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及計春是如何將呂策這麽個膽小如鼠的人半夜裏騙到古墓來的,計春萬念俱灰的神情裏也不免一抹譏嘲:“他既膽小,偏又利欲熏心,我不過背了人同他說一句願陪他半夜到古墓來搶先抄了古夜銘文去,他便無不歡喜地應了,左右我有把柄在他手上,他也不會疑我要搶他的名利。我們約定了寅時到古墓碰頭,因恐驚動其他人,不能相互叫著一起出門,我便和他說,若他到時我還未到,便讓他先抄銘文,想來我也不會耽擱太久——因想著有我相陪,他便也壯了膽子,果真自個兒先進了墓室——可見名利二字猛於蠱,中了這蠱便連平日畏懼的都能拋閃開了。”
“他既這般膽小,又如何要選了金石社這樣時常要與古墓打交道的社參加呢?”喬樂梓看著計春。
計春便是一陣沉默,末了輕聲地道:“隻因呂策他……也是真心喜愛鑽研金石這件事的。”
所以不論計春還是呂策,在這一場前因後果裏,誰的初心也未見得比誰更高尚。
案情水落石出,計春被上了鐐銬預備帶回城去,上馬前想起來問燕九少爺:“我在桌上擺的那些器物本就雜亂無章,你是怎生將那樣子記下來的?”
燕九少爺揣著手,慢吞吞地說話:“從事金石研究,最不能少的本事便是觀察入微與一個好記性,否則那麽多的史料、花紋、製式、工藝、圖樣,要怎麽隨時應用?”
計春恍然,不由一歎:“雖我也明白這道理,卻不能似你一般靈活用於平時。”
“你不必慚愧,有時候是天賦在作祟。”燕九少爺慢悠悠地道。
眾人:“……”
燕七對計春:“你別在意啊,這孩子說話向來不會婉轉。”
眾人:“……”夠啦!你比他也強不到哪兒去!
臨上路前燕子恪把喬樂梓叫到一邊說話:“回去仔細問問計春,把影兒投成鬼臉的法子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還是別人教的。”
喬樂梓一驚:“你是懷疑他也受了‘那人’的指點?”
“不,隻是不想錯過任何一個可能罷了。”燕子恪道,“問之前先檢查他的口與牙,莫要再發生吞毒自盡的情形了。”
“好。”喬樂梓應了,也不多耽擱,匆匆帶著計春和一眾手下上馬而去,留下兩個衙役負責找村民借牛車把呂策的屍體拉回城去,餘下的幾名金石社成員將本次事件消化了好久,末了和燕子恪道:“我們還是想將那古夜銘文謄抄下來。”
燕子恪“哦”了一聲,理了理袖口,道:“不必費事了,那段銘文的意思是‘三隻羊,四隻雞,六個雞蛋,兩罐羊奶,隔壁老王欠我三個雞蛋並一條熏肉,上月借了對門的一壇油記得後日還’。”
“……”
看著眾人的懵比臉,燕子恪還繼續說呢:“這墓主想來亦是古夜文化的仰慕者,不知從哪裏看來了這麽一段古夜文,雖不知其意,卻當了寶地讓人刻在了自己的墓裏,大約亦是想圖個祥瑞保佑之意,卻不知自己是將古夜國人的賬本兒給抄了一頁來,我看沒有什麽值得考究之處。”
目送一臉生無可戀的年輕人們不肯多留紛紛離去,剩下的燕家伯侄仨連帶著個武環一起回了村長家裏,農家小炒肉重新炒了新的,熱氣騰騰地端上桌來。
“原來燕伯父識得古夜文。”武環說話從來沒有問號,語氣比墓壁還平。
“嗬嗬,年輕時略有涉獵。”
“大伯也喜歡金石嗎?”燕七問。
“我有個朋友,他喜歡。”
因為朋友喜歡,他便也去學,是什麽樣的朋友能令他如此呢?
