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回(完結)
[紅樓]一個黛玉三個娃 作者:叫我清穿大炮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弘曆帶回了一個野女子的事情,當然瞞不過雍正的眼睛。其實這段時間雍正對於弘曆的懶散也是有諸多不滿,如今算是點燃了一根導火索,雍正想著再不管教是不行了!這馬路上不知道哪裏領回來的野女人,就敢往自己府裏帶!這讓雍正再也不想忍了……
弘曆沒高興多久,就被雍正叫了過去,罵了個狗血噴頭!弘曆隻得唯唯諾諾地答應下來,但是心裏早就有了逆反情緒。雍正說要把這女子帶到天牢中去,好好審問,弘曆急在心裏,麵上卻是一絲也不顯。因為弘曆也清楚,自己在明麵上根本無法從自己父親手裏奪人,隻能先行按捺下來!
其實弘曆本身對小燕子才第一次見麵,充其量也就隻有一點好感,能有多少感情呢?倒是被雍正這麽一逼,心裏的氣勁一上來,反倒是執念大大加深!尤其是他聽說雍正準備過段時間等他忘記了這事之後,直接處理掉小燕子!弘曆突然感受到,小燕子就是自己尋找的那個真愛了,他想起當年紫菱格格為愛癡狂的模樣,心裏暗暗下定了決心!
小燕子還沒過上神仙般的日子,突然就被送進了天牢。雖然這裏比她以前被抓進去呆過的牢房規格要高出不少,蟑螂老鼠也沒有那麽多,夥食看在弘曆的麵子上,也沒有過多難為她。但天牢的看守實在太嚴,把小燕子悶得憔悴極了!她還不知道自己死期將至,倒是過得無憂無慮的!
弘曆等待的機會很快就來了。皇後最近身體一直不好,再加上無兒無女無寵,沒有牽掛,這一病就失去了求生的**,很快就駕鶴西去了。雍正雖然對皇後不算寵愛,但也算是有幾分敬重的,再加上對於皇後當年的嫡子弘暉心中也存過一分愧疚,聽到皇後去了的消息,強撐著下達了葬禮的聖旨,突然一口鮮血噴了出來,就昏了過去,頓時整個紫禁城都亂作一團!
弘曆在這種情況下是被眾人關注的焦點,自然是無法行動。但是等到雍正病情穩定之後,大家鬆懈了一口氣的情況下,弘曆就開始動了小心思了。他想著,反正雍正就他這麽一個兒子,到時候還不得指望著他來繼承大位?不過雍正也是好麵子的人,不可能當麵把小燕子又還給他,自己指不得趁著這個機會,出去先避避自己父皇的怒火,等著之後回來還不是一樣?
可見弘曆現在完全是被漿糊糊住了腦子,這種異想天開的事情倒也敢想的出來!當弘曆大搖大擺地拿著令牌假傳聖旨,把小燕子救出了天牢時;當弘曆帶著小燕子一路南行,終於避開了粘杆處的勢力範圍時,雍正還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呢,結果妻子也死了,兒子也不見了!
等到雍正清醒過來,知道這情況的時候,差點噴出第二口老血來!如果弘曆現在處於自己可控範圍之下,那麽及時抓回來,及時挽救,倒還能瞞得過去!可是現在皇後的葬禮近在眼前,沒兩天就要如期舉行,弘曆到時候不參加,這讓天下人看了,像什麽話呢?嫡母和國母的葬禮,就算是病入膏肓也得抬過來,這讓滿城的皇親國戚看了,如何能服眾?雍正心裏簡直是五味雜陳,說不出的滋味來!
皇後的葬禮延期了四五天,已經不能再拖了,但是弘曆依舊毫無音訊!雍正從來沒有發現,這個兒子竟然那麽能躲避自己手下的追蹤!而且這幾天弘曆一直不露麵,底下人早有議論紛紛,雍正覺得自己真是丟不起那個人了!
等到皇後的葬禮上,弘曆依舊沒有出現,雍正滿腦子亂亂的,已經能想象得出底下人會怎麽說了!以前雍正雖然得罪過很多人,但是由於他處事還算公正,隻要夾緊尾巴做人,也不會太過於被針對,倒也沒有那麽多人合起夥來對付他。但如今這事一出,就算把弘曆找回來了,這不孝的帽子天下文武百官都見到了,這該如何是好?是費勁心思去掩蓋,還是找尋其他的方法?
