躍龍湖的水位線變低,那道階梯式的大瀑布就消失了,在躍龍湖下麵那一層的千島湖此刻波光萬頃,澄靜碧透。馬車在湖岸邊一處碼頭停了下來,這碼頭寬闊得很,像是一片青石廣場,專用來停放預備去湖上小島的人家的馬車。
由於高度落差,眾人從馬車上下來還要往下走上數十級台階,靠著碼頭的湖中,泊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船隻,有不少同去赴宴的官員及家眷也正等在碼頭上依次登船。
“爹,咱們能不能乘那條最大的?”燕五姑娘指著其中一條巨大的畫舫興致勃勃地問。
“莫要胡鬧。”燕大太太看了她一眼。
燕大少爺將燕五姑娘扯到一邊,壓低著聲斥道:“這裏比爹官兒大的好幾家,哪裏就輪到咱們乘大船了?你省省吧,也不知跟誰學的那樣愛慕虛榮!”
燕五姑娘不高興地嘟起了嘴,才要反駁她大哥的話,就聽旁邊有人嗤笑了一聲,道:“燕五,你想乘大船啊?不如和我們一起啊,那條船就是我們家要乘的,你若想乘,我倒可去同家父說說情兒,順手搭你過去,怎麽樣?”
燕五姑娘倏地循聲轉頭,見是個同她年紀相仿、身姿窈窕、很有幾分傲嬌樣兒的姑娘,生得不算很出眾,眉毛有些短,眼睛有些向外鼓,全靠化妝來描補。
“閔紅薇,你少得意!船大招風,你可小心了!”燕五姑娘恨恨地道。
“嘖嘖,該小心的是你吧,能乘的隻有小船了,隻怕稍微吹上那麽一點的風就會搖搖晃晃搖搖晃晃……你可要坐得靠裏些哦,萬一不小心……濕了衣裳,那可就貽笑大方了呢
。”叫閔紅薇的姑娘嘲諷道。
“你——”燕五姑娘待繼續開口還擊,卻被燕二姑娘冷冷一眼瞥過來,隻得咬牙忍住,轉頭衝著後頭幾個自家姐妹喝了一聲:“你們幾個別磨磨蹭蹭的!燕七,說你呢!”
燕七光榮躺槍,連忙向前趕了幾步,那個叫閔紅薇的姑娘瞟了她一眼,不由笑了起來:“怪不得燕五你總說自己吃的少,原來不是不能吃,而是不夠吃啊。”
燕五姑娘本就一直覺得燕七這貨就是家裏最丟臉的一個存在,平時在人前恨不能裝作不認得燕七,此刻聽得閔紅薇拿此作文章,一時又羞又氣又覺丟人,一股悶氣憋在胸口不知該向誰發才好,一張俏臉憋得通紅。
“聽說禮親王今日的壽宴,太常寺還特意派了大樂署的伎人來,”燕九少爺的聲音忽而慢吞吞地加入這廂,“隻不知屆時會演奏哪些曲子,許會有宴樂大曲,如《周頌》一類,是不是如此呢,五姐?”
燕五姑娘正憋著火,哪裏肯理會燕九少爺這莫名其妙的搭訕,卻是旁邊的燕二姑娘聞言,竟破天荒地接下了這閑聊似的話茬,淡淡道:“《周頌》應不會有,《風雅十二詩譜》大約會奏上一部。”
“那就太遺憾了,”燕九少爺慢慢地笑了笑,“我一直想聽《周頌》裏《有瞽》那一支曲子呢,‘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設業設虡,崇牙樹羽。應田縣鼓,鞉磬柷圉。既備乃奏,簫管備舉。喤喤厥聲,肅雍和鳴,先祖是聽。我客戾止,永觀厥成。’……”
燕二姑娘在聽到燕九少爺說“《有瞽》”的時候就已經笑出來了,雖然隻是淺淺地翹起唇角,也是實屬罕見的事了,然後就把頭偏開了一邊。
燕五姑娘正嫌燕九少爺慢吞吞說話惹人煩躁,忽然瞥見自家向來不苟言笑的二姐居然笑了,不由一怔,再細細一想燕九少爺的話,一下子明白過來,登時哈哈哈地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