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原名海湧山,據《史記》載吳王闔閭葬於此,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雖僅三百餘畝,山高僅三十多米,但卻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風範,絕岩聳壑,氣象萬千,並有三絕九宜十八景之勝。最為著名的是雲岩寺塔和劍池。高聳入雲的雲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樸雄奇,早已成為古老蘇州的象征。劍池幽奇神秘,埋有吳王闔閭墓葬的千古之謎以及神鵝易字的美麗傳說,風壑雲泉,令人流連忘返。


    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此山高僅三十六米,但古樹參天,周圍有不少名勝。有詩為證:“寂寞虛廊暗草萊,天風繚繞寶華台。江空露冷蛟龍仗,殿古雲深鸛鵲來。山館老鬆褰綠蔓,石壇芳桂落蒼苔。寒鍾敲斷楓橋月,半夜禪僧入定回。”


    梁嶽天與金武一路行來,但見其夜間景色宜人,雖是夜間,但月明如晝,天晴雲淡。其流水潺潺,蟲鳴嘀啾,令人甚為舒暢。行了大約一炷香功夫,前麵一座山峰,山上樹影婆娑,金武指著那道山峰道:“兄弟,前麵便是咱們的虎丘山。”梁嶽天順著金武的手指方向望去,月光下隱約可見幾處屋簷飛角,心道:“果然好地方!”


    金武見到梁嶽天吃驚的表情,道:“常聽大哥提及,虎丘山經曆代名人在山上營造,山上規模宏大,亭台樓閣、園榭軒館,聳金疊翠,咱們虎丘山寺宇均是沿山而築,名冠吳中,甲於江南。”梁嶽天聽聞金武的說話,不自禁點頭讚同。曾聽聞虎丘山雖小,而幽美的景色卻能與錦繡名山大川相媲美,今日一見,果是名不虛傳。梁嶽天道:“難怪常聽聞江南風景醉人,單這虎丘山景色便讓人流連忘返。”金武聽到此話,淡淡一笑,道:“好兄弟,咱江南好玩的地方很多,等有時間,我帶你遍走江南,好好遊玩一翻。”


    倆人又走了約半柱香功夫,已然走進虎丘山腹地,梁嶽天但見古樹參天,植被茂密,一條蜿蜒腸徑曲折延伸山頂。梁嶽天畢竟涉世不深,哪裏見過如此夜景,不覺放慢腳步,慢慢欣賞,不是驚歎搖頭不可思議。


    虎丘山有著“前山美、後山幽”的說法,後山腳下清清河水環繞,河中水菱浮麵、河旁古木參天,大量的古樹名木,樟、杉、柏、鬆、銀杏、玉蘭長勢茂盛。掩映在叢林中有分翠亭、玉蘭山房、攬月榭等。“平坐遊覽遍天下,遊之不厭惟虎丘”,就是人們對虎丘山最美好的讚歎。


    梁嶽天邊走邊看,越看越奇,越奇越驚,他道:“金五哥,咱們虎丘山當真是個好地方。”金武笑道:“好兄弟,你若歡喜,便在此地住下就好,兄弟我保證你日夜好心情!”梁嶽天道:“日夜好心情?隻這裏的風景便讓兄弟我忘卻煩擾,我想若是在此地蝸居,必能長生百歲。”金武又是哈哈一笑,拍著梁嶽天的肩膀,道:“好兄弟,可知道咱們江南除卻風景宜人,還有一物卻是最出名?”梁嶽天聞言,道:“五哥卻是難為兄弟了,兄弟初涉江湖,哪裏見過如此場景?更是毫無遊曆山川之談,哪裏知道江南風情?”金武突然大聲笑道:“我的好兄弟,當真是初入江湖,對咱們中原風土人情隻知甚少,告訴你,咱們江南其實更出美女!哈哈。”梁嶽天雙眉一皺,道:“美女?我怎未曾留意?”金武道:“兄弟正直之人,怎會留意?不過等會子見過老大,你就知道了!”


