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孤身在外又有傷在身而且還身陷牢獄這種遭遇如果放到別人身上恐怕就會是要命的事情。不過何貴總算還是幸運有劉河東這麽個朋友不時的來看望看望他還幫他打獄卒。而且由於在內務府做了官雖然官職不大隻是個七品吏管的事兒也就是給宮裏造造東西但劉河東偶爾還是可以拿出和珅親信大總管劉全……的手下親信的派頭來鎮一下那些獄卒讓這幫人待何貴好一兒。


    總之一句話:劉河東還夠朋友幫了何貴不少。


    而在劉河東的幫助下何貴在牢裏養傷之餘過得也不算寂寞。可以看看書不願看的時候也能找那些獄卒聊聊天通過這些人還能時常了解一下牢外麵的事情知道了不少生在外麵的大事。


    就像現在……


    “梁進文被殺了?”


    何貴張著嘴瞪著眼前這個名叫鄭三七的牢頭。


    他們在談的是剛剛生在不久前的一件大案。本來大清國的疆域也不算案子又極多能傳到北京的自然也不少所以何貴一般也隻是聽聽就算了權當消遣本也不至於對某件案子特別關心。隻是現在他們所談的這件案子跟何貴的那件案子有些相似之處都是“以民告官”所以何貴才特別關注了一些。隻是這案子的結果讓他感到有兒出乎意料。


    這件案子生在何貴之案也就一個月左右在乾隆四十二年三月。直隸井徑縣縣令周尚親去向百姓采買麥穀以充糧倉。總共要采買三千石!這些糧食算不上太多隻是朝廷規定的官買價格是每石穀子九錢三分銀子這位周尚親周縣令卻隻出了每石九錢!結果這事兒把縣裏那些賣了穀子的老百姓給激怒了。為了這九百兩銀子的事情一個叫做梁進文的農民帶著百多號鄉親先是跑到了正定府向正在那裏辦事的欽差、侍郎劉浩告了狀。可是沒想到劉浩敷衍推脫一直到晚上三更才讓知府衙門出了告示答應處理此事不過這樣也讓梁進文等人滿足了很快便即離開回家等著劉浩的處理結果。可是這事情被傳開後又被乾隆得知了消息結果這位“聖明天子”下了一道聖旨:知縣周尚親絞監候總督周元理、侍郎劉浩罷職派去管理興隆寺廟工梁進文等斬示眾。


    一場“以民告官”的官司迅結束官跟民都沒有好下場而隻是想討回自己所得的梁進文等人更是被砍了腦袋!


    “媽的老子還真的是幸運到家!”


    摸摸自己的脖子似乎砍向梁進文那些人的鬼頭刀就放在自己肩膀上一樣……何貴隻感一陣陰風直吹過來口舌有些幹!同樣是以民告官待遇還真是不一樣呢。(井徑縣百姓聚眾控官案生在乾隆四十四年)


    “您老那可不是幸運!”在順天府眾多衙役獄卒的眼裏何貴是一個不好欺侮的人甚至還挺值得佩服。畢竟呆在順天府大牢還能把順天府尹給扳倒的現如今就這麽一位。而且這位爺背後似乎還有不的後台所以鄭三七等人對何貴現在是十分的尊敬或者是有兒敬畏當然這種敬畏還有一半是因為何貴的大方!……豐升額雖然混蛋但不知道為什麽雖然奪了何貴的那一成份子可還是把何貴放在店裏的那幾千兩銀票給送了回來!現在那些銀票就暫時放在劉河東手裏按何貴的話就是“你先替我拿著該怎麽用就怎麽用……”


    “不是幸運是什麽?”聽到鄭三七的話何貴一邊撫摸著自己的脖子一邊反問道。


    “您那是境界!……”鄭三七笑嘻嘻地看著何貴道。


    “境界?這跟境界又有什麽關係?我又有什麽境界了?”何貴笑問道。


    “嘿嘿!”鄭三七又笑了兩聲道:“您老是告到了大理寺跟刑部最後狀子還交到了皇上手裏可梁進文那幫子人呢?隻是告到了一個侍郎那兒!……您是一個人單槍匹馬孤膽的英雄;梁進文那幫子蠢貨居然還得糾集一百多號才敢去告狀靠的是人多壯膽;還有您呢告的是三品的順天府尹跟整個都察院那幫蠢貨那麽多人壯膽才告了一個縣令……嘿嘿這不是境界又是什麽?”


    “媽的這也叫境界?虧得你能!”何貴笑罵道。


    “這怎麽不叫境界了?就您這膽量滿天下恐怕也找不出幾個來!”鄭三七豎了豎大拇指“上下千年除了那刺殺秦始皇的荊軻大戰長阪坡的趙子龍我老鄭還真不知道誰有您這麽大的膽子!”


    “狗屁!我那叫情急拚命得難聽就叫‘兔子急了’……不對叫‘狗急了跳’……也不對媽的你少拿那姓荊的來比老子我們不是一路人!還有那趙雲老……老子跟他也不是一路。”何貴突然叫道。


    “對對不是一路人!”見何貴不悅鄭三七急忙附和道一邊不忘自己幹了一杯!……聊天嘛自然得備兒酒菜。這些東西是何貴出的錢他鄭三七跑腿弄來請客的買的都是好東西。而且何貴有傷在身不能喝酒他自然就不能太客氣那麽好的酒浪費了實在太可惜。


    “就知道喝當心喝死你!”一壺酒被喝去了一大半兒居然也沒見這家夥有什麽暈頭暈腦的症狀。何貴在深深佩服鄭三七的酒量的同時也微微有些鬱悶……雖然酒量不行可他偶爾也是想喝那麽一兩杯的。可偏偏又有傷在身……唉人有的時候還真是不能不鬱悶。


    就像梁進文那些人估計現在也正在去黃泉的路上鬱悶著吧!


