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錢就可以任性?陳烽暗暗冷笑一聲,自己才說了一句,秦姑奶奶又給自己加了一把火,還越來越起勁,價錢提高到了40萬。
‘博古齋’內其他三位書畫收藏者,相互看了一眼後,朝陳老看去。陳老對他們擺了擺手,讓他們稍安勿躁。
隨後,陳老笑嗬嗬的看著陳烽,他雖然在陳烽笑麵上看不出什麽來,但他知道陳烽這個比猴頭還精的小子,肚裏早有對策了。他想看看陳烽接下來會說些什麽。
被人逼到這個份上,是泥菩薩也要有三分火氣了。陳烽不怒反笑,而且笑容還無比可親可愛。
“你們看這裏,蘭花吐蕊的優雅姿態和蒼勁渾厚的老鬆,形成鮮明的對比,可兩者配在一起又相鋪相成,相互襯托,說不出和諧,說不出的妙。,“言意未盡,托與它山”,給人留下了鮮明的印象。可再看這嶙峋山石,被蘭花寄居,被老樹盤根,還要映忖著他們一個高雅恣意,一個蒼勁有力,山石這種美不需要筆墨鮮妍,一對比就出來了。”陳烽一本正經的說完,眼觀鼻,鼻觀心,誰也不看。
一時間,‘博古齋’寂靜無聲,都在品味著陳烽說的話。
“好!”陳老首先叫好,心中又是爽快又是好笑。陳烽借這幅畫,把吳保國比喻成那蒼勁的老鬆,秦君幗比喻成蘭花,而他自己比喻成被鬆蘭寄居的山石,但不起眼的山石在畫作中也很重要,同時,告訴這對男女,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
吳保國和秦君幗兩人臉上的表情微微的僵了一下,目光齊刷刷的看向陳烽。
王大寶也品出裏麵的味道,好小子既然敢借畫諷刺兩位大佬,在這兩位太歲頭上動土,還想不想在中州地麵上混了。不過好像好久沒有人對這兩位指桑罵槐了,能讓兩尊大佛發不出脾氣來,挺爽。
“這幅畫,倒是值得一買,50萬我買了。”被陳烽暗諷了一把,吳保國對陳烽詫異之時,感覺又好氣又好笑,可他什麽大場麵沒見過,見陳烽把這幅畫說的那麽好,他也想買了。
“是我先看中的,60萬。”秦君幗跟著報價。
一幅畫能抬到這個價錢很正常,陳老和三位書畫收藏者也沒太在意,因為古玩節目‘一錘定音’中,很多價位不高的古玩字畫,有的比原物價格翻個三百多倍都有。
王亞東對字畫一竅不通,但他聽陳烽一個勁的褒揚這幅畫,心中不免沾沾自喜,這幅畫從拍賣行自己10萬拍來的畫,現在飆到了60萬,自己既能和兩位大佬搭上關係,還能賺個50萬不錯啊。他頓時想,是否等會結束了,請這個小子去吃頓飯什麽,順便交流一下感情。
可秦君幗剛報出60萬的價格,陳烽說話了。
“最主要的是,此畫裏麵還有一個‘主點’。就是鹿眼,可你們看看這鹿眼,鹿目圓睜,眼中略帶淒涼的瞅著鬆樹。那老鬆幹枯瘦弱,孤零零的一株,枝椏上連根鬆針都沒有,好似到了遲暮之年的一位老人,整幅畫麵似乎略顯孤單淒涼了些。”
吳保國和秦君幗一聽這話,心口被堵了堵,突然明白過來這個小子是故意的,先拚命吹捧這幅畫有多好。等他們把價錢報上去了,他開始挑刺了。
說實話,這幅張迺耆的精品畫作,陳烽還真找不到哪裏有不妥之處,最多在清朝乾隆嘉慶年間,這類畫作算是異類,不被人看好而已。不過剛才他一見這幅畫作的時候,腦海裏卻呈現出另一幅作品。
