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 庚寅(2)
(清)紅樓之尤氏有終的奮鬥生活 作者:紅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夫人!”白知縣把帳簿放到書房,來了自家衙門後院,看著夫人孟氏急急得喊道。白孟氏看著白知縣急色匆匆的樣子,連額頭上冒汗了都顧不上,失了平時的穩重風範,心裏也跟著著急,連忙拿自己的帕子邊給白知縣擦擦額頭上的汗,邊說道:“老爺,這是遇著什麽事兒了,這般驚慌?”白知縣的妻白孟氏出自從四品官家,很是端莊,做事也是很有主見,即使是她父親孟大人把當初把她許給白知縣,也沒一絲抱怨,還是對父恪守孝道,對著夫君白知縣不失尊敬,盡心盡力的管好白家後院。因此,白知縣對著妻子孟氏更是尊敬,後院裏更是隻有孟氏夫人一人。平時有事,除了與師爺商量外,白知縣都好把事情也告訴妻子孟氏一聲。
白知縣坐到椅子上,許是感染了妻子的鎮定之氣,白知縣也緩過來了,說道:“衙門裏的帳簿有問題,現在衙門裏的花銷一直按著清初的例,並且帳簿上的價比清初高一倍,現在朝廷穩定,外邊的價下來了,還按帳簿上的走,就有了十餘倍的差價。”白孟氏聽了,鬆開自己的帕子,在屋裏邁著小步左右轉悠。白知縣邊拿著孟氏的帕子擦著滿臉的汗,邊看著孟氏的動作。
“這事兒隻有老爺自己知道嗎?”孟氏坐到白知縣西邊的椅子上說道。“是尤主簿發現過來的,過來說的。”白知縣說道。孟氏跟著白知縣在大興也有幾年了,以前或許不知道尤老爹,但憑著尤老爹娶妻堂上的事兒,就知道尤家了,尤老爹這個維護原配妻子和原配嫡女的重情重義男子,贏得了眾多原配夫人的好感,現在孟氏聽到是這個尤老爹發現的,心思又轉了轉,說道:“這個尤主簿,妾身聽說過,如果這件事,確實是尤主簿發現的,老爺大可直接向上匯報,畢竟看這個尤主簿對原配及其子女的態度上,是個重情義的,現在有了功勞,直接過來找老爺,老爺爺可以重用他。”
白知縣倒是不知道尤老爹娶妻的一檔子事兒,現在聽了孟氏的一席話,再想想帳簿這事兒,極可能不單單是大興一縣的事兒,全國諸多地方也可能有類似的事兒,這可不是個小事兒,即使這尤主簿的功勞再大,也證明自己有眼光,能識人,這功勞也有自己的幾分,再加上是自己不貪功上報的,自己也能跟著得些苦勞,想到這兒,再想想自己也大興知縣的位子上待了好幾年了,或許還能借此機會,升個職呢。想到這兒,白知縣拿定主意賭一把,把這事兒直接上報,就站起來說道:“那夫人好好歇著,為夫去書房了,等晚上,為夫再過來謝謝夫人。”孟氏聽了,紅著臉滿是嬌俏之色地把白知縣推出房去。
詹事府內陳紹安看著這大興知縣白輝贏上的奏折,康熙四十二年,聖上處置了索額圖、麻爾圖等太子黨,因太子妃四十三年生下太子嫡長子弘昂,太子和聖上的關係才緩和下來。太子的位子在其他王爺貝勒冊封下沒動搖,現在這折子遞到了詹事府,又逢皇太後七旬萬壽,平時這倒是件功勞,現在倒成了棘手的事。
“給太子爺請安!太子爺吉祥!給四阿哥請安!四阿哥吉祥!”陳紹安拿著折子向太子爺胤仍和毓慶宮四阿哥實際上的嫡長阿哥弘昂行禮道 。太子爺說道:“免禮!”做到書房正中的椅子上,弘昂也跟著落座,靠近自己阿瑪坐在東邊第一把椅子上。
胤礽說道:“紹安有何事匯報?”陳紹安說道:“下邊大興知縣白輝贏上了一道折子,臣不敢拿主意,特來向爺來請示!”胤礽拿過折子來一看,臉上帶了鄭重,說道:“這折子,不該送到戶部嗎?怎麽到了詹事府了?”不會是,看著皇太後萬壽將近,哪個兄弟給自己下套呢吧?想著會是自己哪個兄弟呢,胤禔,還是胤禛或者是八賢王胤禩呢?
