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局管也心裏略帶詫異地掂量著李含光:這個小孤女,雖說生得頗為清秀,但從前性格似乎是頗為寡言少語,李局管對她居然沒有絲毫印象。要回想從前表現作為對比,倉促間居然是一點都想不起來了……
不過,畢竟是落水昏迷,送醫急救差點還沒救回來——呼吸都暫停了有一分多鍾,也許這種特別經曆,確使得她多了幾分與眾不同沉穩吧……李局管想到這裏,倒不禁有點惱怒了:簡單昏迷也就算了,連呼吸都沒了,據和她報信人說,當時整個人是*地趴地上,都以為是真溺死了,手按了按肚子,吐出一口水才有了呼吸……
這樣事哪有不尋根究底查個清楚道理?失足落水?有人失足落水後還能爬出水池子暈地上嗎?換做是托兒所、小學校裏出這樣事,家長們不鬧上門來才怪,王副局管連這種事都想糊弄過去,未免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回局管話,”正思量時,李含光也是怯生生地開口了,“我醒來以後,對於溺水記憶,並不是很清晰了,要說是自己跳進去,那肯定是沒有……但確實也沒有看到推我人是誰。”
李含光雖然已經是有意模仿著孤兒們舉止,但畢竟底蘊這裏,‘回局管話’這四個字,讓李局管詫異了。慈幼局裏這麽多孤兒,懂得回話前添上這麽一句隻怕也就是李含光一個人了。別說孤兒了,就是一般平民百姓,這麽懂禮如今也實屬少數……
“真沒看到是誰?”李局管按下心中疑問,追問了一句,“含光,你不必害怕,隻管實話實說,有局管,別人欺負不了你。”
屁大事,也要費上好多心機。李含光心底歎了口氣,權衡了一下利弊,還是堅持原有說法,“確實是沒看見,那個人是從背後推我……”
這倒也是,對付這麽個瘦弱小女孩,有大把方法讓她看不到加害者麵孔,不過大家都是一個院子裏住著,若李含光有心,找幾個懷疑對象向李局管報告也並不難。隻是缺乏真憑實據,要鬧騰出一個結果來,卻不是那麽容易了。
李局管歎了口氣,見李含光略帶祈求地看著自己,仿佛巴不得現就從門口溜出去,亦不免有幾分心灰,揮手道,“回去好好休息吧,馬上就要開學了,開學以後好好讀書。你們這些孩子啊,怎麽就不知道呢,隻有好好讀書,才是你們出路!”
李含光亦感覺到她話裏真誠,心中不免微微一暖:不論李局管叫她來到底有什麽目,這句話,確是發自肺腑金玉良言。
要不要順勢提出算學課事?她猶豫了一下,卻到底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說不出為什麽,隻是直覺地感到了一些不妥。
從李局管屋子裏出去以後,王副局管當天並沒有什麽動靜,連張嬤嬤都很自如,沒有特別盤問李含光什麽。李含光肯定也不會蹭到她們跟前去主動討好,當天,她主要是一直忙著整理前世那些零散記憶。
前一世,她還是一品大員家中嫡出千金幼女,自家家事蒸蒸日上,娘家親戚也是矗立不倒。不論是父族還是母族都足夠她耀武揚威一輩子了,走到哪裏,隻有別人討好她,沒有她去討好別人份。對人情世故,難免就要淺了幾分。今天李局管一事後,她倒是意識到,學業之外,做人也是她必須立刻關注一堂課。她為人處事,肯定不能再和前世一樣漫不經心了,李局管、王副局管、張嬤嬤、李慈恩甚至是李永寧,這些人不論地位高低,將來如何,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可以毫不費力地給她生活帶來很大麻煩。