……
從未央村回來,燕七換了衣服奔赴書院。今兒是錦繡綜武隊客場挑戰崇文書院綜武隊,崇文是綜武強隊,第一回合整了個泥沼陣地,讓錦繡男女隊雙雙失利,這一回錦繡書院是想報仇來的。
然而錦繡書院卻少了元昶這員大將,替補上場的車實力相差甚遠,又因一直打替補基本沒有上過場,和其他隊員之間毫無默契,所以錦繡對崇文的這一回合比賽再一次輸掉了。
“碰巧賈次山長去看了比賽,他本就是綜武迷,這下子哪裏肯依,強令著我十二叔務必盡快找一個能頂得上元昶缺兒的強力車進隊,”第二天一去書院,武玥就拉著燕七放八卦,“這可得到哪兒去找啊!元昶走的太不是時候了,好歹也得等今年的比賽全打完再走嘛!”
燕七往她手裏塞蛋黃酥:“我看你就挺合適的。”
“哈哈哈說什麽哪!”武玥沒有半點不好意思地拍了燕七一掌,“你不減肥啦還吃這個?”
“昨兒我大伯請了呂禦醫來家給我們診平安脈,說我減肥減得太猛,需要適當補補。”
“可不是,你瘦得太快了,我看近半個多月你至少也得減了有十斤。”
“怎麽也得趕在穿上冬衣之前減下來,否則套上棉裙又成了球兒。”
“哈哈哈哈,你這麽一說我想起來,五歲那年下大雪,你們合府到我家去玩兒,結果武十三發壞往你腳下扔冰坷垃,你躲開了冰坷垃沒躲過腳下凍實著的一塊冰,整個人滑得滾了好長一截路,偏穿得還厚,在雪地裏滾了一回沾了一身的雪,你三叔碰巧路過還笑著說‘這誰滾的雪球,這麽圓’——當時就給我笑出溜了,哈哈哈哈哈!”
“五歲時候的事兒你都記得這麽清楚,咋就記不住書本上的東西?”
“書本上的東西哪有你好玩兒。”
“……”
早上第一堂課慣例是詩書,講幾篇文章,說幾個故事,令大家誦讀一回,末了還有課上作業——這是女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別的班的學生最怕寫作業,可梅花班的姑娘卻最喜歡,因為燕子恒給出的作業不同於其他先生,他會先出一道題目,然後讓女孩子們在紙上就此題目隨意進行發揮,可以議論,可以抒情,可以講笑話,可以寫經曆,可以編故事,可以作詩賦詞,甚至可以畫幅畫兒。
下課的時候他會把大家的作業收上去,待到第二天再發下來,這個時候作業紙上就會多了另外一個人的筆跡——燕子恒在錦院那邊也教了一個男學生班,梅花班學生們的作業就是被他帶去了那個男生班上,發到每個人手中一份,然後讓男學生們在這紙上就該題目與這份作業的主人展開互動交流。
當然,每份作業交到他手中後
“他既這般膽小,又如何要選了金石社這樣時常要與古墓打交道的社參加呢?”喬樂梓看著計春。
計春便是一陣沉默,末了輕聲地道:“隻因呂策他……也是真心喜愛鑽研金石這件事的。”
所以不論計春還是呂策,在這一場前因後果裏,誰的初心也未見得比誰更高尚。
案情水落石出,計春被上了鐐銬預備帶回城去,上馬前想起來問燕九少爺:“我在桌上擺的那些器物本就雜亂無章,你是怎生將那樣子記下來的?”
燕九少爺揣著手,慢吞吞地說話:“從事金石研究,最不能少的本事便是觀察入微與一個好記性,否則那麽多的史料、花紋、製式、工藝、圖樣,要怎麽隨時應用?”
計春恍然,不由一歎:“雖我也明白這道理,卻不能似你一般靈活用於平時。”
“你不必慚愧,有時候是天賦在作祟。”燕九少爺慢悠悠地道。
眾人:“……”
燕七對計春:“你別在意啊,這孩子說話向來不會婉轉。”
眾人:“……”夠啦!你比他也強不到哪兒去!
臨上路前燕子恪把喬樂梓叫到一邊說話:“回去仔細問問計春,把影兒投成鬼臉的法子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還是別人教的。”
喬樂梓一驚:“你是懷疑他也受了‘那人’的指點?”