雍正想了好幾夜,頭發都又白了好幾根。最後,雍正還是痛定思痛,算了,這樣的兒子,如何放心把江山基業托付?就當沒有了吧!
這幾天的心力交瘁,雍正覺得自己的身子似乎也隱隱開始敲警鍾了。這些年雍正勤於朝政,沒日沒夜地批奏折,大權一人在握的後果就是工作量極重,每日休息時間本就不足,加上又迷戀上了煉丹,把自己的身子也掏空了不少,這下接二連三,先是十三的過世,再是皇後的過世,最後是唯一的兒子失蹤,終於把他給徹底擊垮!
不過雍正本人還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皇帝,雖然他有私心,但是麵對江山基業的大事,他還是不會含糊的。如今弘曆就當再也沒生過,自己眼看著又要走了,這政局如果到時候動蕩起來,那西線可是才平定了下來,自己有何顏麵下去見列祖列宗?如今唯一的方法,隻有趁著自己還沒垮下來,趕緊在近支當中過繼一兩個人來……
雍正隨即就下達了讓大臣宗親推舉過繼人選的指令。不過眾多大臣還是不太敢貿貿然地行動,畢竟康熙朝血淋淋的教訓沒過去多久,雍正又比康熙更狠,誰敢弄小動作?
這點倒真是大臣們多想了,先不說雍正就是從那個時期過來的,大臣們敢做什麽不敢做什麽,他有什麽猜不到的?就說這選過繼的子嗣和選兒子完全是兩回事,自己的兒子出身再低,也是天然具有了繼承的資格,因而對於皇權有著天生的威脅!而過繼的子嗣隻要雍正不答應,根本連這繼承的資格都沒有,雍正這回真的是實實在在地在遴選!
按照血統高低來看,廢太子目前的繼承人弘皙,作為康熙的嫡子長孫,是有著天然的優勢的。但是廢太子當年倒黴的時候,落井下石的人實在太多,那些大臣們死活都不會願意弘皙被過繼的!
但是弘皙心裏並不是不心動,當初他懂事的時候,自己的父親還是風光無限的繼承人,自己也是風光無限的皇太孫,誰知道後來起起伏伏那麽久,自己身邊的人忽冷忽熱的態度,讓弘皙咽不下這一口氣來!
大臣們討論的初步結果是,既然是皇帝選子嗣,那就不能像皇室出繼一樣,隨便挑一個庶子就行,必須要有嫡係的血脈才可以!
這一點其實就是衝著弘皙去的,弘皙後麵的人也早有準備!廢太子的舊黨早已是光腳不怕穿鞋的,直接指出從康熙的血脈來看,嫡子的庶子和庶子的嫡子,從血脈來看,甚至還是前者更為高貴一些!因此這一條並無法合理地將弘皙排除在外。
其實作為雍正本人來說,他要挑一個繼承人不假,但也不希望是自己之前有過深仇大恨的對頭那裏來的。尤其是廢太子當年是自己借著踩上位的,連曆史都被改的漂亮得狠,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保嫡派的形象,萬一讓他的後人上台,以後又會怎麽寫曆史?自己又會被給什麽樣的諡號?雍正真是越想越不敢想!
後來有人又提出了一條:父親不在世的,不能過繼!這一條也是針對著弘皙,卻把雍正自身最想過繼的十三家的孩子給排除了在外。按照一些民間的習慣,的確有父親不在,兒子不能出繼的說法,畢竟人家父母都沒說同意,這事情做了萬一有損陰德呢?
