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不負眾望的劉三吾
大明:開局撞柱,嚇壞滿朝文武 作者:佛係無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番話一說,全場掌聲雷動。
“好!好一個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是啊,我一個人背上一世罵名,可是卻能換來天下百姓千秋萬代之安康,又有什麽不值得呢?”
“自己一世之功,卻讓天下百姓飽受千秋萬代之苦,這是哪門子正道?”
“人活一世,不都是為了兒孫?就應該抗戰到底,給子孫後代把土地打下來,把生存的地方打下來!哪怕背上窮兵黷武之罵名,那又怎麽樣呢?”
“沒錯,和平不是求出來的,那是打出來的!”
百姓們骨子裏還是十分讚同這種理念的,百家對此也較為讚同。
劉三吾指著下方的儒生說道,“你們儒家,愛護自己的清名,不管百姓死活,孔聖人當年是這樣的嗎?你們一不慈,二不儉,三不敢為天下先,如何配再掌教化之責?”
劉三吾罵得萬千儒生抬不起頭,成了全場的焦點。
“劉先生,那依你所言,我儒家就沒有一點功?千秋之功不能抵消我儒家之過?”一位大儒拱手問道。
劉三吾搖了搖頭,“我不否認儒家有功,但儒家過比功大!其餘不論,就說世修降表一事,儒家就不適合再教化眾生!”
“那你的意思是,當變法?聖人之法怎可變?”這位大儒又問。
“為何不能變?固步自封,不進則退,天下不一直在變嗎?從古人樹葉蔽體,到我們現在錦衣華服,這不也是在變嗎?難道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不管天下百姓死活,這難道就是對的嗎?”
劉三吾反問。
聞言,又一位大儒問道,“那你認為,橫渠四句何解?”
“讓百姓挺起脊梁,是為天地立心,讓百姓家有餘糧,手有閑錢,是為生民立命,百家爭鳴,思想活躍,是為往聖繼絕學,泱泱華夏,人人如龍,人人文可安邦,武能定國,是為萬世開太平!”劉三吾回答道。
這話讓一眾大儒陷入沉默。
“我們知道有問題,可我們卻自己騙自己,說祖宗之法不可變,這大錯特錯啊。”某位大儒長歎一聲。
劉三吾笑了笑,“我們心學講究的是知行合一,也就是不說空話,隻幹實事,心即理,知道百姓疾苦,就要去做,一味的空談和回避,都是在誤國誤民!”
“大彩!”
百姓們紛紛高呼,作為底層百姓,他們最清楚自己過的是什麽日子了。
劉三吾單手背負,睥睨天下。
“儒學不敢變的法,我們心學來變,儒家不敢為天下先,我們心學來為天下先,總之一句話,儒家敢幹的,我們要幹,儒家不敢開的先河,我們心學來開,這就是心學!”
這話也讓不少儒家學子動搖了心中的思想。
“是啊,我讀了二十年聖賢書,可我為什麽沒有見到顏如玉,沒有擁有黃金屋?”
“儒家教化百姓千年,可為什麽我們穿得光鮮亮麗,百姓卻食不果腹?這怎麽是天下大同?”
“這……這……吾道錯矣!”
“一切不切合實際的東西,都是夢幻泡影啊,家中供我們讀書,難道就是要讓我們給百姓畫個盛世大餅?”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儒家誤我!”
“知行合一,好一個知行合一啊!吾道成矣!我既然有心為百姓構建天下盛世,我為什麽隻想,而不去做呢?哈哈哈哈,我悟了啊!”
儒家眾人,有不少都感覺撥開雲霧見光明,終於找到了心中道之所在。
“天佑我大明昌盛,天佑我華夏永昌!我百家當中,出了一個能真正接續文脈之學說啊,哈哈哈哈。”法家代表仰天高呼。
縱橫家的一個傳人上前問道,“劉先生,我縱橫家有一問,可否解惑?”
“請問!”劉三吾點點頭。
縱橫家傳人開口道,“心學,能容百家否?”
這話問出了百家的心思。
如果心學是第二個隻想獨尊地位的學說,那心學便隻能是一朵曇花。
初開便敗,刹那芳華!