一個孤女對麻煩承受力,也是相當低。雖不說要投入到慈幼局上上下下各種鬥爭中去,但起碼也要能看明白形勢,進可廣結善緣,退也可明哲保身。
而如何這個半封閉環境裏做到這一點,她可得費點思量了。重生前她嬌生慣養不通人情世故,重生後也不會忽然就人情練達起來。說不得隻好那些極為鮮活記憶中尋找線索,想想她身邊下位者,遇到衝突時都是如何行事。
這一想,便覺得從前自己簡直被蒙了眼、捂了耳,把身邊血雨腥風,都看作了花團錦簇,如今才是真正地睜開了眼睛,看懂了她過去十八年人生。至此,方明白她從前活得是如何粗糙,如何……蠢笨。
這天晚上,李含光也沒睡好覺,接下來兩三天,也難免都有點精神不振。成天沒事就是出神——不過,出神歸出神,飯卻是不能少吃幾口。也就是托賴李局管,她們夥食才有如此明顯改善,誰知道李局管什麽時候又要再出門去呢。
確,李含光擔心是很有道理,像李局管這樣出身上等貴太太,一般社會活動肯定也是比較多、比較繁忙。也就是慈幼局裏辦了一周公而已,李局管便又不知去向何處了。
慈幼局飲食默默地恢複了之前水平,隨著飲食豐盛而自然消弭‘雞蛋歸公’現象也就再度浮出水麵。李局管走後第二天,李慈恩又一次收走了眾人雞蛋,不過這一次,她倒沒有特別偏著李含光。
第三天早上,當李含光照例把剩下半個雞蛋要放入口袋裏時,正當班輪值張嬤嬤站起來了。
“李含光,”她似乎頗有些不滿,“這麽好雞蛋,怎麽不吃完?難道你還學會挑食了?現馬上吃掉!”
幾十個人目光頓時都齊刷刷地聚集到了李含光身上。
李慈恩神色加陰沉了,但卻沒有絲毫反對表示:以大欺小,無非是仗著自己年紀而已,不論李慈恩孤兒中威望有多高,她和張嬤嬤那都根本不是一個層次上對手。
李含光站起身來,全力做出乖巧樣子,低頭道,“好,嬤嬤,馬上吃掉。”
她又坐了下來,許多人羨慕眼神中,把餘下半個白煮蛋沾了醬油,和著稀粥慢慢地送入口中。
之所以堅定地站王副局管這邊,正是因為此點。李局管那個層次人,對她就是有心關照,又能關照多少?張嬤嬤這一句話,以後李含光一天就有一整個雞蛋吃了。
前世活得散漫,從未為了自己用過什麽心機,從未真個爭取過什麽,沒想到初次玩弄手段認真做人,得到好處居然是半個雞蛋。
李含光自己想想,都有些哭笑不得,含著雞蛋,半晌方才李蓮湖豔羨眼神中咽了下去。
她好運,卻成了李蓮湖厄運,吃過早飯以後,李蓮湖自己去娛樂室交雞蛋了——為避免衝突,李含光未曾陪著她過去,回來時候眼淚汪汪,一望可知,李慈恩那裏受了氣。
這個小姑娘雖然平常話不多,人也稚氣,膽子亦是不大,但李含光剛重生這段時間裏,卻是和她形影不離,就拋開她去尋人來救溺水自己這點不講,李含光也不會坐視她受人欺負。她歎了口氣,摸摸李蓮湖頭,說道,“今天那是沒辦法,以後,有我一個,就有你半個。”
李蓮湖吸著鼻子,倔強地搖了搖頭,也不知和誰較勁。
李含光也不多說什麽,看時間差不多到換班時候了,便又回食堂去尋張嬤嬤說話。
#
“暑假作業做不出?”張嬤嬤略帶詫異地提高了聲調,有些啼笑皆非地看著李含光。“做不出你找我有什麽用?”
話雖如此,張嬤嬤還是拿過李含光隨身攜帶《算學-暑假生活》翻閱了起來,看了一會,也覺不堪入目。“空著都是做不出嗎?”
