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房宮,高皇後梳洗完畢,回到寢殿時候,鄭啟也已經換上了寢衣,正坐書案前,翻看奏折,高皇後親自端了茶盞上來,“陛下,時辰不早了,不如早些休息吧。”
鄭啟聽皇後這麽一說,命宮女撤下奏折,淨手後接過茶盞,“阿予,我想過幾天,趁著人日,讓元亮和琬琰見上一麵。”阿予是高皇後小字。
高皇後將托盤遞給宮女手微微一頓,回首麵對皇帝時候,笑容溫婉依舊,“育郎想讓他們怎麽見麵呢?”育郎是鄭啟小字。
“人日不是大家出遊日子嗎?你到時候讓人安排一個地方,讓兩人見見麵。”鄭啟是一個比較開明父親,樂平是他疼愛女兒,他也希望女兒嫁開開心心,他認為樂平不喜歡高囧是因為沒見過高囧,等見到了她就會喜歡了。
高皇後也知道這門親事,不容拒絕,她點頭道:“陛下放心,臣妾一定會安排妥當。”
“阿予做事,我還有什麽不放心。”鄭啟親昵輕拍妻子肩,妻子做事他一向放心,若是他唯一覺得遺憾地方就是,妻子沒能給他生個嫡子,鄭啟自己是庶出,他格外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嫡子,隻可惜無論是原配還是繼後,都沒有給他生過嫡子。
“育郎——”高皇後臉上泛起紅暈,高後不及元妃那麽豔麗,可也清豔動人,既是年近三旬,看上去不過二十出頭模樣,鄭啟心頭一動,握住了妻子手。
“陛下、皇後——”宮女低而急促通報聲,打破了夫妻間旖旎,鄭啟和高皇後立刻分開了雙手,“什麽事?”鄭啟淡聲問。
“回陛下、皇後,明德殿元貴妃同柳昭儀起了爭執,陽平公主不小心撞上了書案,如今已經暈了過去。”宮女謹慎斟酌著,將事情簡單敘述了一遍,同時又把幾個容易讓主上震怒要點講輕淡些。
“來人,喚殤醫!衣!”高皇後揚聲道,又對鄭啟道,“陛下,臣妾去明德殿看陽平,她一個女孩子家,臉上若是留下什麽疤,總是不好。”
“不用了。”鄭啟攔住高後,臉上尤帶著笑意,“天色不早了,你累了一天,還是早點歇息吧,明天晚上還要熬一夜呢。”
“可是——”高皇後剛想說話,鄭啟就搖頭道:“你若是不放心就派個女官過去,你又不是醫官,去了也沒用,等明天她們來向你請罪時候,問一下就夠了。”
高皇後蹙眉,“這柳昭儀一向穩重,怎麽就不知道看顧好陽平呢。”
鄭啟摟著妻子往床榻走去,“睡吧,累了一天了。”
“好。”高後見丈夫滿臉疲色,柔聲道:“陛下,國事再忙,你也要愛惜自己身體。”她讓鄭啟靠自己身上,自己坐床榻上輕揉著鄭啟太陽穴。
“嗯。”鄭啟妻子按揉下,閉上了眼睛,房裏彌漫著淡淡安息香味道。
“阿予,你說我是不是老了?”鄭啟突然問道。
高皇後一怔,隨即笑道:“育郎怎麽會這麽想?你正值壯年啊!哪裏老了?”
鄭啟聽了妻子話,睜開眼睛歎道:“壯年?果然是老了!”
高皇後抿嘴笑道:“育郎怎麽想到突然想到提這話了?”
