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
位於種花家江西省鷹潭市南郊。
故老相傳,道家主支之一“正一道”開創者,天師張道陵曾在此煉丹,丹成之時龍虎現,故而得名。
不過當時張道陵沒有在此駐留太長時間,丹成飄然而去,直至張道陵第四世孫張盛雲遊至此,見此地山川奇麗,河流靈秀,山丹水綠,紫氣升騰,美不勝收,便將張家道統遷移至此,這便是“天師府”的由來,至今承襲六十五代,曆經一千九百多年。
門下出過無數道門高真,黃紫貴人,自古便有“神仙都會”“洞天福地”的美譽。
因為張道陵在道教(道教,不是道家)的開創者地位,龍虎山一直都把持著“道教祖庭”之位。雖然不是沒有爭議,認為茅山曆史更加古老,但開創者的地位太過重要,嫡係一脈子孫綿延,人才輩出,至今都香火鼎盛,無可撼動。
尤其是最近的這幾十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上一個百年屬於羅翠蓮,這一個百年首推張之維。
天師府第六十五代天師,道號天通,成名接近百年,是公認的絕頂高手,道教明麵上的第一人。
出道至今,隻有一敗,敗於廬山之顛,敗給了武林盟主羅翠蓮,因此有了個“一人之下”的異名。
這並非恥辱,羅翠蓮比張之維大了一百歲,而那一場問道,羅翠蓮實打實地出了九分力,戰後給予張之維極高的評價,並笑言:“想挑戰幾次都可以。”
張之維也沒和她客氣,真就問過幾次道,雖然每次都敗北,收獲卻是不少,隻是不為外界所知,無論是張之維還是羅翠蓮都過了追求名利的年齡。
因為這段善緣,這位名副其實的大天師主動走出天師府,走下龍虎山,接引最後一枚殺生石碎片,接引關俊彥的氣魄之一,氣魄。
氣乃種花家傳統修行之根本,在諸子百家還未誕生的年代,古老的修行者們便以“練氣士”自稱。
而練氣一道,道家最得個中三昧。神魂分化遠遊之法也是一樣,在道教中被稱為“出陽神”“出陰神”。
羅翠蓮將氣魄送到此處,用意不言自明。
第一次見到張大天師的時候,關俊彥還有點緊張。
因為他的樣子太過貼合傳說中的仙人,白眉鶴發,仙風道骨,飄然而至。
不過很快,關俊彥就不緊張了。
這位老人長得沒羅翠蓮好看,但性格有趣太多。
見麵就是一式“仙人撫頂”:“小友,你不容易,和羅教主一起,很辛苦吧。”
一句話,關俊彥就懂了,這位“一人之下”肯定和自己一樣,沒少被羅翠蓮的高標準嚴要求,斯巴達風折騰。
“其實還行,習慣了就好。”
“這是吃了多少苦,才能說出來的話。”張之維感慨道,“不過沒關係,到我這就不用擔心了。道家修行不求快,求穩,有時候太快不是好事,慢得下來,才能走得更遠。”
關俊彥本想拿時間不多說事,但看見老天師真摯的眼神,又給咽了回去。
這位享負盛名的老天師不會無緣無故這麽說,反正其他三魂六魄都不會求慢,自己走一條不一樣的路也未嚐不可。
不同於狐狸精的廣撒網,也不同於禦門院心結心結的被迫分魂,關俊彥分魂遠遊的目的始終隻有一個——尋求不一樣的可能性。
慢,何嚐不是一種方向?
