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近來心情很不好,確切的說,不是很不好,是悲憤到了一種境界了。動不動就大發脾氣,摔東摔西的,弄得他身邊的宮人各個都侍侯得極為小心,連大氣都不敢多出一聲,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要被罰什麽的。就連高無庸,都是如此。
這種時候大概也隻有我是不怕死的,經常在他在氣頭上的時候闖入他的視線,要他的意不準他這樣不準他那樣。索性他絕非傳說中的暴君,該有的理智肯定是有的。當然他知道我是真心為他的好的,便絕不會拿我怎麽樣。
他最近會這樣絕對不怪他,朝廷上的事情,那幾個不死心的兄弟的行為已經夠叫他焦頭爛額的了,偏他的親生母親德妃除了死活不肯搬離永和宮,死活不肯接受皇太後頭銜之外,在不久前還說出了她那句經典而著名的:“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吾夢想所期。”這句話的意思是,‘皇帝詔命我的兒子繼承皇位,(這件事)我做夢也沒有想到過。’
在這樣一個政局嚴重不穩的形勢下,在那麽多政敵對她自己親生兒子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她這麽說顯然將會受人以柄,顯然會把胤禛往絕路上推。做為母親,她怎麽能,怎麽敢,怎麽可以說出這樣的話來?偏她確實就是說了,沒有絲毫的猶豫與顧慮。
胤禛已經禁止所有命婦進宮接觸她,隻允許皇後、年茉蓮她們去向她請安談天什麽的,雖然德妃和她們根本就沒話可說。我知道德妃會說這話顯然是某些人吹風吹出的效果。也曾經看到一段為德妃辯駁的話,說她會說出這句話,其實同時也是否決了她小兒子十四阿哥。
但我想說的卻是,如果今天是十四阿哥他繼承皇位,相信就沒有這麽經典的母親質疑自己兒子的話存在了!
偏心就是偏心,實在沒什麽好多說的。
母親是這個樣子的,於是做兒子的就有樣學樣了。自古以來,多是上梁不正下梁才歪掉的。
從西北連日月趕回京城的十四阿哥,絲毫不肯屈服自己的親哥哥。在景山壽皇殿拜謁康熙的靈柩時,十四阿哥見胤禛也在,就隻是遠遠地給他叩頭而已,並不向胤禛請安祝賀。
侍衛拉錫見此僵局,連忙拉他向前。他大發雷霆,怒罵拉錫,並到胤禛麵前,斥責拉錫無禮,說:“我是皇上親弟,拉錫愛虜獲下賤,若我有不是處,求皇上將我處分,若我無不是處,求皇上即將拉錫正法,以正國體。”十四阿哥這般大鬧靈堂,使胤禛十分惱火,斥責他氣傲心高,下令革去他的王爵,降為固山貝子。
德妃聽到這件事的時候,顯然非常憤怒,連連指責胤禛不該為了點小事這般對待親弟。胤禛隻恍若未聞的用國法祖訓搪塞她,弄得德妃一口氣提不上來就那麽的暈厥了過去。胤禛見狀表情沒有多大的變化,隻是淡淡的對身邊的人吩咐說傳太醫,好好的照顧太後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別人隻道他冷血無情,我卻知道他內心的苦悶與難受,這點看他從頭到尾都握得緊緊的拳頭就知道了——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作為胤禛貼身大宮女的我幾乎都在旁冷眼的看著。對於這母子三人,弄成今日這樣僵持無奈的局麵,原本厭惡德妃的我到最後實在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
隻能說,也許,真的是天意吧!
然而即便被打壓著,十四阿哥也仍然沒有收斂的意思。沒過多久,居然又和十三阿哥發生了衝突,兩個人差點就大打出手了!老實說,能逼得素來以好脾氣聞名的怡親王允祥,哦對了,這個時候,諸位皇子為避皇帝名諱,都已改了名字。恩,總之,十四能惹得十三大發雷霆,可以說是著實的本事!
而這件是若不是德妃聞訊在胤禛之前趕到製止了十四阿哥,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收場了。德妃當時大概是這麽勸十四阿哥的,她說的我個人認為,那是她一生中說的最有水準的一番話。她說:“你和十三起衝突,若是你皇兄來了,倒黴的人必然隻有你!十三不會有任何事情的!”
這件事情我是聽姚玲說的,她當時正陪在十三阿哥的身邊。胤禛趕到時這件事已經基本收尾。見十三沒什麽事,胤禛便給了德妃麵子,沒有追究十四。
我麵帶譏諷的對姚玲說:“她這個做母親的倒是難得的清醒,也不知道她會不會感到悲涼。自己的兩個兒子別說有親兄弟般的感情了,不互相當作仇人已經了不起了。她倒也知道,胤禛要認真守護的隻有十三一個人,因為十三才是他‘真正’的親弟弟!”
