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丹露寺規矩嚴格,過了石門就不許任何人騎馬乘車,連做轎輦也必須向寺裏提前通報,還需得是極特殊的情況才能獲得許可。因此此時眾人皆是步行,小姐們當先走著,同來的少年隔了幾丈跟在後頭,談笑聲不絕於耳。
謝瓊月一直牽著謝瓊蕪的手,走的不緊不慢,不時側頭和走在她身邊的其她小姐談笑。謝瓊蕪在人前還是一如既往的羞澀,微低著頭,也不看路,任由謝瓊月牽著她向前。朱蕉插空就想離五小姐近些,卻總被四小姐帶來的丫頭們當中攔著,無奈隻能隔了一層在後麵慢慢走。
沈泠舟目光一直盯著五小姐,就發現她雖然低了頭,目光卻時常偷偷向後邊張望,似乎在找什麽人,看到了又慌亂的別開。她很好奇,順著她的眼光望去,幾個少年正並排走著,走在中間的那個,容長臉淡白膚色,乍看上去並不覺得十分英俊,隻是他手搖折扇,磊磊落落的走著,不知怎麽就成了人群的中心,周圍幾個少年儼然眾星捧月一般圍在他身邊。
沈泠舟遠遠聽到他旁邊的少年說:“渟淵,前陣你做的那首海棠詩簡直是膾炙人口,聽說有個窮書生家裏無米下鍋,摘了自家海棠樹的果子去叫賣,邊賣邊吟誦你這海棠詩,嘖嘖,不一會兒他那果子就被路過的小姐丫頭們瘋搶了去。”
走在另一側的少年立刻皺眉道:“這書生倒是會借勢,隻白糟蹋了一首清雅好詩,可惜可惜。”
“你懂什麽!”立刻就有人反駁他:“真正的好詩就該如此雅俗共賞,渟淵這詩做的好,用在此處,倒也應景!”
那中間的少年一直微笑聽眾人議論,卻並不插話,似乎別人談論的事同他一點兒關係都沒有,這時見眾人越爭論聲音越大,便輕咳一聲:“一首小詩,也值得你們這樣反複念叨,諸位真是太抬舉何四了。”
他們說話的聲音不小,因此沈泠舟聽得清楚,此時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風靡萬千少女心的何家四少爺何渟淵?”之前她在府裏,可沒少聽幾個小丫頭提起過這位何四爺的大名。五小姐那麽拚了命的繡一隻海棠帕子,肯定也和這人脫不了幹係。隻是想不明白,五小姐一個深閨女子,向來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怎麽就對這人上了心?
山門的位置離山頂很近,一盞茶功夫,丹露寺的前殿已經近在眼前。不似一般名刹古寺那樣恢弘,丹露寺的格局就跟它所在的丹露峰一樣,幽靜別致,淡青色的琉璃瓦閃爍微光,大雄寶殿兩側一對舍利塔似乎隻是青磚砌成,塔身上並沒有繁複雕飾,隻在每一層的飛簷上懸掛銅鐸,山風起時,聲音分外清澈悅耳。
既然名曰上香,不管遊山玩水的心思占了幾成,眾人都絲毫不敢馬虎。先是在小沙彌的帶領下去耳房裏淨手撣塵,又由各自的丫頭服侍著飲下一盞茶湯。
因為人人有份,沈泠舟也分得一盞。她前世研究藥膳的時候,也曾經對補益身體的各色茶品下過一番苦工,因此一嚐就知道這茶是小麥熬了湯底,又加入薰衣草和百合,口感芳香甘美,還有很好的安神效果。
小沙彌斟好了茶,就站在旁邊一本正經開口道:“阿彌陀佛,諸位施主,此茶名為”風駐茶”。願各位施主飲此茶後,都能暫時拋卻凡塵雜念,心如止水,這樣一會兒上香時,才不會擾了佛祖的清淨。”
“噗!”沈泠舟差點把一口茶水噴出來,“擾了佛祖的清淨”,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哪個來上香的不是憋了一肚子心願來等佛祖幫忙實現的。這小沙彌倒是有趣,這話等於直接告訴別人,不管你丫有什麽念想,就都留在這裏好了,反正我們佛祖愛清淨,說也白說。
好在她站在角落裏並沒人注意,還是挨了朱蕉一個警告的眼神。
眾人都飲了茶就要去大雄寶殿,忽然傳來謝瓊月的聲音:“妹妹怎麽隻嚐了一口不飲幹淨?可是這茶不合你口味?可這是丹露寺的規矩,飲完這盞茶方能去上香呢。”她雖刻意壓低了聲音,在這幾乎鴉雀無聲的小耳房裏,眾人還是聽得清清楚楚。幾名少女姐臉露不耐的看著謝瓊蕪,明擺著嫌這個從不拋投露麵,出趟門子也隻知道躲在姐姐身旁的庶女矯情多事。
謝瓊蕪感覺到四麵八方射來的目光,雖然麵色十分勉強,還是舉起那茶碗幾口喝幹,沈泠舟看到她指尖輕顫,額角亮晶晶的似乎有些汗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緊張。不知為何,謝瓊蕪飲茶時,謝瓊月臉上雖然依舊柔和的笑著,大大的貓眼兒裏卻閃過一絲陰霾,速度極快,要不是沈泠舟一直盯著她倆,絕對捕捉不到。
她心裏警鈴大作,眼看著眾人緩緩向大雄寶殿走去,謝瓊蕪似乎邁不開步子,謝瓊月依舊牽著她哄道:“妹妹不常出門,不知道寺廟裏的規矩,且耐心些兒,正殿裏麵的這一炷香咱們一定要先上完,之後你想要去哪兒逛,姐姐都陪著。”
朱蕉也察覺出不對,沈泠舟和她對視,都是疑惑不解。來到這寺裏不過一盞茶功夫,她倆都想著上完香小姐公子們各自遊玩時要小心提防,難道這會兒就出了差錯?