“今日看到樂平、陽平都這麽大了,太子和廣陵王也到了成家立業年紀……”鄭啟語氣莫名說道。
高後道:“他們縱然大了,也是育郎你孩子,太子和廣陵王雖說到了成家立業年紀,可畢竟還年輕,一切都需要育郎你教導。”
“是啊,他們到底還年輕。”鄭啟再次閉上了眼睛。
“年輕才好,年輕才有多精力曆練,我記得育郎不是一直對我說,你十八歲那年幫著耶耶追擊羌族殘兵,騎馬上足有五天五夜沒睡嗎?”高皇後道。
“哈哈——那時候年紀輕、精力好,現不行了。”鄭啟失笑,他感慨道,“我那時候才是真正苦,哪像他們這些——”鄭啟突然沉默了下來。
“怎麽?”高皇後問。
“沒什麽。”鄭啟拉著高後,讓她躺下,“睡吧。”
“好。”高後躺了丈夫懷中,入睡前臉上還帶著微笑。
第二天高後醒來時候,鄭啟早就已經起身了,他一向有早起鍛煉習慣。
“娘娘。”宮女們上前伺候高後梳洗。
“什麽時辰了?”高後問。
“回娘娘,剛到辰時。”宮女回道。
高皇後梳洗完畢,簡單用了些朝食,乳母也抱著睡眼朦朧九皇女過來了,“九兒來。”高皇後將女兒抱懷裏,九皇女揉著眼睛,小腦袋往母後溫暖馨香懷裏直蹭。
“娘娘,元貴妃、柳昭儀求見。”高後近身大宮女柳葉捧著九皇女早餐蛋羹掀簾入內,身邊還跟著高後得用女官盧女史,盧女史道,“娘娘,剛才陛下派人傳說,說是過一會高大少君、二少君,會入宮給您請安。”
“嗯,我知道了。”高後漫不經心應道,是為了元亮和樂平人日見麵事吧,“她們兩個現來做什麽?”高皇後問,這幾日正是後宮忙時候,高後還要準備晚上後宮元會事,十五日後她就免了後妃每日請安。她可不認為元靜坦會有這麽高覺悟,大早上來給自己請罪。
“應該是為了陛下聖旨而來,今天早朝時候,聖上下了兩道聖旨。”盧女史說。
“什麽聖旨?”高後接過宮女手中食柶,一口口喂著女兒蛋羹。
“陛下讓廣陵王元月十五日後,就去封地,又著令禮部,準備廣陵王婚事,廣陵王妃是前任中書左侍郎崔文廣女兒楚丘亭主。又冊封了六皇子為譙王,讓譙王同廣陵王一起,元月十五日後,就去封地。”盧女史簡單明了說道。
高皇後聽到聖旨內容,微微一笑,“譙王?譙郡什麽地方?”她偏頭想了想,一時沒想起譙郡什麽地方,宋和前梁一樣,封諸王以郡為國,所以譙王封地一定是郡,但她怎麽沒聽說過這個地方?前中書左侍郎崔文廣,高後倒還有些印象,此人是清河崔氏嫡係,這楚丘亭主是實打實士族貴女,隻可惜清河崔氏目前和陸氏麵臨同樣窘境——人丁凋零,甚至比陸家還慘,陸家好歹陸元澈和陸敏行,崔氏目前是一家子孤寡,崔家未來繼承人今年不過才五歲。
“是司州譙郡。”盧女史見女主人一時反應不過來,連忙提醒她道,“據梁史建昭三年統計,譙郡統管七縣,一千戶。”大宋尚未開始給梁寫史,但前梁本身有史官記錄前梁之事。盧女史是高後信任女官,範陽盧氏旁支,青年亡夫,帶著幼子艱難為生,高後聽聞她自幼便有才名,又立誌終生不嫁,就召她入宮讓她當自己女官。盧女史入宮之後,對高後精心輔佐,短短幾年時間就成為高後不可或缺左膀右臂。
“統管七縣,一千戶。”饒高後心中有數,也被驚了下,看來陛下這次是真生氣了。人口普查是曆代帝皇重視朝政大事之一,別說是盧女史了,就是高後也看不到如今大宋朝人口記錄,但她們可以翻看前梁記載。前梁覆滅時間還短,且曆經幾代皇帝休養生息,國力強盛,倒是大宋這幾年同外族連打了幾次大戰,國庫空虛,所以前梁記載隻會比現而好。