絕不可延續下去,天下苦儒學久矣,不能再苦心學久矣了!
“為何不能呢?百家爭鳴,天下大治,心學適合我,縱橫之學適合你,法學適合他,各自不同,一枝獨秀,永遠不如百花齊放,我心學願攜手百家,共享盛世太平!”
劉三吾張開雙手,表示容納百家。
這番話一出,百家齊齊點頭,這辯論還有何可辯?
心學大有可為!
“心即理,知行合一,心學興邦,儒學誤國!”縱橫家代表拱手一禮,帶著另一個傳人退回人群之中。
至此,儒學理念開始陸續全麵崩盤!心學在今天之後,注定要揚名立萬!
城樓上,朱允熥見到這一幕,也是長舒一口氣。
劉三吾不負眾望啊。
“心學的理念,被百家和百姓所接受,民心即天心,儒學要麽順應天地大勢,要麽成為曆史,接下來儒家要血流成河了。”
朱允熥喃喃道。
藍玉問道,“外甥孫,什麽血流成河?”
“儒生畢竟龐大,不是所有儒生都會接受這種新的理念,所以兩個時代的理念碰撞之下,儒家必然遊街抗議、煽動輿論,不經過一場血戰,心學的位置坐不穩啊。
所以我決定焚書坑儒,用這群腐儒的血為心學殺出一條通天大道,屆時必然血流成河,舅祖父,你願意輔佐我嗎?”朱允熥看向藍玉問道。
藍玉拍了拍胸脯,“你指哪我打哪!你說殺誰,就殺誰!”
“我要你帶兵,馬踏曲阜!協同錦衣衛徹查衍聖公府!”朱允熥說道。
藍玉點點頭,“沒問題,幹仗殺人我在行,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哈哈。”
與此同時。
人群中,孔有德看向一旁的老友。
“林兄,劉兄已經功成,新的風暴已經出現,怎麽能夠停滯不前?接下來就看我們的了,你怕嗎?”
國子監祭酒林瀚捋了捋花白的胡須,笑了笑道。
“生亦何歡,死亦何患?記得殿下說過,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明天抬棺死諫,我先來!我比你年長,你得讓讓我。”
“好!好一個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是啊,我一個人背上一世罵名,可是卻能換來天下百姓千秋萬代之安康,又有什麽不值得呢?”
“自己一世之功,卻讓天下百姓飽受千秋萬代之苦,這是哪門子正道?”
“人活一世,不都是為了兒孫?就應該抗戰到底,給子孫後代把土地打下來,把生存的地方打下來!哪怕背上窮兵黷武之罵名,那又怎麽樣呢?”
“沒錯,和平不是求出來的,那是打出來的!”
百姓們骨子裏還是十分讚同這種理念的,百家對此也較為讚同。
劉三吾指著下方的儒生說道,“你們儒家,愛護自己的清名,不管百姓死活,孔聖人當年是這樣的嗎?你們一不慈,二不儉,三不敢為天下先,如何配再掌教化之責?”
劉三吾罵得萬千儒生抬不起頭,成了全場的焦點。
“劉先生,那依你所言,我儒家就沒有一點功?千秋之功不能抵消我儒家之過?”一位大儒拱手問道。
劉三吾搖了搖頭,“我不否認儒家有功,但儒家過比功大!其餘不論,就說世修降表一事,儒家就不適合再教化眾生!”
“那你的意思是,當變法?聖人之法怎可變?”這位大儒又問。
“為何不能變?固步自封,不進則退,天下不一直在變嗎?從古人樹葉蔽體,到我們現在錦衣華服,這不也是在變嗎?難道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不管天下百姓死活,這難道就是對的嗎?”
劉三吾反問。
聞言,又一位大儒問道,“那你認為,橫渠四句何解?”
“讓百姓挺起脊梁,是為天地立心,讓百姓家有餘糧,手有閑錢,是為生民立命,百家爭鳴,思想活躍,是為往聖繼絕學,泱泱華夏,人人如龍,人人文可安邦,武能定國,是為萬世開太平!”劉三吾回答道。
這話讓一眾大儒陷入沉默。
“我們知道有問題,可我們卻自己騙自己,說祖宗之法不可變,這大錯特錯啊。”某位大儒長歎一聲。
劉三吾笑了笑,“我們心學講究的是知行合一,也就是不說空話,隻幹實事,心即理,知道百姓疾苦,就要去做,一味的空談和回避,都是在誤國誤民!”