姚玲無奈的搖了搖頭:“以前隻是從書上看到就已經覺得德妃這個做母親的好可怕,現在親眼看道了,才知道書裏記載的不過是那修飾過的和諧版本。難怪雍正大人會那麽憤怒,難怪這母子三人最後會以那樣的結局收場,確實是,子之過,母之錯啊!”
時間就這樣流逝著,很快的,康熙六十一年馬上就要過去了,也就是康熙的時代將永遠徹底的一去不複返了。
除夕的前一天晚上,我、胤禛、姚玲還有十三爺齊聚一堂,熱熱鬧鬧的吃了頓提前了的團圓飯。這是我們許多年都未曾有過的聚首時光,為了這一刻,他們兩兄弟都付出了太多的代價。還好,過去已成過去,未來,這樣的機會肯定多得是!
這日的飯菜都是我親自燒的,豐盛卻不油膩。而姚玲,隻是負責打下手。這丫頭從來都心不靈手不巧的,虧她還能牢牢的抓住他老公的心,當真不簡單!
這樣的日子,難免會喝酒,雖然喝的量都不多,但原本就比較輕鬆的氣氛在喝了酒之後更加,放輕鬆。
我和姚玲借著酒勁都有些發神經,開始瞎起哄的要求當今皇上和怡親王表演節目盡興。當然姚玲對胤禛始終有所顧忌,她隻敢拉住她家十三發瘋;我呢,則一邊抓著胤禛的手搖來搖去,一邊配合著姚玲勸服十三爺。
最後,十三爺被激將法激得忍無可忍,便讓人取來他的玉笛,緩緩的吹了起來。他自圈禁以後就從來都沒有在公開場合表演過了,但十年的歲月裏,因為經常吹給愛妻聽,所以技藝非但沒有退步,反而有了飛的進步。因為投入的感情很單純,所以能吹的特別動人。
餘音饒梁,我個人認為哪怕是這個成語,都無法形容他吹的笛子的好。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柔情似水,他居然能把完全不同的情感在音樂裏如此融合的表達出來,真的很了不起!
姚玲大概是聽怪不怪了,隻是靜靜的溫柔的看著他,嘴角微揚;胤禛的表情是難得的溫和,眼裏則是滿滿的讚許;而我,在他一曲終了的時候,忍不住的站起身來大聲的鼓掌,“好厲害好厲害啊,那些穿越小說還……”
我想說那些穿越小說還真寫的沒有錯,曆史上的十三爺果然多才多藝,今天居然有機會親眼親耳見到聽到。可話還未說全,我已經被姚玲一個‘右勾腿’的勾得險些摔倒。好不容易穩住了身形,我有些憤怒的看向她。幹什麽啊這是?
姚玲翻了個白眼的不回答我,倒是胤禛和十三爺的問話解答了我的疑惑。我不得不暗自慶幸,我隻說了穿越小說四個字,這兩位主都那麽難糊弄了,若是把話說全了,當真不知道該怎麽收場了!原本還想繼續起哄讓胤禛也表演點什麽的,現在看來是沒什麽希望了。
思及此,好不容易‘收完場’,我感激的看向姚玲。姚玲卻是繼續翻她的白眼,一副真受不了你這白癡的架勢,然後選擇性的不理我。我隻得有些訕然的坐回自己的位置,拿起筷子裝作又有些餓了的樣子的吃起了菜。心裏隻道:算了算了,今天有機會聽到十三爺的笛聲也算是值得了。禍從口出,我還是淡定低調點的好。
就在這時,高無庸進來說,郎世寧到了。郎世寧?雍正朝時的西洋宮廷畫家?他擅畫肖像、走獸、花果、翎毛尤善畫馬。所作大多以西畫法入絹紙,略參中法,以寫實為工,專注形似。他將歐洲的繪畫品種和方法傳授給中國的宮廷畫家,為中西文化藝術的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頗得皇家青睞。
隻是,他來這裏做什麽。
未及多想,胤禛已經宣他進來。我看著寧世郎手裏拿的西洋紙筆還有畫板,瞬間就明白了胤禛讓他來這的用意。
郎世寧是真正厲害的大師級別人物。都說郎世寧擅長畫肖像,果然名不虛傳。把我們幾個畫得是惟妙惟肖的,生動不已。我們四個人都顯然很滿意。胤禛特別吩咐他照著這張現場版的再畫一張。兩張畫像一張由他保管,一張由是十三爺他們保管。這個時代沒有照相機,能以這樣的形式保存美好的時光,倒也愜意。
這種時候大概也隻有我是不怕死的,經常在他在氣頭上的時候闖入他的視線,要他的意不準他這樣不準他那樣。索性他絕非傳說中的暴君,該有的理智肯定是有的。當然他知道我是真心為他的好的,便絕不會拿我怎麽樣。