“謝謝老天師。”
“走,先帶你看看龍虎山的風景。”
老天師大袖一攏,帶著關俊彥的魂體一並馭風,繞山而行。
正常遊覽龍虎山,應該是走香道翻山越嶺,俯瞰祖廷全貌,飽覽大好河山。
偷懶點的,可以乘坐幾條索道,也可以看個七七八八。
奈何龍虎山名聲太盛,不僅是道家聖地,更是國家5a級景區,世界地質公園,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遊人如織,香客絡繹不絕,慕名而來的修行者也不少。
為了避免引起騷動,老天師隻得高來高去。
關俊彥沒覺得哪裏不好,地上看過的景觀不少,乘風賞景還是頭一遭,很是新奇。
再加上心態上的轉變,很快便進入遊客心態。
老天師則盡心盡責地當起了導遊,一說一聽,毫無違和。
張之維雖然世襲天師之位,修得卻不是什麽天道仙道,而是修得一個真字,修真我,真性情。
與人沒有架子,偶爾還有些小逗比,比如——“高人就是要高來高去”,讓關俊彥體會到了久違的放鬆。
自從日本放寒假,好久都沒這麽輕鬆了,或許這才是老天師的真正目的。
差不多雲遊到鬼穀洞時,又有一人禦風而來。
同樣是身穿道袍,同樣是仙風道骨,不過比張之維年輕很多,麵如冠玉,靈氣昂然。
先叫了張之維一聲“爺爺”,又對關俊彥道:“又見麵了,關道友。”
關俊彥回應道:“又見麵了,張小天師,這一次應該沒有叫錯。”
來人正是種花家未成年組第一人,天師府傳人張靈玉,也是張之維的娣孫。
從日本回國後,張靈玉很快破關,正式踏入天師境界,道法、武道並重,被不少人視為種花家接下來的扛鼎之人。
即便如此,小天師待人依舊謙和:“比關道友還有差距,你在日本的事,我有所耳聞。”
寒暄過後,張靈玉對張之維道:“爺爺,有客到。”
“誰啊?我這裏也有客人。”張之維不以為然。
“沒有報上名字,隻說在北方和您有過兩麵之緣,和王也一起來的。”
“北方?”張之維眉頭一皺,“關小友,先回一趟天師府。”
“聽您的。”
金光縱地,一眨眼的功夫,關俊彥發現自己來到一處古色古香的院落內。
有個老先生坐在不遠處,手裏捧著一杯清茶。
有過一麵之緣的王也站在老人的身後,大氣不敢喘一口,完全沒有平時的閑散。
見到這位老先生,張之維瞳孔放大,旋即深深地打了個稽首:“沒想到是大前輩親至。”
關俊彥也在同時作長揖,不敢起身。早知種花家臥虎藏龍,沒想到還藏著這樣一位隻需禮敬天地,不需向任何仙神佛魔低頭的古老存在。
“之維無須多禮,有事路過,順道來看看。年輕人眼力不錯,不枉焱妃和羅丫頭一番苦心。”
老人笑嗬嗬地,看上去很好說話。
“我有一問,之維以前答過,現在問你們這些年輕人——何為大自由,何為大逍遙?”
“任紅塵磨洗,真我仍在,真性不改。”張靈玉答。
“疏懶散淡過平生。”王也答。
關俊彥等待片刻,見老先生依舊在望著自己,隻好硬著頭皮答道:“從心所欲不逾矩。”
“很好啊,很好。”老人笑嗬嗬地點點頭。
(本卷完)
位於種花家江西省鷹潭市南郊。
故老相傳,道家主支之一“正一道”開創者,天師張道陵曾在此煉丹,丹成之時龍虎現,故而得名。
不過當時張道陵沒有在此駐留太長時間,丹成飄然而去,直至張道陵第四世孫張盛雲遊至此,見此地山川奇麗,河流靈秀,山丹水綠,紫氣升騰,美不勝收,便將張家道統遷移至此,這便是“天師府”的由來,至今承襲六十五代,曆經一千九百多年。
門下出過無數道門高真,黃紫貴人,自古便有“神仙都會”“洞天福地”的美譽。
因為張道陵在道教(道教,不是道家)的開創者地位,龍虎山一直都把持著“道教祖庭”之位。雖然不是沒有爭議,認為茅山曆史更加古老,但開創者的地位太過重要,嫡係一脈子孫綿延,人才輩出,至今都香火鼎盛,無可撼動。
尤其是最近的這幾十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上一個百年屬於羅翠蓮,這一個百年首推張之維。
天師府第六十五代天師,道號天通,成名接近百年,是公認的絕頂高手,道教明麵上的第一人。
出道至今,隻有一敗,敗於廬山之顛,敗給了武林盟主羅翠蓮,因此有了個“一人之下”的異名。
這並非恥辱,羅翠蓮比張之維大了一百歲,而那一場問道,羅翠蓮實打實地出了九分力,戰後給予張之維極高的評價,並笑言:“想挑戰幾次都可以。”
張之維也沒和她客氣,真就問過幾次道,雖然每次都敗北,收獲卻是不少,隻是不為外界所知,無論是張之維還是羅翠蓮都過了追求名利的年齡。
因為這段善緣,這位名副其實的大天師主動走出天師府,走下龍虎山,接引最後一枚殺生石碎片,接引關俊彥的氣魄之一,氣魄。
氣乃種花家傳統修行之根本,在諸子百家還未誕生的年代,古老的修行者們便以“練氣士”自稱。
而練氣一道,道家最得個中三昧。神魂分化遠遊之法也是一樣,在道教中被稱為“出陽神”“出陰神”。
羅翠蓮將氣魄送到此處,用意不言自明。
第一次見到張大天師的時候,關俊彥還有點緊張。
因為他的樣子太過貼合傳說中的仙人,白眉鶴發,仙風道骨,飄然而至。
不過很快,關俊彥就不緊張了。
這位老人長得沒羅翠蓮好看,但性格有趣太多。
見麵就是一式“仙人撫頂”:“小友,你不容易,和羅教主一起,很辛苦吧。”
一句話,關俊彥就懂了,這位“一人之下”肯定和自己一樣,沒少被羅翠蓮的高標準嚴要求,斯巴達風折騰。
“其實還行,習慣了就好。”
“這是吃了多少苦,才能說出來的話。”張之維感慨道,“不過沒關係,到我這就不用擔心了。道家修行不求快,求穩,有時候太快不是好事,慢得下來,才能走得更遠。”
關俊彥本想拿時間不多說事,但看見老天師真摯的眼神,又給咽了回去。
這位享負盛名的老天師不會無緣無故這麽說,反正其他三魂六魄都不會求慢,自己走一條不一樣的路也未嚐不可。
不同於狐狸精的廣撒網,也不同於禦門院心結心結的被迫分魂,關俊彥分魂遠遊的目的始終隻有一個——尋求不一樣的可能性。
慢,何嚐不是一種方向?
