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買房,朱枸先生的血壓必然忽忽上升。還是,這是離不開的話題,不得不說。2003年到2010年在單位的事,可以忍著不說,買房,還可以少少說上幾句的。
我們先看一則電視。
2012年4月份,朱枸先生無所事事,喜歡追蹤那些漫長如夜的電視劇。在一則關於南寧房地產的報道中,朱枸先生很好地記了下來。
記者:南寧房地產價格高嗎?
一20多歲的男子:還可以接受。
記者:為什麽想到要買房?
一20多歲的男子:成家立業,男人買房是必然的。
記者:你買房需要父母的資助嗎
一20多歲的男子:當然。我現在還沒有找到工作。
記者:你不考慮經濟適用房嗎?
一20多歲的男子:不考慮。
記者:為什麽?
一20多歲的男子:因為我買得起房!
這是廣西某電視台真真切切的一個節目,自此,這個男子就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了。盡管我沒有能力,但我希望見他一次,暴打一次。
從2005年到2009年,為了買房,我那複雜的感情幾乎可以寫成一部長篇小說。卻被那個小子輕飄飄的幾句話化解了。
我是在“漲聲一片”中2009年買的房,隨著一切的一切,諸如蔬菜、海鮮、幹貨、肉禽產品等等,都在上升時,房價不爆漲已經是夠給中國人麵子了。離譜的房價無時無刻在敲打我的神經。說句讓人難以置信的話,盡管之前看了不少房,但是我從看房到決定,不過10分鍾。而促成我買房的,是我近80歲老母親的一番話。
母親說:什麽東西都在漲,你還等什麽?現在你看看30年前的物價,現在給你借錢,你就要借。也許,20年30年後,豬肉都100塊一斤了(有人說北京的房價會是80萬元每平方米,嚇死寶寶了。但願那些讀報員不把這話也說成是反動的)!
有人說是丈母娘、啃老拉動了房市。我說不是。是恐懼。在中國,是有房和沒有房,感覺上是不一樣的。有房,在城市裏有安全感。沒有房,飄的感覺好明顯。房子成為中國人的心結。當然,沒有房子,人照樣活著,不會因為沒有房就不活了。其實,房價其實就像溫度計,一旦上去了,有關部門不用力甩,它就不會下來!
最近,國家出台政策對房地產進行調控。一個叫劉忠良的家夥信誓旦旦地說:我依然堅持我以前的觀點:由於中國房價泡沫嚴重,此泡沫必然破裂,房價必有一大跌,大約在2013年左右開始;由於“80後”和城市化的買房支撐及中國經濟的較快發展,中國房價在近幾年不會跌到底部,或許在大跌後有小幅反彈;等到2025年左右或更早,由於購房年輕人口大幅減少,此時中國經濟增速已大為下跌,中國房地產將如日本一樣跌入底部;中國房價會2013-2015年左右和2025年左右形成兩次大跌,在後一次永不翻身,中國房價最終會呈現兩次階梯崩潰的局麵;不要相信“以房養老”,已經購房準備“以房養老”的人盡量在2020年之前拋售房子。
買房之後是什麽感覺,那麽之前又是什麽樣的感覺?我實在說不出。油價破8後,網上有一條著名的段子:
記者:請問這次油價上漲,你有什麽要說的?
路人:我可以說粗話嗎?
記者:那可不行。
路人:那我沒什麽可說的了。
這麽多年了,我的心情,就像那個路人一樣,
“等我有了錢,我會買兩幢別墅,一幢自己住,另一幢用來養豬。”這句氣話,說出了我們太多的無奈。很多人認為房市在南寧會回到一個合理的價位。我在想,我等不及了,所以,我買房了,跟有錢無錢毫無關係。所以說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心態不一樣,這也就決定了甘當房奴是自願的,沒有人逼著你非要買還是不買。
這幾天,一篇寫於2014年的博客非常流行,是說“剛需”的。文中說:一個原統計係統的官員,被稱作著名學者、經濟學家在一個投資報告會時表示,中國房價仍會平穩上升,未來10年總體是一個看漲趨勢。他為什麽這樣說?因為他認為“市場對住房的需求有增無減形成上行壓力”。聽到這裏,我徹底明白了,他講的是剛需,剛性需求!剛需,是那些無良官員、經濟學家、大學教授們,幾十年來,對十幾億中國人民一場“空前的大洗腦”。
啥叫剛需?我給你打個比方,舉個例子。我坐火車從河南鄭州要到北京去,火車一路上不停,車到了石家莊,火車上許多人都要到衛生間方便。列車員說,進衛生間一次,100元,想進就掏錢,不進算了,誰要是受不住了拉車箱裏罰款一萬元。
我憋得小肚子疼,渾身直打顫,別說100,就是200我也掏,活人總不能讓尿憋死吧!看到沒有?這就是剛需!原來如此。
現在是2012年,南寧城郊的房價5500,很貴嗎?對於朱枸先生來說,買房的錢就是天文數字。我們被房地產徹底綁架了。
可以預見,在人為製造的“剛需”麵前,不說房價,就是白菜也能賣出天價!