他最近會這樣絕對不怪他,朝廷上的事情,那幾個不死心的兄弟的行為已經夠叫他焦頭爛額的了,偏他的親生母親德妃除了死活不肯搬離永和宮,死活不肯接受皇太後頭銜之外,在不久前還說出了她那句經典而著名的:“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吾夢想所期。”這句話的意思是,‘皇帝詔命我的兒子繼承皇位,(這件事)我做夢也沒有想到過。’
在這樣一個政局嚴重不穩的形勢下,在那麽多政敵對她自己親生兒子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她這麽說顯然將會受人以柄,顯然會把胤禛往絕路上推。做為母親,她怎麽能,怎麽敢,怎麽可以說出這樣的話來?偏她確實就是說了,沒有絲毫的猶豫與顧慮。
胤禛已經禁止所有命婦進宮接觸她,隻允許皇後、年茉蓮她們去向她請安談天什麽的,雖然德妃和她們根本就沒話可說。我知道德妃會說這話顯然是某些人吹風吹出的效果。也曾經看到一段為德妃辯駁的話,說她會說出這句話,其實同時也是否決了她小兒子十四阿哥。
但我想說的卻是,如果今天是十四阿哥他繼承皇位,相信就沒有這麽經典的母親質疑自己兒子的話存在了!
偏心就是偏心,實在沒什麽好多說的。
母親是這個樣子的,於是做兒子的就有樣學樣了。自古以來,多是上梁不正下梁才歪掉的。
從西北連日月趕回京城的十四阿哥,絲毫不肯屈服自己的親哥哥。在景山壽皇殿拜謁康熙的靈柩時,十四阿哥見胤禛也在,就隻是遠遠地給他叩頭而已,並不向胤禛請安祝賀。
侍衛拉錫見此僵局,連忙拉他向前。他大發雷霆,怒罵拉錫,並到胤禛麵前,斥責拉錫無禮,說:“我是皇上親弟,拉錫愛虜獲下賤,若我有不是處,求皇上將我處分,若我無不是處,求皇上即將拉錫正法,以正國體。”十四阿哥這般大鬧靈堂,使胤禛十分惱火,斥責他氣傲心高,下令革去他的王爵,降為固山貝子。
德妃聽到這件事的時候,顯然非常憤怒,連連指責胤禛不該為了點小事這般對待親弟。胤禛隻恍若未聞的用國法祖訓搪塞她,弄得德妃一口氣提不上來就那麽的暈厥了過去。胤禛見狀表情沒有多大的變化,隻是淡淡的對身邊的人吩咐說傳太醫,好好的照顧太後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別人隻道他冷血無情,我卻知道他內心的苦悶與難受,這點看他從頭到尾都握得緊緊的拳頭就知道了——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作為胤禛貼身大宮女的我幾乎都在旁冷眼的看著。對於這母子三人,弄成今日這樣僵持無奈的局麵,原本厭惡德妃的我到最後實在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
隻能說,也許,真的是天意吧!
然而即便被打壓著,十四阿哥也仍然沒有收斂的意思。沒過多久,居然又和十三阿哥發生了衝突,兩個人差點就大打出手了!老實說,能逼得素來以好脾氣聞名的怡親王允祥,哦對了,這個時候,諸位皇子為避皇帝名諱,都已改了名字。恩,總之,十四能惹得十三大發雷霆,可以說是著實的本事!
而這件是若不是德妃聞訊在胤禛之前趕到製止了十四阿哥,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收場了。德妃當時大概是這麽勸十四阿哥的,她說的我個人認為,那是她一生中說的最有水準的一番話。她說:“你和十三起衝突,若是你皇兄來了,倒黴的人必然隻有你!十三不會有任何事情的!”
這件事情我是聽姚玲說的,她當時正陪在十三阿哥的身邊。胤禛趕到時這件事已經基本收尾。見十三沒什麽事,胤禛便給了德妃麵子,沒有追究十四。
我麵帶譏諷的對姚玲說:“她這個做母親的倒是難得的清醒,也不知道她會不會感到悲涼。自己的兩個兒子別說有親兄弟般的感情了,不互相當作仇人已經了不起了。她倒也知道,胤禛要認真守護的隻有十三一個人,因為十三才是他‘真正’的親弟弟!”
