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何貴這一次帶人來到蘭考縣又找到縣裏最窮的過是為了想試驗一下預想中的“農村生產合作社”的想法。以官府的名義做保引導當地百姓組織起來初步實現規模的集約化農業生產。到底這也隻是他在邑莊的時候剛剛開了個頭卻沒能繼續完成的一項試驗。而之所以選擇槐樹屯除了一條窮之外還是因為這裏的風沙大土地貧瘠土地多在老百姓自己手中便於組織。在他看來如果他能夠成功的將蘭考最窮的幾個村子整合起來利用那些村子裏有限的人力物力使得這些人的生活獲得明顯的改善的話不僅將成為他在政績上極為亮麗的一筆也將大大的刺激那些百姓。畢竟越窮困提升的空間就越大對比性也越強。等成功了他以後想做什麽事必然會獲得巨大的支持。當然這樣做或許會使得一些人對他心懷不滿比如那些隻想著兼並土地的地主們可是對這些地主們來農業集約化生產如果做得好擁有大量土地的他們反而將是最為得利的一群所以隻要有時間這幫人也就應該不會再怎麽反對他相反還有可能會成為他的擁者。


    何貴在拿出這個計劃的時候甚至都已經預想到了未來的美好情景。


    可他萬萬想不到興衝衝的趕過來卻會被人當頭潑上這麽一盆涼水。


    他從來沒有哪怕是以他兩輩子的閱曆也從來沒有見到過牛四根兒這種“安於現狀”的人物。這個家夥地思想甚至讓他有些感到有些不可思議。隻求一天安安穩穩地能吃到四個燒餅。過年地時候能弄兩件新衣服。吃幾頓好的……


    何貴感到奇怪之餘又帶著林適中、周政宣還有齊義元三人跟這個莊戶中的懶漢很是爭論了一通。可惜結果有些可悲三個正統進士出身地讀書人。加上他這個無論是閱曆還是能力都是當世無雙的佼佼者愣是被人家嗆的無話可。比如:他們問牛四根兒這麽不思進取如果娶了媳婦兒或者有了孩子的話該怎麽辦?結果這家夥的答案是:養不起。所以不娶媳婦兒自然也就不會有孩子!他們又問:如果遇到災年怎麽辦?牛四根兒答曰:有兒積攢可以一邊討飯一邊等賑濟總能過去!他們又問:不怕生病?牛四根回答:沒事兒忍忍就過去了許多人家都是這樣的……


    最後在何貴眼裏這個牛四根兒就成了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真真正正響當當地一爛“銅:.:物。


    不過還好像牛四根兒這種怪胎就算是萬裏也難挑一。所以他們雖然失望卻還是走進了槐樹屯。可惜。真正走進槐樹屯之後何貴才現現實與理想的差距是如此的大。


    在邑莊的時候。因為都是熟門熟路老何家又是幾十年的邑莊“領袖”有著深厚的人脈基礎當地人也都信任所以他的租賃計劃才能順利展開並且在他走後還能慢慢地運行。可是槐樹屯不行。


    多年地風沙使得這裏的老百姓生活很苦甚至邑莊還苦。就連屋子也大多隻是泥坯房連個窗戶都沒有既陰且暗。連自己還顧不過來又哪裏有閑空去搞什麽“合作社”?何貴的本意是從最窮的幾戶開始“勸誘”然後再在屯裏宣傳可是這種做法沒用!那些老百姓見到他們這群人先是驚奇接著就是害怕再接著就是懷疑然後就是不理會最後周政宣擺著臭嘴了幾句狠話還險些惹得人家整村集合起來動武……氣得何貴差兒就想直接找個沙窩把這個混蛋通判給埋進去。


    ……


    “公信!公信!”帶著失望與怒火回到開封何貴沒有回到自己地開封府而是直趨巡撫衙門“我在老百姓眼裏根本就沒有看到官府的任何一兒公信力!真不知道這幫家夥以前都在幹什麽?老百姓不信任官府又怎麽能做成事?”


    “官府自然有官府做事地辦法。可惜啊……”聽到何貴突然來訪劉還以為是來找麻煩的。因為何貴以往的事跡實在是過於“惡劣”了一“睚眥必報”的名頭可是用幾十條官員的性命給鋪就的。雖然他不會害怕卻也擔心這家夥使什麽鬼花活。可是他沒想到這家夥一見麵竟然就是對官場一通大罵那模樣活脫脫就是一個受了氣兒地媳婦。


    “可惜?我看應該是可恨才對。”何貴坐在劉墉下手不住地拍著椅子扶手“沒兒公信力官府做事難道隻能用強硬手段?這不是把老百姓把朝廷的對立麵上去推嗎?這要是太平世道還好要


    壞年景那還得了?”