眾人在殿前各自上完三炷香,有些人已經迫不及待要去寺裏遊玩,隻聽謝瓊月對彤芳郡主道:“郡主,再過一月就是太後她佛爺的壽辰,不如咱們都去殿裏替她老人家叩拜祈福,也算是咱們的一番孝心。”她母親是嘉敏郡王家的庶女,雖然和皇家關係遠了些,但祖父是堂堂吏部尚書,她身為謝家嫡女,年節時宮中宴飲,她也不近不遠的拜見過太後幾回,因此這話有她來說,並不十分唐突。
彤芳郡主父親是皇帝親封的定親王,太後就是她的親祖母。聽到謝瓊月這樣說,她倒是十分滿意,點頭道:“你這份孝心難得,改天見著祖母我一定好好讚讚。”說罷當先從側門進到殿內,恭恭敬敬扣了三個頭。郡主都這樣說了,眾人也隻能收斂心思,乖乖的依次進殿內叩拜,謝瓊月拉著謝瓊蕪分別擇了兩個蒲團,自己先行禮如儀,虔誠的閉目叩首,嘴中念念有詞,起身後看向身邊還跪在蒲團上的謝瓊蕪,突然大聲驚呼道:“瓊蕪,你這是。。。你怎麽能。。。!?”
謝瓊月一直牽著謝瓊蕪的手,走的不緊不慢,不時側頭和走在她身邊的其她小姐談笑。謝瓊蕪在人前還是一如既往的羞澀,微低著頭,也不看路,任由謝瓊月牽著她向前。朱蕉插空就想離五小姐近些,卻總被四小姐帶來的丫頭們當中攔著,無奈隻能隔了一層在後麵慢慢走。
沈泠舟目光一直盯著五小姐,就發現她雖然低了頭,目光卻時常偷偷向後邊張望,似乎在找什麽人,看到了又慌亂的別開。她很好奇,順著她的眼光望去,幾個少年正並排走著,走在中間的那個,容長臉淡白膚色,乍看上去並不覺得十分英俊,隻是他手搖折扇,磊磊落落的走著,不知怎麽就成了人群的中心,周圍幾個少年儼然眾星捧月一般圍在他身邊。
沈泠舟遠遠聽到他旁邊的少年說:“渟淵,前陣你做的那首海棠詩簡直是膾炙人口,聽說有個窮書生家裏無米下鍋,摘了自家海棠樹的果子去叫賣,邊賣邊吟誦你這海棠詩,嘖嘖,不一會兒他那果子就被路過的小姐丫頭們瘋搶了去。”
走在另一側的少年立刻皺眉道:“這書生倒是會借勢,隻白糟蹋了一首清雅好詩,可惜可惜。”
“你懂什麽!”立刻就有人反駁他:“真正的好詩就該如此雅俗共賞,渟淵這詩做的好,用在此處,倒也應景!”
那中間的少年一直微笑聽眾人議論,卻並不插話,似乎別人談論的事同他一點兒關係都沒有,這時見眾人越爭論聲音越大,便輕咳一聲:“一首小詩,也值得你們這樣反複念叨,諸位真是太抬舉何四了。”
他們說話的聲音不小,因此沈泠舟聽得清楚,此時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風靡萬千少女心的何家四少爺何渟淵?”之前她在府裏,可沒少聽幾個小丫頭提起過這位何四爺的大名。五小姐那麽拚了命的繡一隻海棠帕子,肯定也和這人脫不了幹係。隻是想不明白,五小姐一個深閨女子,向來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怎麽就對這人上了心?