“是。”盧女史對譙王心裏也多有同情,他可算開了大宋先例了,第一次有皇子冊封這麽小郡王。諸王封邑以二萬戶為大國,萬戶為次國,五千戶為小國。按說廣陵王冊封廣陵郡也隻有統縣八,戶八千八百,可廣陵是什麽地方?離建康騎馬不過大半天距離,地處江南,實打實富庶之地,這等次國和尋常大國也相差無幾了。
高後對柳葉吩咐道:“說我有事,等過了元旦有再說。”
“唯。”柳葉應聲而下。
盧女史又對高後說道:“皇後,適才陛下人來傳話,說他已經給陽平公主找好了駙馬,就是廣寧候之子崔子羽。陛下說樂平、陽平兩位公主,年紀都不小了,今年宜嫁娶,就同年出降吧。嫁妝一事,近天災*頻發,兩人身為公主,應以身作則節儉,就找當年武安公主出降之例。”
高後眉頭一皺,“照武安公主例子?也太簡薄了,樂平好歹是太子之妹,這件事緩緩再說,我會再去勸陛下。”武安公主是先帝幼公主,出嫁時候先帝已經駕崩,鄭啟壓根沒見過這個妹妹幾次,那時候大宋正同羯族開戰,鄭啟忙得焦頭爛額,根本顧不上,就隨便挑了個駙馬,一副簡薄嫁妝,就打發掉了。
“唯。”宋女史知道高後此舉不是為了樂平公主,而是為了她阿弟高元亮,高元亮是高家長子,皇後是擔心樂平公主嫁妝太薄,阿弟受委屈?不對,高家能樂平公主下降,就是天大臉麵,哪有什麽委屈?或者——皇後是擔心將來弟媳婦入門之時,嫁妝不好置辦?隻是樂平到底是皇女,嫁妝再簡薄,也不是尋常豪門貴女可以比擬,皇後這番擔心多少有些讓宋女史疑惑,她跟著高後也有七八年了,知道女主人絕非無放矢之人……不是尋常貴女?宋女史迅速心中過了幾個名字,沒再想下去。
殿外,柳葉扶起了元貴妃,又讓人扶起了柳昭儀,兩人哭了許久,又硬石板跪了不短時間,早就沒力氣了,柳葉忙讓人抬來胡床,服侍兩人坐下,然後恭敬說了高皇後旨意。
元貴妃著急問:“那皇後什麽時候有空?”
元貴妃接到聖旨時候,一下子懵了,她小兒子鄭柦三年前就被冊封為廣陵郡王了,但一直她身邊,她從來沒想過小兒子有朝一日會離開自己去封地,別說是皇帝給廣陵王定下廣陵王妃崔氏是誰?她怎麽沒聽說過?還有讓她樂平下降嫁妝照著武安來?武安她下降時候,正好是皇家辛苦時候,武安嫁妝之薄還比不上尋常貴女,她樂平怎麽能受這種委屈?
女官解釋下,她才知道崔氏來曆,元貴妃聽完後,就懊惱捶胸頓足,早知道心愛阿柦會娶這等王妃,她還不如聽了大哥吩咐,去陸家提親呢!就算是蕭令儀、鄭寶明女兒,她也認了!她急匆匆換了衣服後,就跑到椒房宮找皇後哭訴了,想讓皇後勸說陛下收回成命,偏偏皇後還不肯見她,不由憋了一肚子火,隻是她再跋扈,也不敢椒房宮放肆。
柳昭儀也一旁默默抹淚,她六皇兒今年才十二歲啊!上麵還有兩個皇子沒有封王,陛下怎麽能這麽狠心?
“元貴妃、柳昭儀,皇後娘娘說,你們明德殿不顧身份,大打出手,實不成體統,讓你們立刻回宮抄寫三遍《女誡》,再沒抄完《女誡》之前,不得出自己宮室。”一名麵容肅穆中年女官走了出來,此人是後宮妃嬪恨人,基本上高後對後妃一切懲罰,都是由此人執行。
“什麽?”元貴妃幾乎跳起來,不是陛下都罰過了嗎?皇後憑什麽還要罰她!