“謝謝老天師。”
“走,先帶你看看龍虎山的風景。”
老天師大袖一攏,帶著關俊彥的魂體一並馭風,繞山而行。
正常遊覽龍虎山,應該是走香道翻山越嶺,俯瞰祖廷全貌,飽覽大好河山。
偷懶點的,可以乘坐幾條索道,也可以看個七七八八。
奈何龍虎山名聲太盛,不僅是道家聖地,更是國家5a級景區,世界地質公園,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遊人如織,香客絡繹不絕,慕名而來的修行者也不少。
為了避免引起騷動,老天師隻得高來高去。
關俊彥沒覺得哪裏不好,地上看過的景觀不少,乘風賞景還是頭一遭,很是新奇。
再加上心態上的轉變,很快便進入遊客心態。
老天師則盡心盡責地當起了導遊,一說一聽,毫無違和。
張之維雖然世襲天師之位,修得卻不是什麽天道仙道,而是修得一個真字,修真我,真性情。
與人沒有架子,偶爾還有些小逗比,比如——“高人就是要高來高去”,讓關俊彥體會到了久違的放鬆。
自從日本放寒假,好久都沒這麽輕鬆了,或許這才是老天師的真正目的。
差不多雲遊到鬼穀洞時,又有一人禦風而來。
同樣是身穿道袍,同樣是仙風道骨,不過比張之維年輕很多,麵如冠玉,靈氣昂然。
先叫了張之維一聲“爺爺”,又對關俊彥道:“又見麵了,關道友。”
關俊彥回應道:“又見麵了,張小天師,這一次應該沒有叫錯。”
來人正是種花家未成年組第一人,天師府傳人張靈玉,也是張之維的娣孫。
從日本回國後,張靈玉很快破關,正式踏入天師境界,道法、武道並重,被不少人視為種花家接下來的扛鼎之人。
即便如此,小天師待人依舊謙和:“比關道友還有差距,你在日本的事,我有所耳聞。”
寒暄過後,張靈玉對張之維道:“爺爺,有客到。”
“誰啊?我這裏也有客人。”張之維不以為然。
“沒有報上名字,隻說在北方和您有過兩麵之緣,和王也一起來的。”
“北方?”張之維眉頭一皺,“關小友,先回一趟天師府。”
“聽您的。”
金光縱地,一眨眼的功夫,關俊彥發現自己來到一處古色古香的院落內。
有個老先生坐在不遠處,手裏捧著一杯清茶。
有過一麵之緣的王也站在老人的身後,大氣不敢喘一口,完全沒有平時的閑散。
見到這位老先生,張之維瞳孔放大,旋即深深地打了個稽首:“沒想到是大前輩親至。”
關俊彥也在同時作長揖,不敢起身。早知種花家臥虎藏龍,沒想到還藏著這樣一位隻需禮敬天地,不需向任何仙神佛魔低頭的古老存在。
“之維無須多禮,有事路過,順道來看看。年輕人眼力不錯,不枉焱妃和羅丫頭一番苦心。”
老人笑嗬嗬地,看上去很好說話。
“我有一問,之維以前答過,現在問你們這些年輕人——何為大自由,何為大逍遙?”
“任紅塵磨洗,真我仍在,真性不改。”張靈玉答。
“疏懶散淡過平生。”王也答。
關俊彥等待片刻,見老先生依舊在望著自己,隻好硬著頭皮答道:“從心所欲不逾矩。”
“很好啊,很好。”老人笑嗬嗬地點點頭。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