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昂和為綿坐車回了萬世王府。倆人換下朝服,梳洗一下,用了早膳。飯後,丫鬟們自去把碗筷盤碟收了。為綿問道:“今兒福晉說那話的意思,就是真是那意思,還是有什麽別的意思?”弘昂道:“你覺得呢?”為綿道:“福晉這是借此諷刺阿瑪後院裏的側福晉。不過福晉這話倒也真讓人說不出不對來。”弘昂道:“毓慶宮內傳王庶福晉這一胎是個阿哥。福晉急了。毓慶宮裏的事兒,知道就行,你別插手。凡事都有阿瑪在那兒看著呢,不會影響到大局的。就是真亂起來也得到阿瑪得勢了,現在就當她們提前演練吧。”為綿聽了,點點頭。


    倆人又把府裏的下人和為綿帶過來的陪嫁叫來,弘昂和為綿在上邊坐著,為綿說道:“凡事按規矩辦事兒,心裏都有個尺度,那些下人以後也就知道怎麽辦事兒了。我手裏有些的規矩,爺,你先看看,要是沒什麽意見的話。以後,王府裏就按著它來。”弘昂道:“不是說沒側福晉格格嗎?你怎麽還把這一塊兒的規矩也定下來了。”為綿道:“將來又沒有側福晉格格,咱們知道,但這些下人不知道啊,恐怕甚至有些內務府管家的女兒和宮女都有心思效仿德妃娘娘和良妃娘娘的例呢。把這些規矩定了,也能絕了一些人的心思,那些不知悔改的,等查出來,再辦了吧。”為綿把自己的心思說了出來,至於心裏想的現在你說同意跟我倆人到老,但要真到了將來,你又有了別個心頭好,我那時再製了這些規矩不就是跟你對著幹,討不到好,到時候才算真正的夫妻漸行漸遠嘛,現在把這規矩亮出來,這麽說也不會招了你的反對,能實行下來,也能滅一些潛在的情敵。至於那些個死不悔改的,那就是自己婚姻家庭的小三,自己為什麽要對她們仁慈善良呢。現在弘昂和自己還算相處的好,弘昂也接受了自己的想法兒,自己就要好好保衛自己的家,隻要弘昂不讓自己失望就行。弘昂看了看規矩冊,除了增加了側福晉和格格們的限製,別的倒是不錯,把冊子還給為綿,說道:“行了,就按你說的辦吧。”弘昂也知道為綿提前把這側福晉等的規矩定下來,是有些小心思。但弘昂也知道自己雖然跟為綿商量好了,不找其他的女人,但是也得防著那些個暗招,以防萬一,倒也沒錯。以後讓為綿見見自己的手段,就相信自己不是誰想算計就能算計的了得。


    除卻兩個值班守大門的沒過來,下人們都到齊了,行禮,“給王爺請安!王爺吉祥!給福晉請安!福晉吉祥!”弘昂叫起,說道:“不管你們是從內務府派過來的還是福晉帶過來的,以後就都是萬世王府裏的人了。王府裏我也製了定了些規矩,以後都按府裏的規矩辦事兒。一會兒,讓福晉把這些規矩給你們講明。以後後院的事兒就都交給福晉管了,我不插手。”為綿在旁聽了,心裏一陣溫暖,這規矩要是自己製定的,指不定就有長輩有些閑話,現在,弘昂替自己擔下來,她們也無話可說。看來,弘昂也在為我們的家努力。為綿想到這兒,心裏對弘昂和萬世王府有了期待,對自己和弘昂的未來有了信心。


    為綿拿出規矩冊子,道:“我現在把規矩講明,也省得有人將來說些什麽‘不知者不罪’……宮女、辛者庫出身女妄以攀附主子,內務府出身的,遷出內務府,家族眾人不得再任內務府職務;包衣出身的,家族抬旗,需得家族男丁有功,且三代以內不得抬旗,位份最高不過格格;漢軍旗出身的和漢人出身的,無子不得晉位。引薦的太監,處死,家族中三代內不得科考;引薦的管事,免卻皇家差事,一家人責令貶出王府。”底下鴉雀無聲,好嘛,本來萬世王的兒子除卻有一個繼承萬世王的爵位,其他諸子除卻皇上恩封,隻有通過考封才能獲得不入八分的宗室爵位。現在王爺製定了這樣的規矩,這不是意思著不想納宮女嗎?難道是萬世王對先太子妃選的這個漢人福晉不滿,打算以後府裏的側福晉格格,都選自選秀出身的滿蒙旗人。讓嫡福晉拿著管家權隻是為了尊重正室的地位,不願亂了規矩。不得不說那些人是不會把弘昂往一夫一妻’去想的,不得不說,她們都想錯了方向了。現在底下的這些男管事們還好,隻是覺得規矩周密了些,以後沒空子可鑽,倒是也還穩妥,要是老老實實的好好辦差,也不怕福晉帶來的新人過來搶自己的位置。那些個太監和管事們倒也沒了幫忙引薦的心思。為綿陪嫁過來的也都是經過唐嬤嬤和楊嬤嬤熏陶的,也想到了王爺對福晉不滿,心裏滿是擔憂。至於那些個宮女倒是對那些滿蒙旗人家的貴女各種羨慕嫉妒恨啊,隻恨自己萬般才情諸多手段,隻差了那些人投了個好胎。為綿看著倒是沒人不服的,就吩咐散了。弘昂道:“這事兒,我還跟阿瑪和皇瑪法那兒說一聲,才行。”為綿也知道這裏邊的許多事兒,都需要皇上那邊的配合。為綿道:“那你去吧。我等著你回來用午飯。”弘昂應了,就起身騎馬往宮裏去了。


    到了乾清宮,倒是太子陪著皇上正在批折子,都在呢。弘昂行禮起身後,就把自己在萬世王府裏的新規矩說了一下。皇上和太子都以為弘昂這是對漢人福晉有些不滿。皇上道:“等下次大選的時候,瑪法,給你選幾個咱們滿洲貴女。”弘昂道:“還是先別了,既然已經有了福晉,還是等福晉生下兩個嫡子後再說吧。”皇上聽了這話,想到直郡王和太子之間的風波,又想到毓慶宮裏的弘皙和弘昂弘為更是差了十幾歲。倒覺得弘昂到底是滿洲人,還是親近自己人,也明事理懂規矩,大麵上給嫡福晉體麵,看中嫡子。也就應了弘昂的話。祖孫三人又說了會兒話,弘昂就回了。


    作者有話要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紅樓之尤氏有終的奮鬥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地並收藏(清)紅樓之尤氏有終的奮鬥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