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 癸巳(5)
(清)紅樓之尤氏有終的奮鬥生活 作者:紅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七月,太子妃卒。且不說真心假意,毓慶宮滿宮之人,都悲痛萬分。後宮妃嬪也都對弘昂弘為兄弟關懷備至,又在皇上麵前提一提太子妃在世時的賢良淑德,再提一下弘昂兄弟上麵沒有女性嫡親長輩的照顧。皇上聽了,也知道後宮妃嬪的想法,但到底沒表態讓哪位妃子照看。
皇上宣來太子,道:“後宮貴妃、德妃想著弘昂和弘為後院裏無人照看,想幫忙呢,你看如何?”太子聽了,忙道:“弘昂和弘為大了,庶母們又不是他們的嫡親祖母,也有些妨礙。兒子後院也有幾個側福晉幫忙管家,弘昂弘為是正經主子,要是有什麽短缺需要,也不怕側福晉使壞不給。再著,兒子繈褓之時喪母,賴皇阿瑪親自照顧,才得以長大成人。現在弘昂弘為都已過了黃口之年,兒子照顧他們,相比皇阿瑪昔日照顧兒子也是方便萬分。兒子照顧他們,也能體會到阿瑪對兒子的慈愛之心,體會到阿瑪在兒子小時候的辛苦。”皇上聽到太子提到小時候自己親自照顧他的事兒,心裏很是感動兒子的孝心,又生出兒子與自己一樣同命相憐的感慨,說道:“那就罷了。你是太子,國之儲君。後院不可沒有正經女主人,於國也不能沒有太子妃。等明年大選的時候,我再好好給你選一個繼福晉吧。”太子跪謝恩。皇上看著太子,又想起太子妃在時的孝順賢淑,又頒旨,晉封太子三女,太子妃所生之女為固倫公主,又明旨指大理寺卿尤步凡之女尤氏為弘昂嫡福晉,封太子嫡子弘為為貝勒。
等聖旨降到尤府,不說尤老爹和魏太太的驚喜,為綿也有著順其自然能得到正妻之位的喜悅。李德全說道:“恭喜尤大人了,尤大人教女有方啊!”尤老爹連忙謙道:“公公辛苦!”說著,把一個荷包遞了過去。
等把宣旨的一般人都送走,魏太太笑道:“老爺,你看還是讓我說著了吧。咱們大小姐可是頂有福氣的。”尤老爹也是笑容滿麵,囑咐道:“綿兒是先太子妃選的,看在生母的麵上,萬世王也不是太過冷淡你。但是,這過日子,還是夫妻感情好了,日子才能好過,咱們家裏也就你二娘和劉姨娘兩個人,你也沒見過什麽勾心鬥角。再加上這皇家不像咱們漢人這樣嫡庶分明,你要是沒能耐的話,恐怕連最基本的正妻都沒了。我看你那兩個教養嬤嬤曾經在太子妃身邊伺候,肯定見識過皇家的各種事兒,也熟悉宮裏的情況,你在這三年可要好好跟著兩個嬤嬤好好學學。”為綿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在漢人官家吃的開,在滿人貴族和皇室還是不夠看的,也就應承尤老爹的吩咐了。
回到東跨院,唐嬤嬤和楊嬤嬤已領著丫鬟們候著,“恭喜大姑娘!”為綿連忙上前扶起唐嬤嬤和楊嬤嬤,說道:“以後我還得勞煩兩位嬤嬤教誨。”唐嬤嬤和楊嬤嬤順勢也就起來。兩位嬤嬤也知道自己兩人雖也是太子妃的親信,但到底不如還留在毓慶宮的董嬤嬤和孫嬤嬤得太子妃重用,現在尤大姑娘已經是板上釘釘的萬世王福晉,尤姑娘既沒有親母在世,又沒有奶嬤嬤,倆人要是能在這三年裏把握住機會,得了尤姑娘的信任,不說能到重用,將來指不定能讓尤姑娘幫著安排好下半生,看尤姑娘的生母郭氏就知道了。郭氏早沒了,那時候尤姑娘還小,現在都記著給生母過繼個兒子,現在要是能讓尤姑娘對自己有個三分感情。以後也不愁了。兩位嬤嬤都有心思,現在又有了聖旨的準信兒,於是,都盡力在這三年裏把自己知道的傳授給為綿。
