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係統還有防護服,穿在身上輕薄舒適,防禦功能非常高,穿上它,何懼千軍萬馬,不過呂司覺得這輩子他恐怕都買不起。
高級防護服,不僅刀槍不入,並且還冬暖夏涼,係統出售10000000金。
中級防護服,承受力稍弱,沒有冬暖夏涼的功能,不過,以現在武器的攻擊力度,這種防護服穿一百年,肯定都不會破防,係統出售價格5000000金。
低級防護服,承受強力爆炸一次,重力攻擊三次,普通攻擊五十次,係統出售價格1000000金。
最後,普通的防護服,承受重力攻擊一次,普通攻擊三十次,係統出售價格50000金。
呂司心裏一陣陣肉痛,眼睛死死盯住防護服,買還是不買呢?買吧,他所有的身家加起來,勉強可以湊夠五萬之數,買了普通防護服,他就會成為窮光蛋,不買,戰場上刀槍無眼,義父衝鋒殺敵,他又如何放得下心。
呂司糾結了一陣,終於敗下陣來,看著係統背包裏一件件價值不菲的古物,狠狠咬了咬牙,全部點擊出售。
錢沒了可以再去搜刮,義父沒了,他後悔都來不及。
飛快的買下一件普通防護服,呂司立刻關閉係統,反正再次交易還要等到下個月,為了避免自己心痛,他決定眼不見為淨。
係統非常人性化,給出的防護服,樣式看起來像是一件普通內衣,隻有穿在身上才會發覺它的用處。
呂司迅速把防護服疊好,然後又拿出傷藥,肉幹,烈酒等物品......裝了整整三大包,直到包袱裏再也裝不下任何東西,呂司這才作罷。
來到堂屋,楊三娃已經吃飽喝足,看見小公子過來,立即掏出懷裏的家書,笑著道:“小公子,張大哥明日出兵廣陵,歸期不定,特意讓我傳信回來,讓你無需憂心。”
呂司皺了皺眉:“廣陵?治郯與廣陵相隔百裏,治郯黃巾未退,義父為何會去往廣陵?”
楊三娃撓了撓頭,一臉懵懂,傻傻道:“這個......某家不知。”
呂司拆開信封,寥寥幾行家書,令他心下大安,緊皺的眉頭漸漸鬆開,唇角勾起一抹淺笑,義父在治郯名聲大震,前去廣陵救援乃是州牧之令,自從黃巾□□,劉焉進言將刺史改為州牧後,陶謙對武將十分看重,此次前往廣陵郡,若是運氣好的話,義父說不準能一飛衝天。
呂司掩藏住心中的歡喜,滿懷歉意地看了楊三娃一眼,誠懇道:“三娃哥,義父明日出兵,我準備了一些東西,今日恐怕還要煩勞你多跑一趟,晚了我怕來不及送去。”
一般情況下,有人送信回來,總會歇一晚再走,治郯與楊家灣距離雖然不遠,一天之內,來回奔跑兩次,還是很有一些累人。
楊三娃爽快地一笑,朗聲應道:“這有什麽,此乃吾之本份,就算小公子不說,今晚我也要趕回去,明日出征可不能少了某家。”早在進入軍營的那一天,他就已經習慣了疲累,有時候打起仗來,幾天幾夜不眠不休都是常事,這點路程又算得了什麽。
呂司微微一笑,關切道:“戰場之上,局勢瞬息變幻,三娃哥萬望保重。”
楊三娃心中一暖,慎重點頭道:“小公子放心,某家還要留住性命回來孝敬父母。”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閑話,呂司寫了封信,讓楊三娃帶去給義父,信中著重提點,要求義父務必穿上他送去的內衣。
楊三娃拎起大包小包放在馬上,將信往懷裏一揣,拱手告辭,片刻不敢耽誤,策馬往治郯奔去,爭取天黑以前入城,否則,怕是要等到明天上午,才能回軍歸位,將士天生就應該上陣殺敵,前去廣陵郡,這樣出人頭地的機會,他可不想錯過。
楊三娃走後,呂司見天色還早,看著背包裏空蕩蕩的133枚金幣,心裏失落感十分嚴重,果然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何曾幾時,133枚金幣對他來說還是一大筆錢財。
呂司當即便召喚來二十四騎兵,準備出門打家劫舍......錯了,是行俠仗義,順便搜刮錢財,背包裏沒有金子,總感覺渾身都不舒坦。
二十五匹快馬疾馳飛奔,馬蹄下煙塵滾滾,一路上,四下荒蕪,渺無人煙,楊家灣方圓數十裏,早讓他們搜刮了一遍。
呂司劍指臨縣,一馬當先,疾奔而去。
有了馬上三寶,他們的騎術突飛猛漲,二十四騎兵,已經有了幾分真正騎兵的架勢,想要成為精騎,他們需要的隻是時間與磨練。
“駕!”
