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 庚寅(4)
(清)紅樓之尤氏有終的奮鬥生活 作者:紅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宴會結束了,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跟著胤禩去了胤禩府上,胤性子急,說道:“老爺子這是什麽意思,合著就老二家的孩子就是好的。現在弘昂這樣一封萬世王,比起鐵帽子王還難弄呢。隻要咱大清在,弘昂那小子就是王中之王,我看就咱大清沒了,就憑老爺子對他們一家的偏向,他們一家子也吃不著苦!” 胤的話很是說出了眾皇子的心聲,如果其他皇子也在這兒,這會兒也不會嫌胤說話直了,畢竟這是事實,自己不好意思說出來,由老十來說最好不過了。,胤禟說道:“本來索額圖下去了,太子黨也元氣大傷,要不是二嫂生下了弘昂,隻要再待個四、五年,不信咱們兄弟不能把太子轟下台,(老實,真相了,曆史上就是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服罪,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太子初廢。)現在弘昂被老爺子封了超等鐵帽子王,現在太子的位子穩了不說,即使咱們兄弟把太子拉下來,有弘昂在那兒也討不了好。”倆人說完,都看向胤禩。胤禩苦笑道:“老爺子的心裏隻有太子,咱們兄弟都知道,隻是到了現在才知道,老爺子對太子一脈偏心到這個程度。隻是現在八哥我騎虎難下啊,九弟還好,宜母妃在老爺子那兒和後宮都說的上話,五哥也是太後養大的,隻要五哥在太後那兒給九弟說說話,相信以太後對五哥的疼愛和皇阿瑪對太後的孝順,九弟頂多就挨一頓罵的事兒;至於十弟,雖然貴額娘不在了,但相信就看在鈕鈷祿家的麵子上,十弟也沒事兒。現在兩位弟弟隻要疏遠了哥哥,相信老爺子不會狠追究的。”
胤禟和胤相互看了一眼,你跟八哥說,你跟八哥說,最後,胤敗下陣來,說道:“八哥,要不咱們就算了,畢竟現在良妃娘娘已經晉了妃位,除了良妃娘娘不掌宮事外,在位份兒上,也不低了。八哥現在膝下又有弘旺,就是八哥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弘旺侄子考慮一下啊。咱們兄弟現在罷手,即使太子將來順利登上了皇位,最低也得封弘旺個郡王。否則,以太子的小心眼,弘旺真不好說。”
說到弘旺,就是胤禩也沉默了,現在自己都二十七了,除了嫡妻郭絡羅氏,有名分的妾也有三個,伺候的丫鬟少說也有幾十個,隻有弘旺一條血脈,要是沒了弘旺自己不是白奮鬥嗎?為了弘旺自己也得好好清楚。想清楚了,胤禩說道:“咱們就是想投向太子,也得有些底氣過去,讓太子重視咱們兄弟,也對咱們兄弟放心。”說到這兒胤禟也感興趣了,胤禟說道:“咱們兄弟投靠了太子,除了大哥,太子不就太平了嗎?”
胤禩這時也沒了一開始的喪氣勁兒,又開始有了指點江山的氣概,說道:“皇阿瑪把四嫂指給老四,可以說是給太子拉攏烏喇那拉家,畢竟費揚古也是個統領,但現在費揚古沒了,老四主動求了年遐齡的幼女做側福晉,來拉攏年羹堯。可別說老四真沒這個心思。”
胤聽了,恍然道:“隻要是皇子,除了像五哥、七哥、十二弟這樣的,哪個敢說自己沒這心思。這是沒想到老四藏的這麽深,要不是八哥說起來,弟弟也沒想到老四。”胤禟嗤笑道:“就老四後院裏的一個半苗苗,老四也起不來,隻要沒有繼承人,自己再有能力也白搭。你們看自從有了弘昂,老爺子對太子那態度,除了皇位,基本上是有求必應。”說到弘昂,這三兄弟沒有不眼紅眼熱的,太讓人嫉妒了,又聰明又乖巧還帶著福運。自從弘昂出生,太子就再也沒讓別人抓住過手腳,太風順了。
想到弘昂,再想想自己的弘旺,胤禩不敢說能把皇位掙到手,但也想給兒子賺個親王爵位。這邊三兄弟坐在一起各想各的。
隔壁的雍親王府,四福晉烏拉那拉氏到底是跟著胤禛生活了十幾年的,別人看不出胤禛嚴肅的外表之下的心情,四福晉也能猜到一點兒的,但已經成親十幾年了,除了弘暉,就也沒有別的孩子,即使是將來成功了,也是別人占了暉兒的位子,何必呢。現在一個親王爵位,即使府上唯二的兩個阿哥都是李氏所出,也不代表別人沒心思沒手段啊,剛進府的年側福晉和那長成了的鈕鈷祿氏,一個得了爺的心,一個占滿八旗的出身,也不是沒心思的。反正自己也沒什麽可輸的了,坐看三方爭鬥,不正好嗎?