為了不讓弘皙這“胡漢三”又重新殺回來,大臣們可算是齊心了一回!這兩條規矩一定好,炙手可熱的立刻就變成了十四家的嫡子了!畢竟十四和雍正同出一母,而孝恭仁皇後已經被加封過,也可以算是名義上康熙的嫡子嫡孫了……
當然在討論下一步之前,讓我們先來觀察一下到底有哪些康熙的皇孫符合過繼條件:
大阿哥被圈禁多年,雖然還活著,但還是半瘋癲的狀態。他的唯一的嫡子,元妻伊爾根覺羅氏留下的弘昱早在康熙末年就已經過世。
廢太子、五阿哥、七阿哥均已過世;三阿哥、十二阿哥不僅已經過世,而且也已經被除了宗籍。
八阿哥和黛玉,有三個嫡子,弘晝、弘昕、弘暖,前兩位已經成婚並均有嫡子。
九阿哥還活著,但沒有嫡子,而且之前被雍正對付過。
十阿哥本身出身足夠高,也有一位嫡子,雖然十福晉已經過世,但有一位嫡子弘暄。
十三阿哥已經過世;十四阿哥自身被圈禁,有兩位嫡子,弘明與弘暟。
十五阿哥已經過世,且無嫡子;十六阿哥已經出繼;十七阿哥無嫡子。
從二十阿哥到二十四阿哥,隻有胤祜目前有嫡子弘曨,目前年歲尚小。
也就是說,經過大臣們這麽一攪和,目前能選的皇孫範圍縮小到了七人。想必大家也能看出來,殘留的十四黨在打倒弘皙的繼承權上,肯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如今他們幾乎要彈冠相慶了!
不過雍正可能會選十四家的孩子來繼承皇位嗎?十四都被他圈了這麽多年,就算同母所出又怎樣,從來都是仇敵,沒有兄弟情分!由於二十二阿哥目前就這一個兒子,雍正自動排除了他,按著順序先選到了十阿哥家的那位身上!
誰知道十阿哥也是個奇人,平時和雍正倒沒什麽話說,這時候突然嚎啕大哭起來:“皇上,請您體諒一下臣弟吧!我現在就這兩個兒子,您活生生搶走一個,臣弟年歲可也不小了啊!您看二十二弟目前歲數尚小,兒子以後總會有的,臣弟可就指著倆兒子過日子了啊!而且那傻小子您又不是不知道,一根腸子不會彎彎繞,您可千萬別看得起他啊!”
十阿哥說得倒也有道理,弘暄隨了他的蒙古母親,再加上十阿哥本身也算是個好武的,雍正覺得的確也不是塊材料……
接下來大家也都該猜的出來了,三個嫡子,資源豐富的黛玉家,就成為雍正的首選了。雍正派人調查了八阿哥的三個兒子,真是妒忌之心不由自主地上來:大兒子弘晝是極少數出身在宮中的皇孫,抓周就拿了康熙給他爹的信物,之後讀書做事,都是出類拔萃,經常受到康熙誇讚;二兒子弘昕雖然不起眼,但是很懂得做人之道,作為次子,與長兄和幼弟關係融洽;小兒子弘暖更是八麵玲瓏。雍正恨不得都把這仨全部搶過來算了,現在看著八阿哥是橫豎都不順眼,經常突然就出言諷刺他一番!
八阿哥倒是無所謂,他和黛玉都希望埋著頭過去,至於自己的兒子,黛玉私心肯定是不希望去做什麽皇帝的。這倒不是她矯情什麽,畢竟她所見識的兩任皇帝,一個連自己的兒子都要提防,另一個連能讓自己提防的兒子都沒有,從某種角度來看,皇帝也不是什麽好差事。
十四黨的人看到十阿哥主動放棄,八阿哥被雍正訓斥,心中都是暗暗雀躍,就連深宮中被鎖住的十四也得了消息,心中也是有了十萬分的期待!
這一日的早朝上,雍正親自令人當眾宣讀聖旨,將過繼八阿哥的大兒子弘晝為嗣!這聖旨的消息驚到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其實早就猜中不談,就說黛玉聽到之後,突然就昏了過去!別人都不知道,但是黛玉是知道的,弘晝在曆史上本就是雍正的兒子,難道最後又注定會回到雍正名下嗎?黛玉想著小時候的弘晝,再想想今後說不定見一麵都難,不禁悲從中來,大哭不止!弘昕弘暖在旁趕緊勸阻黛玉道:“母親,這是大哥的造化,可不能太過於悲傷了!”黛玉這才勉強地止住眼淚……
其實雍正選擇弘晝還有的原因,就是在八阿哥和黛玉身上。畢竟雍正並不會真的征求兄弟們的意見,要不是弘暄的確不是做皇帝的料,他也不會管十阿哥的那番深情陳辭,把人家兒子先奪過來再說!八阿哥作為沒有怎麽參加派係爭鬥的上一代皇親,與九阿哥、十阿哥等人交好,關係網很牢固,再加上黛玉的父家,近三十年的大學士內閣生涯,人脈廣泛,不會引起大的反對之聲,也能送弘晝一程,穩定了政權,還不會對自己的身後名太過於批判,雍正覺得這已經是自己能做出的最好選擇了!