這時,那些憋著氣的書畫愛好者中,一個白眉老頭立馬跳出來反對陳烽的言辭了。
“啊呀呀,你這小子,胡說八道。鹿眼寫實,刻畫入木三分,相當有神,那老鬆的枝幹倚石而臨,遒勁有力,那應該說老當益壯。”
“老先生,你不要著急,我還沒說完呢。我沒說張迺耆畫得不好。”陳烽站起來歎了口氣,簡直被逼上梁山,緩和了一下語氣再說:“拾人牙慧,也不是登不了大雅之堂。各花入各眼,隻要真心喜歡,何必計較那麽多,老先生您說是嗎?”這話陳烽是對那堵著氣,互掐的兩人說的。剛才諷刺他們了一把,萬一要是他們記仇怎麽辦,終究胳膊擰不過大腿,識時務的鳥才是俊鳥。
“這……”白眉老頭蹙起眉頭,深思起來,突然想到了什麽,一下子偃旗息鼓的坐了下去。
“陳老弟,說話不要留個半句嘛。”王大寶眼睛亮了亮,他都不敢勸解這對特別扭的大人物。
他對書畫沒有多大研究,但聽陳烽的意思,應該還有和這幅《鬆鹿圖》相似的作品,而且還比這個年代早,就催促了。主要是想讓陳烽借畫喻人。
“其實,我記得八大山人,朱耷,也有一幅類似這樣的畫作。”陳烽摸了下後腦勺,笑了笑,坐在木板凳上麵紋絲不動。
陳老端在手裏的茶壺歪了歪,心道這小子雞蛋裏挑骨頭,這個還能被他想到,賊精。再細細品鑒了一下畫作,心頭一驚,這小子說的話挺在理,還真有點這個味道,可怎麽感覺有點奇怪。
“墨點無多淚點多,八大山人,朱耷一身的寫照,他是明朝皇族後裔,國破家亡後,他為了躲避清政府的迫害,出家為僧,常把“八大山人”四字連綴起來,仿佛象“哭之”、“笑之”字樣,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陳老插話,簡單的把八大山人,朱耷介紹了幾句。
“這個我知道,一幅《鬆鹿圖》,一株蒼鬆,挺立在嶙峋的岩石上。枯藤懸掛,鬆樹中空,虯根露出,鬆石下,兩隻向背的鹿在山石草坪之中小憩,一隻長著角的鹿望著遠方;另一隻則側身仰望天空。似乎在期盼著什麽,情景生動,意境深遠。”白眉老頭,也站起來顯擺了文化素養。
“詩人葉丹曾作《八大山人》詩一首:“一室寤歌處,蕭蕭滿席塵,蓬蒿叢戶暗,詩畫入禪真,遺世逃名誌,殘山剩水身,青門舊業在,零落種瓜人。大家應該都知道。”陳烽意有所指的繼續說道:“朱耷,環境身份所迫,一生在悲憤孤苦當中度過,周身苦楚無處話淒涼,人生苦短,悲涼啊……”
一時間,‘博古齋’靜悄悄的聲音全無,都被陳烽的說辭吸引,或者引發更深的思考。
“不買了。”秦君幗長歎一聲,手中的團扇,偃旗息鼓般有氣無力的垂了下來。
陳烽心中一喜,秦君幗不買了,吳保國想必也不會買了,自己的目的終於達到了,隨後他好似閑話家常說道。
“我覺得兩個人一起種瓜,就不會零落了。吳總別墅中種了好多蔬菜,我上次見吳總在綁黃瓜藤,不怎麽熟練。我都聽見黃瓜藤發出慘叫聲了。”
陳烽笑了笑,不由暗忖,他雖然至今連女生的手都沒牽過一次,但那一男一女互掐的模樣,怎麽看也覺得秦君幗揮舞著小拳頭,砸在吳保國的身上,吳保國不痛不癢隨便她砸,簡直就是一個郎有情妾有意。這兩位大佬都是飲食男女,那麽較勁幹嘛?