    梁嶽天聽到這番說話,直覺更敢疑惑,也不在問,緊隨金武步子。一路上的景色竟無心再賞,此刻心中卻是在想這天虛道人綁這麻女子究竟為何?一路上倆人無話,很快便到了山峰一處平坦地方。月光之下,隻見這地處山峰頂端,四處古樹影綽,夜風料峭,樹葉“莎莎”作響。月影之中,燈火照耀處,一處建築橫亙眼前,隻見其氣勢宏偉,有飛龍入天之勢,飛角龍簷,大氣攝人。正廳左右各擺立一條飛龍,飛龍由石雕刻,氣勢奪人,呈欲騰之勢,隻覺兩條飛龍似要鑽雲入天。大廳正門兩側各開有五扇旁門,共有十人執守,廣場上每隔半柱香便有幾人組成一隊巡查。梁嶽天但見眼前景象,不覺感到此地之主定非凡人。


    金武道:“好兄弟,此處便是咱們虎丘山總壇,咱們進去吧!”梁嶽天聞言輕聲“唔”應了一聲,隨著金武步入大廳。金武梁嶽天二人甫進入大廳,隻聞幾聲“砰砰”之聲,原來是身後大門突然鎖住,原本安靜的大廳呼喇喇湧出十幾個漢子,這些人手持各種兵刃,注視著梁嶽天。


    金武見到此番景象,連忙擺手叫道:“諸位兄弟怎可無禮?此人是我新結拜的兄弟,特來拜遏。”這時,那此前的白發老嫗拄著一根拐杖蹣跚走出來。她站在大堂之上,燈光照射下,她滿臉褶皺倒是讓人有些畏懼,隻聽她緩緩開口說道:“嗯?適才還是敵人,此刻怎成朋友?”金武連忙說道:“伶苛老婆子,我說這人是我兄弟!你怎可如此無禮數?若是大哥知道,定會不饒你!”那伶苛婆婆嗬嗬笑了幾聲,臉上的褶皺愈發讓人難受,直似一具幹枯的屍體,隻聽她道:“金五爺,你休要被此人騙到,他進山定有所圖!”


    金武還未開口說話,梁嶽天卻說道:“原來這位是伶苛婆婆,晚輩這裏有禮了。”說著便雙手抱拳施了一禮,“適才山下多有冒犯,言語不當之處還望諒解。”那伶苛婆婆冷笑一聲,道:“是麽?那你此番進山是有何事?難不成是為了我的那個媳婦?”話到最後卻是聲色俱厲。金武聽到伶苛婆婆的說話,登時就氣不打一處來,本來便對與伶苛婆婆一起外出有怨言,先前又不出手幫他,金武想到此處氣上加氣,而今又來拿他磕頭拜把兄弟的不是,他焉能忍受,當下氣呼呼的道:“伶苛老賊婆,我金五爺忍你許久了,你可別蹬鼻子上臉,不識好歹,哼,這位梁兄弟是我方才行過大禮的結拜兄弟,你們誰敢造次,我便讓誰吃吃我手中的虎尾刀。”


    廳堂上圍困梁嶽天的十幾個人聽到金武的話,一時間竟不知如何是好?十幾人麵麵相覷,也不敢上前,也不敢後退,當真是進退不得!


    那伶苛婆婆見到此番景象,深知自己地位不及金武,隻是他們害怕自己罷了。她頓了頓手中的拐杖,直敲得地麵得得作響,她悠悠歎了一口氣,道:“金五爺,我伶苛老婆子承蒙天虛老大救了一命,才殘喘苟活至今,我這條老命算是歸了天虛老大。他讓我死我便不敢活,他若不讓我死,我也不敢輕生。您是天虛老大的八拜之交,過命的兄弟,可是您不能拿老大的生命不作回事呀?”金武聽到伶苛婆婆這番話,即便他再無心機城府,也聽出了話中的意思,金武道:“伶苛老婆子,你別拿老大壓我,我也不是沒腦袋的人,是非好賴我金武還分的清,你若是再這般糾纏不清,休怪我不講情麵。”


