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學本科,父親雖然有錢供她讀書,但認為“上大學無用”而拒絕提供學費和生活費。有媒體做網絡調查,一萬多名網友在參與大成網專題調查投票時,竟然有七成網友均認為“讀大學不是唯一出路,在哪裏都可以學習”。隨著對大學學費畸高、教育質量下滑、就業形勢惡化的指責。讀書無用論再次引人關注。
確實,讀大學四年要花8萬,不讀去打工則倒掙8萬,省的加上賺的就是16萬。大學畢業後可能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也就兩三千元月薪,需要四五年才賺回投資。這項“失敗的投資”顯而易見。
新中國成立至今,一共出現過三次“讀書無用論”的思潮。第一次是在“****”後期,以張鐵生交白卷上大學為**,那些年學校停課,學生停學,知識分子是“臭老九”,成為批鬥的對象。以大老粗為時尚,越窮越光榮。第二次出現在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最典型的口頭禪就是“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由於體製等原因,教授、醫生、教師、公務員、工程師等依然在單位拿著固定工資,收入差距十分明顯。如今的“讀書無用論”首先從農村出現。過去靠高考改變命運的農村青年麵臨無能為力的幾大難題:比如,高昂的學費讓貧困家庭難以負擔,以及花費巨額費用大學畢業後卻找不到工作。在一些農村學校,放棄高考的學生高達三成。
其實,讀書是否無用,問題的根源並不在學生本身,而是在學校。在高等教育“******”的年代,出現這樣的局麵是必然的。大家都知道,大學生是天之驕子,要十年寒窗苦讀,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才能成為大學生。但是,現在高考成績100分以上未被錄取考生都有機會就讀高職高專了。而在2014年廣西高考分數線中,本科第一批錄取最低控製分數線:理工類520分,文史類550分。本科第二批錄取最低控製分數線:理工類407分,文史類463分。本科第三批錄取最低控製分數線:理工類326分,文史類404分。而如今,僅僅是100分就走進大學的校門,讓人匪夷所思。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高中學生不用高考就能讀大學,讓人大跌眼鏡。報紙上說,在高職高專錄取結束後仍未被錄取。在完成相應程序後,自治區招考院將進行審核,安排提檔錄取工作。高中生不參加高考也能讀大學。雲南省教育廳批準,由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雲南經濟管理學院等8所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組成的單獨招生合作聯盟,今年將繼續麵向雲南省內單獨招生,一共計劃單獨招生4400人。被高職單招錄取的考生,將不再參加普通高考統考錄取結束後,根據生源和高職高專院校計劃完成情況,廣西決定在12所高職高專院校中開展注冊入學試點工作。
2014年,全國高校招生計劃已經公布,全國高校計劃招生698萬人,其中本科363萬人,高職(專科)335萬人。另據統計,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939萬人,較2013年增加27萬人。今年全國高考錄取率約為74.33%,本科錄取率38.7%。也就是說,有330多萬的“偽大學生”,他們在就業時,難怪不如意了。硬把他們與那些辛辛苦苦考上來的大學生相提並論,對那些大學生來說,也是不公平的。說到這裏,肯定有很多人反對,我聲明,讀大學的學生當中,必然有一些遺憾,北大畢業生還賣豬肉呢;讀高職高專的人,也必然有人成為社會的精英。
其實,當今中國不缺少大學生,缺少的是民工。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蘇劍在接受專訪時就認為,當今,並不是“大學生就業難”,而是大學生普遍不願把自己的能力定位在動手操作上,大學生不再是“精英階層”,高等教育也日趨“平民化”。市場需求變了:從分數第一到實用第一。一些大學畢業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主要原因是個人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要求,又好高騖遠不願選擇基礎性崗位。學校培養的人才與市場需求像兩股道上跑的車,產生了結構性錯位。
想當年,朱枸先生很不容易才考上大學,也是讀書無用,如今,25年過去了,沒有任何改變,那些官老爺們應該思考一下吧。
確實,讀大學四年要花8萬,不讀去打工則倒掙8萬,省的加上賺的就是16萬。大學畢業後可能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也就兩三千元月薪,需要四五年才賺回投資。這項“失敗的投資”顯而易見。
新中國成立至今,一共出現過三次“讀書無用論”的思潮。第一次是在“****”後期,以張鐵生交白卷上大學為**,那些年學校停課,學生停學,知識分子是“臭老九”,成為批鬥的對象。以大老粗為時尚,越窮越光榮。第二次出現在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最典型的口頭禪就是“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由於體製等原因,教授、醫生、教師、公務員、工程師等依然在單位拿著固定工資,收入差距十分明顯。如今的“讀書無用論”首先從農村出現。過去靠高考改變命運的農村青年麵臨無能為力的幾大難題:比如,高昂的學費讓貧困家庭難以負擔,以及花費巨額費用大學畢業後卻找不到工作。在一些農村學校,放棄高考的學生高達三成。
其實,讀書是否無用,問題的根源並不在學生本身,而是在學校。在高等教育“******”的年代,出現這樣的局麵是必然的。大家都知道,大學生是天之驕子,要十年寒窗苦讀,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才能成為大學生。但是,現在高考成績100分以上未被錄取考生都有機會就讀高職高專了。而在2014年廣西高考分數線中,本科第一批錄取最低控製分數線:理工類520分,文史類550分。本科第二批錄取最低控製分數線:理工類407分,文史類463分。本科第三批錄取最低控製分數線:理工類326分,文史類404分。而如今,僅僅是100分就走進大學的校門,讓人匪夷所思。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高中學生不用高考就能讀大學,讓人大跌眼鏡。報紙上說,在高職高專錄取結束後仍未被錄取。在完成相應程序後,自治區招考院將進行審核,安排提檔錄取工作。高中生不參加高考也能讀大學。雲南省教育廳批準,由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雲南經濟管理學院等8所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組成的單獨招生合作聯盟,今年將繼續麵向雲南省內單獨招生,一共計劃單獨招生4400人。被高職單招錄取的考生,將不再參加普通高考統考錄取結束後,根據生源和高職高專院校計劃完成情況,廣西決定在12所高職高專院校中開展注冊入學試點工作。
2014年,全國高校招生計劃已經公布,全國高校計劃招生698萬人,其中本科363萬人,高職(專科)335萬人。另據統計,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939萬人,較2013年增加27萬人。今年全國高考錄取率約為74.33%,本科錄取率38.7%。也就是說,有330多萬的“偽大學生”,他們在就業時,難怪不如意了。硬把他們與那些辛辛苦苦考上來的大學生相提並論,對那些大學生來說,也是不公平的。說到這裏,肯定有很多人反對,我聲明,讀大學的學生當中,必然有一些遺憾,北大畢業生還賣豬肉呢;讀高職高專的人,也必然有人成為社會的精英。
其實,當今中國不缺少大學生,缺少的是民工。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蘇劍在接受專訪時就認為,當今,並不是“大學生就業難”,而是大學生普遍不願把自己的能力定位在動手操作上,大學生不再是“精英階層”,高等教育也日趨“平民化”。市場需求變了:從分數第一到實用第一。一些大學畢業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主要原因是個人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要求,又好高騖遠不願選擇基礎性崗位。學校培養的人才與市場需求像兩股道上跑的車,產生了結構性錯位。
想當年,朱枸先生很不容易才考上大學,也是讀書無用,如今,25年過去了,沒有任何改變,那些官老爺們應該思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