“不,隻是不想錯過任何一個可能罷了。”燕子恪道,“問之前先檢查他的口與牙,莫要再發生吞毒自盡的情形了。”
“好。”喬樂梓應了,也不多耽擱,匆匆帶著計春和一眾手下上馬而去,留下兩個衙役負責找村民借牛車把呂策的屍體拉回城去,餘下的幾名金石社成員將本次事件消化了好久,末了和燕子恪道:“我們還是想將那古夜銘文謄抄下來。”
燕子恪“哦”了一聲,理了理袖口,道:“不必費事了,那段銘文的意思是‘三隻羊,四隻雞,六個雞蛋,兩罐羊奶,隔壁老王欠我三個雞蛋並一條熏肉,上月借了對門的一壇油記得後日還’。”
“……”
看著眾人的懵比臉,燕子恪還繼續說呢:“這墓主想來亦是古夜文化的仰慕者,不知從哪裏看來了這麽一段古夜文,雖不知其意,卻當了寶地讓人刻在了自己的墓裏,大約亦是想圖個祥瑞保佑之意,卻不知自己是將古夜國人的賬本兒給抄了一頁來,我看沒有什麽值得考究之處。”
目送一臉生無可戀的年輕人們不肯多留紛紛離去,剩下的燕家伯侄仨連帶著個武環一起回了村長家裏,農家小炒肉重新炒了新的,熱氣騰騰地端上桌來。
“原來燕伯父識得古夜文。”武環說話從來沒有問號,語氣比墓壁還平。
“嗬嗬,年輕時略有涉獵。”
“大伯也喜歡金石嗎?”燕七問。
“我有個朋友,他喜歡。”
因為朋友喜歡,他便也去學,是什麽樣的朋友能令他如此呢?
……
從未央村回來,燕七換了衣服奔赴書院。今兒是錦繡綜武隊客場挑戰崇文書院綜武隊,崇文是綜武強隊,第一回合整了個泥沼陣地,讓錦繡男女隊雙雙失利,這一回錦繡書院是想報仇來的。
然而錦繡書院卻少了元昶這員大將,替補上場的車實力相差甚遠,又因一直打替補基本沒有上過場,和其他隊員之間毫無默契,所以錦繡對崇文的這一回合比賽再一次輸掉了。
“碰巧賈次山長去看了比賽,他本就是綜武迷,這下子哪裏肯依,強令著我十二叔務必盡快找一個能頂得上元昶缺兒的強力車進隊,”第二天一去書院,武玥就拉著燕七放八卦,“這可得到哪兒去找啊!元昶走的太不是時候了,好歹也得等今年的比賽全打完再走嘛!”
燕七往她手裏塞蛋黃酥:“我看你就挺合適的。”
“哈哈哈說什麽哪!”武玥沒有半點不好意思地拍了燕七一掌,“你不減肥啦還吃這個?”
“昨兒我大伯請了呂禦醫來家給我們診平安脈,說我減肥減得太猛,需要適當補補。”
“可不是,你瘦得太快了,我看近半個多月你至少也得減了有十斤。”
“怎麽也得趕在穿上冬衣之前減下來,否則套上棉裙又成了球兒。”
“哈哈哈哈,你這麽一說我想起來,五歲那年下大雪,你們合府到我家去玩兒,結果武十三發壞往你腳下扔冰坷垃,你躲開了冰坷垃沒躲過腳下凍實著的一塊冰,整個人滑得滾了好長一截路,偏穿得還厚,在雪地裏滾了一回沾了一身的雪,你三叔碰巧路過還笑著說‘這誰滾的雪球,這麽圓’——當時就給我笑出溜了,哈哈哈哈哈!”
“五歲時候的事兒你都記得這麽清楚,咋就記不住書本上的東西?”
“書本上的東西哪有你好玩兒。”
“……”
早上第一堂課慣例是詩書,講幾篇文章,說幾個故事,令大家誦讀一回,末了還有課上作業——這是女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別的班的學生最怕寫作業,可梅花班的姑娘卻最喜歡,因為燕子恒給出的作業不同於其他先生,他會先出一道題目,然後讓女孩子們在紙上就此題目隨意進行發揮,可以議論,可以抒情,可以講笑話,可以寫經曆,可以編故事,可以作詩賦詞,甚至可以畫幅畫兒。
下課的時候他會把大家的作業收上去,待到第二天再發下來,這個時候作業紙上就會多了另外一個人的筆跡——燕子恒在錦院那邊也教了一個男學生班,梅花班學生們的作業就是被他帶去了那個男生班上,發到每個人手中一份,然後讓男學生們在這紙上就該題目與這份作業的主人展開互動交流。
當然,每份作業交到他手中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