“駕———”
一行人策馬疾行,馬蹄聲陣陣,官道上偶爾出現人影,聽見馬蹄的聲音,立即有多遠躲多遠,黃巾與官兵帶給百姓傷害,已經讓他們草木皆兵,生怕又會遇見什麽惡事。
現今世道,人命太不值錢,為了賺取功勳,呂司之前就遇到過官兵指鹿為馬,硬是把普通百姓當成黃巾軍滅殺。
官逼民反,短短時間之內,黃巾軍的人數再次擴展,死了立馬就有百姓補充,楊家灣發展的雖然不錯,但是相比起黃巾,那簡直是渺小的不能再渺小。
隨著天下大亂,黃巾四處燒殺搶掠,許多百姓家中被洗劫一空,吃不上飯,他們除了加入黃巾之外,沒有活路,這是一種惡性循環,越多百姓沒飯吃,越多人加入黃巾軍。
同理,越多人加入黃巾軍,越多人燒殺搶掠。
黃巾軍畢竟是民間組織,背後沒有勢力支撐,沒有充足的軍資和糧草,攻略城池之前,唯有以搶劫為生。
呂司輕聲歎息,這兩個月的戰亂,已經讓他徹底了解到戰爭的殘酷,更讓他了解到世道的無奈,他的心性變得更加沉穩,同時也變得更加冷酷,看見死人,再也不會產生任何憐憫的情緒,心裏隻剩下一片冰冷.......
為了活命,一個八歲小孩,都能向你揮刀,呂司猶記得第一次出村,正巧遇見了幾位逃難而來的青年壯漢,經過交談,幾人是一個村子的百姓,家人全部都死了,他們準備去治郯從軍,殺黃巾,報血仇,還不等呂司對他們進行拉攏,沒想到便遇見小孩攔路,
呂司親眼目睹,一個八歲小孩,利用大人的同情心,將人引入賊窩,盡管那個賊窩後來被幾個漢子給滅了,但是,當時的那種心情,呂司莫不敢忘。
那時候,他是抱著撿漏的心態出村,那時候他心裏想,多收攏一些無家可歸的百姓,增強楊家灣的勢力。
隻是,他沒有想到,第一次出門,現實便給他重重一擊,同時,他心裏也很慶幸,如果沒有這重重一擊,或許他對楊家灣的管理不會那麽嚴格,或許,楊家灣的消息早就泄漏出去。
那個孩子從前也是普通百姓,那個賊窩,其實隻有二十餘人,根本一群沒人要的老弱病殘,青年壯漢早被黃巾抓去充軍,剩下的人,他們沒有武力,殺不了敵人,於是便利用小孩獲取旁人的同情心,然後在路上埋伏陷阱。
他們沒有糧食,靠吃人肉為生,小孩是他們的備用糧,如果不引來其他人,死的就是小孩。
這是小孩的悲哀,也是他的無奈,同情嗎?呂司親眼目睹那個孩子被人砍成兩段,鮮血流了一地,仁慈在他心裏一點一點磨滅,隻剩下一片漠然。
這是呂司,頭一次直麵亂世的殘酷,這不是山匪搶劫,也不是直麵廝殺,這是亂世當中人性的黑暗。
後來......