胤禛不相信自己福晉猜不到自己的心思,別人自己不了解,自己的福晉自己還能不了解嗎,現在不好好寬解自己,瞎尋思什麽呢,想想胤禛煩躁起來,站起來就出了後院。蘇培盛連忙跟上去伺候著。烏拉那拉氏見了,吩咐道:“關上院門,伺候梳洗。”丫鬟嬤嬤都動了起來。
“這後院有一個滿八旗出身的是不是?”胤禛站在花園裏,看著周圍的院子。蘇培盛回道:“是,爺。府上有一個康熙四十四年進府的滿洲鑲黃旗出身的鈕鈷祿格格。”胤禛吩咐道:“就去這鈕鈷祿格格院裏吧。”蘇培盛趕緊帶路去了。
“萬世王?特等鐵帽子王?”尤為綿腦子裏想著,清朝有這個爵位嗎?記得清朝最高的宗室爵位就是鐵帽子王了,我記得整個大清朝也隻有十二個鐵帽子王。清初功封了八位,清朝中後期恩封了四位,清朝中後期的最早的也是雍正年間的事兒了,現在怎麽康熙朝就出來個特等鐵帽子王了。自己沒記錯啊,想了想,看向尤老爹,問道:“爹爹,這萬世王什麽來曆啊?”尤老爹難得看著女兒一副小孩子的茫然樣,女兒平時小大人樣弄得自己都沒有當爹的成就感了,得意的說:“這萬世王,是太子爺的嫡長子。”
作者有話要說:
胤禟和胤相互看了一眼,你跟八哥說,你跟八哥說,最後,胤敗下陣來,說道:“八哥,要不咱們就算了,畢竟現在良妃娘娘已經晉了妃位,除了良妃娘娘不掌宮事外,在位份兒上,也不低了。八哥現在膝下又有弘旺,就是八哥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弘旺侄子考慮一下啊。咱們兄弟現在罷手,即使太子將來順利登上了皇位,最低也得封弘旺個郡王。否則,以太子的小心眼,弘旺真不好說。”
說到弘旺,就是胤禩也沉默了,現在自己都二十七了,除了嫡妻郭絡羅氏,有名分的妾也有三個,伺候的丫鬟少說也有幾十個,隻有弘旺一條血脈,要是沒了弘旺自己不是白奮鬥嗎?為了弘旺自己也得好好清楚。想清楚了,胤禩說道:“咱們就是想投向太子,也得有些底氣過去,讓太子重視咱們兄弟,也對咱們兄弟放心。”說到這兒胤禟也感興趣了,胤禟說道:“咱們兄弟投靠了太子,除了大哥,太子不就太平了嗎?”
胤禩這時也沒了一開始的喪氣勁兒,又開始有了指點江山的氣概,說道:“皇阿瑪把四嫂指給老四,可以說是給太子拉攏烏喇那拉家,畢竟費揚古也是個統領,但現在費揚古沒了,老四主動求了年遐齡的幼女做側福晉,來拉攏年羹堯。可別說老四真沒這個心思。”
胤聽了,恍然道:“隻要是皇子,除了像五哥、七哥、十二弟這樣的,哪個敢說自己沒這心思。這是沒想到老四藏的這麽深,要不是八哥說起來,弟弟也沒想到老四。”胤禟嗤笑道:“就老四後院裏的一個半苗苗,老四也起不來,隻要沒有繼承人,自己再有能力也白搭。你們看自從有了弘昂,老爺子對太子那態度,除了皇位,基本上是有求必應。”說到弘昂,這三兄弟沒有不眼紅眼熱的,太讓人嫉妒了,又聰明又乖巧還帶著福運。自從弘昂出生,太子就再也沒讓別人抓住過手腳,太風順了。
想到弘昂,再想想自己的弘旺,胤禩不敢說能把皇位掙到手,但也想給兒子賺個親王爵位。這邊三兄弟坐在一起各想各的。
隔壁的雍親王府,四福晉烏拉那拉氏到底是跟著胤禛生活了十幾年的,別人看不出胤禛嚴肅的外表之下的心情,四福晉也能猜到一點兒的,但已經成親十幾年了,除了弘暉,就也沒有別的孩子,即使是將來成功了,也是別人占了暉兒的位子,何必呢。現在一個親王爵位,即使府上唯二的兩個阿哥都是李氏所出,也不代表別人沒心思沒手段啊,剛進府的年側福晉和那長成了的鈕鈷祿氏,一個得了爺的心,一個占滿八旗的出身,也不是沒心思的。反正自己也沒什麽可輸的了,坐看三方爭鬥,不正好嗎?
胤禛不相信自己福晉猜不到自己的心思,別人自己不了解,自己的福晉自己還能不了解嗎,現在不好好寬解自己,瞎尋思什麽呢,想想胤禛煩躁起來,站起來就出了後院。蘇培盛連忙跟上去伺候著。烏拉那拉氏見了,吩咐道:“關上院門,伺候梳洗。”丫鬟嬤嬤都動了起來。
“這後院有一個滿八旗出身的是不是?”胤禛站在花園裏,看著周圍的院子。蘇培盛回道:“是,爺。府上有一個康熙四十四年進府的滿洲鑲黃旗出身的鈕鈷祿格格。”胤禛吩咐道:“就去這鈕鈷祿格格院裏吧。”蘇培盛趕緊帶路去了。
“萬世王?特等鐵帽子王?”尤為綿腦子裏想著,清朝有這個爵位嗎?記得清朝最高的宗室爵位就是鐵帽子王了,我記得整個大清朝也隻有十二個鐵帽子王。清初功封了八位,清朝中後期恩封了四位,清朝中後期的最早的也是雍正年間的事兒了,現在怎麽康熙朝就出來個特等鐵帽子王了。自己沒記錯啊,想了想,看向尤老爹,問道:“爹爹,這萬世王什麽來曆啊?”尤老爹難得看著女兒一副小孩子的茫然樣,女兒平時小大人樣弄得自己都沒有當爹的成就感了,得意的說:“這萬世王,是太子爺的嫡長子。”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