雍正其實很想最後再見上弘曆一麵,問一問他,究竟心裏是怎麽想的,為什麽這點時間都等不得,活生生要把自己氣垮了才好?可惜雍正這願望並沒有被滿足,在弘晝正式過繼入宮後的第三個月,雍正十年的春天,這位鐵血皇帝比史上少了三年陽壽,死在了紫禁城內!
雍正的承繼子弘晝登基。嫡妻董鄂氏為皇後。真的到了這一天,黛玉還是沒緩過神來,隻是知道,自己那些曆史知識,到這裏算是基本再也沒有用了!
胤禩卻是讓弘昕和阿克敦去好好輔佐弘晝去,自己決定把廉親王的位置直接讓給弘昕,就準備和黛玉出去雲遊去!八阿哥和黛玉作為皇帝的生父生母,在皇城裏呆著的確是有些尷尬,但是出行這點小要求,弘晝還是可以隨意滿足的……
在一輛不算起眼的馬車上,黛玉和胤禩穿著便裝,一路閑聊。離開了京城,黛玉突然仿佛卸去了極重的擔子,看著胤禩也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黛玉突然笑了起來:“這一回可不光要去江南,看過那些故人之後,我還想順著長江,一路逆流而行!”
胤禩說:“以後的日子還長,你想去哪兒看,我都陪你!”
作者有話要說:終於完結啦~~
當初選弘晝這個名字的時候,其實就想好了這樣一個結局,不過跨年真是事情太多,到現在才完結,也對一直在追文的讀者們說一句感謝!!
之後應該會有番外吧!大家想看什麽內容的可以留言,不過過年期間不保證更新。。但我還是會盡量滿足大家的~~~
弘曆沒高興多久,就被雍正叫了過去,罵了個狗血噴頭!弘曆隻得唯唯諾諾地答應下來,但是心裏早就有了逆反情緒。雍正說要把這女子帶到天牢中去,好好審問,弘曆急在心裏,麵上卻是一絲也不顯。因為弘曆也清楚,自己在明麵上根本無法從自己父親手裏奪人,隻能先行按捺下來!
其實弘曆本身對小燕子才第一次見麵,充其量也就隻有一點好感,能有多少感情呢?倒是被雍正這麽一逼,心裏的氣勁一上來,反倒是執念大大加深!尤其是他聽說雍正準備過段時間等他忘記了這事之後,直接處理掉小燕子!弘曆突然感受到,小燕子就是自己尋找的那個真愛了,他想起當年紫菱格格為愛癡狂的模樣,心裏暗暗下定了決心!
小燕子還沒過上神仙般的日子,突然就被送進了天牢。雖然這裏比她以前被抓進去呆過的牢房規格要高出不少,蟑螂老鼠也沒有那麽多,夥食看在弘曆的麵子上,也沒有過多難為她。但天牢的看守實在太嚴,把小燕子悶得憔悴極了!她還不知道自己死期將至,倒是過得無憂無慮的!
弘曆等待的機會很快就來了。皇後最近身體一直不好,再加上無兒無女無寵,沒有牽掛,這一病就失去了求生的**,很快就駕鶴西去了。雍正雖然對皇後不算寵愛,但也算是有幾分敬重的,再加上對於皇後當年的嫡子弘暉心中也存過一分愧疚,聽到皇後去了的消息,強撐著下達了葬禮的聖旨,突然一口鮮血噴了出來,就昏了過去,頓時整個紫禁城都亂作一團!