山門的位置離山頂很近,一盞茶功夫,丹露寺的前殿已經近在眼前。不似一般名刹古寺那樣恢弘,丹露寺的格局就跟它所在的丹露峰一樣,幽靜別致,淡青色的琉璃瓦閃爍微光,大雄寶殿兩側一對舍利塔似乎隻是青磚砌成,塔身上並沒有繁複雕飾,隻在每一層的飛簷上懸掛銅鐸,山風起時,聲音分外清澈悅耳。
既然名曰上香,不管遊山玩水的心思占了幾成,眾人都絲毫不敢馬虎。先是在小沙彌的帶領下去耳房裏淨手撣塵,又由各自的丫頭服侍著飲下一盞茶湯。
因為人人有份,沈泠舟也分得一盞。她前世研究藥膳的時候,也曾經對補益身體的各色茶品下過一番苦工,因此一嚐就知道這茶是小麥熬了湯底,又加入薰衣草和百合,口感芳香甘美,還有很好的安神效果。
小沙彌斟好了茶,就站在旁邊一本正經開口道:“阿彌陀佛,諸位施主,此茶名為”風駐茶”。願各位施主飲此茶後,都能暫時拋卻凡塵雜念,心如止水,這樣一會兒上香時,才不會擾了佛祖的清淨。”
“噗!”沈泠舟差點把一口茶水噴出來,“擾了佛祖的清淨”,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哪個來上香的不是憋了一肚子心願來等佛祖幫忙實現的。這小沙彌倒是有趣,這話等於直接告訴別人,不管你丫有什麽念想,就都留在這裏好了,反正我們佛祖愛清淨,說也白說。
好在她站在角落裏並沒人注意,還是挨了朱蕉一個警告的眼神。
眾人都飲了茶就要去大雄寶殿,忽然傳來謝瓊月的聲音:“妹妹怎麽隻嚐了一口不飲幹淨?可是這茶不合你口味?可這是丹露寺的規矩,飲完這盞茶方能去上香呢。”她雖刻意壓低了聲音,在這幾乎鴉雀無聲的小耳房裏,眾人還是聽得清清楚楚。幾名少女姐臉露不耐的看著謝瓊蕪,明擺著嫌這個從不拋投露麵,出趟門子也隻知道躲在姐姐身旁的庶女矯情多事。
謝瓊蕪感覺到四麵八方射來的目光,雖然麵色十分勉強,還是舉起那茶碗幾口喝幹,沈泠舟看到她指尖輕顫,額角亮晶晶的似乎有些汗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緊張。不知為何,謝瓊蕪飲茶時,謝瓊月臉上雖然依舊柔和的笑著,大大的貓眼兒裏卻閃過一絲陰霾,速度極快,要不是沈泠舟一直盯著她倆,絕對捕捉不到。
她心裏警鈴大作,眼看著眾人緩緩向大雄寶殿走去,謝瓊蕪似乎邁不開步子,謝瓊月依舊牽著她哄道:“妹妹不常出門,不知道寺廟裏的規矩,且耐心些兒,正殿裏麵的這一炷香咱們一定要先上完,之後你想要去哪兒逛,姐姐都陪著。”
朱蕉也察覺出不對,沈泠舟和她對視,都是疑惑不解。來到這寺裏不過一盞茶功夫,她倆都想著上完香小姐公子們各自遊玩時要小心提防,難道這會兒就出了差錯?
眾人在殿前各自上完三炷香,有些人已經迫不及待要去寺裏遊玩,隻聽謝瓊月對彤芳郡主道:“郡主,再過一月就是太後她佛爺的壽辰,不如咱們都去殿裏替她老人家叩拜祈福,也算是咱們的一番孝心。”她母親是嘉敏郡王家的庶女,雖然和皇家關係遠了些,但祖父是堂堂吏部尚書,她身為謝家嫡女,年節時宮中宴飲,她也不近不遠的拜見過太後幾回,因此這話有她來說,並不十分唐突。
彤芳郡主父親是皇帝親封的定親王,太後就是她的親祖母。聽到謝瓊月這樣說,她倒是十分滿意,點頭道:“你這份孝心難得,改天見著祖母我一定好好讚讚。”說罷當先從側門進到殿內,恭恭敬敬扣了三個頭。郡主都這樣說了,眾人也隻能收斂心思,乖乖的依次進殿內叩拜,謝瓊月拉著謝瓊蕪分別擇了兩個蒲團,自己先行禮如儀,虔誠的閉目叩首,嘴中念念有詞,起身後看向身邊還跪在蒲團上的謝瓊蕪,突然大聲驚呼道:“瓊蕪,你這是。。。你怎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