柳昭儀一怔,立刻反應過來,皇上至始至終都沒有因為她們吵鬧事而罰她們,他隻是冊封郡王、賜婚公主、讓郡王去封地罷了,柳昭儀苦笑了一聲,“妾有罪,妾領罰。”柳昭儀恭敬說道,三遍女誡內容不多,應該可以元會開始前,抄寫出來。現陛下厭了她們,她可不敢再惹怒皇後了。
元貴妃倒是不想走,可見柳昭儀起身離開,她遲疑了下,也跟著柳昭儀一起告辭了,元貴妃直覺這時候跟著柳昭儀行動總沒錯。
“娘娘,元貴妃和柳昭儀走了。”柳葉進來回報道。
高皇後喂九皇女吃完蛋羹,讓九皇女地上玩,她神色怡然手執一支羊毫,蘸了清水慢慢擦拭著她精心培養一株蘭花,此時已近辰時,冬日朝陽已經徹底升起,暖暖日光透過薄薄窗紗,射到案前。
聽了柳葉回報,高皇後微微點頭,柳葉便恭敬退到壁衣下。
乳娘就端上了一盞牛乳,九兒平時討厭就是牛乳,可今天居然一點都不拒絕,張著嘴讓乳娘喂牛乳,高後不由奇怪,再仔細一看,注意到牛乳裏似乎多了些東西,“牛乳裏放了什麽?”高皇後問。
“是甘蕉。”乳母道,“九皇女一直不肯吃牛乳,這次陸大娘子來宮裏,就讓人把甘蕉放牛乳裏打爛了,讓九皇女喝,就九皇女現可愛喝牛乳了。”
高聞言後嫣然一笑,“皎皎這孩子就是貼心。你一會派人傳話給皎皎,讓她中午來陪我和九皇女進膳。”
九皇女一聽要去皎皎阿姊那裏,樂顛顛拉著乳母就要跑,乳母連忙跟上。
鄭啟聽皇後這麽一說,命宮女撤下奏折,淨手後接過茶盞,“阿予,我想過幾天,趁著人日,讓元亮和琬琰見上一麵。”阿予是高皇後小字。
高皇後將托盤遞給宮女手微微一頓,回首麵對皇帝時候,笑容溫婉依舊,“育郎想讓他們怎麽見麵呢?”育郎是鄭啟小字。
“人日不是大家出遊日子嗎?你到時候讓人安排一個地方,讓兩人見見麵。”鄭啟是一個比較開明父親,樂平是他疼愛女兒,他也希望女兒嫁開開心心,他認為樂平不喜歡高囧是因為沒見過高囧,等見到了她就會喜歡了。
高皇後也知道這門親事,不容拒絕,她點頭道:“陛下放心,臣妾一定會安排妥當。”
“阿予做事,我還有什麽不放心。”鄭啟親昵輕拍妻子肩,妻子做事他一向放心,若是他唯一覺得遺憾地方就是,妻子沒能給他生個嫡子,鄭啟自己是庶出,他格外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嫡子,隻可惜無論是原配還是繼後,都沒有給他生過嫡子。
“育郎——”高皇後臉上泛起紅暈,高後不及元妃那麽豔麗,可也清豔動人,既是年近三旬,看上去不過二十出頭模樣,鄭啟心頭一動,握住了妻子手。
“陛下、皇後——”宮女低而急促通報聲,打破了夫妻間旖旎,鄭啟和高皇後立刻分開了雙手,“什麽事?”鄭啟淡聲問。
“回陛下、皇後,明德殿元貴妃同柳昭儀起了爭執,陽平公主不小心撞上了書案,如今已經暈了過去。”宮女謹慎斟酌著,將事情簡單敘述了一遍,同時又把幾個容易讓主上震怒要點講輕淡些。
“來人,喚殤醫!衣!”高皇後揚聲道,又對鄭啟道,“陛下,臣妾去明德殿看陽平,她一個女孩子家,臉上若是留下什麽疤,總是不好。”