“是。”李含光做出略微羞愧表情來,“全是不會做。”
換班了,任何人都很急於回家吃飯,要是李含光早幾天來,哪怕隻是早幾個小時來,張嬤嬤礙於情麵可能都會給她講解幾題,現她想卻隻是趕把李含光打發掉了。——而要打發掉她,好辦法莫過於給李含光找個小老師,反正慈幼局孩子們互相拉扯,也是天經地義事情。
李永寧名字頓時浮現張嬤嬤腦海裏,她正要開口時,看了李含光一眼,忽然又改了主意。
這孩子似笑非笑站當地,雖說態度上沒什麽傲慢地方,但那眼神,卻好像是洞察了張嬤嬤盤算似。——李永寧學習水平,張嬤嬤和她心裏也都有數。
剛為了遮掩她和王副局管,李局管跟前說了謊,自己這樣做,是否有些不夠地道啊……
平安把李局管送走以後,張嬤嬤心裏,這件事也就過去了。自己為李含光食堂出過一次頭,表明了態度,已經是足夠回報,可現被李含光一看,不知怎麽,張嬤嬤心裏倒是不知不覺,有點不敢再低看李含光了。她忽然意識到,自己還未盤問過李含光她李局管跟前到底是怎麽說,沒準李含光就留了個話口子,也沒準下回她就能和李局管反口告狀了呢?
舉手之勞事,沒必要太較真小氣了,張嬤嬤心念微轉,便說,“慈幼局裏女孩多,確實數學都不太好……這樣吧,一會我下值出去正好給你打個招呼,我記得於元正算學就很不錯,還上過楊善榆提高班,你和他是一個年級,正好就讓他教你也行。”
她之所以站王副局管這邊,其實也不是圖那半個雞蛋,含光就是想設法解決一下算學家教問題,不論是慈幼局裏找個大孩子做家教,還是出去找同學幫忙,都得張嬤嬤點頭才好辦事。眼下張嬤嬤果然提出了一個慈幼局外人選,聽起來像是這條巷子裏鄰居,事態進展已經是超出李含光預料好了,起碼,她不必和李永寧學算學。
向張嬤嬤誠懇道過謝,回屋後和李蓮湖去八卦於元正,不料李蓮湖卻不大知情,她年紀畢竟還小,平時話也不多,除了慈幼局內一些常識以外,能給李含光帶來消息總歸有限,隻告訴李含光,楊善榆提高班確是很厲害提高班了,慈恩小學,眾人均以入選提高班為榮。似乎若是成績格外出色,被推薦參與楊善榆算學競賽得了名次,還有獎金可拿。
按張嬤嬤說法,於元正和她同年又是街坊,李含光不可能對他和他家庭一無所知吧?到時候走過去求教補習,對麵不識那可就好玩了。
李含光問不出個所以然來,又不願和孤兒們多打交道,免得背後招人閑言碎語——可不問於元正那也不是辦法啊。
怎麽說也是受過教育有過閱曆人,和一班缺人教養孤兒不好比,李含光開動起腦筋也還是有不少主意,她走出門站原地想了想,便鑽入廚房去尋幫廚媽媽們說話。
要討好長輩,就不需回想那個倔性子不討喜七妹了,她六妹此事上極是出色當行,略微一閉眼回想,她天真嬌憨笑意,仿佛就又盛開了跟前。“五姐,我想——”
沒有利益衝突情況下,想要尋求一些小忙,開門見山,是好辦法,李含光找到幫廚蔡媽媽、毛媽媽,略帶著笑意就把事情給說了。“……要過去打擾,又怕不識禮數,不懂得叫人……”
蔡媽媽人略微和氣點,沒有毛媽媽那樣一臉刻薄相不愛理人,雖然也有些懶怠和李含光搭話,但伸手不打笑臉人,聽李含光說了這事,便道。“他們家?賣肉哪來這麽多講究!還管你叫人不叫人?你直接過去就是了,運氣好,說不定還能他家混頓飯吃。”
毛媽媽咂了咂嘴,眼尾也不撇李含光,乘勢也就和蔡媽媽感慨起來,“說來,老於眼光就是好,當時局裏那麽多男孩,他就看中於元正。我當時和他說:老於,這小男孩和弱雞子似,怕養不活!他說什麽——”