姚玲無奈的搖了搖頭:“以前隻是從書上看到就已經覺得德妃這個做母親的好可怕,現在親眼看道了,才知道書裏記載的不過是那修飾過的和諧版本。難怪雍正大人會那麽憤怒,難怪這母子三人最後會以那樣的結局收場,確實是,子之過,母之錯啊!”
時間就這樣流逝著,很快的,康熙六十一年馬上就要過去了,也就是康熙的時代將永遠徹底的一去不複返了。
除夕的前一天晚上,我、胤禛、姚玲還有十三爺齊聚一堂,熱熱鬧鬧的吃了頓提前了的團圓飯。這是我們許多年都未曾有過的聚首時光,為了這一刻,他們兩兄弟都付出了太多的代價。還好,過去已成過去,未來,這樣的機會肯定多得是!
這日的飯菜都是我親自燒的,豐盛卻不油膩。而姚玲,隻是負責打下手。這丫頭從來都心不靈手不巧的,虧她還能牢牢的抓住他老公的心,當真不簡單!
這樣的日子,難免會喝酒,雖然喝的量都不多,但原本就比較輕鬆的氣氛在喝了酒之後更加,放輕鬆。
我和姚玲借著酒勁都有些發神經,開始瞎起哄的要求當今皇上和怡親王表演節目盡興。當然姚玲對胤禛始終有所顧忌,她隻敢拉住她家十三發瘋;我呢,則一邊抓著胤禛的手搖來搖去,一邊配合著姚玲勸服十三爺。
最後,十三爺被激將法激得忍無可忍,便讓人取來他的玉笛,緩緩的吹了起來。他自圈禁以後就從來都沒有在公開場合表演過了,但十年的歲月裏,因為經常吹給愛妻聽,所以技藝非但沒有退步,反而有了飛的進步。因為投入的感情很單純,所以能吹的特別動人。
餘音饒梁,我個人認為哪怕是這個成語,都無法形容他吹的笛子的好。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柔情似水,他居然能把完全不同的情感在音樂裏如此融合的表達出來,真的很了不起!
姚玲大概是聽怪不怪了,隻是靜靜的溫柔的看著他,嘴角微揚;胤禛的表情是難得的溫和,眼裏則是滿滿的讚許;而我,在他一曲終了的時候,忍不住的站起身來大聲的鼓掌,“好厲害好厲害啊,那些穿越小說還……”
我想說那些穿越小說還真寫的沒有錯,曆史上的十三爺果然多才多藝,今天居然有機會親眼親耳見到聽到。可話還未說全,我已經被姚玲一個‘右勾腿’的勾得險些摔倒。好不容易穩住了身形,我有些憤怒的看向她。幹什麽啊這是?
姚玲翻了個白眼的不回答我,倒是胤禛和十三爺的問話解答了我的疑惑。我不得不暗自慶幸,我隻說了穿越小說四個字,這兩位主都那麽難糊弄了,若是把話說全了,當真不知道該怎麽收場了!原本還想繼續起哄讓胤禛也表演點什麽的,現在看來是沒什麽希望了。
思及此,好不容易‘收完場’,我感激的看向姚玲。姚玲卻是繼續翻她的白眼,一副真受不了你這白癡的架勢,然後選擇性的不理我。我隻得有些訕然的坐回自己的位置,拿起筷子裝作又有些餓了的樣子的吃起了菜。心裏隻道:算了算了,今天有機會聽到十三爺的笛聲也算是值得了。禍從口出,我還是淡定低調點的好。
就在這時,高無庸進來說,郎世寧到了。郎世寧?雍正朝時的西洋宮廷畫家?他擅畫肖像、走獸、花果、翎毛尤善畫馬。所作大多以西畫法入絹紙,略參中法,以寫實為工,專注形似。他將歐洲的繪畫品種和方法傳授給中國的宮廷畫家,為中西文化藝術的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頗得皇家青睞。
隻是,他來這裏做什麽。
未及多想,胤禛已經宣他進來。我看著寧世郎手裏拿的西洋紙筆還有畫板,瞬間就明白了胤禛讓他來這的用意。
郎世寧是真正厲害的大師級別人物。都說郎世寧擅長畫肖像,果然名不虛傳。把我們幾個畫得是惟妙惟肖的,生動不已。我們四個人都顯然很滿意。胤禛特別吩咐他照著這張現場版的再畫一張。兩張畫像一張由他保管,一張由是十三爺他們保管。這個時代沒有照相機,能以這樣的形式保存美好的時光,倒也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