王大寶額頭上的汗又冒出來一層,偷偷的給陳烽使眼色,讓他不要說了,吳保國與秦君幗之間的事,可不是三言兩語的就能說得清楚的,連自己都不敢勸。
“王大哥你說你去幫忙,可你那身段窩在那瓜棚下,能窩得下去嗎?窩下去了,那黃瓜隻能連根帶土,離家出走了。”陳烽自顧自,假裝沒有明白王大寶的意思。
聽了陳烽的話,秦君幗看了下王大寶的肚子,忍俊不禁的笑了一下。
“這位秦姐,手指纖長,看著就知道心靈手巧,去幫吳總綁黃瓜藤肯定能勝任。”
秦君幗愕然的看了眼陳烽,然後看了眼吳保國,下巴高抬,冷聲說道:“沒人請我,我可不去。
“腳長在自己身上,想去哪裏就去哪裏?”吳保國緊繃的臉頰,硬邦邦的線條柔軟了一些,可仍舊惡聲惡氣的說道,隨後頭轉向陳烽:“小陳,我家的蔬菜,以後施肥就交給你了。”
王大寶擦去額頭上的汗水,偷偷朝陳烽翹了翹大拇指,這小子恰到好處的插科打諢,還真有點作用。既調劑了尷尬的氣氛,又使兩位大佬收斂了暴躁的脾氣,而且剛才一個髒字不帶罵人,真是讓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嗬嗬,有時間,老叟也去湊湊熱鬧。”陳老見氣氛好了,他也熱絡起來。
王亞東心頭一愣,天水華門清平居,‘黑蜈蚣’的別墅,除了王大寶能隨便進出之外,這個小子應該是第一個被吳保國邀請的人,這個小子能被‘黑蜈蚣’邀請,那他簡直就是踏上了一道康莊大道,乘上了直升飛機。以後這小子在中州市走到哪裏,人家也要給他三分麵子了。
陳烽見王亞東目不轉睛的看著自己,笑著從木板凳上站起來。
……
有錢就可以任性?陳烽暗暗冷笑一聲,自己才說了一句,秦姑奶奶又給自己加了一把火,還越來越起勁,價錢提高到了40萬。
‘博古齋’內其他三位書畫收藏者,相互看了一眼後,朝陳老看去。陳老對他們擺了擺手,讓他們稍安勿躁。
隨後,陳老笑嗬嗬的看著陳烽,他雖然在陳烽笑麵上看不出什麽來,但他知道陳烽這個比猴頭還精的小子,肚裏早有對策了。他想看看陳烽接下來會說些什麽。
被人逼到這個份上,是泥菩薩也要有三分火氣了。陳烽不怒反笑,而且笑容還無比可親可愛。
“你們看這裏,蘭花吐蕊的優雅姿態和蒼勁渾厚的老鬆,形成鮮明的對比,可兩者配在一起又相鋪相成,相互襯托,說不出和諧,說不出的妙。,“言意未盡,托與它山”,給人留下了鮮明的印象。可再看這嶙峋山石,被蘭花寄居,被老樹盤根,還要映忖著他們一個高雅恣意,一個蒼勁有力,山石這種美不需要筆墨鮮妍,一對比就出來了。”陳烽一本正經的說完,眼觀鼻,鼻觀心,誰也不看。
一時間,‘博古齋’寂靜無聲,都在品味著陳烽說的話。
“好!”陳老首先叫好,心中又是爽快又是好笑。陳烽借這幅畫,把吳保國比喻成那蒼勁的老鬆,秦君幗比喻成蘭花,而他自己比喻成被鬆蘭寄居的山石,但不起眼的山石在畫作中也很重要,同時,告訴這對男女,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
吳保國和秦君幗兩人臉上的表情微微的僵了一下,目光齊刷刷的看向陳烽。