    “你該不會隻是想到我這兒來撒撒火氣的吧?”“公信”這兩個字雖然讓劉墉稍費了一兒腦子去理解但想通之後卻非常的讚同。官府沒有了公信自然就不會得到老百姓的支持這樣一來對朝廷自然是一種巨大的損害。不過這並不是什麽新鮮的見解他也不會為了這兩個字就怎麽樣而且他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所以看到何貴似乎還想繼續泄下去似的自然是立即出言截斷道。


    “當然不是。我是來請您這位撫台大人幫忙的!”何貴也不客氣拿出一份條陳遞給了劉墉“您幫忙看看如有不對還請指正。……您上回無緣無故找我的麻煩害得我險些被革了職所以這回一定得幫我這個忙。”


    “這是什麽話?”劉墉接過條陳正想看聽到這話立即就是一通冒火“你倡教奢侈。我奉聖命司牧一方。當然要上書諫止。怎麽能叫無緣無故找麻煩?”


    “您明知道我那麽做能給朝廷省錢也能為百姓減少一分負擔還上書諫止。不是找麻煩又是幹什麽?”何貴反問道。


    “胡八道。你這麽做若是惹得天下各地效仿最後所需錢帛還不是要鋪到老百姓頭上?老夫是為大局著想!”劉墉怒道。


    —


    “按您這法我這兒是從有錢人手裏摳錢換到別的地兒。就是官員從老百姓手裏摳錢了?您這可是在誹謗當今的清明吏治啊……”何貴突然笑道。


    “你……”劉墉自己也想不到他聽到這句話之後地頭一個想法竟然是:這子想誣蔑老夫?


    “沒事兒。著玩玩兒看您火氣這麽大逗逗樂兒!”何貴又笑道。


    “哼!”劉墉麵色微紅忍不住翹著胡子冷哼了一聲。


    “您慢慢看我先回去忙了。”何貴也沒打算留在這裏等劉墉趕人完話之後便站起了身可向外走了沒兩步。他又轉過了頭來:“劉大人過些天我成親地時候您可一定得來。您不能老讓外麵的人傳言咱們上下不和呀是不是?……那個賀禮呢也不求您有多好的東西。反正我估計您也沒有就送兩副字畫吧!……您先忙。下官告辭!”


    完就那麽朝劉墉一拱手揚長而去害得劉墉在後麵怔怔地看著他地背影直感到笑也不是氣也不是良久才憋出一句似乎是在問自己的話來:“我跟這子很熟嗎?”


    然後老頭兒又失笑著搖了搖頭開始翻看那份條陳……之後第二天一匹快馬就帶著這份條陳跟劉墉所寫的附加奏折一起向北而去。


    ********************


    乾隆四十四年六月。


    北京!


    “土地兼並者乃為曆朝曆代之錮疾。固然有為富者巧取豪奪然究其本因竅以為百姓不善經營所致爾!……百姓之中有貧有富若使其貧者聯為一體共出勞力則窮困之局易解土地兼並難行。既此豪富難欺貧窮貧窮亦可有充裕之機自肥如此……”


    乾清宮內乾隆仔細地聽著王傑朗朗的誦讀著劉墉送上來的那份條陳旁邊還立著幾名親信重臣。阿桂、和珅、福隆安以及剛剛被他下旨以工部尚書之職在軍機處行走的福康安。


    “你們覺得怎麽樣?”這份條陳實際並不長王傑讀完之後乾隆便以此向幾名重臣問道。


    “皇上這條陳上所言倒也切合實弊。然而奴才卻有些不懂使百姓之中地貧窮之戶聯為一體……這該需要怎麽做才能達到?還有我朝的根基乃為士大夫條陳之中所言似乎有意使那些貧困百姓聯結起來與之相抗的意思。如此豈非有禍亂之嫌?”和珅出言奏道。


    “嗯。和愛卿這話倒也不錯。你們可還有別的見解?”乾隆微笑著了一下頭又向其他人問道。


    曆朝曆代土地兼並都是一個極為敏感的話題。何貴可以馬馬虎虎地將之交給劉墉那是因為他知道劉墉不是那種碎嘴的家夥。不過他卻沒想到劉墉會立刻就將這份條陳轉呈上奏。不過敏感就是敏感劉也知道何貴寫這份條陳是為了朝廷好也不想鬧得沸沸揚揚讓其再處在焦之上所以是以秘折的形式直接上奏給了乾隆。所以在場諸人就是剛剛拿著條陳讀了一遍的王傑也不知道這份條陳是出自何貴之手因為條陳上地署名跟其中一部分內容已經被乾隆用朱筆塗蓋了。所以眾人也隻能依據各自的推斷來回答。