“不用了。”鄭啟攔住高後,臉上尤帶著笑意,“天色不早了,你累了一天,還是早點歇息吧,明天晚上還要熬一夜呢。”
“可是——”高皇後剛想說話,鄭啟就搖頭道:“你若是不放心就派個女官過去,你又不是醫官,去了也沒用,等明天她們來向你請罪時候,問一下就夠了。”
高皇後蹙眉,“這柳昭儀一向穩重,怎麽就不知道看顧好陽平呢。”
鄭啟摟著妻子往床榻走去,“睡吧,累了一天了。”
“好。”高後見丈夫滿臉疲色,柔聲道:“陛下,國事再忙,你也要愛惜自己身體。”她讓鄭啟靠自己身上,自己坐床榻上輕揉著鄭啟太陽穴。
“嗯。”鄭啟妻子按揉下,閉上了眼睛,房裏彌漫著淡淡安息香味道。
“阿予,你說我是不是老了?”鄭啟突然問道。
高皇後一怔,隨即笑道:“育郎怎麽會這麽想?你正值壯年啊!哪裏老了?”
鄭啟聽了妻子話,睜開眼睛歎道:“壯年?果然是老了!”
高皇後抿嘴笑道:“育郎怎麽想到突然想到提這話了?”
“今日看到樂平、陽平都這麽大了,太子和廣陵王也到了成家立業年紀……”鄭啟語氣莫名說道。
高後道:“他們縱然大了,也是育郎你孩子,太子和廣陵王雖說到了成家立業年紀,可畢竟還年輕,一切都需要育郎你教導。”
“是啊,他們到底還年輕。”鄭啟再次閉上了眼睛。
“年輕才好,年輕才有多精力曆練,我記得育郎不是一直對我說,你十八歲那年幫著耶耶追擊羌族殘兵,騎馬上足有五天五夜沒睡嗎?”高皇後道。
“哈哈——那時候年紀輕、精力好,現不行了。”鄭啟失笑,他感慨道,“我那時候才是真正苦,哪像他們這些——”鄭啟突然沉默了下來。
“怎麽?”高皇後問。
“沒什麽。”鄭啟拉著高後,讓她躺下,“睡吧。”
“好。”高後躺了丈夫懷中,入睡前臉上還帶著微笑。
第二天高後醒來時候,鄭啟早就已經起身了,他一向有早起鍛煉習慣。
“娘娘。”宮女們上前伺候高後梳洗。
“什麽時辰了?”高後問。
“回娘娘,剛到辰時。”宮女回道。
高皇後梳洗完畢,簡單用了些朝食,乳母也抱著睡眼朦朧九皇女過來了,“九兒來。”高皇後將女兒抱懷裏,九皇女揉著眼睛,小腦袋往母後溫暖馨香懷裏直蹭。
“娘娘,元貴妃、柳昭儀求見。”高後近身大宮女柳葉捧著九皇女早餐蛋羹掀簾入內,身邊還跟著高後得用女官盧女史,盧女史道,“娘娘,剛才陛下派人傳說,說是過一會高大少君、二少君,會入宮給您請安。”
“嗯,我知道了。”高後漫不經心應道,是為了元亮和樂平人日見麵事吧,“她們兩個現來做什麽?”高皇後問,這幾日正是後宮忙時候,高後還要準備晚上後宮元會事,十五日後她就免了後妃每日請安。她可不認為元靜坦會有這麽高覺悟,大早上來給自己請罪。
“應該是為了陛下聖旨而來,今天早朝時候,聖上下了兩道聖旨。”盧女史說。
“什麽聖旨?”高後接過宮女手中食柶,一口口喂著女兒蛋羹。
“陛下讓廣陵王元月十五日後,就去封地,又著令禮部,準備廣陵王婚事,廣陵王妃是前任中書左侍郎崔文廣女兒楚丘亭主。又冊封了六皇子為譙王,讓譙王同廣陵王一起,元月十五日後,就去封地。”盧女史簡單明了說道。