王大寶也品出裏麵的味道,好小子既然敢借畫諷刺兩位大佬,在這兩位太歲頭上動土,還想不想在中州地麵上混了。不過好像好久沒有人對這兩位指桑罵槐了,能讓兩尊大佛發不出脾氣來,挺爽。
“這幅畫,倒是值得一買,50萬我買了。”被陳烽暗諷了一把,吳保國對陳烽詫異之時,感覺又好氣又好笑,可他什麽大場麵沒見過,見陳烽把這幅畫說的那麽好,他也想買了。
“是我先看中的,60萬。”秦君幗跟著報價。
一幅畫能抬到這個價錢很正常,陳老和三位書畫收藏者也沒太在意,因為古玩節目‘一錘定音’中,很多價位不高的古玩字畫,有的比原物價格翻個三百多倍都有。
王亞東對字畫一竅不通,但他聽陳烽一個勁的褒揚這幅畫,心中不免沾沾自喜,這幅畫從拍賣行自己10萬拍來的畫,現在飆到了60萬,自己既能和兩位大佬搭上關係,還能賺個50萬不錯啊。他頓時想,是否等會結束了,請這個小子去吃頓飯什麽,順便交流一下感情。
可秦君幗剛報出60萬的價格,陳烽說話了。
“最主要的是,此畫裏麵還有一個‘主點’。就是鹿眼,可你們看看這鹿眼,鹿目圓睜,眼中略帶淒涼的瞅著鬆樹。那老鬆幹枯瘦弱,孤零零的一株,枝椏上連根鬆針都沒有,好似到了遲暮之年的一位老人,整幅畫麵似乎略顯孤單淒涼了些。”
吳保國和秦君幗一聽這話,心口被堵了堵,突然明白過來這個小子是故意的,先拚命吹捧這幅畫有多好。等他們把價錢報上去了,他開始挑刺了。
說實話,這幅張迺耆的精品畫作,陳烽還真找不到哪裏有不妥之處,最多在清朝乾隆嘉慶年間,這類畫作算是異類,不被人看好而已。不過剛才他一見這幅畫作的時候,腦海裏卻呈現出另一幅作品。
這時,那些憋著氣的書畫愛好者中,一個白眉老頭立馬跳出來反對陳烽的言辭了。
“啊呀呀,你這小子,胡說八道。鹿眼寫實,刻畫入木三分,相當有神,那老鬆的枝幹倚石而臨,遒勁有力,那應該說老當益壯。”
“老先生,你不要著急,我還沒說完呢。我沒說張迺耆畫得不好。”陳烽站起來歎了口氣,簡直被逼上梁山,緩和了一下語氣再說:“拾人牙慧,也不是登不了大雅之堂。各花入各眼,隻要真心喜歡,何必計較那麽多,老先生您說是嗎?”這話陳烽是對那堵著氣,互掐的兩人說的。剛才諷刺他們了一把,萬一要是他們記仇怎麽辦,終究胳膊擰不過大腿,識時務的鳥才是俊鳥。
“這……”白眉老頭蹙起眉頭,深思起來,突然想到了什麽,一下子偃旗息鼓的坐了下去。
“陳老弟,說話不要留個半句嘛。”王大寶眼睛亮了亮,他都不敢勸解這對特別扭的大人物。
他對書畫沒有多大研究,但聽陳烽的意思,應該還有和這幅《鬆鹿圖》相似的作品,而且還比這個年代早,就催促了。主要是想讓陳烽借畫喻人。
“其實,我記得八大山人,朱耷,也有一幅類似這樣的畫作。”陳烽摸了下後腦勺,笑了笑,坐在木板凳上麵紋絲不動。
陳老端在手裏的茶壺歪了歪,心道這小子雞蛋裏挑骨頭,這個還能被他想到,賊精。再細細品鑒了一下畫作,心頭一驚,這小子說的話挺在理,還真有點這個味道,可怎麽感覺有點奇怪。
“墨點無多淚點多,八大山人,朱耷一身的寫照,他是明朝皇族後裔,國破家亡後,他為了躲避清政府的迫害,出家為僧,常把“八大山人”四字連綴起來,仿佛象“哭之”、“笑之”字樣,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陳老插話,簡單的把八大山人,朱耷介紹了幾句。