這樣情況見的多了,呂司的心一點點變涼,變得冷硬。
“小公子,天色已黑,是否繼續前行?”
呂司抬頭看了看昏暗的天空,沉吟了片刻說道:“繼續走,前方找個空落的村子落腳,明日收集糧草,下午回去。”
“諾。”
黑暗的天空,星光點點,萬物寂寥,除了他們的馬蹄聲,周圍聽不到一絲聲響,就連蟲鳴鳥叫的聲音都很少。
蟲子,野鳥,樹皮,草根,隻要是能吃的東西,都已經變成百姓的食物,沒有聲音的夜晚,顯得特別陰森可怖。
蕭瑟的涼風徐徐吹過,空氣中淡淡的腥味,硬是把初夏本該美麗的夜景,弄得鬼氣森森,路邊屍骨散發出的腐臭味道,還有那經過連日暴曬,已經露出森森白骨的屍體,更讓夜晚多了幾分陰霾。
當晚,他們找了一個村子暫時住宿。
空蕩蕩村子,早已沒有了活人的氣息,月光下,村莊裏麵一片狼藉,地上堆著尚未收拾的屍體,不少房子可以看出被火燒過的痕跡,還有不少地方,殘留著幹枯的血跡,一行人明顯可以看出,這裏經過一個怎樣的慘狀。
找了一處稍微幹淨的院子,眾人休息了片刻,王安起身出門,楊煉緊隨其後,二十四人並沒有先行歇下,而是出到門外,來到村莊,挨家挨戶搜集屍體,堆在院子裏全部燒掉。
這是他們的老規矩,每到一個地方,遇見屍體,就算不能讓他們入土為安,至少不要讓他們暴屍荒野。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小公子說,腐爛的屍體如果長時間不處理,容易引起疫病。
漢朝時期,疫病對於百姓來說,那就是絕症,總之,小公子那可是神醫,聽他的準沒錯。
高級防護服,不僅刀槍不入,並且還冬暖夏涼,係統出售10000000金。
中級防護服,承受力稍弱,沒有冬暖夏涼的功能,不過,以現在武器的攻擊力度,這種防護服穿一百年,肯定都不會破防,係統出售價格5000000金。
低級防護服,承受強力爆炸一次,重力攻擊三次,普通攻擊五十次,係統出售價格1000000金。
最後,普通的防護服,承受重力攻擊一次,普通攻擊三十次,係統出售價格50000金。
呂司心裏一陣陣肉痛,眼睛死死盯住防護服,買還是不買呢?買吧,他所有的身家加起來,勉強可以湊夠五萬之數,買了普通防護服,他就會成為窮光蛋,不買,戰場上刀槍無眼,義父衝鋒殺敵,他又如何放得下心。
呂司糾結了一陣,終於敗下陣來,看著係統背包裏一件件價值不菲的古物,狠狠咬了咬牙,全部點擊出售。
錢沒了可以再去搜刮,義父沒了,他後悔都來不及。
飛快的買下一件普通防護服,呂司立刻關閉係統,反正再次交易還要等到下個月,為了避免自己心痛,他決定眼不見為淨。
係統非常人性化,給出的防護服,樣式看起來像是一件普通內衣,隻有穿在身上才會發覺它的用處。
呂司迅速把防護服疊好,然後又拿出傷藥,肉幹,烈酒等物品......裝了整整三大包,直到包袱裏再也裝不下任何東西,呂司這才作罷。
來到堂屋,楊三娃已經吃飽喝足,看見小公子過來,立即掏出懷裏的家書,笑著道:“小公子,張大哥明日出兵廣陵,歸期不定,特意讓我傳信回來,讓你無需憂心。”
呂司皺了皺眉:“廣陵?治郯與廣陵相隔百裏,治郯黃巾未退,義父為何會去往廣陵?”
