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修和龐統駕著小船出了涅陽西門,來到了河對岸的營寨中,下午文聘與高儀率領五百士卒進入了涅陽城,接替劉修與龐統,防守城池,對於文聘,劉修還是十分放心的,此人行事謹慎,善於防守。


    兩天後晚上,魏延帶領的狼牙營悄悄的離開了涅陽,沿著涅水,向北而去,每個士兵都隻帶了三天的口糧。


    第二天,一大早,一支三千人的大軍出現在了營寨中,此軍正是劉備派來協助劉修的。


    劉修率領龐統等人親自出來迎接。


    營寨外,劉修遠遠的看到一行人向營寨走來,為首之人身穿鎧甲,八字胡須,身體略顯的臃腫,劉修很難相信這樣一個人竟然能夠帶兵打仗,另外一個人就有些顯眼了,臉長的地闊方圓,濃眉大眼,身穿青色斜襟長袍,腰掛一支長劍,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的笑容。


    “見過劉太守。”身穿鎧甲的中年人與青袍中年人一起向劉備作揖拜道。


    “嗬嗬,二位辛苦,先行裏麵請。”劉修作揖道。


    “嗬嗬,元直兄,別來無恙啊。”龐統對著穿著青色長袍的中年人作揖道。


    “嗬嗬,士元兄,多年不見,依然神采奕奕啊。”被稱為元直的中年人也是笑著對龐統作揖道。


    劉修聽到龐統對青袍中年人的稱呼,立刻仔細打量了一下,心道此人便是徐元直嗎,長的果然是一百人才。


    既然青袍中年人是徐元直,那麽另外一個肯定是糜竺了。


    對於糜竺,劉修也是有一定的了解,此人原為徐州富商,後被徐州牧陶謙辟為別駕從事,陶謙死後,與其弟麋芳一起投奔了劉備,在劉備最潦倒之時給予劉備很大的幫助,散盡家財讓劉備東山再起,重新振作,盡管劉備依然四處奔波,但是糜竺從來都沒有舍棄過他,一直到劉備如蜀。


    如果要問除了張飛和關羽,劉備最信任的人是誰,並非諸葛亮,而是糜竺糜子仲。


    進了營帳,早已經備下酒菜,幾人分別落座。


    “子仲,元直,二位此次前來的目的,想必孔明先生已經與你們說清楚了吧。”劉修笑問道。


    糜竺淡笑道:“軍師已經說過了,一切聽從劉太守調遣。”


    劉修點了點頭,看來糜竺也是聰明人,難怪能夠一眼看中劉備,鼎力相助,這也能看出糜竺是一個聰明且有眼光之人。


    “不知道劉太守有什麽計劃?”徐庶問道。


    劉修看了一眼龐統,龐統會意笑道:“嗬嗬,沒有計劃,直接開著大軍到宛城下,然後再伺機攻城。”


    徐庶的眉頭一皺,說道:“這……,是不是太草率了。”


    “元直,有什麽計策嗎?”劉修問道。


    “不瞞劉太守與士元,對於攻打宛城,庶並不看好,宛城太遠,長途奔襲,士卒勞累,對方有五千士卒把守宛城,以逸待勞,我們根本討不到便宜,何況涅陽城外有樂進駐紮的五千大軍,想要攻打宛城,我們肯定要直麵樂進大軍。”徐庶捋了捋胡須,慢條斯理的說道。


    “那我們就不能繞過去樂進,直插宛城城下嗎?”龐統笑眯眯道。


    看到龐統這幅樣子,徐庶心裏苦笑,自己與龐統相識多年,豈能不知到對方的笑意,雖然看起來是問自己,其實是考自己,恐怕對方心裏早就有計策了。


    徐庶心裏最佩服的兩個人,一個是諸葛亮,一個便是龐統。


    “嗬嗬,士元,你就莫要考校我了,你就直接說出你的計劃吧。”徐庶搖頭笑道。


    糜竺卻說道:“直插宛城可以,但是到時候樂進回援的話,我們就要腹背受到,必然大敗,所以我以為想要攻打宛城需要從長計議,必須先打敗樂進才行。”


    “嗬嗬,子仲說的沒錯,元直是否也這樣認為呢?”龐統問道。


    徐庶苦笑一聲,然後肅穆道:“既然士元一再追問,在下也就不矜持了,說說在下的看法,在我看來,攻打宛城要麽勝,要麽敗,這其中的關鍵在於時間。”


    聽到徐庶的話,劉修為之一振,重新打量了一番徐庶,此人竟然能夠準確的看出問題所在,實非常人啊,不愧是能文能武,破掉曹仁八門金鎖陣的人。


    “哦?元直繼續。”龐統卻是很淡定,仿佛徐庶的話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徐庶站起來拜首道:“在下所言如有不當,還請太守與元直見諒。”


    “但說無妨。”劉修抬了抬手道,他也很想看看徐庶究竟有多大才能。


    “在庶看,攻打宛城,實乃太守逼不得已,換句話說劉太守已經無路可退了,劉荊州病重,以蔡德珪與蒯異度為首的群臣已經輔佐二公子處理政事,蒯異度掌握荊州的糧草調度,他必然會斷掉太守大人與我主的糧草,而劉太守剛到南陽,根基未穩,糧草必然短缺,想要獲取糧草,劉太守隻有剩下攻打宛城一條路了,因為宛城是曹軍的屯糧之地。”


    劉修大為震驚,這就是徐庶嗎,竟然可以一語道破自己的意圖,幸好對方現在不是自己的敵人,否則就太可怕了,想到這裏劉修突然有種頓悟的感覺,既然徐庶都知道,想來諸葛亮也早就料到了,不然也不可能建議自己攻打宛城,而且仿佛早就預料到自己肯定會接受他的建議,原來他們都知道自己必須攻打宛城才有出路。


    而諸葛亮說服劉備之所以給自己借兵,想來也不是因為仁義或者口中所說的雙方是同盟關係,互相守望,就是互相利用關係,而是他必須要促成自己盡快的攻打宛城,從而轉移夏侯惇等人的注意力,緩解新野的壓力,到時候不論自己成敗,對於他們來說,至少可以暫時緩解新野的危急,然後得到喘息機會,再圖謀其它。


    到時候隻要夏侯惇和曹仁將矛頭對準自己,那劉備就可以跳出戰場,萬一情形不對,他們也可以向南撤退,而自己就隻能麵對夏侯惇大軍的蹂躪了。


    好一招妙棋,圍魏救趙,金蟬脫殼,這一刻劉修突然想到了很多,越想越覺得諸葛亮可怕,若非自己還有底牌,恐怕還真著了諸葛亮的道了。


    不過可悲的是,明知道對方算計自己,自己反而無能為力,必須按照這條道路去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橫漢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麥田蟋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麥田蟋蟀並收藏縱橫漢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