李含光混門邊,順利地聽了一肚皮八卦,將於元正底細已是摸得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
於元正,男,十一歲,慈幼局孤兒出身,三歲時被屠夫老於領養。家境街坊中算比較殷實,父親老於是個熱心人,母親韓氏性子刻薄些,對他卻也頗疼愛。自幼有算學頭腦,國文成績也不錯,慈恩小學算是一流好學生……卻也因為好成績,時常被同學欺負,其母為此沒少上學校找老師談話,街坊中被傳為笑談。
時常被欺負,可見性格比較溫和。兼算學過人,成績出眾——
李含光以前總嫌她幾個姐妹做事目性太明顯,六妹、七妹倒也罷了,這兩個小人精子,就是要勢利眼都做得比較婉轉。她三姐、四姐,乃是貴妾所出,又受父寵,簡直深得‘扒高踩低’這四字真言三味,對於那些有用之人,她們臉上笑簡直是泉水花,摘了一朵又湧出一朵,別不說,小時候仗著她母親正房大太太不受父親寵愛,明裏暗裏和正房別了多少次苗頭?到了說親年紀,一個兩個全都偃旗息鼓,正房跟前奴顏婢膝,看了簡直讓人惡心……
從前,她連正眼都懶得看這兩個姐姐,現如今卻也是多少了解了她們苦衷。就好比現,她也覺得自己想和於元正結交目有點不純正,心思有點太功利。可過了這村沒這店,錯過了於元正,桂樹中學還考不考得上了?
給自己做了一晚上思想工作,第二天上午,李含光往於家殺過去時候,已經是打定了主意,非得要和小於才子把關係搞好嘍……
不過,畢竟是落水昏迷,送醫急救差點還沒救回來——呼吸都暫停了有一分多鍾,也許這種特別經曆,確使得她多了幾分與眾不同沉穩吧……李局管想到這裏,倒不禁有點惱怒了:簡單昏迷也就算了,連呼吸都沒了,據和她報信人說,當時整個人是*地趴地上,都以為是真溺死了,手按了按肚子,吐出一口水才有了呼吸……
這樣事哪有不尋根究底查個清楚道理?失足落水?有人失足落水後還能爬出水池子暈地上嗎?換做是托兒所、小學校裏出這樣事,家長們不鬧上門來才怪,王副局管連這種事都想糊弄過去,未免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回局管話,”正思量時,李含光也是怯生生地開口了,“我醒來以後,對於溺水記憶,並不是很清晰了,要說是自己跳進去,那肯定是沒有……但確實也沒有看到推我人是誰。”
李含光雖然已經是有意模仿著孤兒們舉止,但畢竟底蘊這裏,‘回局管話’這四個字,讓李局管詫異了。慈幼局裏這麽多孤兒,懂得回話前添上這麽一句隻怕也就是李含光一個人了。別說孤兒了,就是一般平民百姓,這麽懂禮如今也實屬少數……
“真沒看到是誰?”李局管按下心中疑問,追問了一句,“含光,你不必害怕,隻管實話實說,有局管,別人欺負不了你。”
屁大事,也要費上好多心機。李含光心底歎了口氣,權衡了一下利弊,還是堅持原有說法,“確實是沒看見,那個人是從背後推我……”
這倒也是,對付這麽個瘦弱小女孩,有大把方法讓她看不到加害者麵孔,不過大家都是一個院子裏住著,若李含光有心,找幾個懷疑對象向李局管報告也並不難。隻是缺乏真憑實據,要鬧騰出一個結果來,卻不是那麽容易了。
李局管歎了口氣,見李含光略帶祈求地看著自己,仿佛巴不得現就從門口溜出去,亦不免有幾分心灰,揮手道,“回去好好休息吧,馬上就要開學了,開學以後好好讀書。你們這些孩子啊,怎麽就不知道呢,隻有好好讀書,才是你們出路!”