    “皇上這條陳上所土地兼並乃曆朝曆代之錮疾。其實臣以為此言並無不妥


    還以為得輕了。”王傑捧著折子向乾隆躬身道:並實乃曆朝曆代的最大惡瘤。先帝雍正爺在時就曾多次下旨痛斥土地兼並之禍責其為國家動亂之源為此還下旨嚴懲了一批肆意兼並土地的皇親國戚再往前順治、康熙年間地圈地之事亦可視為前鑒。然而。曆代以來。地兼並之事終究還是難以阻止。……這份條陳之上所言:將貧困者聯為一體共出勞力以解窮困之局臣並不知道該如何做。可如果可行的話卻不失為一條解決土地兼並地方法。好處堪稱巨大對國家地穩定也是大大有利也可以讓朝廷在天下百姓之間的所謂‘公信力’大為提升。所以臣以為此條陳或可試行!”


    “奴才附議。”阿桂看到王傑完。也站出來道。王傑所的跟他所想地也差不多。土地兼並的巨大危害並不是沒有人看得清。其實從康熙開始雍正一直到乾隆三任皇帝為了這事兒都沒少下功夫整治雍正為此還殺了不少人可惜成效甚微。如今大清國已經安穩了一百多年他們也隻能看著土地兼並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卻毫無辦法。隻能勉強為土地買賣設置一些關卡。可是。土地是個人的終究不能禁止買賣而且有錢人對土地的**幾是無窮的再加上那些貪官汙吏從中作梗。關卡地設置也沒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如果真能有一個辦法改變這種情況他當然讚同。


    “隆安、康安。你們兄弟倆在商量什麽呢?”看兩個老臣都完了乾隆又把目光投向了福隆安與福康安兄弟兩個見兩人還在那裏嘀嘀咕咕便笑問道。


    “皇上奴才以為阿桂與王傑二位中堂老成謀國既然他們以為可以試行應該就不會錯!”聽到乾隆地問話福隆安躬身答道。


    “奴才附議!”福康安也答道。


    “你們兩個這是在耍滑頭啊!”乾隆搖頭笑了一下也就沒再往下問。而福康安兄弟兩人表完態在場的五位重臣就有四位支持試行隻有和珅一個反對。看著另四個人看向乾隆那似乎有些殷切的目光又看到福康安瞟過來的那毫不掩飾的敵對目光和珅微微一笑又站了出來:


    “皇上諸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然而奴才還是那一問:如何做?如果試行天下的士大夫又如何想?這些士大夫是土地兼並的主力然終究還是我大清地立朝根基。如果使那些窮困之人相互聯結與之做對豈非又是一個禍亂之源?還有如果有意圖不軌之徒趁機結聯做亂朝廷又豈非成了自找煩惱?”


    “和大人此言莫非是要因噎廢食?”王傑問了一句。


    “王大人難道就不擔心天下士大夫不安?”和珅反問道。


    “士大夫?哼!真是好笑!和大人什麽時候成了士大夫了?”福康安譏笑道。


    “福部堂這話難道是在和某所的不對?”和珅微笑道。他也不在意福康安這麽當麵的譏刺。人家是乾隆最看重的外甥後台硬得要命他當然不能自找麻煩。而且最近他正在落力地拉攏福康安的弟福長安已經初見成效。隻要到時候能將福長安真正拉到自己一邊他福康安再能耐勢力再大也隻能在旁邊看著幹瞪眼。現在讓他們先口頭上占兒上風又如何?當著乾隆地麵自己吃兒虧還能搏得一兒同情呢。


    ……


    “皇上不知這條陳為何人所上?既然敢上這份條陳想必也想到了相應的辦法如若沒有那奴才倒是願意附議和大人所言。”阿桂想了想又開口道。


    “阿桂中堂所言甚是。不過皇上奴才以為最好的辦法還是將這條陳行天下讓天下人討論朝廷也可由此試探一下民間之意!”和珅沒想到阿桂會突然轉彎兒立時精神一振又搶著道。


    “嗯。和愛卿這主意不錯。”乾隆似乎是別有用意地笑了一下“那就依你的主意將這條陳行天下看看民意如何!”


    “皇上英明!”


    “皇上。臣以為此事不可。如若將此條陳行天下必然會惹來一陣喧囂到時……”王傑有些焦急地道不過他的話還沒有完就被乾隆給打斷了。


    “王愛卿的意思朕明白。不過朕就是想看一看這天下臣民是如何想的。所以此事就先這樣安排吧。”


    “皇上難道還有深意?”阿桂問道。


    “算不上深意。朕隻是想先試探一下罷了!”乾隆微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發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龍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龍崗並收藏發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