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台大人不必著急。您可以細想一下我的話到底頭?”麵對於易簡的警告何貴沒有退縮反而隻是微微搖了一下頭“其實您應該比我這個剛來的更加明白我的話不僅沒有過頭而且還十分準確。”


    “夠了!何大人!”於易簡又沉聲道。


    “藩台大人!你身為一省布政使難道就沒聽過現在山東流傳的那幾句話?‘有國泰無民安’‘國不泰民乃安’這些種種。其實別光是那些老百姓下官從河間趕到德州又趕到濟南這一路上那些官員可也對國泰沒什麽好感。無不其:跋扈!”見於易簡並不是特別生氣的模樣何貴又接著道。


    “哼道聽途之言豈能拿來用之於一省巡撫?本官不信。”於易簡哼了一聲答道。


    “大人當然可以不信!隻是閉目塞聽對事情並沒有什麽益處。相反還會把藩台大人自己也牽累進來!這一路上在下可沒少聽今年山東欠收的事情可為什麽偏偏在給戶部的呈文上卻是山東今年大豐收呢?而且據下官路上打聽所得各地的賦稅還比朝廷所定要高上一倍。藩台大人主管民政等欽差大人來了不知您又該對這些事情如何解釋?”何貴又微笑道。


    “何大人和中堂不會是派你來告訴本官這些的吧?”於易簡已經微微有些生氣了別人也就算了可何貴的話已經觸及到了他。甚對於語氣裏的威脅之意也讓他覺得十分濃烈。


    “嗬嗬和中堂確實沒教下官這麽過。大人也不要誤會下官其實隻是一片好心。想勸解一下大人罷了。……”何貴繼續著依然沒有停下來地意思:“下官曾經聽。藩台大人上次在皇上麵前曾幫國泰開脫過罪責。想來這也是為什麽大人明知國泰不得人心此時更是自身難保卻依然不得不跟其站在一條線上的原因吧?”


    “你到底是誰派來的?剛才在外麵聽撫台大人懷疑你是劉羅鍋派過來的本官還以為他是火氣燒過了頭才那些昏話所以才急急趕過來勸阻。可是現在聽你這些本官反倒是有些相信撫台大人地直覺了!”於易簡沉著臉上下打量著何貴那架勢大有一言不合便即動手拿人的意思。


    “我是不是和中堂派來地。等中堂大人來了。藩台大人自會知曉。隻是。忠言逆耳利於行。我地到底是對是錯還望大人好生思量思量才是。”何貴嘴角微翹。直對著於易簡的眼睛又輕聲道:“大人活著總比死了要好。何況那種死法也未必光彩……”


    “你到底想什麽?”於易簡寒著臉慢慢地道。


    “下官曾經聽人過官場之上從來沒有什麽是絕對的。想來……”何貴話音一頓突然湊到於易簡耳邊輕輕地道:“就是欺君之罪也能找到理由開脫的吧?”


    “你……”


    “藩台大人下官告退!”


    微微一笑何貴也不再理會已經臉上變色的於易簡一拱手便即轉身離開。


    ************


    大明湖為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位於城區東北號稱:“四麵荷花三麵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八景中的“鵲華煙雨”、“匯波晚照”、“佛山倒影”、“明湖秋月”均可在湖上觀賞。園內名勝遍布計有一閣、二園、四祠、十亭都是很有文化底蘊的東西。


    何貴以前雖然過得並不寬裕但也沒少出去玩兒過。隻是可惜雖然曾經路過濟南卻一直沒正式遊玩過對早聞其名地“濟南三勝”千佛山、突泉還有這大明湖更是無緣一見。


    不過現在不同了人到了濟南錢灃又不見蹤影休息過來之後不趁機遊玩遊玩那可實在對不起自己這一路的急趕何況又是公款不用白不用。至於國泰、於易簡那邊他才懶得管。反正該死的活不了該活的想死恐怕也難。他該做的也都做了兩人弄不到錢灃的消息怪得了誰?