李含光亦感覺到她話裏真誠,心中不免微微一暖:不論李局管叫她來到底有什麽目,這句話,確是發自肺腑金玉良言。
要不要順勢提出算學課事?她猶豫了一下,卻到底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說不出為什麽,隻是直覺地感到了一些不妥。
從李局管屋子裏出去以後,王副局管當天並沒有什麽動靜,連張嬤嬤都很自如,沒有特別盤問李含光什麽。李含光肯定也不會蹭到她們跟前去主動討好,當天,她主要是一直忙著整理前世那些零散記憶。
前一世,她還是一品大員家中嫡出千金幼女,自家家事蒸蒸日上,娘家親戚也是矗立不倒。不論是父族還是母族都足夠她耀武揚威一輩子了,走到哪裏,隻有別人討好她,沒有她去討好別人份。對人情世故,難免就要淺了幾分。今天李局管一事後,她倒是意識到,學業之外,做人也是她必須立刻關注一堂課。她為人處事,肯定不能再和前世一樣漫不經心了,李局管、王副局管、張嬤嬤、李慈恩甚至是李永寧,這些人不論地位高低,將來如何,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可以毫不費力地給她生活帶來很大麻煩。
一個孤女對麻煩承受力,也是相當低。雖不說要投入到慈幼局上上下下各種鬥爭中去,但起碼也要能看明白形勢,進可廣結善緣,退也可明哲保身。
而如何這個半封閉環境裏做到這一點,她可得費點思量了。重生前她嬌生慣養不通人情世故,重生後也不會忽然就人情練達起來。說不得隻好那些極為鮮活記憶中尋找線索,想想她身邊下位者,遇到衝突時都是如何行事。
這一想,便覺得從前自己簡直被蒙了眼、捂了耳,把身邊血雨腥風,都看作了花團錦簇,如今才是真正地睜開了眼睛,看懂了她過去十八年人生。至此,方明白她從前活得是如何粗糙,如何……蠢笨。
這天晚上,李含光也沒睡好覺,接下來兩三天,也難免都有點精神不振。成天沒事就是出神——不過,出神歸出神,飯卻是不能少吃幾口。也就是托賴李局管,她們夥食才有如此明顯改善,誰知道李局管什麽時候又要再出門去呢。
確,李含光擔心是很有道理,像李局管這樣出身上等貴太太,一般社會活動肯定也是比較多、比較繁忙。也就是慈幼局裏辦了一周公而已,李局管便又不知去向何處了。
慈幼局飲食默默地恢複了之前水平,隨著飲食豐盛而自然消弭‘雞蛋歸公’現象也就再度浮出水麵。李局管走後第二天,李慈恩又一次收走了眾人雞蛋,不過這一次,她倒沒有特別偏著李含光。
第三天早上,當李含光照例把剩下半個雞蛋要放入口袋裏時,正當班輪值張嬤嬤站起來了。
“李含光,”她似乎頗有些不滿,“這麽好雞蛋,怎麽不吃完?難道你還學會挑食了?現馬上吃掉!”