高皇後聽到聖旨內容,微微一笑,“譙王?譙郡什麽地方?”她偏頭想了想,一時沒想起譙郡什麽地方,宋和前梁一樣,封諸王以郡為國,所以譙王封地一定是郡,但她怎麽沒聽說過這個地方?前中書左侍郎崔文廣,高後倒還有些印象,此人是清河崔氏嫡係,這楚丘亭主是實打實士族貴女,隻可惜清河崔氏目前和陸氏麵臨同樣窘境——人丁凋零,甚至比陸家還慘,陸家好歹陸元澈和陸敏行,崔氏目前是一家子孤寡,崔家未來繼承人今年不過才五歲。
“是司州譙郡。”盧女史見女主人一時反應不過來,連忙提醒她道,“據梁史建昭三年統計,譙郡統管七縣,一千戶。”大宋尚未開始給梁寫史,但前梁本身有史官記錄前梁之事。盧女史是高後信任女官,範陽盧氏旁支,青年亡夫,帶著幼子艱難為生,高後聽聞她自幼便有才名,又立誌終生不嫁,就召她入宮讓她當自己女官。盧女史入宮之後,對高後精心輔佐,短短幾年時間就成為高後不可或缺左膀右臂。
“統管七縣,一千戶。”饒高後心中有數,也被驚了下,看來陛下這次是真生氣了。人口普查是曆代帝皇重視朝政大事之一,別說是盧女史了,就是高後也看不到如今大宋朝人口記錄,但她們可以翻看前梁記載。前梁覆滅時間還短,且曆經幾代皇帝休養生息,國力強盛,倒是大宋這幾年同外族連打了幾次大戰,國庫空虛,所以前梁記載隻會比現而好。
“是。”盧女史對譙王心裏也多有同情,他可算開了大宋先例了,第一次有皇子冊封這麽小郡王。諸王封邑以二萬戶為大國,萬戶為次國,五千戶為小國。按說廣陵王冊封廣陵郡也隻有統縣八,戶八千八百,可廣陵是什麽地方?離建康騎馬不過大半天距離,地處江南,實打實富庶之地,這等次國和尋常大國也相差無幾了。
高後對柳葉吩咐道:“說我有事,等過了元旦有再說。”
“唯。”柳葉應聲而下。
盧女史又對高後說道:“皇後,適才陛下人來傳話,說他已經給陽平公主找好了駙馬,就是廣寧候之子崔子羽。陛下說樂平、陽平兩位公主,年紀都不小了,今年宜嫁娶,就同年出降吧。嫁妝一事,近天災*頻發,兩人身為公主,應以身作則節儉,就找當年武安公主出降之例。”
高後眉頭一皺,“照武安公主例子?也太簡薄了,樂平好歹是太子之妹,這件事緩緩再說,我會再去勸陛下。”武安公主是先帝幼公主,出嫁時候先帝已經駕崩,鄭啟壓根沒見過這個妹妹幾次,那時候大宋正同羯族開戰,鄭啟忙得焦頭爛額,根本顧不上,就隨便挑了個駙馬,一副簡薄嫁妝,就打發掉了。
“唯。”宋女史知道高後此舉不是為了樂平公主,而是為了她阿弟高元亮,高元亮是高家長子,皇後是擔心樂平公主嫁妝太薄,阿弟受委屈?不對,高家能樂平公主下降,就是天大臉麵,哪有什麽委屈?或者——皇後是擔心將來弟媳婦入門之時,嫁妝不好置辦?隻是樂平到底是皇女,嫁妝再簡薄,也不是尋常豪門貴女可以比擬,皇後這番擔心多少有些讓宋女史疑惑,她跟著高後也有七八年了,知道女主人絕非無放矢之人……不是尋常貴女?宋女史迅速心中過了幾個名字,沒再想下去。
殿外,柳葉扶起了元貴妃,又讓人扶起了柳昭儀,兩人哭了許久,又硬石板跪了不短時間,早就沒力氣了,柳葉忙讓人抬來胡床,服侍兩人坐下,然後恭敬說了高皇後旨意。
元貴妃著急問:“那皇後什麽時候有空?”