再說那頭,尤老爹跟魏太太在正房。尤老爹說道:“這三年,萬世王守孝,為綿成婚也得在六十年了,為綿忙著學習,你看著搭把手,好好照顧一下德壽。你隻有德福這一個親生兒子,我不指望再添什麽庶子,再起波折。德壽在名分上,跟為綿占了便宜。德壽又不會跟德福爭什麽,以後多讓他們兄弟好好相處,將來德福在官場上也有幫手,為綿那裏也感激你幫忙。”魏太太也知道將來德福一出去身上帶著萬世王福晉弟弟的標簽能占了多大便宜,也是知道輕重的,反正除了自己占了她生母正妻的位子,平日裏也沒什麽大矛盾,自己示個好,為綿也好下台。魏太太應準了,又想起自己娘家的事兒,說道:“老爺,以前說起榮國府的時候,我原想著看個熱鬧,長長見識,不曾想找出來個我娘家的一個沒出五服的親戚。”尤老爹好奇道:“是哪家?不會是賈氏族人吧?”魏太太說道 :“雖不是賈氏族人,但也算是榮國府的人。就是史太君之女,一等獎軍賈赦之妹的夫婿林海。論起來,他還要叫我聲表姐呢,我們是同一個曾外祖和曾外祖母,還沒出五服的親戚。這林海中過探花呢,現在聽說明年又要到揚州去做什麽巡鹽禦史,倒跟你之前做的運鹽司運判有些關聯呢。我聽說他世代單傳,我和會昌也沒什麽親戚,我想著跟林海認一下親戚,有個親戚往來,有個幫手。”尤老爹說道:“這也沒什麽,隻是我要好好看看這林海,要是人品好的,親戚往來,親近一些沒什麽,但要是人品不堪,就當個遠親來往吧。咱家沒什麽底蘊,再不能添什麽麻煩給為綿和德福。”魏太太心裏其實也是這意思,畢竟從沒見過的表親哪能跟自己的親兒子比,現在尤老爹品級高了,湊上來認親的數不勝數,認林海還不是為了德福。夫妻兩人商量妥了,趁著現在有空閑,魏太太就寫了帖子,讓人遞到林海府上。尤老爹睡了,魏太太自己想想嫁進來快十年了,也算了解為綿,往日裏與她沒什麽為難,自己要是跟她示好,就是看在老爺和德福的麵上,她也得接住,趁著現在自己再跟她多多往來,怎麽著也能親近點兒,這樣這家才能好,老爺和德福才能好。迷迷糊糊的想著,魏太太也睡著了。
作者有話要說:
皇上宣來太子,道:“後宮貴妃、德妃想著弘昂和弘為後院裏無人照看,想幫忙呢,你看如何?”太子聽了,忙道:“弘昂和弘為大了,庶母們又不是他們的嫡親祖母,也有些妨礙。兒子後院也有幾個側福晉幫忙管家,弘昂弘為是正經主子,要是有什麽短缺需要,也不怕側福晉使壞不給。再著,兒子繈褓之時喪母,賴皇阿瑪親自照顧,才得以長大成人。現在弘昂弘為都已過了黃口之年,兒子照顧他們,相比皇阿瑪昔日照顧兒子也是方便萬分。兒子照顧他們,也能體會到阿瑪對兒子的慈愛之心,體會到阿瑪在兒子小時候的辛苦。”皇上聽到太子提到小時候自己親自照顧他的事兒,心裏很是感動兒子的孝心,又生出兒子與自己一樣同命相憐的感慨,說道:“那就罷了。你是太子,國之儲君。後院不可沒有正經女主人,於國也不能沒有太子妃。等明年大選的時候,我再好好給你選一個繼福晉吧。”太子跪謝恩。皇上看著太子,又想起太子妃在時的孝順賢淑,又頒旨,晉封太子三女,太子妃所生之女為固倫公主,又明旨指大理寺卿尤步凡之女尤氏為弘昂嫡福晉,封太子嫡子弘為為貝勒。
等聖旨降到尤府,不說尤老爹和魏太太的驚喜,為綿也有著順其自然能得到正妻之位的喜悅。李德全說道:“恭喜尤大人了,尤大人教女有方啊!”尤老爹連忙謙道:“公公辛苦!”說著,把一個荷包遞了過去。