“阿瑪,出什麽事了?”弘昂問道。胤礽看著自己的嫡子愛子,把折子遞給弘昂,“你看看,要是你,你怎麽辦?”弘昂看了看,說道:“天下是皇瑪法的天下,詹事府和戶部不都應該聽皇瑪法的嗎?所以這折子送到哪兒都一樣,送到戶部,是由戶部官員呈給皇瑪法,送到詹事府,一樣由阿瑪呈上。隻是烏庫媽媽的壽辰要到了,由阿瑪呈上去,比較方便,不耽誤事兒,也不影響烏庫媽媽的萬壽。其實是都一樣的。”
胤礽聽了,臉上慢慢有了笑容,心裏直感歎弘昂是自己的福星。確實是自己隻是太子,天下還是皇阿瑪的,自己跟戶部的官員一樣都是皇阿瑪的臣子,自己不能誤國事,有事,還得奏請皇阿瑪拿主意,胤礽想清楚了,對陳紹安說道:“行了,這事兒,孤記你份功勞,下去吧。”陳紹安聽了,心裏喜出望外,自己過來請示一下,什麽都沒做就在太子爺著留了好印象,對能影響太子爺主意的弘昂阿哥心裏更是添了幾分敬意,心裏更是貼近毓慶宮嫡阿哥一派。
“好了,弘昂你先去給你額瑪請安,阿瑪去給你皇瑪法請安。”胤礽拿起折子,說道。弘昂仰著小腦袋想了想,囑咐道:“行,阿瑪,你去吧,兒子就先去額瑪那兒看看小弟弟,阿瑪一會兒記得來接兒子一塊兒去書房。”胤礽笑道:“阿瑪哪裏能忘了你這個小跟屁蟲,行了,去看看你額瑪和你弟弟吧。”說完,胤礽就讓小太監送弘昂去了毓慶宮正院,自己拿著折子去往乾清宮。
“兒子弘昂給額瑪請安!額瑪吉祥!給姐姐請安!姐姐吉祥!”弘昂給太子妃瓜爾佳氏和三格格行禮道。弘昂抓完周,就被太子胤礽養在身邊,平日裏除了請安,瓜爾佳氏難得能見到兒子一麵,現在按往常正是弘昂正跟著太子在書房念書的時間,瓜爾佳氏見到兒子,正是驚喜交加,問道:“今兒,你阿瑪怎麽放你出來了?往常不應該在書房讀書呢嗎?”三格格淮秀也說道:“就是,不會是你惹阿瑪生氣,把你趕出來了吧?”說著,淮秀學著太子做出一副太子生氣的威嚴模樣。
三歲的弘為也在旁邊幫忙道:“阿瑪才不會說哥哥,哥哥最好了,哥哥什麽都會,才不會挨阿瑪說呢!”瓜爾佳氏雖然也知道,太子爺學聖上把嫡子自幼養在身邊,但太子爺可是寵弘昂比當初聖上寵太子而有過之而無不及啊。但到底擔心自己兒子,說道:“那你阿瑪今兒怎麽舍得放你回來了?”
弘昂說道:“阿瑪有事向皇瑪法匯報,就讓兒子先過來給額瑪請安。等晚上阿瑪過來接兒子。”瓜爾佳氏聽了才算鬆了一口氣。淮秀也故作失了機會笑話自己弟弟的樣子歎一口氣,小弘為確實興致勃勃的拉著自己哥哥的手說道:“哥哥,我留了好多好玩的東西給你,快過來看看!”兄弟倆拉著手跑到弘為住的東配殿去玩了。
瓜爾佳氏看著倆兒子玩笑的身影鬆一口氣,淮秀安慰道:“額瑪,別擔心。大弟弟(弘昂)到底是嫡子,出生的時候又趕上時候,穩了阿瑪的位子,可是被阿瑪稱作‘福星’的,再加上大弟弟一直是阿瑪教養的。大弟弟沒事兒的。”瓜爾佳氏笑了笑,算是聽進去了女兒的話,但到底心裏還是不安,畢竟毓慶宮還有個被聖上教養過的弘皙阿哥,雖然在弘昂周歲後,弘皙被聖上送回了毓慶宮,他額娘李佳氏寵愛也不似以前一樣獨一份的了,但到底是給太子爺生育了兩個兒子的,跟爺情分不一般啊。這些瓜爾佳氏都沒跟女兒說,畢竟女兒也十三了,按著往例免不了和親蒙古,還是多讓女兒鬆快鬆快吧,一切都有自己這個當額瑪的呢,更何況自己也不是那個當初嫁進毓慶宮十年就生了一個女兒的太子妃了,憑著自己的兩兒一女,自己即使不是毓慶宮最受寵的,但也是獨一份的了。正室不比寵,就比孩子,就比誰能得了爺的敬重,爺最能聽進去誰的話,現在,自己孩子有了,就是為了孩子,也不能亂,不能慌,好好為孩子們籌劃好。瓜爾佳氏聽著東配殿裏三個孩子的笑聲,想道。