元貴妃接到聖旨時候,一下子懵了,她小兒子鄭柦三年前就被冊封為廣陵郡王了,但一直她身邊,她從來沒想過小兒子有朝一日會離開自己去封地,別說是皇帝給廣陵王定下廣陵王妃崔氏是誰?她怎麽沒聽說過?還有讓她樂平下降嫁妝照著武安來?武安她下降時候,正好是皇家辛苦時候,武安嫁妝之薄還比不上尋常貴女,她樂平怎麽能受這種委屈?
女官解釋下,她才知道崔氏來曆,元貴妃聽完後,就懊惱捶胸頓足,早知道心愛阿柦會娶這等王妃,她還不如聽了大哥吩咐,去陸家提親呢!就算是蕭令儀、鄭寶明女兒,她也認了!她急匆匆換了衣服後,就跑到椒房宮找皇後哭訴了,想讓皇後勸說陛下收回成命,偏偏皇後還不肯見她,不由憋了一肚子火,隻是她再跋扈,也不敢椒房宮放肆。
柳昭儀也一旁默默抹淚,她六皇兒今年才十二歲啊!上麵還有兩個皇子沒有封王,陛下怎麽能這麽狠心?
“元貴妃、柳昭儀,皇後娘娘說,你們明德殿不顧身份,大打出手,實不成體統,讓你們立刻回宮抄寫三遍《女誡》,再沒抄完《女誡》之前,不得出自己宮室。”一名麵容肅穆中年女官走了出來,此人是後宮妃嬪恨人,基本上高後對後妃一切懲罰,都是由此人執行。
“什麽?”元貴妃幾乎跳起來,不是陛下都罰過了嗎?皇後憑什麽還要罰她!
柳昭儀一怔,立刻反應過來,皇上至始至終都沒有因為她們吵鬧事而罰她們,他隻是冊封郡王、賜婚公主、讓郡王去封地罷了,柳昭儀苦笑了一聲,“妾有罪,妾領罰。”柳昭儀恭敬說道,三遍女誡內容不多,應該可以元會開始前,抄寫出來。現陛下厭了她們,她可不敢再惹怒皇後了。
元貴妃倒是不想走,可見柳昭儀起身離開,她遲疑了下,也跟著柳昭儀一起告辭了,元貴妃直覺這時候跟著柳昭儀行動總沒錯。
“娘娘,元貴妃和柳昭儀走了。”柳葉進來回報道。
高皇後喂九皇女吃完蛋羹,讓九皇女地上玩,她神色怡然手執一支羊毫,蘸了清水慢慢擦拭著她精心培養一株蘭花,此時已近辰時,冬日朝陽已經徹底升起,暖暖日光透過薄薄窗紗,射到案前。
聽了柳葉回報,高皇後微微點頭,柳葉便恭敬退到壁衣下。
乳娘就端上了一盞牛乳,九兒平時討厭就是牛乳,可今天居然一點都不拒絕,張著嘴讓乳娘喂牛乳,高後不由奇怪,再仔細一看,注意到牛乳裏似乎多了些東西,“牛乳裏放了什麽?”高皇後問。
“是甘蕉。”乳母道,“九皇女一直不肯吃牛乳,這次陸大娘子來宮裏,就讓人把甘蕉放牛乳裏打爛了,讓九皇女喝,就九皇女現可愛喝牛乳了。”
高聞言後嫣然一笑,“皎皎這孩子就是貼心。你一會派人傳話給皎皎,讓她中午來陪我和九皇女進膳。”
九皇女一聽要去皎皎阿姊那裏,樂顛顛拉著乳母就要跑,乳母連忙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