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昌源二年公元1722年 壬寅(1)
(清)紅樓之尤氏有終的奮鬥生活 作者:紅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轉眼又到了選秀的時候了,這是昌源朝第一次選秀,除了皇室的六阿哥和一些到了年紀宗室宗親需要娶嫡福晉外,昌源帝後宮裏的人,除了參加了上一次選秀的皇後娘娘,都是些老人,選幾個新鮮的充作常在答應就行,理郡王那兒,賢貴妃也要選兩個過去做格格。其餘的宗室忠臣,都是誰家需要自去找皇後娘娘說明。
“皇上,您看弘昂那兒今年要不要也賜個側福晉和格格過去?”皇後問道。昌源帝想了想,“不用了,弘昂素不好女色,如果弘昂媳婦沒說的話,那就是弘昂不想要,你就不用費心了。弘皙那兒,選秀的時候,讓賢貴妃跟著你過去,選幾個送過去。以後,凡是阿哥到了娶妻的歲數,就讓他生母,生母位分不夠的就讓他養母選秀的時候,跟著過去選人。”皇後聽了,也沒意見,這樣事兒不沾身,也落不到什麽不好,反正有那些阿哥們的額娘在呢。
皇後說道:“德太妃想給雍親王選兩個好生養的格格,雍親王世子選一個側福晉和兩個格格;宜太妃那兒,是想給敦親王選個側福晉,說是十弟膝下隻有兩個兒子。宗室那邊的我都記在冊子上,一會兒拿給皇上。”昌源帝皺皺眉,說道:“德太妃怎麽這次一塊兒給老四父子納妾啊?”皇後也知道,父子同時納妾的很少有,即使要納妾,父子也要錯開些,省得看著有點兒像做父親的年老不尊,但雍親王府真是情況特殊啊,“雍親王府曾有八個阿哥,到現在還活著的四個,但雍親王沒了的阿哥裏邊,有長到十一歲的時候突然沒了,其他三個阿哥還好說,那雍親王府的八阿哥還未滿兩歲,將來能否長大成人還未可知啊?所以,德太妃就想著給雍親王選兩個格格回去。至於雍親王家的世子,有一嫡福晉,還有兩個格格,都是二十的人了,膝下還隻有一個未滿周歲的小阿哥。德太妃看著還是替雍親王世子多選幾個回去。”
昌源帝在康熙朝後期,也知道老四的心思,說起來德太妃的兩個兒子都是好樣的,有野心有能力,但相對於胤禎,昌源帝更看不上一開始的太子黨後來想自立山頭的胤禛,現在聽皇後這麽一說老四後院裏的事兒,心裏覺得有些好笑,老四平日裏看著多嚴肅恭謹,連自家後院裏的事兒都理不清,後院裏的嫡福晉又未必是真正的賢惠人,老四倒也真狠得下心,不管自己的孩子。昌源帝說道:“行了,就照德太妃的意思,給老四父子倆挑幾個好的。”
皇後又說到敦親王府那兒,昌源帝說道:“敦親王府的事兒,敦親王福晉不說,宜太妃也管得說得,也照宜太妃的意思,給老十選一個側福晉和一個格格過去。”昌源帝看了宗室今年要娶妻納妾的冊子,一一吩咐了皇後,到天黑,終於,都交代清楚了,就留在坤寧宮了。
次日,昌源帝上朝走後,皇後又傳為綿進宮。為綿聽到旨意,看看日子,心裏大底有了數,就坐著轎子往宮裏去了。