楊三娃撓了撓頭,一臉懵懂,傻傻道:“這個......某家不知。”
呂司拆開信封,寥寥幾行家書,令他心下大安,緊皺的眉頭漸漸鬆開,唇角勾起一抹淺笑,義父在治郯名聲大震,前去廣陵救援乃是州牧之令,自從黃巾□□,劉焉進言將刺史改為州牧後,陶謙對武將十分看重,此次前往廣陵郡,若是運氣好的話,義父說不準能一飛衝天。
呂司掩藏住心中的歡喜,滿懷歉意地看了楊三娃一眼,誠懇道:“三娃哥,義父明日出兵,我準備了一些東西,今日恐怕還要煩勞你多跑一趟,晚了我怕來不及送去。”
一般情況下,有人送信回來,總會歇一晚再走,治郯與楊家灣距離雖然不遠,一天之內,來回奔跑兩次,還是很有一些累人。
楊三娃爽快地一笑,朗聲應道:“這有什麽,此乃吾之本份,就算小公子不說,今晚我也要趕回去,明日出征可不能少了某家。”早在進入軍營的那一天,他就已經習慣了疲累,有時候打起仗來,幾天幾夜不眠不休都是常事,這點路程又算得了什麽。
呂司微微一笑,關切道:“戰場之上,局勢瞬息變幻,三娃哥萬望保重。”
楊三娃心中一暖,慎重點頭道:“小公子放心,某家還要留住性命回來孝敬父母。”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閑話,呂司寫了封信,讓楊三娃帶去給義父,信中著重提點,要求義父務必穿上他送去的內衣。
楊三娃拎起大包小包放在馬上,將信往懷裏一揣,拱手告辭,片刻不敢耽誤,策馬往治郯奔去,爭取天黑以前入城,否則,怕是要等到明天上午,才能回軍歸位,將士天生就應該上陣殺敵,前去廣陵郡,這樣出人頭地的機會,他可不想錯過。
楊三娃走後,呂司見天色還早,看著背包裏空蕩蕩的133枚金幣,心裏失落感十分嚴重,果然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何曾幾時,133枚金幣對他來說還是一大筆錢財。
呂司當即便召喚來二十四騎兵,準備出門打家劫舍......錯了,是行俠仗義,順便搜刮錢財,背包裏沒有金子,總感覺渾身都不舒坦。
二十五匹快馬疾馳飛奔,馬蹄下煙塵滾滾,一路上,四下荒蕪,渺無人煙,楊家灣方圓數十裏,早讓他們搜刮了一遍。
呂司劍指臨縣,一馬當先,疾奔而去。
有了馬上三寶,他們的騎術突飛猛漲,二十四騎兵,已經有了幾分真正騎兵的架勢,想要成為精騎,他們需要的隻是時間與磨練。
“駕!”
“駕———”
一行人策馬疾行,馬蹄聲陣陣,官道上偶爾出現人影,聽見馬蹄的聲音,立即有多遠躲多遠,黃巾與官兵帶給百姓傷害,已經讓他們草木皆兵,生怕又會遇見什麽惡事。
現今世道,人命太不值錢,為了賺取功勳,呂司之前就遇到過官兵指鹿為馬,硬是把普通百姓當成黃巾軍滅殺。
官逼民反,短短時間之內,黃巾軍的人數再次擴展,死了立馬就有百姓補充,楊家灣發展的雖然不錯,但是相比起黃巾,那簡直是渺小的不能再渺小。
隨著天下大亂,黃巾四處燒殺搶掠,許多百姓家中被洗劫一空,吃不上飯,他們除了加入黃巾之外,沒有活路,這是一種惡性循環,越多百姓沒飯吃,越多人加入黃巾軍。
同理,越多人加入黃巾軍,越多人燒殺搶掠。
黃巾軍畢竟是民間組織,背後沒有勢力支撐,沒有充足的軍資和糧草,攻略城池之前,唯有以搶劫為生。
呂司輕聲歎息,這兩個月的戰亂,已經讓他徹底了解到戰爭的殘酷,更讓他了解到世道的無奈,他的心性變得更加沉穩,同時也變得更加冷酷,看見死人,再也不會產生任何憐憫的情緒,心裏隻剩下一片冰冷.......