    伶苛婆婆一聽金武的話,也是怒火中燒,本就遷就與他許多天,若非因他是天虛老大的結拜弟兄,伶苛婆婆早就毀了他,如今竟當著這許多人的麵,金武竟如此不給她些許臉麵,這讓她如何服眾?伶苛婆婆拐杖一挑,怒目而視,道:“金五爺,我敬你是大哥的兄弟,我才一再忍讓,你別逼我!”金武此刻也是怒火中燒,哪裏還有半點理智?隻見他滿麵通紅,青筋暴起,瘦小的身子有些顫抖,他道:“好你個老賊婆,原來你早就看我不順,今日我且送你去見閻王爺!”手中擎起短刀,劈頭蓋臉向伶苛婆婆砍到,伶苛婆婆口中嚷道:“恐怕閻王他還沒那個膽量!”說罷,擎起拐杖與金武戰在一處。


    梁嶽天沒想到一進虎丘山便成了這種局麵,也有此看了出來虎丘山眾匪首不過是麵和心不合,也都是攝於天虛道人的淫威不敢當麵造次,在背後還是明爭暗鬥。梁嶽天見金武與伶苛婆婆鬥在一處,心中暗自猜測,金武如此一鬧,勢必驚動天虛道人及眾匪首,還要依靠金武深入探明虎丘山匪窩,也順便探探各人武功造詣,當下大吼一聲道:“五哥,你且退下,對付她焉能你出手,小弟代勞。”虎吼中,撤出單刀,刀花微抖,便加入戰鬥,金武叫道:“兄弟退下,這是我倆的梁子。”梁嶽天道:“你我既已結拜,何分彼此?”金武聽到此話,也不知還說什麽,便道:“好兄弟,你便小心了,她的拐杖仗尾還有暗招。”金武囑咐完梁嶽天,虎尾刀擺了幾擺,躍下陣來一旁觀戰。


    伶苛婆婆見梁嶽天躍上陣來,當下冷笑一聲,道:“小子,受死吧!”別看伶苛婆婆古稀年紀,動起手來卻身如靈猴,騰跳轉挪,靈活的緊。但見她一根拐杖當做棍棒來使,劈、崩、掄、掃、纏、繞、絞、雲、攔、點、撥、挑、撩、掛、戳,招招驚奇,招招狠辣。梁嶽天見伶苛婆婆屢屢置自己於死地,也是動了怒火,一把單刀施展開父親梁鼎峰絕學“無影刀法”與之鬥在一處。


    無影刀法是梁鼎峰自創刀法,此刀法輕靈迅捷,柔和溫婉,似水如月,又名“水月刀法”。講究以靜製動,後發先至,疾如流星,迅如箭矢。


    梁嶽天初入江湖,也是初次展開師門絕學,雖火候未到,倒是招式卻是快疾之極。伶苛婆婆見狀,心知梁嶽天初出茅廬,不知陰險,當下獰笑一聲,身子一擰,一根拐杖“毒蛇出洞”,杖尾刺向梁嶽天小腹。梁嶽天雖是初次施展絕學,如此纏鬥了幾十招,愈加對無影刀法領略的透了。眼見杖尾打到,他手中刀一式“鳳凰單飛”,左手微翻,右手刀從下往上斜砍拐杖,刀杖相交之際,他左掌“天星掌”同時拍向杖腰,忽聞一聲大叫道:“兄弟小心。”虧得這一聲提醒,隻見杖尾忽的射出兩枚金針,直打梁嶽天的胸前要穴,梁嶽天但聞金武提醒,左掌忽的用盡力道拍向杖腰,將拐杖打偏,右手單刀及時回撤在胸前擺出一陣刀花,“叮叮”兩聲,兩枚金針定在一處梁上。


    原來是伶苛婆婆見梁嶽天武藝精奇,一時間竟不能取勝,加之本就對他心存猜忌,又加之自己年老力衰,如若相持不下,自己難免落敗,所以才施展辣手金針,哪知一旁的金武看得明白,見伶苛婆婆擊出拐杖,右手隱在杖頭,情知伶苛婆婆要使詐,故出口提醒梁嶽天,果不其然,伶苛竟扭動杖頭機括,發出了毒金針,欲置梁嶽天死地。也虧得梁嶽天武藝不凡,聽到提醒,立即變招,方才躲過一劫。


    梁嶽天見狀,一身冷汗侵濕衣裳,他驚魂未定,突然隻聞一聲厲叱道:“如此敗壞我虎丘規矩,哪個如此大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鬼穀迷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陌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陌溪並收藏鬼穀迷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