“大彩!”
百姓們紛紛高呼,作為底層百姓,他們最清楚自己過的是什麽日子了。
劉三吾單手背負,睥睨天下。
“儒學不敢變的法,我們心學來變,儒家不敢為天下先,我們心學來為天下先,總之一句話,儒家敢幹的,我們要幹,儒家不敢開的先河,我們心學來開,這就是心學!”
這話也讓不少儒家學子動搖了心中的思想。
“是啊,我讀了二十年聖賢書,可我為什麽沒有見到顏如玉,沒有擁有黃金屋?”
“儒家教化百姓千年,可為什麽我們穿得光鮮亮麗,百姓卻食不果腹?這怎麽是天下大同?”
“這……這……吾道錯矣!”
“一切不切合實際的東西,都是夢幻泡影啊,家中供我們讀書,難道就是要讓我們給百姓畫個盛世大餅?”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儒家誤我!”
“知行合一,好一個知行合一啊!吾道成矣!我既然有心為百姓構建天下盛世,我為什麽隻想,而不去做呢?哈哈哈哈,我悟了啊!”
儒家眾人,有不少都感覺撥開雲霧見光明,終於找到了心中道之所在。
“天佑我大明昌盛,天佑我華夏永昌!我百家當中,出了一個能真正接續文脈之學說啊,哈哈哈哈。”法家代表仰天高呼。
縱橫家的一個傳人上前問道,“劉先生,我縱橫家有一問,可否解惑?”
“請問!”劉三吾點點頭。
縱橫家傳人開口道,“心學,能容百家否?”
這話問出了百家的心思。
如果心學是第二個隻想獨尊地位的學說,那心學便隻能是一朵曇花。
初開便敗,刹那芳華!
絕不可延續下去,天下苦儒學久矣,不能再苦心學久矣了!
“為何不能呢?百家爭鳴,天下大治,心學適合我,縱橫之學適合你,法學適合他,各自不同,一枝獨秀,永遠不如百花齊放,我心學願攜手百家,共享盛世太平!”
劉三吾張開雙手,表示容納百家。
這番話一出,百家齊齊點頭,這辯論還有何可辯?
心學大有可為!
“心即理,知行合一,心學興邦,儒學誤國!”縱橫家代表拱手一禮,帶著另一個傳人退回人群之中。
至此,儒學理念開始陸續全麵崩盤!心學在今天之後,注定要揚名立萬!
城樓上,朱允熥見到這一幕,也是長舒一口氣。
劉三吾不負眾望啊。
“心學的理念,被百家和百姓所接受,民心即天心,儒學要麽順應天地大勢,要麽成為曆史,接下來儒家要血流成河了。”
朱允熥喃喃道。
藍玉問道,“外甥孫,什麽血流成河?”
“儒生畢竟龐大,不是所有儒生都會接受這種新的理念,所以兩個時代的理念碰撞之下,儒家必然遊街抗議、煽動輿論,不經過一場血戰,心學的位置坐不穩啊。
所以我決定焚書坑儒,用這群腐儒的血為心學殺出一條通天大道,屆時必然血流成河,舅祖父,你願意輔佐我嗎?”朱允熥看向藍玉問道。
藍玉拍了拍胸脯,“你指哪我打哪!你說殺誰,就殺誰!”
“我要你帶兵,馬踏曲阜!協同錦衣衛徹查衍聖公府!”朱允熥說道。
藍玉點點頭,“沒問題,幹仗殺人我在行,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哈哈。”
與此同時。
人群中,孔有德看向一旁的老友。
“林兄,劉兄已經功成,新的風暴已經出現,怎麽能夠停滯不前?接下來就看我們的了,你怕嗎?”
國子監祭酒林瀚捋了捋花白的胡須,笑了笑道。
“生亦何歡,死亦何患?記得殿下說過,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明天抬棺死諫,我先來!我比你年長,你得讓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