    “這就是曆下亭?”


    於易簡派了藩台衙門一個官叫鬱修北地跟在何貴(手機網)身邊伺候。現在何貴要遊大明湖這個鬱大人自然也是不離身邊。


    “正是。當年詩聖杜甫與書法大家李宴飲於此曾寫下詩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從此這曆下亭便名滿天下啊又有了‘海右古亭’這麽一個名稱!”聽到何貴問話鬱修北急忙解釋道。


    “嗯不錯。這詩寫得雖然比不上《望嶽》但也算押韻。至少比我這寫不出詩來地強!哈哈……”何貴大笑道。


    “大人開玩笑了!”就你這德性居然也敢跟詩聖比?鬱修北暗暗鄙視了何貴一把心道。


    “咦……起杜甫這詩聖我又想起別地來了。鬱大人你為什麽山東的聖人出了那麽多偏偏就是沒出過什麽有名地帝王將相呢?鬧到現在人人一提山東除了山東出好漢之外好像就是出響馬了!你知不知道這是怎麽搞的?”何貴皺著眉頭又向鬱修北問道。


    “這個下官可就不知道了!不過下官倒好像也聽人起過是儒家孔夫子孟夫子又有孫武還有那位斷腿的孫這文二武二把山東的靈氣都給占完了。所以後世就出不了什麽了得的人物了。”鬱修北笑道。


    “嗯這個理由也是不錯。這孔孟二聖是搞文的孫武是兵聖孫也是用兵大家四個人都是玩心思動腦子的。把這山東大地上分到腦袋瓜子上的靈氣都占完了怪不得就隻剩下些四肢達地大漢了呢。那梁山好漢恐怕就是因為這個鬧出來的吧?”何貴笑問道。


    高見!”鬱修北豎了豎大拇指笑道。


    “屁的高見。我這純屬是沒事亂扯淡!”笑罵了一句何貴又一指前麵。“那是哪兒了?”


    “哦大人。那是鐵公祠!”鬱修北搭眼望了一下。答道。


    “鐵公祠?誰啊?姓鐵的有誰比較出名嗎?”何貴又問道。


    “廢話沒出名誰給立祠堂啊?”鬱修北偷偷翻了翻白眼兒這才道:“那是給前明兵部尚書鐵弦公建地祠堂。當年前明靖難之役燕王朱以下犯上以藩王而謀聖器鐵弦公帶兵固守濟南屢退強敵。就連朱棣親至也是不能破城。不過最終還是兵敗鐵公也不屈而死!後人感其忠義遂建此祠以紀念!”


    “嗯是條漢子!”何貴了頭突然覺得有些感歎。明朝確實是出了許多的忠臣義士。可是。很可惜地。這些人大多數是在內鬥之時死地。沒錯朱元璋跟朱這父子倆都是中國曆史上一一的梟雄。但是兩人的殘忍嗜殺也是一一而且還是一脈相承。後世有許多人中國人的骨氣是被清朝的皇帝們慢慢給砍斷、消磨掉的。可是誰又敢這兩個人沒有責任呢?朱棣攻下南京之後殺了多少?光那個方孝孺就被滅了十族!而他的老子朱元璋更加可怕何貴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裏麵通過舉證提及朱元璋在登基之後因為自己出身不好識字不多多疑成性等等原因足足殺死了數萬文人!不管這個數字是不是誇大了文人在明代遭受了浩劫確是真地。而滿人為什麽能夠越來越強還不是因為有許多漢人的加入?他們又為什麽能夠入關?那也是漢人自己把人家給迎進來的。吳三桂就不了那洪承疇孔有德、尚可喜原先的時候哪一個不是明朝的將領?這些人沒有本事嗎?沒有本領嗎?還是一開始就打算當漢奸?當然不可能!都樂禎是有道無福是明君。可就是這“有道”的家夥先是在袁樂煥率領五千關寧鐵騎對陣皇太極十萬大軍地時候死活不開城門對千裏救援京師地部隊進城憩一下地要求也不答應接著在袁樂煥以不足一萬的兵力對陣十倍強敵取得北京保衛戰地勝利之後居然又因為兩個從清營逃回去的太監的話將袁樂煥立捕下獄最後將其生生活剮自毀長城!這種狗屁玩意兒憑什麽要人去保護?可笑那樂禎臨死居然還什麽“安得嶽飛者用之?”真混他十八輩祖宗的蛋!