作者有話要說:
白知縣坐到椅子上,許是感染了妻子的鎮定之氣,白知縣也緩過來了,說道:“衙門裏的帳簿有問題,現在衙門裏的花銷一直按著清初的例,並且帳簿上的價比清初高一倍,現在朝廷穩定,外邊的價下來了,還按帳簿上的走,就有了十餘倍的差價。”白孟氏聽了,鬆開自己的帕子,在屋裏邁著小步左右轉悠。白知縣邊拿著孟氏的帕子擦著滿臉的汗,邊看著孟氏的動作。
“這事兒隻有老爺自己知道嗎?”孟氏坐到白知縣西邊的椅子上說道。“是尤主簿發現過來的,過來說的。”白知縣說道。孟氏跟著白知縣在大興也有幾年了,以前或許不知道尤老爹,但憑著尤老爹娶妻堂上的事兒,就知道尤家了,尤老爹這個維護原配妻子和原配嫡女的重情重義男子,贏得了眾多原配夫人的好感,現在孟氏聽到是這個尤老爹發現的,心思又轉了轉,說道:“這個尤主簿,妾身聽說過,如果這件事,確實是尤主簿發現的,老爺大可直接向上匯報,畢竟看這個尤主簿對原配及其子女的態度上,是個重情義的,現在有了功勞,直接過來找老爺,老爺爺可以重用他。”
白知縣倒是不知道尤老爹娶妻的一檔子事兒,現在聽了孟氏的一席話,再想想帳簿這事兒,極可能不單單是大興一縣的事兒,全國諸多地方也可能有類似的事兒,這可不是個小事兒,即使這尤主簿的功勞再大,也證明自己有眼光,能識人,這功勞也有自己的幾分,再加上是自己不貪功上報的,自己也能跟著得些苦勞,想到這兒,再想想自己也大興知縣的位子上待了好幾年了,或許還能借此機會,升個職呢。想到這兒,白知縣拿定主意賭一把,把這事兒直接上報,就站起來說道:“那夫人好好歇著,為夫去書房了,等晚上,為夫再過來謝謝夫人。”孟氏聽了,紅著臉滿是嬌俏之色地把白知縣推出房去。
詹事府內陳紹安看著這大興知縣白輝贏上的奏折,康熙四十二年,聖上處置了索額圖、麻爾圖等太子黨,因太子妃四十三年生下太子嫡長子弘昂,太子和聖上的關係才緩和下來。太子的位子在其他王爺貝勒冊封下沒動搖,現在這折子遞到了詹事府,又逢皇太後七旬萬壽,平時這倒是件功勞,現在倒成了棘手的事。
“給太子爺請安!太子爺吉祥!給四阿哥請安!四阿哥吉祥!”陳紹安拿著折子向太子爺胤仍和毓慶宮四阿哥實際上的嫡長阿哥弘昂行禮道 。太子爺說道:“免禮!”做到書房正中的椅子上,弘昂也跟著落座,靠近自己阿瑪坐在東邊第一把椅子上。
胤礽說道:“紹安有何事匯報?”陳紹安說道:“下邊大興知縣白輝贏上了一道折子,臣不敢拿主意,特來向爺來請示!”胤礽拿過折子來一看,臉上帶了鄭重,說道:“這折子,不該送到戶部嗎?怎麽到了詹事府了?”不會是,看著皇太後萬壽將近,哪個兄弟給自己下套呢吧?想著會是自己哪個兄弟呢,胤禔,還是胤禛或者是八賢王胤禩呢?