弘曆在這種情況下是被眾人關注的焦點,自然是無法行動。但是等到雍正病情穩定之後,大家鬆懈了一口氣的情況下,弘曆就開始動了小心思了。他想著,反正雍正就他這麽一個兒子,到時候還不得指望著他來繼承大位?不過雍正也是好麵子的人,不可能當麵把小燕子又還給他,自己指不得趁著這個機會,出去先避避自己父皇的怒火,等著之後回來還不是一樣?
可見弘曆現在完全是被漿糊糊住了腦子,這種異想天開的事情倒也敢想的出來!當弘曆大搖大擺地拿著令牌假傳聖旨,把小燕子救出了天牢時;當弘曆帶著小燕子一路南行,終於避開了粘杆處的勢力範圍時,雍正還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呢,結果妻子也死了,兒子也不見了!
等到雍正清醒過來,知道這情況的時候,差點噴出第二口老血來!如果弘曆現在處於自己可控範圍之下,那麽及時抓回來,及時挽救,倒還能瞞得過去!可是現在皇後的葬禮近在眼前,沒兩天就要如期舉行,弘曆到時候不參加,這讓天下人看了,像什麽話呢?嫡母和國母的葬禮,就算是病入膏肓也得抬過來,這讓滿城的皇親國戚看了,如何能服眾?雍正心裏簡直是五味雜陳,說不出的滋味來!
皇後的葬禮延期了四五天,已經不能再拖了,但是弘曆依舊毫無音訊!雍正從來沒有發現,這個兒子竟然那麽能躲避自己手下的追蹤!而且這幾天弘曆一直不露麵,底下人早有議論紛紛,雍正覺得自己真是丟不起那個人了!
等到皇後的葬禮上,弘曆依舊沒有出現,雍正滿腦子亂亂的,已經能想象得出底下人會怎麽說了!以前雍正雖然得罪過很多人,但是由於他處事還算公正,隻要夾緊尾巴做人,也不會太過於被針對,倒也沒有那麽多人合起夥來對付他。但如今這事一出,就算把弘曆找回來了,這不孝的帽子天下文武百官都見到了,這該如何是好?是費勁心思去掩蓋,還是找尋其他的方法?
雍正想了好幾夜,頭發都又白了好幾根。最後,雍正還是痛定思痛,算了,這樣的兒子,如何放心把江山基業托付?就當沒有了吧!
這幾天的心力交瘁,雍正覺得自己的身子似乎也隱隱開始敲警鍾了。這些年雍正勤於朝政,沒日沒夜地批奏折,大權一人在握的後果就是工作量極重,每日休息時間本就不足,加上又迷戀上了煉丹,把自己的身子也掏空了不少,這下接二連三,先是十三的過世,再是皇後的過世,最後是唯一的兒子失蹤,終於把他給徹底擊垮!
不過雍正本人還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皇帝,雖然他有私心,但是麵對江山基業的大事,他還是不會含糊的。如今弘曆就當再也沒生過,自己眼看著又要走了,這政局如果到時候動蕩起來,那西線可是才平定了下來,自己有何顏麵下去見列祖列宗?如今唯一的方法,隻有趁著自己還沒垮下來,趕緊在近支當中過繼一兩個人來……
雍正隨即就下達了讓大臣宗親推舉過繼人選的指令。不過眾多大臣還是不太敢貿貿然地行動,畢竟康熙朝血淋淋的教訓沒過去多久,雍正又比康熙更狠,誰敢弄小動作?
這點倒真是大臣們多想了,先不說雍正就是從那個時期過來的,大臣們敢做什麽不敢做什麽,他有什麽猜不到的?就說這選過繼的子嗣和選兒子完全是兩回事,自己的兒子出身再低,也是天然具有了繼承的資格,因而對於皇權有著天生的威脅!而過繼的子嗣隻要雍正不答應,根本連這繼承的資格都沒有,雍正這回真的是實實在在地在遴選!
按照血統高低來看,廢太子目前的繼承人弘皙,作為康熙的嫡子長孫,是有著天然的優勢的。但是廢太子當年倒黴的時候,落井下石的人實在太多,那些大臣們死活都不會願意弘皙被過繼的!