幾十個人目光頓時都齊刷刷地聚集到了李含光身上。
李慈恩神色加陰沉了,但卻沒有絲毫反對表示:以大欺小,無非是仗著自己年紀而已,不論李慈恩孤兒中威望有多高,她和張嬤嬤那都根本不是一個層次上對手。
李含光站起身來,全力做出乖巧樣子,低頭道,“好,嬤嬤,馬上吃掉。”
她又坐了下來,許多人羨慕眼神中,把餘下半個白煮蛋沾了醬油,和著稀粥慢慢地送入口中。
之所以堅定地站王副局管這邊,正是因為此點。李局管那個層次人,對她就是有心關照,又能關照多少?張嬤嬤這一句話,以後李含光一天就有一整個雞蛋吃了。
前世活得散漫,從未為了自己用過什麽心機,從未真個爭取過什麽,沒想到初次玩弄手段認真做人,得到好處居然是半個雞蛋。
李含光自己想想,都有些哭笑不得,含著雞蛋,半晌方才李蓮湖豔羨眼神中咽了下去。
她好運,卻成了李蓮湖厄運,吃過早飯以後,李蓮湖自己去娛樂室交雞蛋了——為避免衝突,李含光未曾陪著她過去,回來時候眼淚汪汪,一望可知,李慈恩那裏受了氣。
這個小姑娘雖然平常話不多,人也稚氣,膽子亦是不大,但李含光剛重生這段時間裏,卻是和她形影不離,就拋開她去尋人來救溺水自己這點不講,李含光也不會坐視她受人欺負。她歎了口氣,摸摸李蓮湖頭,說道,“今天那是沒辦法,以後,有我一個,就有你半個。”
李蓮湖吸著鼻子,倔強地搖了搖頭,也不知和誰較勁。
李含光也不多說什麽,看時間差不多到換班時候了,便又回食堂去尋張嬤嬤說話。
#
“暑假作業做不出?”張嬤嬤略帶詫異地提高了聲調,有些啼笑皆非地看著李含光。“做不出你找我有什麽用?”
話雖如此,張嬤嬤還是拿過李含光隨身攜帶《算學-暑假生活》翻閱了起來,看了一會,也覺不堪入目。“空著都是做不出嗎?”
“是。”李含光做出略微羞愧表情來,“全是不會做。”
換班了,任何人都很急於回家吃飯,要是李含光早幾天來,哪怕隻是早幾個小時來,張嬤嬤礙於情麵可能都會給她講解幾題,現她想卻隻是趕把李含光打發掉了。——而要打發掉她,好辦法莫過於給李含光找個小老師,反正慈幼局孩子們互相拉扯,也是天經地義事情。
李永寧名字頓時浮現張嬤嬤腦海裏,她正要開口時,看了李含光一眼,忽然又改了主意。
這孩子似笑非笑站當地,雖說態度上沒什麽傲慢地方,但那眼神,卻好像是洞察了張嬤嬤盤算似。——李永寧學習水平,張嬤嬤和她心裏也都有數。
剛為了遮掩她和王副局管,李局管跟前說了謊,自己這樣做,是否有些不夠地道啊……
平安把李局管送走以後,張嬤嬤心裏,這件事也就過去了。自己為李含光食堂出過一次頭,表明了態度,已經是足夠回報,可現被李含光一看,不知怎麽,張嬤嬤心裏倒是不知不覺,有點不敢再低看李含光了。她忽然意識到,自己還未盤問過李含光她李局管跟前到底是怎麽說,沒準李含光就留了個話口子,也沒準下回她就能和李局管反口告狀了呢?