“阿瑪,出什麽事了?”弘昂問道。胤礽看著自己的嫡子愛子,把折子遞給弘昂,“你看看,要是你,你怎麽辦?”弘昂看了看,說道:“天下是皇瑪法的天下,詹事府和戶部不都應該聽皇瑪法的嗎?所以這折子送到哪兒都一樣,送到戶部,是由戶部官員呈給皇瑪法,送到詹事府,一樣由阿瑪呈上。隻是烏庫媽媽的壽辰要到了,由阿瑪呈上去,比較方便,不耽誤事兒,也不影響烏庫媽媽的萬壽。其實是都一樣的。”
胤礽聽了,臉上慢慢有了笑容,心裏直感歎弘昂是自己的福星。確實是自己隻是太子,天下還是皇阿瑪的,自己跟戶部的官員一樣都是皇阿瑪的臣子,自己不能誤國事,有事,還得奏請皇阿瑪拿主意,胤礽想清楚了,對陳紹安說道:“行了,這事兒,孤記你份功勞,下去吧。”陳紹安聽了,心裏喜出望外,自己過來請示一下,什麽都沒做就在太子爺著留了好印象,對能影響太子爺主意的弘昂阿哥心裏更是添了幾分敬意,心裏更是貼近毓慶宮嫡阿哥一派。
“好了,弘昂你先去給你額瑪請安,阿瑪去給你皇瑪法請安。”胤礽拿起折子,說道。弘昂仰著小腦袋想了想,囑咐道:“行,阿瑪,你去吧,兒子就先去額瑪那兒看看小弟弟,阿瑪一會兒記得來接兒子一塊兒去書房。”胤礽笑道:“阿瑪哪裏能忘了你這個小跟屁蟲,行了,去看看你額瑪和你弟弟吧。”說完,胤礽就讓小太監送弘昂去了毓慶宮正院,自己拿著折子去往乾清宮。
“兒子弘昂給額瑪請安!額瑪吉祥!給姐姐請安!姐姐吉祥!”弘昂給太子妃瓜爾佳氏和三格格行禮道。弘昂抓完周,就被太子胤礽養在身邊,平日裏除了請安,瓜爾佳氏難得能見到兒子一麵,現在按往常正是弘昂正跟著太子在書房念書的時間,瓜爾佳氏見到兒子,正是驚喜交加,問道:“今兒,你阿瑪怎麽放你出來了?往常不應該在書房讀書呢嗎?”三格格淮秀也說道:“就是,不會是你惹阿瑪生氣,把你趕出來了吧?”說著,淮秀學著太子做出一副太子生氣的威嚴模樣。
三歲的弘為也在旁邊幫忙道:“阿瑪才不會說哥哥,哥哥最好了,哥哥什麽都會,才不會挨阿瑪說呢!”瓜爾佳氏雖然也知道,太子爺學聖上把嫡子自幼養在身邊,但太子爺可是寵弘昂比當初聖上寵太子而有過之而無不及啊。但到底擔心自己兒子,說道:“那你阿瑪今兒怎麽舍得放你回來了?”
弘昂說道:“阿瑪有事向皇瑪法匯報,就讓兒子先過來給額瑪請安。等晚上阿瑪過來接兒子。”瓜爾佳氏聽了才算鬆了一口氣。淮秀也故作失了機會笑話自己弟弟的樣子歎一口氣,小弘為確實興致勃勃的拉著自己哥哥的手說道:“哥哥,我留了好多好玩的東西給你,快過來看看!”兄弟倆拉著手跑到弘為住的東配殿去玩了。
瓜爾佳氏看著倆兒子玩笑的身影鬆一口氣,淮秀安慰道:“額瑪,別擔心。大弟弟(弘昂)到底是嫡子,出生的時候又趕上時候,穩了阿瑪的位子,可是被阿瑪稱作‘福星’的,再加上大弟弟一直是阿瑪教養的。大弟弟沒事兒的。”瓜爾佳氏笑了笑,算是聽進去了女兒的話,但到底心裏還是不安,畢竟毓慶宮還有個被聖上教養過的弘皙阿哥,雖然在弘昂周歲後,弘皙被聖上送回了毓慶宮,他額娘李佳氏寵愛也不似以前一樣獨一份的了,但到底是給太子爺生育了兩個兒子的,跟爺情分不一般啊。這些瓜爾佳氏都沒跟女兒說,畢竟女兒也十三了,按著往例免不了和親蒙古,還是多讓女兒鬆快鬆快吧,一切都有自己這個當額瑪的呢,更何況自己也不是那個當初嫁進毓慶宮十年就生了一個女兒的太子妃了,憑著自己的兩兒一女,自己即使不是毓慶宮最受寵的,但也是獨一份的了。正室不比寵,就比孩子,就比誰能得了爺的敬重,爺最能聽進去誰的話,現在,自己孩子有了,就是為了孩子,也不能亂,不能慌,好好為孩子們籌劃好。瓜爾佳氏聽著東配殿裏三個孩子的笑聲,想道。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