但是弘皙心裏並不是不心動,當初他懂事的時候,自己的父親還是風光無限的繼承人,自己也是風光無限的皇太孫,誰知道後來起起伏伏那麽久,自己身邊的人忽冷忽熱的態度,讓弘皙咽不下這一口氣來!
大臣們討論的初步結果是,既然是皇帝選子嗣,那就不能像皇室出繼一樣,隨便挑一個庶子就行,必須要有嫡係的血脈才可以!
這一點其實就是衝著弘皙去的,弘皙後麵的人也早有準備!廢太子的舊黨早已是光腳不怕穿鞋的,直接指出從康熙的血脈來看,嫡子的庶子和庶子的嫡子,從血脈來看,甚至還是前者更為高貴一些!因此這一條並無法合理地將弘皙排除在外。
其實作為雍正本人來說,他要挑一個繼承人不假,但也不希望是自己之前有過深仇大恨的對頭那裏來的。尤其是廢太子當年是自己借著踩上位的,連曆史都被改的漂亮得狠,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保嫡派的形象,萬一讓他的後人上台,以後又會怎麽寫曆史?自己又會被給什麽樣的諡號?雍正真是越想越不敢想!
後來有人又提出了一條:父親不在世的,不能過繼!這一條也是針對著弘皙,卻把雍正自身最想過繼的十三家的孩子給排除了在外。按照一些民間的習慣,的確有父親不在,兒子不能出繼的說法,畢竟人家父母都沒說同意,這事情做了萬一有損陰德呢?
為了不讓弘皙這“胡漢三”又重新殺回來,大臣們可算是齊心了一回!這兩條規矩一定好,炙手可熱的立刻就變成了十四家的嫡子了!畢竟十四和雍正同出一母,而孝恭仁皇後已經被加封過,也可以算是名義上康熙的嫡子嫡孫了……
當然在討論下一步之前,讓我們先來觀察一下到底有哪些康熙的皇孫符合過繼條件:
大阿哥被圈禁多年,雖然還活著,但還是半瘋癲的狀態。他的唯一的嫡子,元妻伊爾根覺羅氏留下的弘昱早在康熙末年就已經過世。
廢太子、五阿哥、七阿哥均已過世;三阿哥、十二阿哥不僅已經過世,而且也已經被除了宗籍。
八阿哥和黛玉,有三個嫡子,弘晝、弘昕、弘暖,前兩位已經成婚並均有嫡子。
九阿哥還活著,但沒有嫡子,而且之前被雍正對付過。
十阿哥本身出身足夠高,也有一位嫡子,雖然十福晉已經過世,但有一位嫡子弘暄。
十三阿哥已經過世;十四阿哥自身被圈禁,有兩位嫡子,弘明與弘暟。
十五阿哥已經過世,且無嫡子;十六阿哥已經出繼;十七阿哥無嫡子。
從二十阿哥到二十四阿哥,隻有胤祜目前有嫡子弘曨,目前年歲尚小。
也就是說,經過大臣們這麽一攪和,目前能選的皇孫範圍縮小到了七人。想必大家也能看出來,殘留的十四黨在打倒弘皙的繼承權上,肯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如今他們幾乎要彈冠相慶了!
不過雍正可能會選十四家的孩子來繼承皇位嗎?十四都被他圈了這麽多年,就算同母所出又怎樣,從來都是仇敵,沒有兄弟情分!由於二十二阿哥目前就這一個兒子,雍正自動排除了他,按著順序先選到了十阿哥家的那位身上!
誰知道十阿哥也是個奇人,平時和雍正倒沒什麽話說,這時候突然嚎啕大哭起來:“皇上,請您體諒一下臣弟吧!我現在就這兩個兒子,您活生生搶走一個,臣弟年歲可也不小了啊!您看二十二弟目前歲數尚小,兒子以後總會有的,臣弟可就指著倆兒子過日子了啊!而且那傻小子您又不是不知道,一根腸子不會彎彎繞,您可千萬別看得起他啊!”