南寧的房價升到一萬,指日可待。
我們先看一則電視。
2012年4月份,朱枸先生無所事事,喜歡追蹤那些漫長如夜的電視劇。在一則關於南寧房地產的報道中,朱枸先生很好地記了下來。
記者:南寧房地產價格高嗎?
一20多歲的男子:還可以接受。
記者:為什麽想到要買房?
一20多歲的男子:成家立業,男人買房是必然的。
記者:你買房需要父母的資助嗎
一20多歲的男子:當然。我現在還沒有找到工作。
記者:你不考慮經濟適用房嗎?
一20多歲的男子:不考慮。
記者:為什麽?
一20多歲的男子:因為我買得起房!
這是廣西某電視台真真切切的一個節目,自此,這個男子就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了。盡管我沒有能力,但我希望見他一次,暴打一次。
從2005年到2009年,為了買房,我那複雜的感情幾乎可以寫成一部長篇小說。卻被那個小子輕飄飄的幾句話化解了。
我是在“漲聲一片”中2009年買的房,隨著一切的一切,諸如蔬菜、海鮮、幹貨、肉禽產品等等,都在上升時,房價不爆漲已經是夠給中國人麵子了。離譜的房價無時無刻在敲打我的神經。說句讓人難以置信的話,盡管之前看了不少房,但是我從看房到決定,不過10分鍾。而促成我買房的,是我近80歲老母親的一番話。
母親說:什麽東西都在漲,你還等什麽?現在你看看30年前的物價,現在給你借錢,你就要借。也許,20年30年後,豬肉都100塊一斤了(有人說北京的房價會是80萬元每平方米,嚇死寶寶了。但願那些讀報員不把這話也說成是反動的)!
有人說是丈母娘、啃老拉動了房市。我說不是。是恐懼。在中國,是有房和沒有房,感覺上是不一樣的。有房,在城市裏有安全感。沒有房,飄的感覺好明顯。房子成為中國人的心結。當然,沒有房子,人照樣活著,不會因為沒有房就不活了。其實,房價其實就像溫度計,一旦上去了,有關部門不用力甩,它就不會下來!
最近,國家出台政策對房地產進行調控。一個叫劉忠良的家夥信誓旦旦地說:我依然堅持我以前的觀點:由於中國房價泡沫嚴重,此泡沫必然破裂,房價必有一大跌,大約在2013年左右開始;由於“80後”和城市化的買房支撐及中國經濟的較快發展,中國房價在近幾年不會跌到底部,或許在大跌後有小幅反彈;等到2025年左右或更早,由於購房年輕人口大幅減少,此時中國經濟增速已大為下跌,中國房地產將如日本一樣跌入底部;中國房價會2013-2015年左右和2025年左右形成兩次大跌,在後一次永不翻身,中國房價最終會呈現兩次階梯崩潰的局麵;不要相信“以房養老”,已經購房準備“以房養老”的人盡量在2020年之前拋售房子。
買房之後是什麽感覺,那麽之前又是什麽樣的感覺?我實在說不出。油價破8後,網上有一條著名的段子:
記者:請問這次油價上漲,你有什麽要說的?
路人:我可以說粗話嗎?
記者:那可不行。
路人:那我沒什麽可說的了。
這麽多年了,我的心情,就像那個路人一樣,
“等我有了錢,我會買兩幢別墅,一幢自己住,另一幢用來養豬。”這句氣話,說出了我們太多的無奈。很多人認為房市在南寧會回到一個合理的價位。我在想,我等不及了,所以,我買房了,跟有錢無錢毫無關係。所以說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心態不一樣,這也就決定了甘當房奴是自願的,沒有人逼著你非要買還是不買。
這幾天,一篇寫於2014年的博客非常流行,是說“剛需”的。文中說:一個原統計係統的官員,被稱作著名學者、經濟學家在一個投資報告會時表示,中國房價仍會平穩上升,未來10年總體是一個看漲趨勢。他為什麽這樣說?因為他認為“市場對住房的需求有增無減形成上行壓力”。聽到這裏,我徹底明白了,他講的是剛需,剛性需求!剛需,是那些無良官員、經濟學家、大學教授們,幾十年來,對十幾億中國人民一場“空前的大洗腦”。
啥叫剛需?我給你打個比方,舉個例子。我坐火車從河南鄭州要到北京去,火車一路上不停,車到了石家莊,火車上許多人都要到衛生間方便。列車員說,進衛生間一次,100元,想進就掏錢,不進算了,誰要是受不住了拉車箱裏罰款一萬元。
我憋得小肚子疼,渾身直打顫,別說100,就是200我也掏,活人總不能讓尿憋死吧!看到沒有?這就是剛需!原來如此。
現在是2012年,南寧城郊的房價5500,很貴嗎?對於朱枸先生來說,買房的錢就是天文數字。我們被房地產徹底綁架了。
可以預見,在人為製造的“剛需”麵前,不說房價,就是白菜也能賣出天價!
南寧的房價升到一萬,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