“這個我知道,一幅《鬆鹿圖》,一株蒼鬆,挺立在嶙峋的岩石上。枯藤懸掛,鬆樹中空,虯根露出,鬆石下,兩隻向背的鹿在山石草坪之中小憩,一隻長著角的鹿望著遠方;另一隻則側身仰望天空。似乎在期盼著什麽,情景生動,意境深遠。”白眉老頭,也站起來顯擺了文化素養。
“詩人葉丹曾作《八大山人》詩一首:“一室寤歌處,蕭蕭滿席塵,蓬蒿叢戶暗,詩畫入禪真,遺世逃名誌,殘山剩水身,青門舊業在,零落種瓜人。大家應該都知道。”陳烽意有所指的繼續說道:“朱耷,環境身份所迫,一生在悲憤孤苦當中度過,周身苦楚無處話淒涼,人生苦短,悲涼啊……”
一時間,‘博古齋’靜悄悄的聲音全無,都被陳烽的說辭吸引,或者引發更深的思考。
“不買了。”秦君幗長歎一聲,手中的團扇,偃旗息鼓般有氣無力的垂了下來。
陳烽心中一喜,秦君幗不買了,吳保國想必也不會買了,自己的目的終於達到了,隨後他好似閑話家常說道。
“我覺得兩個人一起種瓜,就不會零落了。吳總別墅中種了好多蔬菜,我上次見吳總在綁黃瓜藤,不怎麽熟練。我都聽見黃瓜藤發出慘叫聲了。”
陳烽笑了笑,不由暗忖,他雖然至今連女生的手都沒牽過一次,但那一男一女互掐的模樣,怎麽看也覺得秦君幗揮舞著小拳頭,砸在吳保國的身上,吳保國不痛不癢隨便她砸,簡直就是一個郎有情妾有意。這兩位大佬都是飲食男女,那麽較勁幹嘛?
王大寶額頭上的汗又冒出來一層,偷偷的給陳烽使眼色,讓他不要說了,吳保國與秦君幗之間的事,可不是三言兩語的就能說得清楚的,連自己都不敢勸。
“王大哥你說你去幫忙,可你那身段窩在那瓜棚下,能窩得下去嗎?窩下去了,那黃瓜隻能連根帶土,離家出走了。”陳烽自顧自,假裝沒有明白王大寶的意思。
聽了陳烽的話,秦君幗看了下王大寶的肚子,忍俊不禁的笑了一下。
“這位秦姐,手指纖長,看著就知道心靈手巧,去幫吳總綁黃瓜藤肯定能勝任。”
秦君幗愕然的看了眼陳烽,然後看了眼吳保國,下巴高抬,冷聲說道:“沒人請我,我可不去。
“腳長在自己身上,想去哪裏就去哪裏?”吳保國緊繃的臉頰,硬邦邦的線條柔軟了一些,可仍舊惡聲惡氣的說道,隨後頭轉向陳烽:“小陳,我家的蔬菜,以後施肥就交給你了。”
王大寶擦去額頭上的汗水,偷偷朝陳烽翹了翹大拇指,這小子恰到好處的插科打諢,還真有點作用。既調劑了尷尬的氣氛,又使兩位大佬收斂了暴躁的脾氣,而且剛才一個髒字不帶罵人,真是讓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嗬嗬,有時間,老叟也去湊湊熱鬧。”陳老見氣氛好了,他也熱絡起來。
王亞東心頭一愣,天水華門清平居,‘黑蜈蚣’的別墅,除了王大寶能隨便進出之外,這個小子應該是第一個被吳保國邀請的人,這個小子能被‘黑蜈蚣’邀請,那他簡直就是踏上了一道康莊大道,乘上了直升飛機。以後這小子在中州市走到哪裏,人家也要給他三分麵子了。
陳烽見王亞東目不轉睛的看著自己,笑著從木板凳上站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