到了坤寧宮,為綿先向皇後行了禮,皇後叫起。為綿見皇後滿麵□,嘴角帶笑,知道自己是趕上好時辰了,當即就打算今天把弘為的事兒,趁皇後今天高興提前說清楚了吧。為綿說道:“皇額娘,您今兒叫我來是不是為了六弟選嫡福晉的事兒?”皇後心情很好,大權在握,昨兒皇上又歇在了坤寧宮,倒也沒為難,“就是你聰明,皇上還特意囑咐了,要是弘昂沒說納側福晉格格的事兒,以後,我就不用管了。這可不是你的好日子嗎?”為綿聽了心裏高興,但還得忍著不能露出笑意,畢竟這個時代,三妻四妾才是正道規矩,“看皇額娘您說的,我哪有什麽聰明,不是我就兼著宮裏唯一的一件事兒就是弘為選嫡福晉的事兒,您一叫,我稍想想不就知道了嗎?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兒嗎?至於我們王爺的事兒,王爺素來都自有主見,哪輪得上我說話,現在王爺沒要,將來王爺要是想要側福晉格格,我還不得馬不停蹄的立馬來宮裏找皇額娘求人啊!”說得皇後心裏那點兒嫉妒酸氣兒跑沒了,畢竟弘昂以前堅持不成親的事兒,皇後也是略有耳聞的。
到了選閱秀女的日子,皇後帶著為綿、賢貴妃,到了神武門,在禦花園落座,由戶部司官組織著,太監領著,按滿、蒙、漢排列的次序,最前邊的是宮中後妃的親戚,其次是以前被選中留了牌子的、這次複選的女子,最後是本次新送來選秀的秀女,這些人再以年齡排序。
就這樣連著十幾天過去了,先把撂了牌子的秀女的送了出去,複選撂了牌子的也送出去,留牌子的秀女,先留宿宮中,考察其日常品行。到了這個時候,皇後、為綿、賢貴妃心裏誰有什麽樣兒的前途,差不多都有數了,皇後、為綿和賢貴妃選的人的檔次不一樣,沒什麽衝突,三人倒也和樂。
晚上為綿回了王府,把自己見到的幾個合適的秀女,跟弘昂說了一下,弘昂又跟弘為說了一下,三人最後意見做了下綜合,定了人選,為綿就又進宮去了。
“怎麽著,弘為的嫡福晉有數了?”皇後問道。為綿笑道:“世襲一等輕車都尉、從一品提督額倫之女齊佳氏。最後還得看皇阿瑪的意思,再做決定。”皇後聽了,心裏吸了一口氣,齊佳氏本身就是滿洲極高貴的一個姓氏,滿洲八大姓之一,人口雖不多,但這額倫可是有著世襲爵位,兼著一品實缺的,可以說的齊佳氏族裏邊最有才幹,品級最高的了,他的女兒,可真敢想,“那行,我先跟皇上說說,看看皇上的意思。”為綿聽了,就知趣的先出宮去了。
“皇上,您看弘昂那兒今年要不要也賜個側福晉和格格過去?”皇後問道。昌源帝想了想,“不用了,弘昂素不好女色,如果弘昂媳婦沒說的話,那就是弘昂不想要,你就不用費心了。弘皙那兒,選秀的時候,讓賢貴妃跟著你過去,選幾個送過去。以後,凡是阿哥到了娶妻的歲數,就讓他生母,生母位分不夠的就讓他養母選秀的時候,跟著過去選人。”皇後聽了,也沒意見,這樣事兒不沾身,也落不到什麽不好,反正有那些阿哥們的額娘在呢。
皇後說道:“德太妃想給雍親王選兩個好生養的格格,雍親王世子選一個側福晉和兩個格格;宜太妃那兒,是想給敦親王選個側福晉,說是十弟膝下隻有兩個兒子。宗室那邊的我都記在冊子上,一會兒拿給皇上。”昌源帝皺皺眉,說道:“德太妃怎麽這次一塊兒給老四父子納妾啊?”皇後也知道,父子同時納妾的很少有,即使要納妾,父子也要錯開些,省得看著有點兒像做父親的年老不尊,但雍親王府真是情況特殊啊,“雍親王府曾有八個阿哥,到現在還活著的四個,但雍親王沒了的阿哥裏邊,有長到十一歲的時候突然沒了,其他三個阿哥還好說,那雍親王府的八阿哥還未滿兩歲,將來能否長大成人還未可知啊?所以,德太妃就想著給雍親王選兩個格格回去。至於雍親王家的世子,有一嫡福晉,還有兩個格格,都是二十的人了,膝下還隻有一個未滿周歲的小阿哥。德太妃看著還是替雍親王世子多選幾個回去。”
