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婚後,由欽天監算出合適的日子,皇上就下旨該日太子迎娶繼福晉。且不說那些六禮的過程,就說毓慶宮內的人,上到側福晉格格,下到丫鬟嬤嬤和太監,心中都對這新太子福晉有些揣測,這位女主子到底好不好相處。


    第二天,太子先帶著繼福晉往乾清宮去拜見皇上。皇上見太子和石氏神情都還自然,也就稍稍放下心來。後宮又沒有太後皇後皇貴妃,至於貴妃及以下妃嬪,太子和太子福晉也不用行禮,雖說不用拜見太婆婆和婆婆,但也要認認人,於是,因是庶母有些避諱,太子先回毓慶宮了,太子妃為從一品,而後宮妃嬪最高的佟貴妃,也不過二品,於是,到了承乾宮,倒也沒人需要石氏拜見,倒是佟貴妃請石氏坐了,由佟貴妃領著眾妃嬪向太子福晉石氏行禮拜見,石氏等眾妃嬪行完禮,起身拉起佟貴妃道:“各位娘娘請起。”佟貴妃順勢就起來了,石氏和佟貴妃落座,其他妃嬪也跟著依次落座。選秀的時候,佟貴妃和惠宜德榮四妃,是見過石氏的,今天主要是認認這五人以外的其他妃嬪,另外除了膝下有阿哥和格格的貴人常在和答應需要知道一下外,就不必了。石氏跟佟貴妃和其他幾位妃嬪說了一會兒話,就告辭了。


    回了毓慶宮,和太子一起用了膳,就傳側福晉和格格們進來敬茶,等這些側福晉和格格依次給石氏敬完茶,由弘昂打頭,給太子和石氏磕頭,第二個,就是弘為,幾個側福晉原想著弘昂和弘為兄弟會因先太子妃不服這繼福晉,今見了這兄弟倆神情自若,沒什麽不滿,心中不免有些失望。其餘庶子格格也上前磕頭,一一見吧。太子道:“李佳氏、林氏和唐氏你們回去把賬簿鑰匙都整理好,給福晉送過來。”,轉頭跟石氏說道:“毓慶宮內之事,就勞福晉費心了。”石氏聽了,心中不覺有些甜蜜,說道:“這正是我分內之事。”底下的李佳氏等人心中更是失望,但這繼福晉到底年齡小,又沒過宮內之事,怕是經不住事兒,倒是太子失望了,這管家的事兒倒是可以徹底拿過來。程氏在一旁老實呆著,不言語。太子見了,到底是和石氏的新婚,也沒表露什麽。


    轉眼之間,太子大婚已一個月了,太子也不用再在正殿了,月後的第一天,太子就去了程氏房內,倒是經過這一月之期,太子與程氏倒有些小別之趣,倆人感情直追從前,除卻初一、十五,太子都待在程氏的院裏。石氏見了太子的這一番作為,頓時清醒過來。在初一十五的時候,也跟太子說:“爺現在,正是最後的緊要關頭,切不可馬虎大意,我也幫不上什麽忙,爺小心謹慎點兒,總是道理。”石氏年紀都可以說是太子的女兒了,因此,太子對石氏總有些對女兒般的容讓,現在聽著石氏的勸告,心裏也能記得一些,於是,一月之中,太子又挪出四五日來專門一人歇在書房,也看了些朝廷上的事兒。


    太子看著弘昂也出了孝,皇上讓內務府給建的王府也完工了,想著瓜爾佳氏在世時,為弘昂選妻的一番忙碌,就找皇上請示弘昂成親的日子,皇上定了十月初十,就下旨給內務府和尤府,準備萬世王成親之事。


    尤府,魏太太跟尤老爹商量著為綿的嫁妝,為綿嫁過去是特等鐵帽子王福晉,是除卻太子福晉外,最為尊貴的皇室嫡妻了,這嫁妝按說也該隻比太子福晉次一等,但尤家沒什麽底蘊,直到尤老爹起勢,尤氏族裏才漸漸走上官宦之途,為此,魏太太心中很是為難,傾一家一族,為為綿做嫁妝,就是自己願意,族裏也未必真心樂意,魏太太把這些說與尤老爹。尤老爹想了想,說道:“不必了,這些年,除卻族人考上進士的,我一幫著找了實缺,其餘族人也沒幫上什麽忙。這些恩德不足以他們傾家一報,那真能做出傾家之事之人恐怕也是對咱家趨炎附勢,大有所圖,我得了心也不安,還是推了族人的話吧。家裏有多少東西,我心也有數。你放心,為綿是我女兒,德福也是我兒子。為綿的嫁妝壓住場麵了,與為綿有益,也對德福有利。那朋友之交,大多數的都是以利相交,或隻可共富貴的,就是有那可共患難的,但相互之間差別漸漸增大,往來也就少了,最後也就淡了,隻有骨肉親戚,才能貧窮富貴同相隨。這個道理,相信為綿心裏也明白。我到天命之年,德福才不過加冠,要是你我有個萬一,德福上無長兄相幫,會昌看著官途也就高不過四品,再者,會昌也有自己的兒子,外甥再親,也越不過他那孩子去。你讓德福去依靠誰?骨肉親情,隻有為綿和德福才是最親的兩個人,隻有倆人相互依靠,又有血脈相連,才能放心。就是你我長壽,但我早晚要退下來的,到那時德福到底沒有幫手,隻有為綿和德福倆人相互支應,才能咱家興盛。”魏太太聽了,不言語。尤老爹見了,就起身自己去了書房。


    尤老爹拿出庫房單子,狠了狠心,拿出六成來給為綿做嫁妝。尤老爹把這些專門又謄了單子,拿到正房,魏太太見了單子,也沒說話,尤老爹就又把為綿叫過來,說道:“家族能力淺薄,這是咱家六成的家產了,拿出來給你做嫁妝。餘下四成,做我和你太太、姨娘、兩個弟妹的家用就夠了。”為綿拿過單子一看,魏太太自自己進屋也一直沒說話,看來也是同意尤老爹這話的,但心裏恐怕也是不樂意的。這倒不是養兒防老了,倒是你用了我的,你要記得給我還回來,是存錢養老了。到底是親爹,存錢也存的心甘情願。有孝道壓著,也不怕不給。為綿不能推拒尤老爹的好意,說道:“娘留下來的嫁妝,這些年,我經營下來也盈利了一些,家裏不用給我出那麽多,一成就夠了,其餘的我把我娘的嫁妝添上就行了。”尤老爹聽了,頓時老了十歲。三人不歡而散。


    作者有話要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紅樓之尤氏有終的奮鬥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地並收藏(清)紅樓之尤氏有終的奮鬥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