    “大人要不要去看看?”見何貴突然又不話了鬱修北隻得開口問道。


    “不去了看了反倒憋悶!”何貴搖了搖頭明清兩朝的皇帝都不是什麽好玩意兒。


    “那我們這就回去?還是我帶您再去遊一遊其他的地方?”鬱修北又問道。


    “還是先回驛館吧。天太熱回去衝個澡!”其實是有些生氣!清代惹人氣明朝那些不爭氣的東西更加惹人氣。以後還是少看些這類的東西為好。


    “那我給大人帶路?”


    “嗯!”跟在鬱修北身後往回走了一會兒何貴又開口問道:“有沒有兩位欽差大人或者錢灃的消息?”


    “聽兩位欽差大人的車駕已經過了河間估計現在應該快到德州了吧!至於那位錢大人還沒聽有消息!”鬱修北答道。


    “嗬嗬這個錢灃還挺厲害!對了鬱大人你知不知道山東哪些官員跟撫台大人關係比較密切啊?”何貴又問道。


    “嘿嘿大人您開玩笑了。下官這種品級哪能知道那些事情啊?”鬱修北笑道。


    “你緊張什麽我就是那麽隨便一問。……你常在濟南又是藩台衙門的就沒聽哪個地方官常派人來或者是巡撫衙門常派人去哪些地方?”何貴又問道。


    “嗬嗬這還有哪幾個?不就是德州、泰安、兗州、東昌那幾個地方麽?”鬱修北笑道。


    “謔還挺多?”


    “沒辦法啊。誰叫咱那位撫台大人厲害呢?這幾個地方又是咱山東最富庶的不常來能行嗎?嘿嘿您是不?”鬱修北道。


    “嗬嗬你倒還真敢!”


    “您是和中堂派來的下官當然敢。不過這話過也就算了您可別告訴其他人。我們那位撫台大人實在是太厲害!”鬱修北笑道。


    “是啊。是厲害!不過他再厲害也厲害不過要來的那兩位!”何貴笑道。


    “那是。劉劉大人那還是咱山東出去的這回回來當然得辦兒事才行。至於那位和中堂嘿嘿能派出您這麽一位來想必也是厲害得緊!”鬱修北笑道。


    “哈我怎麽了?從我你就能看得出和中堂厲害?倒是劉大人的老家諸城應該還過得不錯吧?”何貴笑了笑又隨口問道。


    “這個下官可不敢。不過除了曲阜山東恐怕還沒幾個地方能清靜兒!”鬱修北答道。


    “曲阜?那可是聖人家鄉當然沒人敢去那裏亂來。不過諸城如果不好哼哼恐怕也有你們撫台受的!”何貴不屑的一笑突然又伸手指了指鬱修北身後問道:“那是來找你的嗎?還跑那麽快也不怕跌湖裏!”


    “哦?”鬱修北聞言轉身果然看到一個穿著藩台衙門號服的人再往這邊跑當下又回過頭來笑著對何貴道:“那是藩台大人的親兵這麽著急應該是來找大人您的。”


    “來找我?嗬嗬既然兩位欽差大人還沒到那麽就應該是有錢的消息了!”何貴笑了笑又搖頭歎道:“看來老子又有得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發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龍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龍崗並收藏發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