昌源帝在康熙朝後期,也知道老四的心思,說起來德太妃的兩個兒子都是好樣的,有野心有能力,但相對於胤禎,昌源帝更看不上一開始的太子黨後來想自立山頭的胤禛,現在聽皇後這麽一說老四後院裏的事兒,心裏覺得有些好笑,老四平日裏看著多嚴肅恭謹,連自家後院裏的事兒都理不清,後院裏的嫡福晉又未必是真正的賢惠人,老四倒也真狠得下心,不管自己的孩子。昌源帝說道:“行了,就照德太妃的意思,給老四父子倆挑幾個好的。”
皇後又說到敦親王府那兒,昌源帝說道:“敦親王府的事兒,敦親王福晉不說,宜太妃也管得說得,也照宜太妃的意思,給老十選一個側福晉和一個格格過去。”昌源帝看了宗室今年要娶妻納妾的冊子,一一吩咐了皇後,到天黑,終於,都交代清楚了,就留在坤寧宮了。
次日,昌源帝上朝走後,皇後又傳為綿進宮。為綿聽到旨意,看看日子,心裏大底有了數,就坐著轎子往宮裏去了。
到了坤寧宮,為綿先向皇後行了禮,皇後叫起。為綿見皇後滿麵□,嘴角帶笑,知道自己是趕上好時辰了,當即就打算今天把弘為的事兒,趁皇後今天高興提前說清楚了吧。為綿說道:“皇額娘,您今兒叫我來是不是為了六弟選嫡福晉的事兒?”皇後心情很好,大權在握,昨兒皇上又歇在了坤寧宮,倒也沒為難,“就是你聰明,皇上還特意囑咐了,要是弘昂沒說納側福晉格格的事兒,以後,我就不用管了。這可不是你的好日子嗎?”為綿聽了心裏高興,但還得忍著不能露出笑意,畢竟這個時代,三妻四妾才是正道規矩,“看皇額娘您說的,我哪有什麽聰明,不是我就兼著宮裏唯一的一件事兒就是弘為選嫡福晉的事兒,您一叫,我稍想想不就知道了嗎?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兒嗎?至於我們王爺的事兒,王爺素來都自有主見,哪輪得上我說話,現在王爺沒要,將來王爺要是想要側福晉格格,我還不得馬不停蹄的立馬來宮裏找皇額娘求人啊!”說得皇後心裏那點兒嫉妒酸氣兒跑沒了,畢竟弘昂以前堅持不成親的事兒,皇後也是略有耳聞的。
到了選閱秀女的日子,皇後帶著為綿、賢貴妃,到了神武門,在禦花園落座,由戶部司官組織著,太監領著,按滿、蒙、漢排列的次序,最前邊的是宮中後妃的親戚,其次是以前被選中留了牌子的、這次複選的女子,最後是本次新送來選秀的秀女,這些人再以年齡排序。
就這樣連著十幾天過去了,先把撂了牌子的秀女的送了出去,複選撂了牌子的也送出去,留牌子的秀女,先留宿宮中,考察其日常品行。到了這個時候,皇後、為綿、賢貴妃心裏誰有什麽樣兒的前途,差不多都有數了,皇後、為綿和賢貴妃選的人的檔次不一樣,沒什麽衝突,三人倒也和樂。
晚上為綿回了王府,把自己見到的幾個合適的秀女,跟弘昂說了一下,弘昂又跟弘為說了一下,三人最後意見做了下綜合,定了人選,為綿就又進宮去了。
“怎麽著,弘為的嫡福晉有數了?”皇後問道。為綿笑道:“世襲一等輕車都尉、從一品提督額倫之女齊佳氏。最後還得看皇阿瑪的意思,再做決定。”皇後聽了,心裏吸了一口氣,齊佳氏本身就是滿洲極高貴的一個姓氏,滿洲八大姓之一,人口雖不多,但這額倫可是有著世襲爵位,兼著一品實缺的,可以說的齊佳氏族裏邊最有才幹,品級最高的了,他的女兒,可真敢想,“那行,我先跟皇上說說,看看皇上的意思。”為綿聽了,就知趣的先出宮去了。