舉手之勞事,沒必要太較真小氣了,張嬤嬤心念微轉,便說,“慈幼局裏女孩多,確實數學都不太好……這樣吧,一會我下值出去正好給你打個招呼,我記得於元正算學就很不錯,還上過楊善榆提高班,你和他是一個年級,正好就讓他教你也行。”
她之所以站王副局管這邊,其實也不是圖那半個雞蛋,含光就是想設法解決一下算學家教問題,不論是慈幼局裏找個大孩子做家教,還是出去找同學幫忙,都得張嬤嬤點頭才好辦事。眼下張嬤嬤果然提出了一個慈幼局外人選,聽起來像是這條巷子裏鄰居,事態進展已經是超出李含光預料好了,起碼,她不必和李永寧學算學。
向張嬤嬤誠懇道過謝,回屋後和李蓮湖去八卦於元正,不料李蓮湖卻不大知情,她年紀畢竟還小,平時話也不多,除了慈幼局內一些常識以外,能給李含光帶來消息總歸有限,隻告訴李含光,楊善榆提高班確是很厲害提高班了,慈恩小學,眾人均以入選提高班為榮。似乎若是成績格外出色,被推薦參與楊善榆算學競賽得了名次,還有獎金可拿。
按張嬤嬤說法,於元正和她同年又是街坊,李含光不可能對他和他家庭一無所知吧?到時候走過去求教補習,對麵不識那可就好玩了。
李含光問不出個所以然來,又不願和孤兒們多打交道,免得背後招人閑言碎語——可不問於元正那也不是辦法啊。
怎麽說也是受過教育有過閱曆人,和一班缺人教養孤兒不好比,李含光開動起腦筋也還是有不少主意,她走出門站原地想了想,便鑽入廚房去尋幫廚媽媽們說話。
要討好長輩,就不需回想那個倔性子不討喜七妹了,她六妹此事上極是出色當行,略微一閉眼回想,她天真嬌憨笑意,仿佛就又盛開了跟前。“五姐,我想——”
沒有利益衝突情況下,想要尋求一些小忙,開門見山,是好辦法,李含光找到幫廚蔡媽媽、毛媽媽,略帶著笑意就把事情給說了。“……要過去打擾,又怕不識禮數,不懂得叫人……”
蔡媽媽人略微和氣點,沒有毛媽媽那樣一臉刻薄相不愛理人,雖然也有些懶怠和李含光搭話,但伸手不打笑臉人,聽李含光說了這事,便道。“他們家?賣肉哪來這麽多講究!還管你叫人不叫人?你直接過去就是了,運氣好,說不定還能他家混頓飯吃。”
毛媽媽咂了咂嘴,眼尾也不撇李含光,乘勢也就和蔡媽媽感慨起來,“說來,老於眼光就是好,當時局裏那麽多男孩,他就看中於元正。我當時和他說:老於,這小男孩和弱雞子似,怕養不活!他說什麽——”
李含光混門邊,順利地聽了一肚皮八卦,將於元正底細已是摸得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
於元正,男,十一歲,慈幼局孤兒出身,三歲時被屠夫老於領養。家境街坊中算比較殷實,父親老於是個熱心人,母親韓氏性子刻薄些,對他卻也頗疼愛。自幼有算學頭腦,國文成績也不錯,慈恩小學算是一流好學生……卻也因為好成績,時常被同學欺負,其母為此沒少上學校找老師談話,街坊中被傳為笑談。
時常被欺負,可見性格比較溫和。兼算學過人,成績出眾——
李含光以前總嫌她幾個姐妹做事目性太明顯,六妹、七妹倒也罷了,這兩個小人精子,就是要勢利眼都做得比較婉轉。她三姐、四姐,乃是貴妾所出,又受父寵,簡直深得‘扒高踩低’這四字真言三味,對於那些有用之人,她們臉上笑簡直是泉水花,摘了一朵又湧出一朵,別不說,小時候仗著她母親正房大太太不受父親寵愛,明裏暗裏和正房別了多少次苗頭?到了說親年紀,一個兩個全都偃旗息鼓,正房跟前奴顏婢膝,看了簡直讓人惡心……
從前,她連正眼都懶得看這兩個姐姐,現如今卻也是多少了解了她們苦衷。就好比現,她也覺得自己想和於元正結交目有點不純正,心思有點太功利。可過了這村沒這店,錯過了於元正,桂樹中學還考不考得上了?
給自己做了一晚上思想工作,第二天上午,李含光往於家殺過去時候,已經是打定了主意,非得要和小於才子把關係搞好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