十阿哥說得倒也有道理,弘暄隨了他的蒙古母親,再加上十阿哥本身也算是個好武的,雍正覺得的確也不是塊材料……
接下來大家也都該猜的出來了,三個嫡子,資源豐富的黛玉家,就成為雍正的首選了。雍正派人調查了八阿哥的三個兒子,真是妒忌之心不由自主地上來:大兒子弘晝是極少數出身在宮中的皇孫,抓周就拿了康熙給他爹的信物,之後讀書做事,都是出類拔萃,經常受到康熙誇讚;二兒子弘昕雖然不起眼,但是很懂得做人之道,作為次子,與長兄和幼弟關係融洽;小兒子弘暖更是八麵玲瓏。雍正恨不得都把這仨全部搶過來算了,現在看著八阿哥是橫豎都不順眼,經常突然就出言諷刺他一番!
八阿哥倒是無所謂,他和黛玉都希望埋著頭過去,至於自己的兒子,黛玉私心肯定是不希望去做什麽皇帝的。這倒不是她矯情什麽,畢竟她所見識的兩任皇帝,一個連自己的兒子都要提防,另一個連能讓自己提防的兒子都沒有,從某種角度來看,皇帝也不是什麽好差事。
十四黨的人看到十阿哥主動放棄,八阿哥被雍正訓斥,心中都是暗暗雀躍,就連深宮中被鎖住的十四也得了消息,心中也是有了十萬分的期待!
這一日的早朝上,雍正親自令人當眾宣讀聖旨,將過繼八阿哥的大兒子弘晝為嗣!這聖旨的消息驚到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其實早就猜中不談,就說黛玉聽到之後,突然就昏了過去!別人都不知道,但是黛玉是知道的,弘晝在曆史上本就是雍正的兒子,難道最後又注定會回到雍正名下嗎?黛玉想著小時候的弘晝,再想想今後說不定見一麵都難,不禁悲從中來,大哭不止!弘昕弘暖在旁趕緊勸阻黛玉道:“母親,這是大哥的造化,可不能太過於悲傷了!”黛玉這才勉強地止住眼淚……
其實雍正選擇弘晝還有的原因,就是在八阿哥和黛玉身上。畢竟雍正並不會真的征求兄弟們的意見,要不是弘暄的確不是做皇帝的料,他也不會管十阿哥的那番深情陳辭,把人家兒子先奪過來再說!八阿哥作為沒有怎麽參加派係爭鬥的上一代皇親,與九阿哥、十阿哥等人交好,關係網很牢固,再加上黛玉的父家,近三十年的大學士內閣生涯,人脈廣泛,不會引起大的反對之聲,也能送弘晝一程,穩定了政權,還不會對自己的身後名太過於批判,雍正覺得這已經是自己能做出的最好選擇了!
雍正其實很想最後再見上弘曆一麵,問一問他,究竟心裏是怎麽想的,為什麽這點時間都等不得,活生生要把自己氣垮了才好?可惜雍正這願望並沒有被滿足,在弘晝正式過繼入宮後的第三個月,雍正十年的春天,這位鐵血皇帝比史上少了三年陽壽,死在了紫禁城內!
雍正的承繼子弘晝登基。嫡妻董鄂氏為皇後。真的到了這一天,黛玉還是沒緩過神來,隻是知道,自己那些曆史知識,到這裏算是基本再也沒有用了!
胤禩卻是讓弘昕和阿克敦去好好輔佐弘晝去,自己決定把廉親王的位置直接讓給弘昕,就準備和黛玉出去雲遊去!八阿哥和黛玉作為皇帝的生父生母,在皇城裏呆著的確是有些尷尬,但是出行這點小要求,弘晝還是可以隨意滿足的……
在一輛不算起眼的馬車上,黛玉和胤禩穿著便裝,一路閑聊。離開了京城,黛玉突然仿佛卸去了極重的擔子,看著胤禩也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黛玉突然笑了起來:“這一回可不光要去江南,看過那些故人之後,我還想順著長江,一路逆流而行!”
胤禩說:“以後的日子還長,你想去哪兒看,我都陪你!”
作者有話要說:終於完結啦~~
當初選弘晝這個名字的時候,其實就想好了這樣一個結局,不過跨年真是事情太多,到現在才完結,也對一直在追文的讀者們說一句感謝!!
之後應該會有番外吧!大家想看什麽內容的可以留言,不過過年期間不保證更新。。但我還是會盡量滿足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