等把宣旨的一般人都送走,魏太太笑道:“老爺,你看還是讓我說著了吧。咱們大小姐可是頂有福氣的。”尤老爹也是笑容滿麵,囑咐道:“綿兒是先太子妃選的,看在生母的麵上,萬世王也不是太過冷淡你。但是,這過日子,還是夫妻感情好了,日子才能好過,咱們家裏也就你二娘和劉姨娘兩個人,你也沒見過什麽勾心鬥角。再加上這皇家不像咱們漢人這樣嫡庶分明,你要是沒能耐的話,恐怕連最基本的正妻都沒了。我看你那兩個教養嬤嬤曾經在太子妃身邊伺候,肯定見識過皇家的各種事兒,也熟悉宮裏的情況,你在這三年可要好好跟著兩個嬤嬤好好學學。”為綿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在漢人官家吃的開,在滿人貴族和皇室還是不夠看的,也就應承尤老爹的吩咐了。
回到東跨院,唐嬤嬤和楊嬤嬤已領著丫鬟們候著,“恭喜大姑娘!”為綿連忙上前扶起唐嬤嬤和楊嬤嬤,說道:“以後我還得勞煩兩位嬤嬤教誨。”唐嬤嬤和楊嬤嬤順勢也就起來。兩位嬤嬤也知道自己兩人雖也是太子妃的親信,但到底不如還留在毓慶宮的董嬤嬤和孫嬤嬤得太子妃重用,現在尤大姑娘已經是板上釘釘的萬世王福晉,尤姑娘既沒有親母在世,又沒有奶嬤嬤,倆人要是能在這三年裏把握住機會,得了尤姑娘的信任,不說能到重用,將來指不定能讓尤姑娘幫著安排好下半生,看尤姑娘的生母郭氏就知道了。郭氏早沒了,那時候尤姑娘還小,現在都記著給生母過繼個兒子,現在要是能讓尤姑娘對自己有個三分感情。以後也不愁了。兩位嬤嬤都有心思,現在又有了聖旨的準信兒,於是,都盡力在這三年裏把自己知道的傳授給為綿。
再說那頭,尤老爹跟魏太太在正房。尤老爹說道:“這三年,萬世王守孝,為綿成婚也得在六十年了,為綿忙著學習,你看著搭把手,好好照顧一下德壽。你隻有德福這一個親生兒子,我不指望再添什麽庶子,再起波折。德壽在名分上,跟為綿占了便宜。德壽又不會跟德福爭什麽,以後多讓他們兄弟好好相處,將來德福在官場上也有幫手,為綿那裏也感激你幫忙。”魏太太也知道將來德福一出去身上帶著萬世王福晉弟弟的標簽能占了多大便宜,也是知道輕重的,反正除了自己占了她生母正妻的位子,平日裏也沒什麽大矛盾,自己示個好,為綿也好下台。魏太太應準了,又想起自己娘家的事兒,說道:“老爺,以前說起榮國府的時候,我原想著看個熱鬧,長長見識,不曾想找出來個我娘家的一個沒出五服的親戚。”尤老爹好奇道:“是哪家?不會是賈氏族人吧?”魏太太說道 :“雖不是賈氏族人,但也算是榮國府的人。就是史太君之女,一等獎軍賈赦之妹的夫婿林海。論起來,他還要叫我聲表姐呢,我們是同一個曾外祖和曾外祖母,還沒出五服的親戚。這林海中過探花呢,現在聽說明年又要到揚州去做什麽巡鹽禦史,倒跟你之前做的運鹽司運判有些關聯呢。我聽說他世代單傳,我和會昌也沒什麽親戚,我想著跟林海認一下親戚,有個親戚往來,有個幫手。”尤老爹說道:“這也沒什麽,隻是我要好好看看這林海,要是人品好的,親戚往來,親近一些沒什麽,但要是人品不堪,就當個遠親來往吧。咱家沒什麽底蘊,再不能添什麽麻煩給為綿和德福。”魏太太心裏其實也是這意思,畢竟從沒見過的表親哪能跟自己的親兒子比,現在尤老爹品級高了,湊上來認親的數不勝數,認林海還不是為了德福。夫妻兩人商量妥了,趁著現在有空閑,魏太太就寫了帖子,讓人遞到林海府上。尤老爹睡了,魏太太自己想想嫁進來快十年了,也算了解為綿,往日裏與她沒什麽為難,自己要是跟她示好,就是看在老爺和德福的麵上,她也得接住,趁著現在自己再跟她多多往來,怎麽著也能親近點兒,這樣這家才能好,老爺和德福才能好。迷迷糊糊的想著,魏太太也睡著了。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