為了活命,一個八歲小孩,都能向你揮刀,呂司猶記得第一次出村,正巧遇見了幾位逃難而來的青年壯漢,經過交談,幾人是一個村子的百姓,家人全部都死了,他們準備去治郯從軍,殺黃巾,報血仇,還不等呂司對他們進行拉攏,沒想到便遇見小孩攔路,
呂司親眼目睹,一個八歲小孩,利用大人的同情心,將人引入賊窩,盡管那個賊窩後來被幾個漢子給滅了,但是,當時的那種心情,呂司莫不敢忘。
那時候,他是抱著撿漏的心態出村,那時候他心裏想,多收攏一些無家可歸的百姓,增強楊家灣的勢力。
隻是,他沒有想到,第一次出門,現實便給他重重一擊,同時,他心裏也很慶幸,如果沒有這重重一擊,或許他對楊家灣的管理不會那麽嚴格,或許,楊家灣的消息早就泄漏出去。
那個孩子從前也是普通百姓,那個賊窩,其實隻有二十餘人,根本一群沒人要的老弱病殘,青年壯漢早被黃巾抓去充軍,剩下的人,他們沒有武力,殺不了敵人,於是便利用小孩獲取旁人的同情心,然後在路上埋伏陷阱。
他們沒有糧食,靠吃人肉為生,小孩是他們的備用糧,如果不引來其他人,死的就是小孩。
這是小孩的悲哀,也是他的無奈,同情嗎?呂司親眼目睹那個孩子被人砍成兩段,鮮血流了一地,仁慈在他心裏一點一點磨滅,隻剩下一片漠然。
這是呂司,頭一次直麵亂世的殘酷,這不是山匪搶劫,也不是直麵廝殺,這是亂世當中人性的黑暗。
後來......
這樣情況見的多了,呂司的心一點點變涼,變得冷硬。
“小公子,天色已黑,是否繼續前行?”
呂司抬頭看了看昏暗的天空,沉吟了片刻說道:“繼續走,前方找個空落的村子落腳,明日收集糧草,下午回去。”
“諾。”
黑暗的天空,星光點點,萬物寂寥,除了他們的馬蹄聲,周圍聽不到一絲聲響,就連蟲鳴鳥叫的聲音都很少。
蟲子,野鳥,樹皮,草根,隻要是能吃的東西,都已經變成百姓的食物,沒有聲音的夜晚,顯得特別陰森可怖。
蕭瑟的涼風徐徐吹過,空氣中淡淡的腥味,硬是把初夏本該美麗的夜景,弄得鬼氣森森,路邊屍骨散發出的腐臭味道,還有那經過連日暴曬,已經露出森森白骨的屍體,更讓夜晚多了幾分陰霾。
當晚,他們找了一個村子暫時住宿。
空蕩蕩村子,早已沒有了活人的氣息,月光下,村莊裏麵一片狼藉,地上堆著尚未收拾的屍體,不少房子可以看出被火燒過的痕跡,還有不少地方,殘留著幹枯的血跡,一行人明顯可以看出,這裏經過一個怎樣的慘狀。
找了一處稍微幹淨的院子,眾人休息了片刻,王安起身出門,楊煉緊隨其後,二十四人並沒有先行歇下,而是出到門外,來到村莊,挨家挨戶搜集屍體,堆在院子裏全部燒掉。
這是他們的老規矩,每到一個地方,遇見屍體,就算不能讓他們入土為安,至少不要讓他們暴屍荒野。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小公子說,腐爛的屍體如果長時間不處理,容易引起疫病。
漢朝時期,疫病對於百姓來說,那就是絕症,總之,小公子那可是神醫,聽他的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