    真的何貴還挺為梁進文那些人感到可惜的。不過鄭三七的也不錯梁進文那些人的“境界”不足啊。就像剛才鄭三七做的對比他何貴之所以能活下來梁進文等人之所以身死恐怕很重要的原因就因為是一個鬧得夠大一個鬧得較!不是有那麽一句話麽:禍國殃民回家過年!自己告到大理寺告的人不僅官職高而且還夠多!這樣蹬鼻子上臉反倒讓乾隆不能隨意處置因為這案子的處理結果直接就關係到清廷的臉麵以及乾隆身為皇帝的臉麵。人活一張臉皇帝跟朝廷的臉更關係到威信的問題。而他的狀子就是因為直接把案子跟乾隆本人以及清廷幾個極為重要的部門聯係了起來再加上他本身確實是十分明顯的冤枉所以為了不讓老百姓皇帝不公官場黑暗乾隆才會輕拿輕放他也才得到了一個較好的結果。


    可梁進文那夥人呢?告的隻是一個縣令而且還是聚眾鬧事!聚眾鬧事以民告官!梁進文這些人不知道他們正好打中了清王朝曆代皇帝的軟肋。要知道清廷的皇帝們雖然百般訴自己是稟承天意占據中原是中華正統甚至康熙與乾隆兩人還不惜去拜祭明太祖朱元璋並於祭祀之時自稱“臣下”什麽替老朱家統治中原……不就是怕中原百姓反對自己想給自己找個正統的名頭?可是他們還是心虛生怕中原百姓凝聚起來將人數僅有百萬的滿人轟出山海關。所以對於聚眾鬧事從來都是嚴懲不貸!而且以下犯上啊!剛剛有了他何某人這一出就接著再來了一次不嚴懲的話傳揚開來那還不鬧翻了天?這大清朝的吏治如何乾隆可不是瞎子實際情況如何他知道的一清二楚。隻是為了給自己的臉上貼金為了維持“太平盛世”的名頭他不願意承認也不能承認罷了。所以梁進文這批人必須嚴懲讓其從此以後再也不能鬧事!於是就隻有一個殺!


    ……


    “山東的案子結了沒有?”


    如果那梁進文隻是自己一個人去告狀的話雖然那個侍郎會授理案子的可能性很低但至少他不會掉腦袋不定除了損失兒錢財啥事兒都不會有。可惜啊他是帶了一大幫子人去!結果害人又害己!……為梁進文感到可惜又為自己感到慶幸何貴吃了一口菜沒再在這方麵細想又朝鄭三七問起了另外一件案子。起來這乾隆四十二年的事情還真是不少過完年還沒幾個月呢就已經接連出了好幾件大案。除了何貴自己鬧出來的那一件以及梁進文等聚眾控官這兩件“以民告官”的案子之外還有一件惹了許多人注意。那就是山東巡撫國泰貪賄案!


    其實那個國泰貪的錢隻有幾萬兩放到督撫任上實在是算不上多。可是這家夥倒黴正撞到槍口上。乾隆這段時間心情不太好正打算找些倒黴蛋兒出來殺殺那些貪官汙吏的氣焰讓人重新看看皇帝老子的厲害。再加上右都禦使劉墉上任伊始也正要燒上幾把帶勁兒的大火立立威所以兩相交集之下國泰平時又太過囂張就被逮住了。


    “還沒結呢。聽這一回連於老中堂恐怕也要麻煩……”鄭三七拈了一塊豬頭肉邊嚼邊吱唔道。


    “於老中堂?於敏中?……怎麽連他也牽聯上了?”何貴奇道。於敏中可是乾隆朝目前資格最老的軍機大臣連阿桂這種能臣也要排在其後屬於朝臣的領袖級人物據很潔身自好的怎麽也會被這一件貪賄案牽聯上?難道這老家夥也不是什麽好東西明裏是人暗裏是鬼?


    “沒事兒誰敢招惹於老中堂啊?皇上先前不是向山東布政使於易簡問過國泰的案子麽?那於易簡隻知道國泰的好話結果現在有人他的都是假的還他跟國泰是一黨狼狽為奸……於老中堂是於易簡的親哥哥這事兒當然逃不了幹係!”鄭三七隨口答道別看他們這些人隻是些人物可各人有各人的道有時候消息比某些朝中的大臣還要靈通。


    “要避嫌?”何貴問道。


    “不外麵傳聞是有可能要……罷相!”鄭三七聲道。


    “罷相?不會吧?……於敏中走了誰能接任?”何貴連忙問道。


    “還能有誰?兵部尚書福隆安福大人唄!現在外麵都這麽!”鄭三七答道。


    “福隆安?”那家夥才多大?也就比和珅大那麽幾歲吧?這麽年輕就當軍機大臣怎麽好事兒全都到他們老傅家去了?何貴突然間有兒懷疑乾隆跟傅恒的老婆是不是真的有私情了!


    “哼老子管你是不是有私情。反正這北京城的好戲是一出接著一出又不幹老子的事。你們狗咬狗一嘴毛!老子正好趁著清閑看好戲……”


    何貴又暗暗想道。他對清廷的官員實際上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好感才懶得管哪個死哪個活哪個下去哪個上來反正他早晚要離開這裏不如趁著現在的空當多看幾場戲呢。由一國重臣出演的這些好戲聽著看著就是不一樣啊。要不北京城怎麽就有那麽多閑人閑著無聊整天去茶館聊這些呢!


    不過何貴沒想到他所謂的等著看戲最後等到的卻是他可以離開順天府大牢的消息換句話:等著等著他就自由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發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龍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龍崗並收藏發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